第四百九十章 又多說了幾句

字數:4340   加入書籤

A+A-




    第四百九十章又多說了幾句

    西廂房的經理辦公室裏,畢文謙和黎華對坐,麵前各有一杯白開水。薄書存坐在沙發上,手裏也端著一杯水,正微笑著左右看著他們倆。

    一個中顧委的老人,而且是常務副主任,特地跑過來道歉……這決不是正常的畫風。

    但既然人家這麽自稱了,黎華也沒有否認,即使那話裏有些玩笑的成份,畢文謙也隻能如此默認,不去追問。

    可是,今天,究竟是想要唱什麽戲?

    疑問的眼神,看向黎華。她正輕輕搖著折扇,那身淡藍的襯衫仿佛一張真的天空的照片,隻是那鼓鼓胸脯破壞了“照片”的平麵感,也讓畢文謙略有些心神不寧。以至於她那明亮的眼眸裏明顯在表達什麽信息,他卻一時讀不明白,隻覺得這是正麵的情緒。

    電風扇放在窗戶這一側的角落,搖著頭,吹拂著畢文謙和薄書存,同樣是不大不小的聲響。

    “……黎華,你這……又是新衣服?”

    “我休息時設計著玩兒的。最近在計劃和RB的一些紡織業的企業合作,就請他們用新技術做了個樣品試試。”黎華低頭看看自己,合上折扇,輕輕敲敲左邊鎖骨位置的衣領,淺淺地笑,“看起來不錯,但穿起來,比起絲綢的衣服,感覺還是差了許多,大概賣不上太好的價錢。對內銷售,成本太高,大多數人估計穿不起,舍不得穿;對外出口,品質還需要雕琢,頂多算是中檔的水平。隻能說,這衣服現在,也就是個雞肋。”

    聽黎華這麽說,畢文謙低垂下視線,端起麵前的水杯,穩了穩心神:“……穿的東西當然是優先考慮實用。但在此基礎之上,美觀、舒適等等因素,肯定會有很多人在乎。萬鵬不是調查說,衣食無憂的蘇聯人,寧願讓自己生產的絲襪在倉庫裏堆積如山,也要抱怨著沒東西可買,等待著來自東歐的所謂‘高檔貨’嗎?將來,隨著我們中國的條件越來越好,普通人的需求遲早會朝著類似的方向轉變。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你考慮得早,總比考慮得晚好。”

    “但紡織業僅僅靠考慮是不夠的。這也是以工業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為基礎。”黎華幽幽地歎了一口氣,“在這方麵,一衣帶水的RB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和技術,但在合作中,我們很缺乏爭奪話語權的底氣。且不說人家不懷好意的可能性,我們自己連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都沒有明確的認識。在談判中,有些人難免有右傾投降的情緒,而有些人即使懷著左傾冒進的念頭……給合作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倒是其次,被人賣還幫人數錢才是連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笑話……”

    畢文謙心念一動:“黎華,你遭遇了困難?”

    黎華搖了搖頭,似解嘲,也似灑脫地笑笑:“不,這不是困難不困難的問題。文謙,當初你在為吉天拓郎那些人分析RB社會的時候,就指出了RB最根本的問題是需要一場針對所有平民的思想上的革·命,你卻隻指出經濟建設上的辦法。相似的,我們的紡織業該如何發展,在見識了RB的情況之後,也有著相似的迷茫。甚至……有意合作的RB人越是不想藏私,很多人反而心裏越沒有底。”

    “……什麽意思?”畢文謙沉吟了一會兒。

    “比如,RB紡織業裏有人在研究如果使用基因技術,從原料作物的層麵大規模提高數量、品質,降低成本,甚至於嚐試開發出新的材料來。這種屬於生物科學的領域,對於我們國內的傳統紡織業相關的從業人員來說,簡直是兩眼一抹黑的事情。這種尖端科技的發展和實用,需要從業人員具備比較高的受教育水平,我們在短期內根本無能為力。文謙,那天在東京,我們在辦公室裏,你不是說嗎?‘當我們有了一億工人時,我們可以建立初步的工業體係;當我們有了五億技工時,我們可以成為地球上最大的工業強國;當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工程師時,社會主義大約就已經實現了。’可現在,真正合格的工程師,我們,太稀缺了。”

    黎華的話,畢文謙終於聽明白了,但他震驚的表情有些出乎黎華的意料之外,而他震驚的點……似乎更讓黎華錯愕。

    “黎華,你說的是……轉基因技術?”

    “啊,是啊……文謙,你聽說過這個?”黎華把折扇橫放在桌前,像個乖學生那樣雙手抱放在桌上,微微前傾著身子。

    畢文謙沒有立即回答,偏頭看了看薄書存,卻見老人那八風不動的微笑。

    又一陣沉吟之後,畢文謙略小心地喝了一口水。

    “黎華,我隻說一點兒個人的看法。”

    “你說。”

    “轉基因技術,不,應該說是基因編輯技術,這將是深刻改變整個人類文明的技術。如果要做一個類比,它,就像是核技術一樣——沒錯,核技術既能造出核電站,也能造出原子彈,既能極大促進文明的發展,也具備毀滅文明的力量。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基因編輯技術,也將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必須自主掌握的技術,它甚至可能殺人不見血地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甚至人口。”

    黎華聽得發怔,簡直目瞪口呆。

    “那個……文謙,我聽說的,隻是從基因打靶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作物基因定向篩選的課題……基因編輯技術,指的是什麽?有……這麽嚴重?”

    “黎華,我不確定你的生物學知識的水平如何……這麽說吧!雖然生物這個概念的定義可能各有說法,但可以粗略地說,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物,都是有DNA的。DNA是英文縮寫,也就是脫氧核糖核酸,是一種能夠儲存遺傳信息的生物大分子,而其具體的帶有蛋白質編碼的DNA片段,就是基因。”畢文謙的語速很慢,也講得盡量淺顯,與其說是給眼前的黎華科普,也許,更多地是講給視線之外的薄書存聽,“換句話說,一種生物具體是什麽樣子,是由其基因所決定。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先天的差異,也就是由其基因之間的細微差異所決定。基因,就是生物的設計圖紙,或者說,密碼本兒。你應該知道,生物適應現實中的環境,所需要考慮的因素萬萬千千。所以,具體一段基因表達的實際作用,往往不能簡單地二元論去看待。在長久的文明史中,我們從來沒有觸摸到這種精度的層麵,能夠總結出遺傳的現象,能夠發展出現代遺傳學,已經挺了不起了。但那些,就像你說的,頂多屬於定向篩選的範疇,無論是大自然的篩選,還是人為的篩選,都是在密碼本兒上總結規律而已。而如果我們直接破譯了密碼呢?那就不僅僅是篩選這種比較低級的手段了。我們,可以直接改編,甚至設計。外國人那些所謂的造物主的能力,我們,也將可以擁有!”

    畢文謙停頓了一下,喝了一大口水。

    “然而,這同樣是極危險的事情。對於我們來說,現在已經觸摸到了基因的範疇,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進行物種改造,也將漸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然而,扮演造物主的角色容易,做好這份工作卻很不容易。大自然對於生物基因的篩選,是經曆漫長的時間,千錘百煉的結果,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現今仍然存在的眾多物種的背後,是無數已經滅絕的物種。而我們,並沒有大自然那種把整個地球上的物種作為試驗場的氣魄和底氣。也許僅僅是一種看似安全的物種的基因改造,就會導致大麵積的生態災難。我們已經努力拿起了畫筆,卻並不具備任何繪畫的基礎,隻能一點點兒的嚐試,總結。而每一次嚐試,都存在著毀滅整幅畫卷的風險。可怕的是,我們正生存在這畫卷之中;更可怕的是,這樣的嚐試,即使我們不去做,別人,也遲早會去做。隨便舉一個例子吧——流行性感冒,這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了。雖然會季節性地爆發,但在整個國家認真防治的基礎上,並不怎麽可怕。但就是這東西,對於歐美的白種人來說,致死率達到了需要嚴肅對待的程度。不同人種的基因在麵對流行性感冒時,免疫力,抵抗力出現了大不相同的整體水平。如果,我是說如果,將來,美國人在研究人類基因和流感病毒的相互關係的過程中,通過基因編輯技術,無意間發明了一種對白種人幾乎沒有作用,卻對黃種人具有極高致死率的新流感病毒,然後,在我們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在我們全國各個人口密集的城鎮廣泛傳播——要知道,流感一般都會有幾天的潛伏期。”

    話到此時,畢文謙沒有再繼續假設下去,而是目光沉沉地看著黎華:“黎華,你還覺得這僅僅是嚴重不嚴重的事情嗎?”

    黎華麵色發白,緊緊咬著牙關。

    “……這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技術從來無所謂善惡,但同一種技術,用於毀滅永遠比用於創造簡單。然而,我們永遠不能因為有毀滅的可能而放棄創造,特別是在與人競逐的時候。”

    終於,畢文謙把杯子裏的水喝完了。他一邊起身續杯,一邊歉然地朝安靜的薄書存點點頭:“對不起,薄副主任。又和黎華多說了幾句,不小心冷落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