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計劃(莫名其妙不見的章節)

字數:6043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四十三章大計劃

    艾靜和夏林一起在錄音室聽歌琢磨的時候,畢文謙正在黎華的辦公室裏。

    萬鵬坐在客位,仰靠在柔軟的沙發上,臉半朝著天花板,眼睛卻對著畢文謙。

    “你坐她的位置,怎麽看也不像是一個幹部。”

    “我就沒想過去當幹部。”

    畢文謙盯著辦公桌上的玻璃杯,以及另一邊屬於黎華的白搪瓷杯,上麵一行表彰先進個人的藍字,寫著一九八0年,雖然沒有姓名,正中的紅色“獎”字卻是鮮豔。

    順著畢文謙的視線看去,萬鵬笑了笑:“那是華華她媽送給她的。華華大學一直用著,沒有換過。”

    “搬進來這麽久,這辦公室她幾乎沒有好好坐過。”

    “你還讓她跑RB去。”

    或許是俯視的視角太累,萬鵬歎了一口氣,整個人鬆弛下來,望向了天花板。

    如果有長輩在,約莫會數落他沒有正行,但辦公室裏隻有畢文謙,他那半趴在辦公桌上的姿勢……也是不雅。

    安靜了一會兒,畢文謙一使勁兒,坐正了。

    “後天就要直播了,我明天得去一趟電視台。”

    “我通知京雲明早帶你去。”

    “首都體育館那場演唱會之後,我基本沒出過門。有什麽需要我注意的沒?”

    “……說起那演唱會……”萬鵬想了一會兒,也稍微坐直了一點兒,“華華很忙,銷售的事情都交給了我。有個事兒,你大概不知道,也許,你會有興趣。”

    “什麽?”

    “八一廠拍的《牽手》雖然隻有5分鍾,但也勉強可以算作是電影。演唱會過後,先在京城的電影院裏試著放了,票價一分錢。結果,看的人非常多。接著,又試著在其他城市播,反響都非常不錯。這個月,開始在農村播了……”

    “你是說……電影隊?”

    “不是電影隊還能是什麽?”萬鵬笑了笑,“連鄉鎮都沒有完全普及電影院,更別說偏遠地區的農村了。華華和我聊過一些你的想法,所以我專門去了解了一下。太遠的地方我不知道,但京津周邊的郊區,群眾都很喜歡,把《牽手》叫成小電影,特別是四十歲以上的人,不少平常不看電影的,都看了不止一遍。這和別的電影很不一樣。所以,我估摸著,等青歌賽磁帶這一茬過去了,找個時候把《牽手》也錄成磁帶。”

    “你想得不錯。”

    “嗬嗬,我就是猜你會這麽想。”萬鵬拿起茶幾上的玻璃杯,淺淺喝了口水,潤潤喉嚨,“不過這裏麵有問題——我們隻是唱片公司,《牽手》隻是你寫的詞曲。整個電影的創作,是由中唱申城分公司牽頭,八一電影製片廠為主。如果申城分公司那邊要錄,我們怎麽處理?你提的分成方案,中唱不見得會答應。還有一個,電影票雖然隻是一分錢,農村的電影隊播放更是不用買票,但終究是有收入的。這一塊兒,按你的規劃,是不是要分成?如果是,怎麽分?把手伸進電影那一角裏,牽扯的不僅僅是錢。”

    畢文謙琢磨著萬鵬的話,也淺淺啜了口水。

    “你是告誡我,步子不要邁得太大?”

    “不是告誡。而是告訴你存在困難。”萬鵬又喝了口水,“我想不出解決的辦法。如果你有辦法呢?”

    “別說得我好像是萬能的一樣。”畢文謙笑了起來,“錄歌的事情,不如由你主動和申城分公司溝通。雖然黎華把我當初和他們的合同買斷了,但說道起來,總有我欠一個情的分說……就當是還情好了。隻要他們不傻,肯定會錄磁帶的。不過,錄是由他們去錄,但規矩得按我們的來。”

    “萬一他們死活不同意呢?”

    “那我也不同意。我一不是他們編製裏的人,二沒因為這歌收過他們的錢,除非他們錄出來的磁帶免費向社會發放,不然,和他們打官司我準有理。”

    “這種官司……不見得有理就能贏的。”萬鵬搖搖頭,“也不見得贏了就解決了問題。”

    畢文謙直直地看著他:“不是有你在嗎?”

    “我?”萬鵬一愣,旋即哈哈大笑,“這樣真的好嗎?你不是想建立製度嗎?”

    “上帝歸上帝,愷撒歸愷撒。”畢文謙把玻璃杯不輕不重地往辦公桌上一放,“守製度的,就在製度內解決;不守製度的,那就不必守製度了。”

    萬鵬認真地觀察了畢文謙一會兒,忽然說:“原來你沒想當君子。”

    “赤子比君子有用多了。”

    “赤子?”萬鵬忍俊不禁道,“你總是這麽自信。”

    “其實,就我估計,申城分公司那邊應該不會不同意我們的方案。畢竟,我創作《牽手》出來,首先是和長者一起商量劇本兒的,拍小電影的想法,也是我對長者提出的。他們隻要沒吃錯藥,不會明著反對。真正需要留意的,是銷售過程。分成的模式,磁帶賣了多少,信息需要透明。如果銷售渠道和我們無關,就難以保證銷售信息對參與創作的所有人透明,分成模式也就沒有辦法長期成立了。明明賣了100萬盤,唱片公司告訴你隻賣了1萬盤,普通人找誰說理去?”

    “你說得很有道理。”萬鵬思考了一陣,徹底正坐了,“你有解決的思路嗎?”

    “辦法有一個。”畢文謙閉了閉眼,然後目光炯炯地看著萬鵬,“但不是我能做到的。即使是黎華,再加上你,現在的你們,也不一定推動得了。”

    萬鵬微微前傾:“說出來聽聽。”

    畢文謙手指敲著辦公桌,一下一下:“這個辦法,我沒有對黎華說過。你聽了,也隻能慢慢做準備,在真正有條件去做之前,你也不要告訴她。”

    “知道了。”

    “如果你從黎華那邊聽過我們的完整分配方案,那你應該知道,唱片收入,有10%是劃在銷售保障的名義下的。”

    “嗯,我知道。”

    “現在,我來假設一個模型:一盤磁帶的利潤,肯定不止我們現在的2塊錢。如果我們能夠掌握銷售渠道,並且磁帶生產線不止在少數主要城市。那麽一盤利潤5塊錢都是可能的,保守一點,現在算1盤4塊錢利潤。”

    “就像以前我們估計的,十億人,平均下來有1億人每個月買1盤磁帶,那麽一年下來,就是48億的利潤,取個整數,50億好了——比某些人的上百億的估計保守多了。”

    “50億的10%,就是5億。那麽另一個問題,我們中國的公安係統,有多少人?”

    畢文謙的話題轉得有些突兀,萬鵬明顯愣了一下:“這個我不太清楚。”

    “現在也不需要太過清楚。隻需要一個大概的數據——100多萬,不超過200萬。這些公安幹警裏,大多數人的工資水平,和一般群眾在一個等級,並沒有幾倍以上的差距。”

    “那麽,如果把這5億利潤,以每月獎金的形式,分配給公安們,考慮到不同職務等級的差異以及單位截留,就當是100萬人分一半,2.5億——平均1個人1年有250塊獎金,也就是每個月起碼20多塊錢。”

    “你覺得,為此,公安係統,能夠為我們做哪些事情?”

    萬鵬沒有答話,深深思索著。

    “對於基層幹警來說,幾十塊一個月的獎金,值得在乎。更關鍵的是,需要讓他們明白,這獎金,是如何而來,獎金的數目,是和什麽掛鉤的。”

    “黎華和我提過,來自香港的盜版磁帶。如果要打擊,如何調動幹警們的主觀能動性?賣我們的磁帶,有一份他們的獎金,縱容盜版泛濫,他們不僅失職,而且一分錢也沒有。”

    “有唱片公司試圖隱瞞銷售數據,靠我們,甚至靠音協來監督,都隻是笑話。但如果公安係統知道,他們瞞報了銷售額,就是在偷他們的獎金,幹警們會怎麽做?公安係統會不會強調信息透明?”

    萬鵬腦門兒上滲出汗來。

    “畢文謙,這牽扯太大了!”

    “所以我說了,現在做不到。”畢文謙攤開了雙手。

    “不隻是現在。”萬鵬端起杯子,緊緊握著,“往好了說,政策隻要公開,公安係統的幹部還不至於截留50%,基層幹警的獎金很可能不止半個月工資,如果按某些人的樂觀估計,獎金比工資多都是有可能的。他們肯定會有維護分配模式的強烈想法。我甚至可以想像,公安係統會專門成立相應的辦公室。”

    “如果真的做到了,這必定是了不起的成績。可正因如此,這絕不是一個唱片公司能統籌的事情,我們不行,即使是中唱也不行,哪怕是文化部,也不見得能行。”

    “你強調了,信息透明。這已經是極大的難題了。沒有哪個係統會願意把自己的彎彎繞繞公開得門兒清。這是一個。還有一個,地方保護主義——磁帶賣得多的地方,基本都是城鎮,而盜版的集散運輸,甚至生產,既可以在城市,也可以在鄉鎮——如果公安係統獎金的分配是全國平均一刀切,城市的幹警會覺得不公平。如果獎金分配的政策是以各自地區的磁帶銷量為基礎,那鄉鎮的幹警就有可能對這些事情不太在乎,甚至對眼皮子底下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種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說不定當地公安和唱片公司勾結,賣了磁帶二八開,三七開,了不得了五五開,10%的利潤算得了什麽?這真有人做得出來。”

    “總不可能為了監督地方,把軍隊係統也扯進來吧。”

    萬鵬一口氣說完,狠狠把大半杯水喝了幹淨。

    “果然,這不現實。”畢文謙默默看著他,一邊歎氣,又一邊點頭,“我本就隻是說了一個理想的模型。可是,萬鵬,你應該知道,前段時間,中央才提過一句話。”

    “什麽?”

    “‘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畢文謙前傾著身子,雙手按在辦公桌上,“你也知道,磁帶的銷售主要是在城鎮。隻要既得利益群體還沒有盤根錯節,越是相對發達的地區,問題越容易暴露。雖然國家因為財政困難,允許了軍隊經商,但這肯定不是長久之計。軍隊我們不找,我們可以找紀委。唱片公司的領導不一定黨員,公安係統的幹部呢?現在國內的文藝圈,黨員不少,那些單位在編製內的更多,把一部分屬於他們的利潤交成黨費,也不是不可以。我彭姐姐好像就有這樣的覺悟。一開始抓大放小就好,城鎮的各種問題一定要掃清,外麵流入的盜版更要掃清!在國內的硬件技術趕上來之前,我們的磁帶還沒有品質優勢,這才是被動的危險,才是真正的敵我矛盾。”

    “畢文謙……”

    “我知道,這很功利。”畢文謙擺了擺手,起身給萬鵬續了一杯水,“功利一點兒,沒錯。你在經手銷售,你應該比我更明白,這個行業有多暴利。這幾年辦,阻力才是最小的。要是等將來,普通工資普遍上漲、唱片業盤根錯節了,那時候……想做也做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