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積累的問題(二)
字數:3951 加入書籤
第三百二十四章積累的問題(二)
畢文謙很尷尬。
雖然已經很小心了,但還是出了這樣的情況——來自10年代的穿越者,很多習以為常的事情,在80年代卻幾乎是天方夜譚。
“……不,黎華,我沒有要求現在就這麽做。但這應該是將來的做法。”
聽著畢文謙悶聲悶氣的話,盯著他被玻璃杯遮了一半的臉,黎華中指敲敲辦公桌,終於點了點頭:“好吧,用計算機係統查詢身份證號,之前在谘詢的時候,的確有專家提出過類似的構想。但現在的技術和物質水平,離得還太遠。那麽,這個問題,現在,該怎麽辦?”
畢文謙陷入了沉思。
說實話,他對於80年代中國的實際情況,並不如黎華那樣了解。但黎華已經問來了,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搖頭。
良久,他先反問起來:“黎華,你們現在有什麽思路了嗎?”
“思路,有,而且還不少。但靠譜的,讓人滿意的嘛……”黎華搖搖頭,“公正性是必須要保證的,而成本,如何才能控製?不然,就像你給學校裏的同學布置寒假作業那樣,把今年對付過去都是可以試試的。但那顯然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辦法。”
“成本嗎……”畢文謙喃喃念叨了一下,慢慢喝著水,然後斟酌著問,“黎華,王京雲以前和我說過,有人覺得,流行音樂行業的磁帶銷售,是政府回籠資金的一個好途徑。所以,也許在一些人看來,咱們有些麵目可憎。那麽,現在,如果我們建議向錢看齊的思路,某些潛在的阻力,會不會成為助力呢?”
黎華一愣:“向前看齊?”
“金錢的錢。”畢文謙點點頭。
“……什麽意思?”
聽著黎華中指重重敲著桌子的聲響,畢文謙輕輕地笑了。
“我這個思路的產生,大約源於我看你給的資料裏,關於我們國家人大代表的構成結構。從新中國建國以來,按照城市與農村的人口基數對比,城市的人大代表數量比重是遠遠高於農村的。如果換成直白的話,那就是,中國的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之間,政治上是非常不平等的。不過,隨著時間的變遷,這種差距雖然始終存在,卻是在不斷縮小。”
畢文謙放下杯子,雙手相握,撐著下巴。
“也許,可以這麽解釋——一方麵,新中國建立的時候,城市的平均教育水平,是遠遠高於農村的,而治理國家,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讓城市裏的人更多的管理國家,是科學而對國家負責的做法;另一方麵,這種差距以及相應的做法,終究是一種人與人不平等的表現。所以,國家幾十年來不斷努力普及教育,致力於消除這種不平等,直到真的有一天,所有人都有機會接受足夠的教育,從而讓這種政治不平等成為曆史——毫無疑問,這是典型的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的行為。”
黎華微微張著嘴:“文謙……你到底想說什麽?”
“我是想說,對於你說的問題,我們也應該做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畢文謙看著黎華,微妙地笑,“從下一輪比賽開始,現場錄的磁帶,在包裝的時候,可以附帶一張投票卡,你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明信片。對於普通群眾的投票,我們可以隻認投票卡。這個辦法首先需要確保銷售的渠道的迅捷;第二,考慮到城市和農村為代表的不同地區的收入差距,這種辦法必然會在事實上造成不平等。所以,可以再組織另一種包裝,專門針對農村的包裝,一盤磁帶帶100張投票卡,但必須要農村村委會開的介紹信才能在公安局購買。雖然那些家庭個人也許不可能每個月買一盤磁帶,但絕大多數的村子,總能夠有一台錄音機和一個大喇叭廣播吧?對於一個村來說,每個月6、7塊錢的花費,應該不成問題了。這樣做,還能起到豐富農村群眾文藝生活的作用。不過,我說的100張,肯定是拍腦袋的數字,具體以多少為佳,還需要音協為代表的組織者們調研討論。”
一口氣說了,畢文謙沒等黎華反應,一邊起身續杯,一邊補充道:“要知道,這個辦法雖然看上去很有向錢看齊的味道,但另一方麵,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投票作弊的成本。農村的多票磁帶,必須要行政單位的介紹信才能購買,那些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要是真因為什麽目的要作弊,我們是管不了的。所以,對於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來說,傳播聯賽裏的作品的重要性,比賣了多少錢更重要;而對於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來說,如果真有什麽人想作弊刷票,那就拿錢來刷就是。陳會計師不是早就教過我們了嗎?”
黎華敲辦公桌的聲音節奏恒定地在辦公室裏反複起來。那黑長直的眉毛微微抖動著,禁閉的嘴唇隨著呼吸,臉蛋竟漸漸鼓起氣來,頗有點兒滑稽。
“……這樣做,對音協內部的公正性的要求,會非常苛刻吧?不然,要是內部有人把投票卡給消化了,甚至,暗箱操作修改數據……”
“想建立一個有底蘊的比賽,公信力是必要條件。如果連這都做不到,死了,也是活該。”畢文謙冷漠著口吻,“這,大概該是流行音樂司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單單一個流行音樂司做不好,那就讓公安部加入進來好了——破壞公信力,不管破壞的是一個比賽的公信力,還是破壞一個國家的公信力,都是應該甚至必須從重處理的事情!”
“公信力啊……”黎華停了手指,長歎了一聲,“主要城市裏,真下了決心,倒也不算特別困難。針對農村的主要目的不同,原則上本也可以接受。可問題是,鄉、鎮,四、五線城市,在中間——它們是農村的直接上級,一旦投票牽扯到了行政係統,地方保護主義就會出閘了。今年第一屆比賽,基本都是國家級單位參與,問題也許不大。但我們規劃的是要辦成各級聯賽的。文謙,完全按照你的構想去辦的話,將來的下級聯賽,很可能成為地方保護主義作弊的溫床啊!”
畢文謙撇撇嘴:“我不是說了嗎?100票的數字是拍腦袋的,具體多少,得調研研究。”
“是啊!這種農村票,太多了,會造成破壞影響比賽的結果的可能;太少了,多半有人會跳出來說地域歧視,甚至,就像你自己說的,指責音協向錢看齊。”黎華臉上帶著憂容,卻又忍不住笑了起來,“不過,你說王京雲說的那啥,倒是多少會有一點兒喜聞樂見吧!”
“那些,就不是我一個小經理該管的事情了。”畢文謙也笑了笑,“畢竟,文華公司是參賽隊伍之一,做建議是做建議,做決定是做決定。咱們不能在程序上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不過,你說的每個農村一台錄音機的想法,倒值得研究一下。”黎華嘖了嘖嘴,“每村一個大喇叭,什麽喇叭,每村一台錄音機,什麽質量的錄音機,這個是值得計較的。流行音樂和播新聞不同,對於器材效果的要求更是不同……我記得申城無線電三廠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這些技術能力,聽說他們今年在出口項目上出現了問題,倒也是一個契機,牽個線,既讓他們緩口氣,也組織推動一下獨立自主的技術進步。即使由音協參與主持,拿出流行音樂聯賽的部分盈利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也是值得考慮的。師父你告訴過我不少,我也自己去了解過一些。要是將來,我們國家最好的錄音機之類的器材,全是進口的,那振興中國流行音樂這個產業,不說是笑話,也是虛浮的。”
聽著黎華的想法,畢文謙總覺得有種隱約的即視感。
……難道,這會是家電下鄉的雛形?提前20年的家電下鄉?
這樣的念頭一起,畢文謙的臉就囧了。
“這個……你和音協還有流行音樂司慢慢研究吧……究竟是否現在可行,我真沒發言權。”
“好吧!”又想了一會兒,黎華的臉色終於開解,“文謙,下一個問題:21號是下一輪聯賽,現在還有將近兩個星期,你覺得,咱們公司,讓誰上場比較好?按你之前的想法,竇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