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南中密事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A+A-




    就在整個天下都在忙碌屯田和九品察定的時候,帝國的某個地方卻十分的清閑,清閑的都好似與這世界格格不入。

    那個地方就是益州的南中地區。建安三十五年天下一統之後,昔日蜀國的鎮北將軍.王平,被朝廷封為了庲[lái]降都督,兼建寧太守。從益州北部的富饒之地,貶謫到了南中這不毛之地,無論怎麽看都算是流放了。

    雖然庲降都督同時節製著,益州南部建寧、戕[qiāng]柯、雲南、永昌四郡的軍事。但這不毛之地的南中又有什麽軍政可言呢?無非就是安撫和鎮守,不讓四郡的這群蠻夷生亂罷了。

    再後來,就連他麾下的無當飛軍,都被成都侯.鍾會和伏波將軍.郭淮,以軍屯的名義設計剝奪而去了。雖然那五千無當飛軍,最後落到了後將軍.鄧芝的手裏,並給與了他八千精銳的補償。但是這所謂的八千精銳,又如何跟當初自己親手調教出來的無當飛軍,所相提並論呢?

    這也是朝廷對王平不放心的一種措施,畢竟無論是誰,對於一個三次易主的手下,都不會放心的。另外,華夏自古以來講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像王平這種有胡人血統的將領,就更多多少少讓人有所鄙夷了。

    當“九品察定”和“軍屯”一事在益州北部和東部,如火如荼進行著的時候,王平卻依舊如往常那般整天的無所事事。今天找這個蠻族首領討酒喝,明天又到那個洞主那裏討肉吃。

    因為王平昔日裏,曾經是武侯.諸葛亮手下的知名大將,再加上他本人確有名將之風,因此南蠻的眾首領對他很是敬重。

    這一日,王平發出邸報,昭告南中各個蠻族首領來建寧郡聽命,似乎有鍾繇的事情要發布。

    各族首領聽到是王平昭告,或出於對他的敬重,或迫於他的威懾,或受獲於他的利誘。總之,最後都紛紛趕來了,匯聚到了建寧郡的庲[lái]降都督府。

    昔日裏,武侯諸葛征伐南蠻時的蠻王孟獲,如今也早已老死在病榻之上了。現如今眾部落共推的新蠻王首領,乃是他與祝融夫人的兒子孟崖。相比自己的父親而言,孟崖自然就沒有那父親那般的驍勇善戰了。因此舊時的那些部下們,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別的心思。好在孟獲的餘威尚在,他們暫時並未有所舉動。

    隨著時間的流逝,就當其餘部落首領準備要有所行動時,庲降都督.王平到了。孟崖審時度勢之後,選擇了依附在了王平的帳下,他麾下的一萬蠻兵,也唯王平馬首是瞻。

    可即便如此,王平手裏現有的軍隊也才區區三萬餘人。

    西川在武侯.諸葛亮的連年窮兵黷武之後,在安樂公.劉禪率眾歸降之時,僅僅隻留下了十萬兵。建安三十五年年初之時,又被鍾會按照鍾繇的計謀裁撤了一半,隨之僅剩下了五萬。

    這五萬兵中,有三萬餘人在後將軍.鄧芝的手裏,即便後來鄧芝拿了八千換走了他的五千無當飛軍,他麾下也僅僅隻有二萬三千餘人。身在成都的刺史費禕,又留下了五千兵馬,因此最後,自己隻帶了一萬七千餘人來到了這南中蠻荒之地駐守。因此,當新蠻王.孟崖率兵前來依附的時候,雖然他表麵上波瀾不驚,可心中卻早已是歡喜雀躍了。

    但是王平內心也清楚的知道,即使加上新蠻王.孟崖的一萬多蠻兵,可若是想行自己心中所想之事,還是於事無補的。

    自己如果有所行動,先不說鍾會和郭淮所率領十萬平蜀大軍,就連鄧芝老將軍手下的那三萬舊蜀軍,就夠自己喝一壺的了。雖然鄧芝老將軍跟自己一樣同屬舊蜀臣子,但他卻並有向任何一邊靠攏。而且經過上次無當飛軍一事已經徹底看出,這老爺子如今更是無心政事。

    別管你是舊日同僚還是位高權重的曹氏一派,誰讓老百姓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他就靠向誰。反之,如果誰先挑起戰端,他就會夥同另外一派共同發起征伐。更何況鄧芝老將軍手下的,那五千無當飛軍,是自己親手調教出來的,如果運用得當的話,可當兩萬大軍。

    雖說此時,益州明麵上分為三個派係。一是刺史.費禕和庲降都督.王平的保皇派,二是成都侯.鍾會和伏波將軍.郭淮,還有一派則是以後將軍.鄧芝為首的中立派。

    刺史.費禕與成都侯.鍾會共同駐守成都,伏波將軍兼漢中太守.郭淮在益州北部,漢中和陰平駐紮。自己在這南中四郡地區駐守,而中立派的後將軍.鄧芝則駐紮在益州東部巴郡一帶。

    乍一看起來好像除了自己之外,其餘眾人所在之地都比較富饒。可再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還是王平所在的南中之地更勝一籌。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王平雖然目不識丁,所識之字更是不滿十,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曉軍法,不暢意理。如若不然,他又怎麽能夠被諸葛亮賞識,一路做到鎮北將軍呢?

    而今日王平邀約眾蠻族首領前來,正是為了他那身後之事。如果有朝一日,荀彧為首的保皇派失勢,自己難免不會被受到牽連。

    所以才要早做打算,盡可能多的招兵買馬。朝局若有變動,將那官道大路一封,再憑借著麾下親手調教的數萬大軍,那可就另當別論了。

    昔日裏,諸葛丞相南征孟獲之時,孟獲和眾首領手中蠻兵不過區區兩萬人不到,武侯還出動了三萬大軍呢。

    王平可不是孟獲那種酒囊飯袋,屆時他手下若是有個四五萬大軍,就算朝廷或曹氏一派想要有所舉動,沒有個十幾萬大軍,必將無功而返。再者說,南中之地,山高路遠王化未開,而且瘴氣遍布,蟲獸肆虐。

    朝廷就算真想出動大軍征伐,也要掂量掂量,為了這麽一片不毛之地,和王平這樣的人物是否值當的了。屆時,王平就算學那秦末的南越王.趙佗,劃南中自治,自封南中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王平的庲降都督府,並不像其餘中原各州的官邸那樣,青磚紅牆飛簷鬥拱的那麽富麗堂皇。因為地處南中腹地,各種材料稀缺,從成都等地運輸呢,又頗為耗時耗力,得不償失,所以大部分建造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

    因此這庲降都督府呢,充其量來講,也就是一個比其它蠻族首領的住所稍微好一點兒的茅草屋罷了。王平又差人在都督府一旁,搭建了幾座竹樓,就當自己和親衛們的住所了。

    不過王平自己或許也沒想到,他的這種入鄉隨俗,反而讓當地的蠻族人們更快更好的接納他了。

    待諸位蠻族首領來齊之後,在王平的引領之下,眾人入都督府內分散而坐。

    王平自然坐於主位,他麾下的將校和蠻族首領們相對而坐。隻見那蠻族首領有新蠻王.孟崖,故蠻王之弟孟優,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帶來洞主,洋洋灑灑竟有十數人。

    這南蠻人與中原禮儀果然不同,隻見那各路洞主皆身被獸皮,頭戴五顏六色的羽毛冠,腰跨各式各樣的武器,有飛刀,有長標,有骨槍,也有弓弩。

    待眾人落座,居於主位的王平緩緩開口了,“各位大王、洞主,首先本都督在此感謝諸位應邀而來,謝過了。”

    言罷,王平竟然站起身來,將右臂半舉放在胸前並微微頷首,向在座的各路蠻族首領行了一個南蠻的禮儀,眾蠻人首領見狀也隨即回了一個禮。

    隨即,王平接著說道,“諸位大王和洞主們應該知道,早年間我武侯.諸葛丞相,曾經從諸位各部挑取了勇士五千人。可諸位並不知道他們如今身在何處吧?

    不瞞各位大王,如今那五千勇士,已經成為了我蜀地當之無愧的精銳“無當飛軍”,更是跟著鄧芝老將軍上巴郡享福去了。他們現在吃的可是皇糧,穿的那是蜀錦,用的都是金銀啊。”

    蠻人好利,聽到王平如此,莫不心生向往,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王平見眾人如此這般,嘴角不經意的微微一勾,突然長歎了一口氣,話鋒一轉說道,“可惜啊。”

    蠻人首領們的胃口已經被吊起來了,見王平又如此說道,一個個不禁心生疑慮。隻見那人群中的木鹿大王,隨即疑問道,“都督大人,這麽好的日子,還有什麽好可惜?”

    王平聞言,眉目微皺說道,“木鹿大王你有所不知啊,北邊的日子雖然好,可是那裏有咱們這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活的爽快啊。兒郎們雖然現在錦衣玉食,但也想回家啊。

    可朝廷說了,回來可以,那得把朝廷給的封賞還有金銀留下,才能回來。你說這?哎!”

    “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兒郎們,留了血,受了傷,好不容易靠拚命才換來這定點兒犒勞,本就是應得的,竟然還要還回去才能回家?”

    堂下的眾人們頓時炸了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