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黃初大征

字數:5200   加入書籤

A+A-




    曹丕聞言隨即哈哈大笑,“子廉曹洪)叔父所言,甚合我意。當日朕下旨令京兆尹.司馬懿於揚州督造戰船就是為了今時今日啊。
    昔日裏,東吳造船出使遼東,往往選擇夏日,因為那個時候,海上風力最小,最適合航行。更何況昔日東吳水師最為強大之時,孫權也不過是在夏季相對風平浪靜之時,派出了堪堪萬餘人的船隊,出使遼東樂浪。
    而且如果是放在往日裏,我等自然是不敢在冬季航行的。但如今,我大魏已經有了寶船,四季遨遊深海均不在話下。那遼東.公孫淵絕對想不到,我大軍竟然會在冬季航行。據揚州和荊州那邊近日的抵京的信使來報,經過數個月的趕工,我大魏水師此時已有這類寶船二十餘艘,再加上舊時的一些戰船。
    很快就可以從荊、揚、徐三州抽出一十五萬大軍北上。若是朝廷調兵走陸路北上,最少需要百日,可要是走水路的話,五十日足以。等我大魏的評判大軍屆時突然出現在叛軍身後之時,想必他們定然會魂飛魄散。哈哈......”
    眾臣聞言,也隨即跟著皇帝哈哈大笑。
    而眾臣之中此時隻有一個人沒笑,而且那人眉頭微皺,似乎在思索著什麽,而那人居然是站在群臣首位的丞相.鍾繇。不過想想也是,在這種時候還能夠不驕不躁的保持冷靜,才不愧為大魏丞相。
    皇帝曹丕剛剛所說的策略,當然不是他自己一個人想出來的。而是早在中秋節的那天晚上,他就與鍾繇已經謀定了的。
    皇帝曹丕看著台下的鍾繇,隨即開口問道,“丞相,對此事可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嘛?”
    鍾繇沉思片刻,緩緩開口說道,“陛下此策,老臣深以為是。欲治兵者,必先選將。不知陛下對此次領兵北上的人選,是否已經選定。”
    曹丕正要開口,可似乎想到了什麽,於是反問道,“丞相可有合適的人選啊?”
    鍾繇見皇帝竟然反問自己,心中不免微微一驚,難道皇帝陛下這一次,是想要用一個新人不成?
    但他並沒有表露出來,而是接著淡淡的說道,“征東將軍夏侯尚,有勇有謀,智略深敏,謀謨過人。且鎮守揚州多年,鹹有效勞,必可勝任此職。”
    殿下的眾臣們聞言也紛紛點頭稱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夏侯尚似乎也是最佳的人選。
    可沒想到,對鍾繇向來言聽計從的皇帝陛下,這次竟然破天荒的搖了頭,“我也有一良選,丞相可以參謀一二,那便是在揚州督造寶船的京兆尹.司馬懿。”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議論紛紛,就連鍾繇也都皺起了眉頭,隻見他略有所指的說道,“陛下,那司馬仲達,雖然聰慧,可自從入仕以來,從未掌過兵啊。”
    最後的半句上,鍾繇刻意加重了一下語氣。
    昔日曹操在世之時,他們三人曾經坐在一起討論過這個司馬懿,都覺得此人的鷹視狼顧之相不適合掌兵,若要是讓他掌了兵日後恐會生亂。
    皇帝.曹丕自然知道鍾繇所指的是什麽意思,可他依舊微微一笑道,“丞相所言有理。不過揚州不比荊州,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征東將軍如果率大軍北上的話,州內的山越之賊,定會趁機叛亂,屆時又有何人能夠治之?因此朕才想著讓京兆尹領兵北上,留征東將軍鎮守荊、揚二州。”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裏了,說明曹丕已經下定了決心,鍾繇自然也就不能再說什麽了。畢竟皇帝才是“皇帝”,既然話已出口,又怎能收回呢?
    即便與自己心中所願不符,可既然事實已成定局,自己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堅決的服從和執行,
    此言一出,承明殿內的眾臣,頓時又開始交頭接耳了,因為剛剛皇帝所說的不是鎮守揚州,而是鎮守荊、揚二州。如果夏侯尚,兼領著鎮守荊州,那麽荊州牧.江陵王.曹植,又置於何地?難道說......
    忽然,殿內一下子陷入了可怕的寂靜之中,因為群臣們幾乎同時想到了一個傳聞。
    曹丕看著台下的眾人,嘴角不經意的一勾,看來他們應該想到自己接下來要說什麽了。
    隻見皇帝大袖一揮,隨後穩穩的站了起來,麵色肅穆的朗聲道,“眾位愛卿,如今萬事具備,是到了平定賊寇的時候了。朕,決定,禦駕親征!”
    最後的一句,曹丕幾乎是,咬著牙一個字一個字說出來的。
    即便眾臣的心中已經有所準備了,但是當確切的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一時還是難以接受。
    畢竟大秦始皇帝以來,以九五之尊禦駕親征之事,向來不多。
    漢高祖劉邦,和光武帝劉秀,曾經禦駕親征過,那是因為他們是馬上奪得天下的開國皇帝,因此並未有人覺得不妥。而在大漢立國四百餘年間,除了他們這兩位君王之外,幾乎就沒有其他君主禦駕親征過了。
    大魏太祖武皇帝曹操,倒是常年領兵征戰四方。可一來他算是周文王之流,二來他在世時最大也不過才是魏王,而不是皇帝。
    想到這裏,眾臣們自然也就有部分大臣,要出來勸阻了。
    可不待他們說話,便見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然後率先說話了,“老臣鍾繇,附議。”
    “臣,曹洪,附議。”
    “臣,曹真,附議。”
    “臣,辛毗,附議。”
    ......
    隨著丞相鍾繇的率先附議,一堆的大臣們也緊跟著呼呼啦啦的跪倒了一地。顯然都是中秋節那天晚上,在昭陽殿內的重臣們,因為那一日他們就已經達成了一致,今日不過也就是走走過場罷了。
    再說了他們已經商定,皇帝隻是鎮守長安,並不會親臨戰場。更何況這位皇帝陛下沒有繼位之時,也曾經多次跟隨著太祖武皇帝東征西討,所以這也算不了什麽。
    不過唯一讓人意外的是,皇帝不等過年,竟然選擇在年關之前,臘月二十五就領兵西進了。
    此時,雍涼和北地各州,士氣低迷,如果皇帝能夠在這個時候禦駕親征,身臨前線的話,那麽對於各州的將士們,也將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屆時軍心大振,朝廷借此一舉平叛,也或未可知
    本章未完,請翻頁)
    啊。
    畢竟敵軍六十萬,而整個帝國一十四州加起來,也才堪堪八十五萬大軍左右,這還都算上了禁衛軍、京畿守備大營這些。
    對於這次叛亂,自然是需要慎重再慎重的,若朝廷再不有所作為,待得一兩個月冰雪消融,春暖花開之後,恐怕那六十萬叛軍就要南下了,屆時孰勝孰負還真就不一定了。
    別看此時益州境內的南蠻、揚州境內的山越和海賊,以及交州境內的山越,看起來乖乖巧巧的。可一旦戰火燃燒到中原或者關中,他們必然就會在你的後院趁機點上一把火。
    平叛宜早不宜晚,遲則生變矣!
    而其餘不知情的眾臣們,見到三公九卿這些大臣們都已經俯首認可了,他們要是再阻攔,就有點兒太不知進退了。再說了就算他們此時諫言,又還有什麽用呢?
    想到這裏,其餘的眾臣們,也隨即跟著跪了下來齊聲山呼道,“臣等,附議!”
    見到殿內的百官都已經同意了,曹丕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意氣風發,“好,既然眾位愛卿,都已經沒有異議,那就這麽定了。”
    “太常。”
    “老臣在。”
    新任的九卿之首,太常王朗,隨即應聲而出。
    “傳旨,自既日起朕會開始齋戒。三日之後,朕會親至太廟,祭拜天地和列祖列宗,七日之後,朕會領兵十萬禦駕親征。”
    “臣,遵旨。”
    皇帝出征之前,自然需要告知一下先祖的,一來,是為了告知他們自己為什麽親征,二來,自然也是為了得到天地和列祖列宗的保佑。
    為了這一天,曹丕和鍾繇他們自然早早的就在準備了。
    兗州、豫州、徐州抽調來的大軍,連同京畿周圍所抽調的,共計十萬大軍,早已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到位,時刻準備著出發呢。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秘密進行的,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重臣們知道。
    “丞相!”
    “老臣在。”
    “五日之後,江陵王.曹植便可返回帝都,你和衛將軍曹洪、江陵王曹植,共同輔佐太子.曹睿監國,不得有誤。另外,再傳一道執意,告知揚州諸將,他們可以架穿出海北上了。”
    “諾,老臣遵旨。”
    “執金吾.曹真,太仆.孫禮,少府.辛毗......爾等隨朕,一同西進長安。”
    被點到名的眾臣們,隨即跪倒了一片齊聲山呼道,“臣等領命。”
    這是發生在黃初元年,公元235年,冬,臘月十八,洛陽宮城承明殿上的一幕。
    後來,史書記載。
    黃初年間,太宗文皇帝曹丕,率領眾臣禦駕親征,兵至長安,三軍軍心頓時大振。其後僅半年的光景,朝廷就平定了,以公孫淵為首所率領的六十萬叛軍。
    史稱“黃初大征”!
    ————————
    本章完)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