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際會 名揚初唐_第21章 一進長安

字數:4028   加入書籤

A+A-




    太陽剛剛爬上地平線,孟凡就騎著驢子,領著順子,踏上了去往長安的路途。

    天不亮,崔鶯鶯就為他準備了充足的幹糧和水,當然也少不了讓孟順帶上幾大貫銅錢。

    從孟天和處討來的一百貫錢,孟凡全數都交給了崔鶯鶯保管。

    打從娘胎裏出來,他還從來沒有離開過灞城鎮的範圍。這次去長安城,可以算作是孟凡人生第一次遠行。

    盡管這次遠行實際上並沒有多遠,可那個當今世界第一的大都市,依然讓孟凡充滿了遐想。

    那可是大唐的長安城,中西交融,氣象萬千,是華夏幾千年來的高光,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國際化大都市。

    而對於自小生活在其間的崔鶯鶯來說,那地方卻無疑更像是一個巨大的萬花筒,讓她既感到迷茫,又充滿了迷戀。

    她是從那個地方,被孟天和用一匹絹帛買回來的,也是在那個地方,度過了自己人生的前八年。

    對於那裏,她有一種深切的懷念,又有一種莫名的怨憤。

    她恨自己父母,無情的拋棄了她。又懷念生長在那裏的每一刻。總想從中找出些蛛絲馬跡來,以找到自己的來處。

    看著孟凡主仆搖搖擺擺的騎著驢子消失在官道盡頭,她的心也恨不得跟著郎君一起,飛往長安城。

    自從七八年前,她被公公買回來,做了孟凡的童養媳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過那個地方。

    好在自己郎君昨晚已經答應,等灞城的酒樓竣工,就會帶上她,好好去長安城玩幾天。

    想起昨晚的種種,她的雙頰上又不由自主的飛起了片片紅霞,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像是誰都能看見一樣。

    青天白日想起那種事情,弄得她又羞又燥,趕緊轉身朝自己房裏奔去。

    官道上,一主一仆,悠閑的騎著毛驢,驢背上馱了四隻酒囊,兩個包袱,緩慢而有節奏的向前趕路。

    孟凡兀自閉著眼睛,回味著昨晚的種種。

    昨天下午,無故被自己那個風流成性的老爹撩得心火難耐。

    又熬了半天蒸餾酒,品嚐了幾小盅自己蒸餾的高度白酒,他那心裏更是火燒火燎的。

    到了晚間,在燈下,一眼瞧見崔鶯鶯那如雪的肌膚,如花的嬌麵,頓時就酒壯慫人膽,越了雷池半步。

    好在關鍵時刻,崔鶯鶯又羞又驚的哭了起來,他才清醒了幾分,沒有破壞自己最初的願望。

    他已經和崔鶯鶯商量好了,要把那一夜,安排在長安城最美的夜景下。

    想及此處,他那心裏頓時就湧起了一股甜蜜的風暴,那感覺既酸爽又撩人,讓人欲罷不能。

    難怪前世有一種說法,人一戀愛就容易變傻。

    孟順看著小主人騎在驢背上,閉著眼睛一臉陶醉的表情,還以為小主人在幻想著驢背上的那些酒能賣多少錢呢。

    昨天他親眼目睹了小主人利用大鍋,飯甑,瓦盆和冰塊製作的釀酒器材,神奇的把十壇玉樓春,變成了四壇清酒。

    那種清酒清香甘冽,入口辛辣,簡直讓他驚掉了下巴。

    即使他不太懂酒,也知道,這又是一種大唐從來也沒有出現過的東西。

    難怪小主人如此傲驕,實在是有傲驕的本錢啦。

    主人要是知道玉樓春變成了仙釀,應該會哭著求小主人,把剩下那三十壇美酒,也全都變成仙釀吧。

    這個時代,酒分兩種,一種是選料精良,又經過過濾和沉澱而形成的清酒,其狀跟後世的白酒幾乎一樣。隻是因為酒曲的原因,有些清酒可能會偏紅,有些可能偏黃或偏青色。後世的竹葉青,琥珀光就是這麽來的。

    還有一種,就是濁酒,綠蟻酒就是典型的濁酒。選料寬泛,發酵時間短,釀成即飲,味道偏甜。

    不管是清酒還是濁酒,都屬於發酵酒的範疇。

    發酵酒有個特點,就是並不是越陳越好。因為酒精度數偏低的原因,不利於久藏,放久了更是會酸敗。

    所以,隻有酒精度數比較高點的發酵酒,才可以放得時間久一些。

    孟天和藏的這一批玉樓春,正是這種高度發酵的清酒。饒是如此,玉樓春原本也不過隻有十五六度。

    但是經過孟凡昨天的提純,這酒的度數,已經將近四十五六度。

    這種酒的提純方法,直到元末明初,才被發明出來。孟凡的到來,無形中讓蒸餾酒的出現,早了整整五六百年。

    隻是這出酒率太低,還不到四成,有些可惜了。

    這都怪臨時用瓦盆做成的冷凝器太簡陋,無形中損失了很多好酒。

    唐代一鬥清酒大概可以賣到三四百錢,一鬥等於後世的六升。

    李白一鬥詩百篇,可見李白的酒量,差不多相當於後世一口氣吹掉兩件啤酒,還能保持清醒的大佬。

    這酒量放到後世,也妥妥的算是酒仙兒了。

    昨天孟凡提純了十升玉樓春,得到了不到四升的四十多度白酒,全都裝在了酒囊裏,一起帶入長安城。

    主仆二人在路迤邐而行,不消半個時辰,就已經能遠遠的看見長安城宏偉的城牆了。

    又走了一刻鍾,整座宏大的城池,漸漸的在自己眼中高大起來,立體起來,喧鬧起來。

    來去匆匆的客商們,如過江之鯽,真可以算得上是摩肩接踵,揮汗成雨了。

    二人夾在人流之中,一時便沒了閑心去欣賞那高大的門樓,努力保持著與行人之間的距離,不覺就到了門樓之下。

    孟凡騎在驢上,抬頭看去,就見那三個高大的門洞中間的一個上麵,寫著春明門三個大字。

    這便是長安城的東正門了,進了春明門,就是隆慶坊。

    前世的孟凡也看過一些唐代的影視劇,自然知道,這裏將來會成為唐玄宗的興慶宮,唐明皇和楊貴妃呆的地方。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出現,會不會使曆史的軌跡出現偏差。不過,就算出現偏差,他也不用操心李隆基的事。

    眼前就有一個曆史名人,比李隆基要緊一萬倍。那便是不久的將來,要成為武才人的武媚娘。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武媚娘應該比李世民小很多。想必這個時候,就算是已經出生,也隻是個小娃娃吧。

    眼見這座宏大的古代城池出現在自己眼前,他一時感慨萬千,眼睛頓時都有些不夠用了。

    進了春明門,離長安東市也就不遠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