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者 如烹小鮮_第182章 告老還鄉
字數:4532 加入書籤
太極宮甘露殿上。
李世民麵色鐵青,坐於禦案之後。
齊國公長孫無忌則手捧左武候大將軍的令牌,恭身侍立在階下。
他的臉上神色十分堅定,就在剛才,長孫無忌向皇帝請辭左武候大將軍之職,請求帶上一家老小,離京回太原府頤養天年。
請辭的折子已經上呈到李世民案上,李世民卻遲遲沒有打開閱覽。
大舅哥長孫無忌,可謂是與他同患難共富貴的好兄弟。
到如今為止,一班共同起事的老兄弟中,就隻剩下了大舅哥與程咬金兩人。
如今大舅哥一旦提出要離自己而去,李世民的心中頓時感覺像是空出了一大塊,心裏十分的難受。
但他知道,自己對魏王李泰施展的霹靂手段,已經讓大舅哥意識到了長孫家的血脈再也不可能登臨帝位。
自己昨晚的那番飯,想必也一定聽進了大舅哥的耳中。
此刻的他,定是心灰意冷,將長孫家的榮寵終於放下了。
越是放不下榮寵的皇親國戚,越不能讓他得到更多榮寵。
因為他們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天子最大的障礙。
一旦失去了榮寵,反而是該給他們榮寵的時候。
既然大舅哥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為朝廷大計,決定接受這殘酷的現實。
那麽,作為皇室外戚,李世民多多少少還是要顧念文德皇後的夫妻之情的。
“不準,朕如今身邊,已沒幾個得力的下屬。你是朕的左膀右臂,朕的哪一次重大決策少得了你呀?你想告老還鄉,除非等到朕駕崩的那一天。”
“陛下何出此言?老臣惶恐。陛下千秋正盛,且不可再妄自菲薄。”長孫無忌伏身下拜。
李世民隻得起身,繞過禦案,走過來扶住他道:“你看,你一說要走,朕就方寸大亂,連話都不會說了。你是朕的至親,你都摞挑子不幹了,朕以後還能指望誰?朕不準你走,不準 。”
長孫無忌感動的熱淚盈眶,起身說道:“並非老臣願舍陛下而去,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先皇後所遺諸子無一成才,老臣身為他們的親娘舅,深感慚愧。哪裏還有顏麵在陛下跟前共事。若蒙陛下開恩,肯放老臣還鄉,老臣自當感激不盡,就是舍妹在天之靈,也必定感激陛下的垂憐。”
“輔機呀,你不必再說了。朕知道你的心思,你是擔心有你在朝一日,朕不好擇定未來的太子人選。他雖不是觀音婢所生,卻也是朕的孫兒。你是朕的親舅哥,他不也得叫你一聲舅舅?你放心,你永遠是我大唐的國舅,若是有人敢對你不敬,他就不是我李世民的兒子。這件事朕心裏自有分寸,你就安心上你的朝。朕還需要你的輔佐呢。”
李世民眼底閃動著淚花,重重的拍了拍長孫無忌的手。
長孫無忌臉上的流淚奔湧而出,跪伏在地上,泣不成聲。
“陛下!陛下於我長孫家恩重如山,老臣縱使肝腦塗地亦無以為報。”
“你快起來,輔機呀,你這是作什麽呀?朕不是跟你說過了,你我兄弟獨處時,不必如此。朕還有話要問你呢,你這弄得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倒叫朕也傷感起來。”
李世民看向躲在屋角的中貴人王德,向他使了個眼色。
王德會意,趕緊親自叫人打了一盆熱水來。
長孫無忌聽說還有事相商,不敢怠慢,也不提請辭之事,趕緊用熱手巾擦了把臉,整了整儀容。
李世民背對著他,直到聽見身後不再有動靜,這才轉過身來。
“老臣愚鈍,勞陛下傷神了。不知陛下有何要事相商,咱們這就開始吧。”
長孫無忌收斂了臉上的悲淒之色,重新投入到了朝政之中。
其實皇帝若是真的答應他告老還鄉,他反而會傷心欲絕,定然會怨皇帝涼薄。
好在皇帝還顧念著自己一家的恩情,沒有將他斥離。
“你今後告老還鄉的奏折,倒是提醒了朕,朕老了,是該到了立太子的時候了。你是朕的至親,別人在太子人選一事上,向來都畏畏縮縮,隻有你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你說說,朕該立哪位皇子為太子,以繼承我大唐萬代江山?”
李世民正視著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心想,那還用說嗎?如今你成年的兒子中,就隻剩一個蜀王李恪最為賢德。
其餘非弱即小,不堪大任。當然就是李恪了。
他心裏雖然作此想,嘴裏卻不肯說出來。
隻因腦中還有一絲怨怒,始終覺得朕下對魏王處置的太過。
如果沒有夜襲魏王府,魏王的那些過錯,完全可以自圓其說。
雖然他有失察之責,但哪個當太子的是一開始就會的。
皇帝萬全可以給他再請名師,善加調教。假以時日,以魏王的悟性,也不是不可能成為一代名君。
可皇帝顯然並不屬意於魏王,因此匆匆尋了一個過錯,就把魏王給打發了。
如今,陛下還要自己親口說出那個名字,未免也太殘酷了些。
“立太子之事,責任重大,老臣不敢多言。但老臣隻有一句進言,既然陛下暗中考較了魏王的才德,那麽最好也用同等的考驗加諸於其它皇子,如此,才能令天下人信服。若是厚此薄彼,不免會使人心生犯忌,於國不利。還請陛下聖裁。”
長孫無忌話裏有話,低眉順目,輕描淡寫間,又把問題丟回給李世民。
李世民暗自發笑,嘴上卻說道:“就依你,輔機呀,等蜀王一到,就由你親自選個時間,朕與你一道去,神不知鬼不覺,再打他個措手不及。”
“陛下聖明。”長孫無忌暗自得意,心底再次升騰起一點希望。
如果蜀王李恪的府上也查出了什麽問題,那麽東宮之位到底會花落誰家,還未可定。
到時,幾位皇子身上都有過犯,那就矮子裏麵挑將軍,幾人再來公平競爭。
這場奪嫡之爭,就算再次回到了原點。
蜀王李恪是何性情,長孫無忌已經於高句麗前線有所了解。
但其德行如何,還得從私人生活中去發現。
畢竟一個人隻有獨處的時候,才是他最真實的狀態。
長孫無忌不相信,一個皇子,從小有權有勢,德行又能高尚到哪裏去?
如果在他府中,能查出一兩個寵臣悍奴,在外為非作歹。或者王爺本人有什麽不良嗜好,都是將其打下神壇的最好砝碼。
怕就怕什麽都查不出來,或者此人真的就是個誌向高潔,自律能力極強的皇子。
既然陛下已經答應下來,他心裏的一塊大石也總算落了下來。
接下來,他就要給蜀王李恪準備兩道題目,以防萬一。
萬一這位蜀王殿下果然特立獨行,或者僅僅是突襲王府之日沒能從中發現什麽不妥,那麽這兩道送命題,就極有可能讓他形象盡毀。
不覺三日很快過去了,征遼諸將終於得勝還朝,大軍開到了長安城外。
皇帝命令全軍將士們駐紮在城外,等侯論功行賞之後,再各自回鄉。
蜀王李恪自然也在軍中,到了長安城下,便帶領著王府護衛匆匆進了長安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