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_第24章 其聲如龍
字數:4475 加入書籤
左右為輪,其聲如龍?
難道太傅又有什麽新的更偉大的發明?
李恪不禁陷入了沉思中,想象著那將是一種什麽樣的武器。
“此物名鐵甲輪船,其內似乎裝著力大無窮的神物,用以驅動機括,使輪船行走。船上防護極為嚴密,非太傅門內之人不得進入,因此本使不曾親眼得見。”
羅仁禮不無遺憾的說道,他曾數次設法混入深海巨艦。
卻都因為高句麗人的身份,根本無法加入孟家背後的那個神秘的組織。
因此並不知道,輪船裏麵到底是依靠什麽驅動的。
隻是每當輪船在水灣裏試行的時候,都會發出巨大的怒吼聲,聲音能夠傳出數裏之遙。
讓他們幾乎全都明白了,輪船的前行並非依靠人力,而是內部藏著什麽東西。
船塢中謠言四起,有人懷疑,太傅使用的是奇門遁甲術。
也有人懷疑,船體內藏著一頭力大無窮的神牛。
那些真正能夠進入船塢的人,卻一個字都不願透露。
羅仁禮眼前再也探聽不到任何有價值的消息,才想辦法混了出來。
李恪寫完羅仁禮的描述,心裏更像是打翻了醬油瓶,五味雜陳。
太傅實在是太可怕了,父皇在世時的憂慮是如此的英明。
可父皇臨死之前,又為何要把三軍大權全都交給了這麽一個厲害人物呢?
難道父皇突然之間,又不怕唐國太傅謀反了嗎?
李恪怎麽也想不明折,為什麽太宗皇帝臨死之前,又重新啟用了孟凡。
並將大唐最精銳的兵馬交到了他手裏。
不過這些已經全都不重要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太傅是不是真的準備謀反。
眼見高句麗國覆滅在即,自己卻將太傅支開,準備獨攬滅掉高句麗的功勞。
太傅會不會是因為這個,才起心要謀反?
李恪多麽希望,真的如同你想象的那樣。
起碼他的心裏還會有此有些內疚。
“那個什麽金水灣存在了多久?你可知曉?”
“回稟陛下,據外臣所知,太傅已在那裏盤踞將近一年。”
“你說一艘巨艦上就裝載有二十門鐵火炮?”
想起這一點,李恪又吃驚的問道。
“正是,火炮的炮口就在船體兩側,不用上船就能看見黑沉沉的炮口,所以外臣看得分明,每側十門,聽說每門鐵火炮的重量足有千斤。還是用上了太傅發明的起重機,方才一個個吊上船去的。”
羅仁禮說的繪聲繪色,不得不令李恪信服。
“除此之外,你可發現他們有其它反跡?”李恪仍然不敢置信。
羅仁禮道:“外臣據實以回,那些人並無明顯的反跡。但他們顯然全都是太傅的人,並非唐軍士卒。他們組織嚴密,比官兵的效率還要高。恕外臣直言,即使唐軍士卒遇見他們,恐怕也不是對手。他們中間,有一部分人是工匠,也有一部分人負責看守。”
“看守手裏都有燧發槍,他們的燧發槍,比外臣見過的燧發槍要先進很多。他們裝填的是紙質槍藥,一次性裝填,比普通燧發槍的效率高了很多。”
隨著羅仁禮的陳述,李恪越發的心驚。
這場談話一直進行了半個時辰,唐軍陣營裏的士卒們,都已經被高高升起的太陽烤得滿臉油光。
李恪才最終結束了這次會談,讓高句麗使臣羅仁禮安全的離開了。
羅仁禮剛剛走下唐國皇帝的鑾車,身後就響起了尖銳的金鐵交擊聲。
“當當當當當當……”
傳令兵高聲呐喊著:“收兵,收兵!”
方陣緩緩行動起來,很快收縮成一團,轉身如同潮水一般退去。
羅仁禮在這股潮流中,逆流而行,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微笑的表情。
大行城中門大開,吊橋再次被放了下來。
城牆上,高句麗士卒們歡聲雷動。
“唐軍退兵了,唐軍退兵了……”
官兵們都把羅仁禮當成了英雄,湧下城牆,湧向城門口,簇擁著他步入城中。
總兵劉渾親自迎到城門口,請羅仁禮上車,一路載向總兵衙門。
劉渾放下車簾,迫不及待的問道:“唐國陛下如何答複你的?”
羅仁禮含笑說道:“唐國皇帝讓在下轉告劉總兵,若查明在下所言屬實,將來少不得要總兵相助,希望總兵能夠言出必踐。則唐國與高句麗締結盟約,互不相侵也無不可。”
“太好了,羅兄建此奇功,與高句麗有再造之恩。即使跟梁老將軍比起來,也不遑多讓。劉某一定上書莫離支,相信朝廷必有重用。”
劉渾瞧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內心感慨萬千。
昨天他們都還苦思著退敵之策,甚至想著要怎麽才能投降大唐。
今天,唐軍卻在這個小人物的一番說辭之下,果斷退兵。
這真是高句麗建國以來未聞之奇事。
此人更是位千載難逢的,不世出的奇才。
“劉總兵過譽了,若說有功,也是劉總兵之功。若劉總兵不能拔擢在下於微末,在下又怎能作為特使,覲見唐國皇帝?因此,功勞大部分屬於劉總兵,在下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遵崇劉總兵的指令辦事罷了。”
羅仁禮並沒有因為幾句誇讚,就忘了自己的身份。
他過去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親衛副隊長。
若非劉總兵肯相信他,給他機會,即使他知道了那一切,也無即於事。
因此他很清楚自己在整件事中的位置,把功勞主動出讓給了劉渾。
劉渾微微一愣,笑著說道:“既然羅兄如此盛情,在下就卻之不恭了。莫離支那裏,在下一定會著重提起羅兄的功勞,相信莫離支一定不會錯失羅兄這樣的大才的。”
俗話說,朝裏有人好做官,憑借羅仁禮的出身,他是不可能得到淵蓋蘇文重用的。
除非他能找到一棵大樹,把自己的功勞分一部分出去。
隻有這樣,他才能建立更大的功勳。
作為發現者,他舉報了唐國太傅私造戰船的事實。
當他將這件事的詳細告知劉渾的時候,其實他的作用就已經不複存在了。
劉渾完全可以把他的功勞居為己有,但劉渾並沒有這麽做。
因此作為回報,羅仁禮也願意讓劉渾作他背後的那棵大樹。
他沒有把消息透露給孫承,而是選中了劉渾,這背後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劉渾是淵蓋蘇文的小舅子,他取了淵蓋蘇文的親妹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