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_第26章 光環
字數:6613 加入書籤
“弟子這就去安排,隻是弟子走後,何人護幫主周全?”陳秋雨不無憂慮的說道。
此刻,神機營全數都留在陛下身邊,陳楚微及陳玄理也不在身邊。
金剛堂和四海堂,分散在萬山的伐木場和金水灣船塢。
明教教眾,則分布在洛陽與石城,泊灼城之間,負責通過大運河運送重要物資來金水灣。
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迅速召集明教教眾,趕來泊灼城效命。
但如此一來,勢必會影響到造船大業,使幫中大計麵對新的困境。
幫主先前製定的計劃,是建造十艘深海巨艦,一百艘艨艟戰艦。
如今計劃才完成了百分之一,就突遭大難。
朝廷一旦發現幫主在利用洛陽的利德碼頭,調集天下物資,一定會封鎖水道。
以後再想從中原得到任何物資,將會十分困難。
如果不驚動明教教眾,又找誰來保護幫主呢?
一刀流教眾雖然遍布天下,可還遠沒到與朝廷作對的地步。
“我自有慕容氏相助,你大可不必擔心。況且陛下見詔,我正要回安市城去。辦正事要緊,隻要你跟孟順那邊不出問題,本幫主就不會有事。記住,在京中一定要多造聲勢。”
“即是如此,幫主放心,隻要陳某還在,幫主的那上萬條槍就都在,幫主的家人也會一個不少的回到您身邊,秋雨去了,幫主珍重。”
陳秋雨說完,大步出了帳外。
陳秋雨前腳剛走,孟凡後腳就命中軍司馬傳令。
大軍原路返回泊灼城。
孟凡則帶著十數騎,星夜渡過鴨綠水,直取金水灣方向。
皇帝已對其生疑,高句麗莫離支定然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們的首要目標,當然是突襲金水灣。
找到孟凡的罪證,呈現給唐國皇帝李恪。
金水灣處於大行城後方,萬山山脈及鴨綠水係交錯的地方。
地形複雜,又是高句麗的地盤。
李恪不可能直接派兵來收集證物。
隻要守住了金水灣,就掌握了主動權。
在李恪還沒看到切實的證據之前,他就還是安全的。
身為唐國太傅,孟凡自有其權勢。
沒有切實證據就貶斥太傅,是極其危險的。
即使是皇帝也不敢輕易為之。
孟凡知道,高句麗人一定會千方百計的把這些證據呈現在唐國皇帝麵前。
好讓他們君臣不和。
可他孟凡偏偏要讓高句麗人拿不到證據。
李恪不是想要證據嗎,他隻能自己來看。
要看證據,他就必須拿下大行城,或者甘冒風險,挺進高句麗後方。
當晚,孟凡等十數騎人馬就已經由陸路到達了金水灣。
麵對世界上第一艘蒸氣鐵甲戰艦,孟凡眼前一亮,心頭感慨萬千。
世界已經進入了蒸汽時代,而你們這些俗物還在勾心鬥角。
連累本公都不得不跟著你們陷入其中。
若非為了陛下托孤重任,他真想親自駕駛這艘深海巨艦,直入大海。
帶著孟家人遠離紛爭,到一個全新的地方,重新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可他暫時他不能。
李世民臨終之時的殷殷囑托,他不能忘記。
沒有李世民,就沒有他的今天。
哪怕隻是為了報恩,他也必須完成對李世民的承諾。
幫助李恪坐穩江山。
這個目標真諷刺,他在幫助的人,居然有心想要將他排擠在外。
又對他疑心重重,隨時想要將他置於死地。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
認知不一樣,做出的每一個決定,就會大不相同。
世人在知道金水灣的存在之後,一定都會以為我孟凡是大唐的叛徒。
可他們之中,又有誰知道,我孟某人心懷天下,一心隻想大唐江山永固呢?
恐怕隻有死去的太宗皇帝,才能真正理解我此刻的心境吧!
孟凡走在平整而寬闊的戰艦甲板上,內心油然而生出一股豪情。
他的蒸汽機設想圖果然沒有太大出入,陳鐵他們僅僅利用他所提供的圖紙,就真的造出了蒸汽機。
他本來以為,這東西至少要經過幾百上千次的試驗,才能真正問世。
沒想到不到十年,在經曆了七十餘次的試驗之後,陳鐵就告訴他,蒸汽機造出來了。
當他第一眼看見實物的時候,激動的一晚上沒睡著覺。
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貢獻並不是燧發槍,而是眼前這個大家夥。
這東西足以引起一次工商業的傳大變革,使華夏提前千年進入工業革命。
想起這些,他就有些毛骨悚然,不知道明天的大唐將會變成怎麽一番模樣。
陳鐵他們不僅根據他的圖紙,發明了蒸汽機。
還在他的指導和授意下,在太原地界上發現並開采了大量的煤礦,屯積了數萬噸之多。
如今隻差一個時機,等李恪掌握了大唐帝國的實權,他就可以起航了。
而要等到那一天,還不知要多少時日,孟凡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金水灣中,布置了金剛堂的重兵把守,還有深海巨艦上的二十門艦炮。
再加上此地易守難攻,敵人想要大規模進來,隻能通過水路。
而大唐水師和高句麗水師的戰船,都在石城一役中損失殆盡。
如今這種時候,能夠進入金水灣一睹深海巨艦真容的,恐怕就隻有大唐水師統領李海岸一個而已。
即使是李海岸來了,他也沒機會長留在鴨綠水麵上。
深海巨艦上的二十門艦炮會教他做人。
盡管孟凡不想看到那一幕,要是李恪苦苦相逼的話,他也不惜提前損失讓皇帝損失慘重,這畢竟也是成長的一種方式,是一個帝王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
帝王的成長總是伴隨著血與火的教訓,李恪雖然聰明,也不例外。
薛萬徹手下的那數千冤魂,不正是李恪成長的代價嗎?
安排好了金水灣的防務,孟凡才再次踏上征途,這一次的目標當然是安市城。
他將直麵小皇帝的詰難,或許還有來自於太師長孫無忌的中傷。
不過他求之不得,長孫無忌早一天蹦出來,他就能早一天替李恪除去大唐如今最大的隱患。
長孫家才真正是尾大不吊,勢力遍布兩京。
若非先帝有意去除了其在軍中的影響,又讓孟凡暫時壓製住了他,長孫家此刻定然已經完全掌控了朝政。
新君毫無根基,太後又是前朝公主, 這種身份本不適合當皇帝。
是他孟凡一手將其推上帝位,也就隻好由他來扶持他坐穩這江山了。
孟凡一刻也不敢耽擱,日夜兼程趕往安市城。
盡管金剛堂的幾位執事都不同意,他還是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征程。
如果李恪真想製他於死地,那隻能說明李唐江山氣數已盡,該換人了。
他是在給李恪一個機會,也是在給自己一個機會, 證明自己的眼力沒錯,當年選擇了李恪為君。
李恪的政治認知雖然還相當淺薄,但孟凡相信,在經過了這件事情之後,他最終一定能夠看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
假如他看不明白,一意孤行,孟凡也不介意,讓他看到這世間絕對力量的可怕。
當大唐帝國提前一千年,領略鐵甲炮艦的風采。
風在耳邊呼嘯 ,夜色平靜如水,當他再次在黑暗中看到熟悉的安市城的身影時,不由得有些感動。
城池因他而變了顏色,倒塌之處,布滿了炮擊之後焦黑的汙跡。
城上,星星點點琉璃燈,那是他發明的氣死風燈。
一萬名神機營將士散布在城牆上,明晃晃的刺刀在風燈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這個世界因他的到來,而變得異彩紛呈,變得讓他自己有時候都恍如在夢裏。
行百裏者半九十,最後的十步何其難哉!何其險哉!何其痛哉!
可他必須要走完,這段征程是他對自己青春的告別。
從此後,他將揚帆出海,步入中年的坎坷旅途,替大唐開拓萬裏江山。
這一天不遠了,走完這最難的幾步,就會到來。
城上,一員戰將手執方天畫戟,身著銀盔,挺立在城牆還未來得及修複的豁口處。
孟凡的人一眼就看見了他。
“是薛將軍,太傅,薛將軍迎咱們來了。”
孟凡拍馬上前,向豁口處衝去。
“來者何人?可是太傅親至?”薛仁貴大聲呼喊著。
孟凡答道:“正是孟某,薛將軍何故在此?”
“太傅快跑,不可近前,有人想要害你。”薛仁貴挺戟上前,擋在了豁口處。
豁口上下,齊刷刷架起百十挺燧發槍,墨洞洞的槍口像是一雙雙眼睛,死死的盯住孟凡。
隻要一聲令下,百槍齊鳴,孟凡立刻就會被打成篩子。
可薛仁貴卻義無反顧的擋在了他的身前,高大的身影如同一堵石牆。
神機營統領,神機將軍,擋住了神機營官兵們的槍口,隻是為了維護神機營的締造者:大唐長樂公主附馬,襄國公,太傅,明教教主,一刀流祖師爺孟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