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繇請降
字數:4454 加入書籤
當劉繇來到太史慈身邊之後,當即拱手對太史慈感謝道:“多謝子義搭救之恩,容吾日後相報!”
對於劉繇的感謝之意,太史慈不以為然的將劉繇扶起,然後對劉繇說道:“正禮,吾與汝乃是兒時好友,吾自當相救之,然吾有一番肺腑之言,還請正禮盡聽,如今身處亂世,有些事情非吾等可左右也,為了正禮家中的寒妻孺子,吾奉勸正禮,切莫在貪戀權位,常言道:匹夫無罪,懷壁其罪也,故望正禮多多斟酌,吾言盡於此,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方能再見,故望正禮多多保重。”
太史慈說完之後,聞言的劉繇,也當即對太史慈拱手施禮道:“子義之言,吾自會好好斟酌,他日再見,吾在請子義把酒言歡,吾先行一步了。”
對太史慈說完之後,劉繇當即大手一揮,率領著兩千殘兵敗將,開始朝著廬江郡而去。
待劉繇走遠之後,孫策策馬來到太史慈身邊,然後對太史慈說道:“太史慈將軍,吾承諾將軍的事,吾做到了,還請將軍隨吾一同返回曲阿。”
見劉繇已走遠,聞言的太史慈,當即對孫策回答道:“孫將軍放心,吾即刻便隨將軍一起返回曲阿。”
曲阿城內,忙碌了一夜,直到天快要亮之際,見大局已定的孫堅,當即率先返回曲阿城,然後短暫的休息了兩個時辰之後,剛起來準備食用膳食之際,孫堅之弟孫武,已在門外等候了多時。
穿戴整齊的孫堅,聽聞自己的弟弟孫武已等候多時,孫堅當即命人將孫武請了進來。
看著雙眼通紅,布滿血絲的孫武,孫堅當即忍不住的關心道:“武弟,如此這般憔悴,莫不是一夜未合眼?有何要緊之事,武弟快快道來,忙完之後,武弟趕快去歇息,要是累壞了身體,就不好了,哥哥吾還想與武弟一同馳騁天下,創不世之功也。”
對於孫堅的關心,聞言的孫武當即心中感動不已,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這份真情可做不得假,平複了一下心情之後,孫武當即拱手說道:“啟稟主公,大公子的兵馬回來了,還押解了不少俘虜,從副將口中得知,揚州刺史劉繇也已被大公子生擒,但……”
孫武話剛說到一半,聞言的孫堅激動的打斷道:“好,好,吾兒孫策真乃豪傑也。”
誇讚完孫策之後,孫堅才發現孫武話還沒有說完,於是孫堅不好意思的示意孫武繼續說。
而孫武見孫堅如此激動,孫武心中也理解,畢竟拿下了劉繇,整個揚州便會群龍無首,隻要大軍休養生息半年,便能以雷霆之勢,而掃平整個揚州,完成爭霸的第一步。
於是孫武又接著說道:“主公,雖然大公子的兵馬回來了,但卻未見大公子及劉繇卻未見蹤影,副將說大公子擅自做主,率領五百軍士,押解著劉繇去往了湖熟城,而據斥候稟報說,駐守湖熟城的守將乃太史慈,吾怕大公子意氣用事,以致劉繇被太史慈劫走,令吾軍功虧一簣。”
孫武說完之後,聞言的孫堅立刻轉喜為怒,直接站起身來罵道:“這個逆子,竟敢違吾軍令,要是導致劉繇脫逃,吾定要拿其法辦。”
就在孫堅剛剛罵完,一名士卒闖進來跪在地上,對孫堅拱手施禮道:“啟稟主公,大公子回來了。”
一聽孫策回來了,主位之上的孫堅當即厲聲說道:“去,給吾將這個逆子綁來。”
孫堅說完之後,這名聞令的士卒,當即額頭冒出無數細汗,一副欲哭無淚的表情,可能是自己今早出門忘了看黃曆,才好巧不巧的碰到這差事,這孫策乃是嫡長子,這些普通士卒,誰有膽子敢去綁。
半刻鍾後,接到孫堅傳令的孫策,來到曲阿縣衙大堂上,見孫策已至,主位之上的孫堅當即對孫策嗬斥道:“逆子,汝為何違抗吾之軍令,劉繇呢?此刻身在何處?”
見孫堅滿臉怒容,孫策明白有些事情,早說晚說都一樣,於是孫策當即毫不避諱的回答道:“啟稟父親,策擅自做主,將劉繇放了。”
一聽孫策竟然擅自將劉繇給放了,這徹底的點燃了孫堅心中的怒火,怒目圓睜的孫堅一把抽出腰間佩劍,然後對孫策喝罵道:“逆子,汝真膽大妄為也,今日吾便砍了汝,以正軍法。”
孫堅說完之後,便手持佩劍,快步向孫策走去,孫武身為孫堅之弟,孫策之叔,又豈能旁觀,於是孫武當即快步上前,直接攔住孫堅,嘴上還不斷的勸說道:“主公,暫歇雷霆之怒,大公子私放劉繇,必然事出有因,還望主公且聽大公子一言,在做定奪不遲也,自古虎毒不食子,主公身為江東猛虎,且勿行此惡事也。”
孫武的阻攔及其言語,瞬間讓暴怒的孫堅,清醒了一點,但孫堅卻依然不依不饒的說道:“逆子,今日倘若沒有讓吾信服的理由,汝便用此劍自裁吧。”
“噹”
孫堅說完之後,猛然將手中佩劍扔到孫策身邊,看著身旁的利劍,孫策不卑不亢的反駁道:“父親,策自問沒有做錯,身處亂世,要想圖霸大業,當首重人才,太史慈武藝與策不相上下,其心更是忠義,用劉繇這個無才之人,換得太史慈這員良將,策以為值得,策自知軍令如山,既已臨陣抗命,父親要殺要剮,策絕無怨言!”
孫策說完之後,當即便伸手去撿身旁的利劍,眼見孫策當真打算自裁,孫武眼疾手快,急忙一腳將地上的利劍給踹開,然後轉過頭來對孫堅說道:“主公,太史慈一身本事,大公子能為吾軍收服此人,增添一大助力,當計一大功也,劉繇失了太史慈,就如老虎沒了爪牙,已不足為慮,依在下看,不如就當大公子功過相抵了可好?”
對於孫武的求情,聞言的孫堅心中的當即緩和了一些,但作為江東猛虎的孫堅,自然明白軍法的重要性,於是孫堅又改口說道:“策兒,看在汝武叔為汝求情的份上,這次為父便給你記著,倘若下次在擅作主張,臨陣抗命,那便休怪為父不念父子之情,今日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罰汝二十軍棍,汝可服氣?”
對於孫堅的處罰,跪在下麵的孫策,連眼皮都沒眨一下,便拱手對孫堅施禮道:“啟稟父親大人,策兒服氣,這便前去受罰!”
孫策說完之後,當即便起身退了出去,自己前去受罰去了,而當孫策離開之後,一旁的孫武當即拱手對孫堅恭喜道:“恭喜主公,後繼有人也,大公子年紀輕輕便有如此的見識,日後必成大器也。”
對於孫武的話,聞言的孫堅當即轉怒為喜的謙虛道:“武弟過譽了,策兒如今還太稚嫩,很多事情還需要多磨練才行。”
自從太史慈以自己換回劉繇後,返回廬江郡的劉繇,一路上都在思考著太史慈的忠告,太史慈的話,可謂是字字都在點子上,由不得劉繇不認真思考,而劉繇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留還是放棄現在的權利。
幾天後,當劉繇回到廬江治所之後,聞訊的麾下大臣,當即前來麵見劉繇,然後向劉繇稟報,說豫章郡全境,已被吳軍攻破,如今吳軍將領周瑜,已沉兵於柴桑城內。
接到這個消息之後,劉繇當即暗下決定,準備向孫堅投降,以廬江之地,換一家大小的活路。
而當劉繇下定決心後,劉繇分別給九江,丹陽,及孫堅三地,各送去書信一封,送給孫堅的自然是請降的書簡,而送給九江與丹陽二郡郡守的書信,則是向二位郡守言明自己打算放棄揚州刺史之位,向孫堅投降。
而最先接到劉繇書信的九江與丹陽二位郡守,在看過劉繇的書信之後,二人皆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如今吳軍兵鋒強勁,在揚州已無人能擋,倘若想要活命,保全家小的話,這投降將成必然,所以九江與丹陽二郡郡守,也當即修書一封,命使臣帶上禮物,前去向孫堅請降。
身處吳郡治所吳縣的孫堅,在接見了廬江,九江,丹陽三弟的使臣,觀閱了三地使臣送來的書簡之後,當即便同意了三地請降的要求,而為了更好的收攬人心,孫堅依然任命原九江及丹陽二郡郡守,依然官居原位,但郡尉一職,孫堅則重新安排程普前去接任九江郡尉,而丹陽郡尉一職,孫堅便給了祖茂,至於廬江郡守一職,孫堅思來想去之後,直接命令周瑜前去接任,廬江郡尉一職,便由新起之將呂蒙擔任,至於會稽郡守及郡尉,孫堅交給了自己的另外一個弟弟孫靜及自己的堂侄孫賁,而至於豫章郡,孫堅將郡守之位給了自己的小舅子吳景,豫章郡尉一職,孫堅則給了黃巾之亂起時,便追隨自己左右的朱治。
將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三地使臣,又在吳縣逗留了幾日之後,便先行返回九江,廬江,丹陽三地複命去了。
如今楊州全境,皆已被孫堅全據,孫堅可謂是後來者居上,一躍成為漢末一大勢力之一,且楊州之地,自古富足,乃是天下糧倉之一,有揚州作為根據,又有長江天塹的地利,孫堅此刻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已經完成圖霸天下的第一步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