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草原上的兩隻羊

字數:5765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早,陸澤一行人喝了一碗滿是肉的羊湯後,再次踏上了旅程。

    他們並沒有返回hhh市,而是從輝騰錫勒草原直接往希拉穆仁草原駛去。

    一路都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入眼不是天空之藍,就是草地之綠,偶爾還能和成群的牛羊擦肩而過。

    不時地還能看到牧民家的牧羊犬,&nbp;&nbp;對著他們的車隊發出警告式的吠聲,很認真地履行著它的職責。

    穿過了希拉穆仁草原,下一站終於來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遊玩地——五當召。

    五當召,蒙語“五當”意為“柳樹”;原名巴達嘎爾召,藏語“巴達嘎爾”意為“白蓮花”,“召”為“廟宇”之意。

    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nbp;&nbp;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

    第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措以z紮什倫布寺為藍本興建,&nbp;&nbp;經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多次擴建,&nbp;&nbp;逐步擴大至今日規模。

    因建在五當溝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稱其名為五當召,是我國藏傳佛教四大名寺之一,是ng較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五當召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美譽,它與吐蕃的布達拉宮、西海的塔爾寺和甘隴的拉卜楞寺齊名。

    來這種人文古跡,瞬間就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蘊。

    比起自然風光,人文古跡還能了解到非常多的曆史傳說和神奇故事。

    從五當召玩了大半天,陸澤一行人就開車去往今天的目的地——古稱九原或鹿城的b市。

    包頭是溝通北方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之間的交通要衝,也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從古至今經曆了數次大規模人口遷徙,從而造就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移民文化。

    從晉陝冀千辛萬苦走西口奔著的目標就是包頭,從包頭到喀爾喀蒙古及恰克圖等其他地方,這裏是聚集處也是集散地,更是孕育500年晉商繁榮的搖籃。

    上世紀50年代,一方麵國家為了建設第二個鋼鐵基地——包鋼、塞北一機、二機等機械製造廠,一大批北方各省的軍轉人員被分配到包頭來支援建設,&nbp;&nbp;全國各地的所謂“盲流”也來到了包頭,加入到大型企業的建設當中,把包頭建設成了塞北的重要工業基地。

    這裏不僅產業發達、交通便利,周邊還有非常多的旅遊資源,是塞北自治區重要的經濟中心,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要去周邊玩,包頭就可以作為一個中心修整地點。

    要在外邊露營也行,或者玩累了回包頭找賓館住一晚也行。

    按陸澤的想法,他是真沒什麽想法再睡什麽帳篷,還是每天去周邊轉轉,玩累了就再回b市裏好好吃、好好休息最佳。

    反正時間充足,去各大景點也不用急著趕場。

    於是,在祁飛的介紹下,他們在包頭找了一家不錯的酒店住下。

    晚上,幾人溜達在b市街頭,一邊隨意逛著,一邊尋找著吃飯的地方。突然,祁飛右手一指,大聲說道“咦,這家店是新開的,上次來都沒見過。”

    陸澤順著祁飛手指的方向看去,這一看不打緊,開完他整個人突然愣在那裏。

    小肥羊,居然是特麽的小肥羊火鍋。

    隻見小肥羊那門店招牌一水的綠色,正是象征著這個品牌來自於塞北的綠色大草原。

    一個白色卡通羊頭,在一個綠色的環狀圈內,邊上紅底白字的“小肥羊”三個大字,組合在一起正是其品牌ogo。

    店門口擺著好幾排慶賀花籃,可見店鋪新開沒幾天。

    陸澤回想了一下,記憶中好像這個昔日頭頂“中華火鍋第一股”光環的火鍋品牌,好像就是最近在b市開的第一家店。

    具體日子陸澤不記得了,但是小肥羊以後數年的發展神跡,他卻是一清二楚。

    要知道,華夏地大物博,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在華夏,餐飲行業的迭代速度遠比其他產業快得多,餐飲店的平均生命周期隻有500多天,新開店鋪存活兩年以上的甚至不足30,即便是最受市場青睞的火鍋品類也難以從這一魔咒中跳脫出來。

    在海底撈、呷哺呷哺還排不上字輩的時候,小肥羊過兩年就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火鍋之王,絕對稱得上最早進入顧客心智的火鍋連鎖品牌。

    小肥羊火鍋的創始人張鋼,就是從盤下了這家300多平米的店麵開始,憑借30張桌子、50名員工以及50萬重金求購的火鍋底料,下了一盤大棋,為日後的“本土餐飲王”地位打下堅實基礎。

    涮羊肉蘸小料是流傳百年的傳統吃法,麻醬、腐乳、香蔥、韭菜花等典型配料少了哪個都欠些滋味,但是張鋼創新了涮羊肉吃法,依照食藥同源的說法,創新性地在湯底加入多種進補藥材和香料,草原羔羊肉在這樣一鍋好湯中涮煮幾下,不用蘸料就能吃出豐盈的味道。

    這種差異化的理念,一下就讓小肥羊從很多地方火鍋小店中脫穎而出,短短數年就發展出了數百家門店,堪稱一個商業奇跡。

    2002年,才3歲的小肥羊就在全國擁有了&nbp;&nbp;600多家連鎖門店,在當時以&nbp;&nbp;25億元的年營業額,一躍成為華夏本土餐飲業的老大。

    雖然後來小肥羊的創始人張鋼由於個人能力問題,對於加盟商管控不力,導致小肥羊口碑急速下滑,門店營業額爆降。

    經營不善的他,不得不引進海外投資方3i集團的投資基金總計2500萬美元,以緩解小肥羊在擴張上的資金壓力。

    有了資金的張鋼,回購很多不合格加盟店的股份,強行關閉了很多不合格的店麵,全部轉為直營。

    3i集團還為小肥羊牽線引進一位職業經理人,肯德基原香港行政總裁楊耀強。

    也是楊耀強的到來,將小肥羊拉上了標準化、規範化的管理軌道,最終推動了小肥羊於2008年6月12日在香港上市,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火鍋連鎖企業,也是內地第一家港股餐飲企業。

    為了適應國際化發展經營需要,小肥羊又決定與國際餐飲巨鱷百勝集團合作。

    而張鋼心裏一直有個念想,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把小肥羊打造成像肯德基,必勝客那樣火遍全球的標準化餐飲品牌,於是還找到了肯德基和必勝客的母公司百盛集團,希望百盛能幫助小肥羊做大做強。

    為了吸引百盛進來,張鋼甚至勸說管理層賣掉股份,因為隻有大資本百盛進來,小肥羊的股價才會被利好推高,而管理層最終也同意了這個提議。

    2009年3月百盛成功收購了小肥羊控股股東607的股權,還把英國私募基金三愛和普凱持有的小肥羊1392的股權收入囊中。

    張鋼本以為百盛入駐小肥羊後能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沒想到百盛進來後卻毫無作為。

    雖然旗下有肯德基、必勝客、必勝宅急送、東方既白和塔可鍾等世界知名品牌,但百勝集團卻不熟悉華夏的火鍋業務。他們隻想著控股小肥羊完成百勝布局中國餐飲的另一塊拚圖。

    隨後百勝集團不斷增持小肥羊股份,並在2011年5月3日斥資近46億港元直接收購小肥羊,最終於2012年2月完全將小肥羊私有化,小肥羊從一隻鄉土羊蛻變成了國際羊。

    小肥羊宣布私有化退市後,張鋼和管理團隊息數離場。昔日中華火鍋第一股的頂級餐飲品牌,也逐步淡出消費者的視野。

    雖然創始人張鋼前期急功近利,給自己埋下了極大的風險,但不得不說,現在開始,是國內餐飲連鎖品牌發展的最好時機。

    尤其是對火鍋這個餐飲行業內的最大產品類目來說,真乃是時不我待。

    別看華夏餐飲類目五花八門,但真正適合連鎖化運作,且能支撐無數連鎖品牌在其中廝殺多年而屹立不到的,也隻有火鍋類目。

    除了什麽海底撈、呷哺呷哺、高老九、大龍焱、小龍坎、大渝毛肚、哥老官、譚鴨血等,還有各種潮汕牛肉火鍋和港式打邊爐火鍋品牌,甚至還有後世各種名人明星開的那些割韭菜的火鍋品牌。

    除了這些大的連鎖品牌外,還有無數的小門店、小生意的火鍋店參與其中。

    足以看出,火鍋類目的市場究竟有多麽巨大。

    不說別的地方,就光是在包頭,過兩年就會出現一個不亞於小肥羊的火鍋連鎖品牌。

    那就是被成為草原上的兩隻羊、塞北餐飲雙雄之一的另一隻羊——小尾羊。

    不過,小尾羊這草原上的另一隻羊,要等到兩年後才會在b市成立。

    可一旦成立後,也迅速像小尾羊一樣,快速發展,直至後麵最高峰時也達到了600多家門店。

    能發展的如此迅速,一方麵和國內經濟即將騰飛,餐飲市場迎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有關,另一方麵也離不開包頭這個草原工業強市的資源支撐。

    這裏可以非常輕鬆的獲取到羊肉這種火鍋的重要原料,還能迅速的發展出很好的羊肉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同時,包頭這個老工業基地的便利交通係統,也具備了羊肉可以向全國迅捷供應的先天優勢。

    這裏能發展出草原上的兩隻羊,不得不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全的必然結果。

    看著小肥羊店內人頭攢動,分明是生意極其之好。陸澤不由地露出一絲微笑,心想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幹脆晚飯就在這吃吧,正好進去考察一下。

    他笑著朝三個死黨們說道“哥幾個,我們晚飯就在這家火鍋店解決吧,正好帶你們嚐一嚐來自草原最正宗的羊肉涮鍋。”

    ----------

    p熬夜碼字,繼續寫,今天一定把高中劇情結束,開始進入大學劇情。

    唉,要不是疫情影響,我早就達成目標了。一會兒還得去做核酸,頭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