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噴氣式發動機(上)
字數:4341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紅警之華夏崛起 !
噴氣式飛機是未來數百年天空中的主宰,比起活塞式螺旋槳飛機來,噴氣式飛機擁有無以倫比的速度的活塞飛機不過飛行速度不過700公裏每小時,而這隻是噴氣式飛機最低的飛行速度標準罷了,雖然早期噴氣式作戰飛機麵對最先進的活塞式飛機的時候並沒有碾壓性的優勢,主要就是在機動性上比不上它,但是在自治區活塞式發動機的性能已經被科研人員完全的挖掘完畢,p-51的技術也已經吃透,再對活塞式發動機進行深入的研究已經沒有的實際意義。
現在主要的精力放在一款新型的發動機上,目標就是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現在航空航天集團已經開始著手研製航程更遠,速度更快,載彈量更大的戰略轟炸機,而這型戰略轟炸機的藍本正是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這款戰略轟炸機也可以說是活塞式轟炸機的巔峰之作了。
研製的這款轟炸機采用了兩台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這是屬於噴氣式發動機中的一種,比b-29少了兩台發動機可以掛載更多的設備和武器,每台發動機的有著4000匹的馬力也就是說四台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達到了8000匹,並不比b-29四台活塞式發動機的功率小多少,發動機的就體現在了飛機的性能上。
轟炸機乘員一共有10名機師,副機師,飛行工程師,轟炸手,領航員,無線電員,側炮手(二人),上方炮手,尾炮手。長度米,高度8.5米,遠程作戰載彈量8噸,短程作戰載彈量達到了12噸,最高時速660公裏每小時,巡航速度570公裏每小時,作戰半徑6290公裏,運輸續航距離10000公裏,升限12200米,而在這款轟炸機中不僅有著渦漿發動機還有更多的高科技設備,比如瞄準器,雷達等等,不過太多的高科技堆積的話可能會延後它的服役時間,沈龍表示可以等,不著急,b-17作為現在的主力轟炸機已經足夠了,可以說這款飛機都可以服役十年。
這款轟炸機雖然在載彈量方麵並不比b-17高上多少,但是b17缺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作戰半徑太短了,如果按照嚴格的劃分的話隻能算一架大型轟炸機,這也是為什麽在b-29戰略轟炸機服役後它被空軍當做一款戰術轟炸機所使用。
作為一款戰略轟炸機可以說是非常的優秀,沈龍最看中的就是它的大航程,如果從海南起飛的話可以直接不用空中加油飛往日本,海南至日本的距離不過3400公裏,而它的作戰半徑卻有6200公裏,所以這也讓自治區多了一種可以打擊到日本本土的手段,裝載3噸燃燒彈飛往東京,滯空時間兩個小時左右足夠,隻要規模達到了100架足夠讓整個東京陷入火海,這就是戰略轟炸機的威力所在。
然而飛機上最重要的不是別的正是一切飛行器的“心髒”--發動機,不是常說隻要發動機流弊連塊磚頭都能飛上天嗎?在炎黃基地中的一個噴氣式發動機推進實驗台中就正在實驗著另外一台劃時代的航空發動機,這台發動機也是一台軸流式渦噴發動機,特點是完全依賴燃氣流產生推力,很適用於高速作戰飛機,不過這種發動機卻是個油老虎,比起渦扇發動機來說還是有所不如的,至少在航程這方麵就有些不如人意。
噴氣式發動機不同於活塞式發動機隻有兩種氣冷和液冷,而噴氣發動機卻有五六種之多,渦噴發動機已經敘述了這也是應用最早,門檻最低的一種噴氣發動機。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燃油效率比渦噴發動機更高也是後世主流的噴氣式發動機,裝備在各國的主力戰鬥機上,特別是是那些大型的渦輪風發動機更是戰略轟炸機上的主要動力。渦輪軸發動機類似於渦漿發動機隻不過擁有更大的扭矩,更加適用於各類直升機上。
渦槳發動機的驅動原理大致上與使用活塞發動機作為動力來源的傳統螺旋槳飛機雷同,是以螺旋槳旋轉時所產生的力量來作為飛機前進的推進力。其與活塞式螺槳機主要的差異點除了驅動螺旋槳中心軸的動力來源不同外,還有就是渦槳發動機的螺旋槳通常是以恒定的速率運轉,而活塞動力的螺旋槳則會依照發動機的轉速不同而有轉速高低的變化。渦漿發動機擁有很多優點,首先,它的功率大,功重比(功率/重量)也大,最大功率可超過10000馬力,功重比為4以上;而活塞式發動機最大不過三四千馬力,功重比2左右。其次,由於減少了運動部件,尤其是沒有做往複運動的活塞,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運轉穩定性好,噪音小,工作壽命長,維修費用也較低。而且,由於核心部分采用燃氣發生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適用高度和速度範圍都要比活塞式發動機高很多。在耗油率方麵,二者相差不多,但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所使用的煤油要比活塞式發動機的汽油便宜。
不僅僅如此沈龍最看重的方麵就是門檻低,在技術方麵也沒有很大的障礙,根據航空航天集團傳來的報告明年渦漿發動機就能正式的裝備空軍,在將來的二十年後也許空軍裝備的都會是以噴氣式發動機為動力的作戰飛機了。
而沈龍此時正站在一塊厚厚的隔音玻璃前靜靜的看著眼前不遠處的噴氣式發動機,這個正在實驗的場地是最先建成的一個大型地麵試車台,專門用於實驗噴氣式發動機的試車效果,地麵試車台的重要性並不低於風洞,對於一台噴氣發動機來說是必要進行的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就直接決定了一台發動機的成敗。
試車台有巨大的進氣道,高有5米,寬10米,顯得非常的氣派,這樣的比例很適合渦噴發動機的試車,本來還是可以加高加寬的,這樣更適用於以後高涵道比的發動機,不過為了節省一些時間就減小了規模。
在進氣道內有著閃閃發亮的格柵,而氣流就是通過這些格柵進入,然後進入進氣道,裏麵就是數百平方米的試車台了,在試車台中央自然是試車台架,試車台架可以說是地麵試車台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它由許多的各類傳感器,監控器和電纜線路,可見其複雜之處,要不是有基地提供的圖紙的,就是給自治區兩年的時間都未必能夠建設好這個地麵試車台。
在監控室內沈龍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試車台架上安置著的一台噴氣發動機,渦噴發動機還是原始形態,各種線路裸/露在外麵顯得非常的醜陋,不過這個醜陋的發動機將會爆發出無與倫比的魅力。
看著手中的手表,沈龍轉頭向試車台的負責人道:“準備就緒的話可以開始了,我可是很期待的。”
那名負責人點了下頭然後下令道:“試車開始!”
一切準備就緒,警報聲在試車台各種響起,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員聽到了淒厲的警報聲紛紛的撤離了現場,趕到了安全地帶等待試車的開始。數分鍾後警報聲再次響起,大家的心情覺得格外的激動,大家都明白等到下一次警報聲響起的話試車就正式開始了,又是一個數分鍾,警報聲按時響起,試驗台負責人中氣十足的道:“我命令試車開始!”
幾名工作人員早就等的心急難耐了,要不是沒有命令的話,他們早就想按下前麵的試車按鈕,聽到了命令後幾名試車人員紛紛的開啟試車按鈕,試車啟動,這也是整個試車實驗的第一個程序。
試車台上,發動機在啟動機的帶動下,轉子部分開始旋轉然後漸漸的加速,到達了規定的試車狀態,通過控製室內的黑白顯示屏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現在發動機的狀況。
幾分鍾後,各處傳來了好消息,試車啟動一切正常,沈龍在聽著負責人的解釋後滿臉笑容的點了點頭,這可是開門紅,值得高興。
一分鍾後檢查沒有任何情況的時候立馬開始了下一個試車程序--慢車工作。
現場的指揮員大聲下令道:“發動機點火,開始滿工作試車。”
隨著一聲令下,工作人員按下麵前的點火按鈕,發動機成功的點火,開始了工作,漸漸的發動機發出了一陣陣尖銳的聲音,然後逐漸的加大,在控製室內的沈龍都能感覺到那震耳欲聾的響聲,數分鍾後聲音逐漸的減小。
“報告首長,一切正常!”負責人再次的大聲喊道,不得不大聲,要不然根本就聽不見,發動機工作的聲音實在是太響了,不過那尖銳的響叫聲停在他的耳朵卻是覺得那麽的美妙。
這個程序試車成功後在場的工作人員都非常的高興,不過接著他們的臉色漸漸的開始嚴肅起來,因為他們知道最大的考驗馬上就要來臨了,最後一道程序,也是直接能夠決定一款發動機命運的程序,如果這道程序沒有通過的話,這就說明這台發動機並不成熟。
剛才的實驗隻是測試了發動機的最大工作狀態,並沒有測試最大的輸出功率的狀態,到了最大的功率狀態發動機的各個零件將會接受巨大的考驗,主要的就是高溫的考驗,因為隨著溫度越高,金屬的強度就會下降,達到數百攝氏度,一些零件將會發紅變軟,這也是最考驗材料的時刻,隻要材料能夠達到的話,將會沒有什麽大的問題。
不過這台發動機的總設計師卻是一臉的憂慮,因為他這台發動機是帶領團隊設計完成,他很了解這台發動機上某些材料沒有研製成功,使用了一些替代材料,這也是他最擔心的一點,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總不能為了等這幾種材料而放緩發動機的研製速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