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以此為誘
字數:4203 加入書籤
趙攸寧一邊扶著杜鵑然,一邊聽著陳媽的話,聽到這話的時候,眼神閃過了一絲譏諷。
這祖母還真是個不省心的,攤上這樣的祖母,還真是趙家的不幸。
前世的時候,趙家遠沒有現在發展的好,大伯也沒有升至正四品……他們也一直安安靜靜的待在那開封。
如今可好,趙家的人越來越有出息,可這祖母也不像前世般的安分守己。
還讓她守孝三年,還特地立下遺書,真把她給厲害的。
趙攸寧作為孫輩,守孝一年即可,如果祖母身子真的不行了,趙攸寧就算是守上一年的孝,也不會影響到她的婚事。
就算她答應給她老人家守上三年的孝,可父親母親還有蕭家那邊也是不會同意的,而且這樁婚事已經定了下來,訂在了後年的二月二日。
而且這日子也經過皇上的應允了,皇上對於蕭家跟趙家定下來的日子甚是滿意。
如果真讓她守孝三年,那麽這樁婚事也隻能往後推遲。
想到如今的江離跟那百裏曄,她不由繃緊下顎。
三年後,這百裏曄跟江離羽翼豐滿,恐怕更加難以對付。
她目前的力量太弱小,她得盡快的嫁給蕭恒之,跟蕭恒之一起對付他們。
大概率也能保證不會讓趙家的人淪落到上一世的地步。
她嫁給了蕭恒之,外人若是想打趙家的主意,多少得掂量掂量。
蕭恒之也不會眼看趙家落入危險之中,皇上恐怕到時候也會看在蕭家的份上,不會輕易向上一世處置了趙家。
趙攸寧嫁給蕭恒之的利大於弊,她很明白這一點。
……
兩人急匆匆的朝著母親的院子趕了過去。
一走進屋子裏,趙攸寧就看到自家母親不停的來回打轉著,臉上也是煩躁不安。
李氏看到女兒跟兒媳婦來了,趕忙就伸手拉著他們兩人,緩緩說道“我已經叫人到宮門外守著,待你父親下朝後,立刻讓他趕往三房那邊。”
“我也已經安排人去翰林院通知你兩位哥哥,估摸著這回正在趕回的路上。”
李氏的神色有些擔憂,看著杜鵑然的腹部,又輕聲的說道“鵑然,莫要久站,坐下休息。”
杜鵑然點點頭,沒有辜負李氏的好意,便緩緩的坐了下來。
“攸寧,待你兩位哥哥回到府邸,我們便一同前往。”
趙攸寧輕輕點頭“是,母親。”
杜鵑然見李氏沒有叫她一塊去,便出聲道“母親,祖母既然病倒了,我做孫媳婦的,便一同前往,看望一下她老人家吧?”
杜鵑然有著一絲的擔心,擔心被說閑話。
李氏則是輕輕搖頭,歎了一口氣“你懷的是頭胎,還是莫要去了,萬一被衝撞,那便麻煩了,你好好待在府邸裏,等咱們回來。“
杜鵑然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應道“是,母親。”
趙遠寧跟趙允寧本來還在處理著公務,一聽到這話,當下便告假,兩兄弟一個比一個跑得快。
兩人步履如飛,兩兄弟先給母親請了安,然後趙遠寧就走到了自家媳婦的身邊,而趙允寧則是站在了趙攸寧的身側。
李氏也不再多言,輕聲說道“走。”
……
趙攸寧跟二哥還有母親先走了出來,趙遠寧安慰了杜鵑然兩句過後,這才跟上趙攸寧等人的步伐。
四個人,分別坐上了兩輛馬車上。
趙攸寧跟母親乘坐著同一架馬車上,車夫也知道主人心切,也加快了速度。
馬車上,李氏看著趙攸寧,認真問道“你回院子後,原本可是想出了什麽法子來應對此事?”
趙攸寧垂眸,看著手帕上的圖案,思考片刻開口道“女兒認為,可讓姑母將祖母請回開封住上一段時間。”
趙佑昕身為王氏唯一的女兒,很受寵愛,除了嫁到萬府生孩子的那幾年,王氏每年都會讓趙佑昕回娘家,跟她住上十天半個月的。
趙佑昕也粘著母親,也時不時的將王氏請到萬府住上一些時間。
如今好幾個月沒見著自家女兒了,若是說王氏不想女兒,那是不可能的。
每次姑母的信到了,王氏就很急切的讓身邊侍女念給她聽,還時不時在京都買東西,差人給送回去。
王氏可是相當的溺愛著自家的女兒,這些時日來,寄回去的東西,加起來這價值也超過了上千兩。
平時這扣那扣的,對女兒花錢倒是挺大方的。
李氏聽著趙攸寧說的法子,倒是有些興致的看向她,也用眼神示意她繼續說。
“姑母如今的日子也不好過,她大房那邊的關係水深火熱,她的膝下就思明哥一個兒子,還有兩女兒,萬思恬,萬思彤。”
“萬家雖是開封的首富,可到底是商賈,思恬姐姐被許配給一個秀才。”
“如今還剩下一位待字閨中的思彤妹妹。”
“咱們可以將這位思彤妹妹接到京城來,為她尋上一門好婚事。”
“以此為誘,再讓姑母寫信,讓祖母回去。”
聽著趙攸寧的想法,李氏沉默了片刻“若你姑母跟你祖母說了此事,她親自將思彤送到京都,讓三房的人幫忙找呢?你莫要忘記了,子茜已經是那明嘉世子的貴妾了?”
聽著母親所言,趙攸寧也明白,母親是覺得自己說的這個法子不靠譜。
趙攸寧垂眸笑了笑“姑母也不會將思彤妹妹送到三房那邊,畢竟…姑母比我們更了解萬氏。”
李氏會心一笑,一時之間竟也說不出什麽來,隻是抬手摸了摸趙攸寧的頭“長大了。”
——
馬車行駛了約莫兩刻鍾,這一路上馬車跑的讓趙攸寧的腦袋都有些暈厥。
李氏當時買下這處宅子的時候,也沒想到太多,當初就隻有一個想法,就是讓三房的人離他們遠一點。
正常行駛的情況下,馬車需要三四刻鍾才能走到。
幾人下了馬車,李氏直接帶著人,出現在了後門。
李氏讓身旁的陳媽上前敲門,陳媽收到示意後,便上前敲門喊道“開門。”
“誰啊?”
裏麵傳來了一位媽媽的聲音,聲音粗獷卻響亮。
“我們是二房的人,聽說老太太病倒了,便來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