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成親1
字數:3999 加入書籤
李氏的眼神,不停的朝著那杜承衍掃視著,卻發現這叫媚人的女使,真是越看越勾人,那眼神就跟一隻狐狸精似的。
“母親,您別擔心。”趙攸寧抓著李氏的手,笑著寬慰道。
李氏看著自家女兒一點都不擔心的模樣,心裏也有了幾分著急,用著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趙攸寧,“你呀你,你得有防備之心!”
趙攸寧眉眼彎彎,對上母親的眼神,撒嬌的說道,“母親,難道您認為媚人比我生得俊俏不成?”
李氏看著趙攸寧笑的模樣,心中也是忍不住輕輕觸動了一下,她若有所思的盯著趙攸寧的臉蛋,忍不住搖搖頭,那媚人雖然沒有比她女兒長得好。
可這男人,怎麽說得準呢?
她也是幸運,嫁到趙家,嫁給了趙佑德。
可全天下的女人,並不是每個女人都幸運的,她結交的那些夫人,家裏都或多或少有那麽幾房妾室,隻是多與少的問題。
更何況蕭家的權勢大,若是蕭恒之想要納妾,按照趙府的情況來說,是無法向蕭家那邊施壓的,如果趙攸寧是低嫁的話,趙府還可以施壓,讓她的夫君不敢納妾。
不過李氏一想到蕭夫人對她的保證,她的心裏也稍微放心了一些。
還想說些什麽,趙攸寧這邊就被人給拉走了,趙攸寧的婚袍還沒有穿上,頭發也沒有梳好。
趙攸寧此刻就是一個玩偶似的,任人擺布著。
午時過半,屋裏的人這才一個一個的走了出去,他們紛紛往膳廳的方向走去,打算用完午膳再回來。
大嫂跟二嫂還有她那大侄兒都在屋裏陪著她,桌上放著不少的糕點,宋薇君一邊陪著趙攸寧的時候,一邊抓起來啃幾口。
至於趙攸寧站在旁邊,隻能眼巴巴的盯著看著,連茶水都不敢多喝一口。
——
申時。
蕭府。
蕭恒之穿著一襲大紅色的婚服,身上繡著一隻鳳,騎著他的那馬中的皇者赤兔馬來接親。
騎在高大的赤兔馬身上,蕭恒之看起來十分的意氣風發,而今日他的嘴角始終也都掛著一絲笑意,平時讓人覺得他冷若冰霜,而今日倒是顯得平易近人的多。
李賢陪同在他的身後去接親,暗暗嘀咕著,這蕭恒之還真是沉入愛河之中了。
他可是從來沒有見過蕭恒之如此反常的時候。
看著蕭恒之嘴角一直掛著的那抹笑意,李賢隻覺得一陣寒顫,這樣的蕭恒之,總讓他渾身不舒服。
也不知道,這蕭恒之也就今天是這幅模樣,還是以後都是……
如果以後都是這樣的蕭恒之,李賢覺得自己有些忍不了。
蕭府跟趙家距離說遠也不算遠,說近也不算近,不過這接親的時辰倒是提早了大半個時辰,李賢懷疑是蕭恒之急不可耐了!
蕭恒之帶領著幾十號人去接親,一路上也有人在奏樂著,喜慶的奏樂聲,倒是掩蓋了人群中不少姑娘家的哀怨的聲音。
就在蕭恒之走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有好幾名女子衝出來。
還好李賢是有個眼見的,立刻就朝著身側的人使了個眼色,隨後那幾名女子都被拖了下去。
雖然這接親的路上,發生了一些小事,但對於蕭恒之來說,並沒有放在心上。
他的心裏也已經猜測到,今日他的婚事恐怕不是那麽順利,但隻要能將她娶回府,一切都好說。
蕭恒之就一路唇角揚笑,不少旁人都看著蕭恒之的側顏,看著蕭恒之那明暗交織的笑靨,周圍就好像蕩漾著繁花盛開的明媚之色,就連空氣之中,也都拂冬著一陣陣的馨香,令人動容。
不要說那些姑娘家了,就是那些男子,也都看癡了,紛紛停下了腳步。
終於,約莫兩刻鍾的時間,蕭恒之就已經到了趙府。
他從高大的赤兔馬一躍而下,衣擺也隨著他的動作在空中飄動了兩下。
“喲,新姑爺來接人了!”
“新郎官來了!新郎官來了!”
趙府的門口都已經站滿了人,蕭恒之跟李賢帶著一幫人,走到了趙府的門口。
李賢上前一步,從懷裏掏出了不少的紅包,“來來來,見者有份,見者有份!”
李賢說完,將手中的紅包用力一甩,紅包全部從李賢的手中飄落在地上,可趙府的人,沒有幾個為之觸動、
可也有幾個沒有出息的,看到紅包了,立刻就蹲下身子去撿紅包。
李賢看著趙府的這架勢,輕輕走到蕭恒之的耳邊,低聲輕語道,“大人,看來這門不好入啊。”
隻見蕭恒之臉上的笑意,此刻變得慵懶而隨意,眼神之中卻有著一絲意味深長,看著站在趙府門口最前頭的趙遠寧跟趙允寧,蕭恒之走上前,從懷裏掏出了一張信封,直接遞到了趙遠寧的麵前。
趙遠寧也沒有多想,直接就打開信封,當看到裏麵的字後,眼睛瞬間放大,盯著蕭恒之的眼神也有著暗藏不住的歡喜。
趙允寧這邊還沒有看清信上的內容,趙遠寧就已經折疊起來,將信封收起,他輕咳一聲,“放人進門吧。”
趙允寧瞪大了眼眸,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大哥。
天啊,他這大哥是收了什麽好處?
怎麽這變臉變得如此之快?
那他呢?
趙允寧一臉期待的看著蕭恒之,蕭恒之倒也不吝嗇,朝著趙允寧也遞出了一張紙條。
趙允寧看著紙條上的內容我書房裏有一方澄泥硯,過幾日你來我府邸拿。
趙允寧見狀,這臉上立刻就揚起了笑容,也跟著大哥說道,“放人,放人。”
旁邊的兄弟們還有趙攸寧的姐妹們,可就不答應了。
“我們呢!?我們有什麽?”
“是啊,咱們的新姑爺,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這兩兄弟擺明就是收了好處,他們怎麽可能看不出來。
李賢又連忙的掏出了一大把紅包,又是一撒,然後喊道,“搶紅包了,這紅包裏最大的是一百兩銀票,最小的五兩銀子。”
此話一出,眾人立刻一陣呼聲,又開始喧鬧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