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六十九章
字數:5709 加入書籤
太元各地考舉人試的日子並不統一,考題也是由京都來的欽差擬定。最後閱卷和關鍵建的前十名靈取,欽差也掌握著絕大部分的權利,另一部分則是當地的官員,雙方互相監督互相製約。盡可能的讓考試更為公正公平。
但就在這個當下,比其他地方都提早一個月舉行舉人試的京都地區,卻曝出了泄題的醜聞,皇帝震怒不提,更是給各個州府都下達了措辭嚴厲的聖諭。
直接就告訴下頭,老子現在火很大,你們都給我皮繃緊了若是誰撞到了槍口上,老子扒了他家力,族的皮
各個州府為了給皇帝滿意的答卷,紛紛將舉人試往後順延了幾,日,本來已經理順的考試監督流程就要再來捋一遍。
至於京都那頭也查的飛快,誰也不敢在皇帝的怒火瞎作妖,他們這位陛下可不是什麽軟腳蝦,或者受朝臣牽絆的人,人家手裏掌著太元五分之三的兵權,剩下的的兵權也都在皇帝信任的將軍手裏。
就算是當年充盈後宮聯姻,也不是懼怕其他勢力,隻是不想跟舊朝貴族折騰,也是施恩,更是籠絡文官的人心。
就看後宮前朝的對比,宮中嬪妃武將家出生的寥寥無幾,還都隻是品級低的武將家,高位嬪妃不是出身原本就煊赫的舊朝貴族,就是能力出眾的文官家。
整個朝堂貴族,文官和武將三方鼎力,皇帝絕對的端水大師。
而這次的事情說來也是曹國公倒黴,曹國公就是皇後的娘家,太子,二公主和四皇子的外祖家。
要說這曹國公那也是個人物,舊朝的時候就是個八麵玲瓏的人物,舊朝末帝瘋起來實在嚇人,他作為舊朝貴族頂尖的那一波沒少直麵末帝瘋狂,又很會做人,對於同僚有難都是能撈一把就會撈一把的人。
而他早年與人為好積累下了不少的人情,這也是他女兒能在條件相同之下力壓皇帝的心頭好吉淑妃成為皇後的原因之一。
不但如此,曹國公早年養的大女兒當了皇後,大兒子當了世子,兩個孩子都是別人家羨慕的出色子嗣,間接的太子的地位也非常穩固。
隻是沒過幾年曹國公夫人老蚌生珠,生了個老來子。
和自家外甥侄兒一樣的曹國公幼子,那真是從小被寵到大,要星星不給月亮,結果就有些寵過頭了,雖然不至於成為欺男霸女京都一霸,但確實就差橫著走了。
而也因為從小到大身邊都是好話,所以這位小郎君性子有些單純好騙。
這次舉人試自帝有意補償上一次三公主和韓家事件中,受了損傷的太子一脈,幹是就把這事兒交給了曹國公。
曹國公做人不錯,但學識很是一般,關於試題的商議人選也隻有大兒子,這正和大兒子商議呢,小兒子也想跑來湊熱鬧,結果被爺倆打發走了。
小兒子在外頭喝酒喝多了,就沒憋住對著別人葉槽,自己也是有學識的,怎麽就不能跟著聽聽了呢
這不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就有人過來哄他在書房裏看見了什麽書,聽到了什麽話讓他猜猜可能會出的試題,若是猜出來曹國公父子一定對他另眼相看。
小兒子喝得暈乎乎的,就把自己看到聽到的都跟別人說了,還自作聰明在裏頭猜考題。
也不知道是小兒子運氣好,還是曹國公父子運氣差,那小兒子嘴巴裏胡亂猜了十道可能的題目,還真有一道出了,還是最後第三天的策論大題。
謝硯在書房裏聽十六說的時候,一時章啞口無言。
”皇帝陛下雖然發了大怒,但事有湊巧,所以打算將這件事情重拿輕放,這次京都考舉人試的學子都再加了一場策論,前頭的成績也不作廢,隻是兩廂成績互相比對參考,再擇優錄入。”十六繼續報告,”然三皇子一脈不服,誓要咬下曹國公府,三皇子更是在朝堂上直言太子不配儲君之位。”
太子和三皇子之間已經是無可緩和了,但在朝堂上也沒有撕開麵子對罵討,特別是正主當麵指著鼻子罵。
別說太子一脈懵了,三皇子自己這一邊都懵了,不知道三皇子是不是吃錯藥了,還是怎麽回事兒。
其實三皇子沒有吃錯藥,隻是他得了高人指點,看明白了,他的父皇雖然寵愛他的母妃,也疼愛他這個兒子,但是在他的好父皇眼裏,他永遠不可能代替太子成為儲君。
之前父皇給妹妹尋大世家的長子嫡孫做駙馬,他們覺得是父皇偏愛他們,給他們世家的勢力,可能是撬動太子之位的機會,但經過高人給他分析,他父皇分明是清楚太子若是繼位肯定不會放過他,所以找大世家保他們母子三個的命,是在托孤呢
可想而知這對一心奪嫡的三皇子是多大的打擊。
自家父皇表麵對他們母子寵愛無度,結果明知皇後母子肯定會對他們痛下殺手,也沒有想過動搖太子的位置。
怪不得前麵是謝家訂婚了村姑,後頭韓家爆出庶長子,感情別人都看得一清二楚,都不願意趟這趟渾水,得罪未來的掌權人。
可笑他們母子還挑三揀四,千方百計折騰掉和韓家的婚事,說不定人家半夜睡著了都要笑醒。
高人說了,要是這樣下去,沒有意外他們母子就是必死的結局,至於死在什麽時候,他的好父皇什麽時候升天,他們母子三人肯定後腳就跟上,而他們的其他親人也必定逃不過。
三皇子信嗎當然信啊
他的太子好二哥有多睚眥必報他再清楚不過了。
”齊先生,那小王該如何是好”說到底三皇子奪嫡的底氣都來自皇帝的偏愛,但是在清楚這個偏愛隻是表麵之後,三皇子無法不慌。
”三殿下稍安勿躁,雖然如今太子地位穩固,殿下要奪太子之位不太可能,但陛下畢竟還身強力壯,時間還很充裕,殿下下頭還有那麽多弟弟,他們不可能對皇位沒興趣,隻要殿下沒有了奪嫡的意思,您下頭的弟弟們就都將是您的盟友。”齊先生看著四十歲的樣子,但是頭發已經全白,整個人都透著一股從容不迫的氣度。
”我不奪嫡了”三皇子瞪大雙眼,心裏充斥著巨大的不甘。
”殿下聽老朽一言,猛虎尚未老,幼虎已長成,兩虎相爭,幼虎哪裏來的勝算”齊先生看向三皇子的眼神格外憐惜,”殿下若是要爭這個皇位,那麽你和太子之爭,得益的就是陛下和太子,您隻能成為磨刀石,但您若不爭,那麽朝堂上就是陛下和太子之爭,得益的可能是您下頭的弟弟,但世事無常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結果,誰說您不能最後得利呢”
三皇子和太子不一樣,太子從小接受的就是儲君教育,所以對於朝堂的大勢三皇子其實看得不是很清楚,隻是憑本能的擴張勢力拉攏交好朝臣,但是現在被齊先生一說,簡直撥開雲霧見青天。
”不爭就是爭,若是爭本王便是必死的結局,還壓了太子的風頭正好讓他避開了與父皇的相爭,但我若是不爭,太子就隻能和父皇爭,等以後下頭的弟弟們上來,我不爭弟弟們都要賣本王這個兄長麵子,而若是運氣好,本王說不定最後還能撿個漏。”三皇子聽明白了。
”三殿下聰慧,您不爭才是進可攻退可守。”齊先生微笑的點頭。
”那本王就什麽也不幹了”三皇子覺得不甘心,他要是不爭,朝堂上不就是太子的了嗎
想到太子得瑟,三皇子堅決搖頭不幹。
”殿下誤會了。老朽怎可能讓殿下憋著氣呢”齊先生臉上帶上一絲狡黠,猶如老頑童,”殿下您要知道,一旦您放棄了奪嫡,您其實就已經無敵了。”
齊先生低聲細細跟三皇子分辨,三皇子的雙眼越聽越亮,不禁撫掌大笑∶”先生真乃神人也,不錯,不錯,一直以來都是本王魔怔了,痛快,哈哈哈哈哈痛快”
三皇子到底才十九歲,雖然後來被齊先生安撫住又找到了求生的辦法,但一直以來的信念被摧毀還是給了他很大的打擊,當夜就發燒,足足在家裏躺了三天才能起身上朝,而這時候舉人試泄題案正好準備完結,三皇子幾乎把從小到大的火氣都憋著用在了今日,對著太子一派一頓輸出。
到底也是大儒教出來的,那罵起人來不帶髒字但也氣得人葉血,準都當三皇子吃錯了藥,就連皇帝都懵了。
”看什麽看太子你可知道本王最厭煩你什麽就是這幅陰沉沉,全天下都欠你錢的表情”三皇子轉頭就開始噴太子,”不過好命投了中宮的胎,你有什麽資格做著太元的儲君之位”
”老三”皇帝瞪大眼高喝,但一貫聽話的兒子不搭理他。
”三弟是覺得你有資格”太子陰著臉,壓著怒火。
”弟弟我有自知之明,我當然也是不配的,但奈何太子你也就這點水平,所以一直以來弟弟我都覺得,我這樣的也是能和你一較高下來著。”三皇子哈哈兩聲,雙手一攤,”這話怎麽說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這山中沒了老虎,你這個猴子要稱王,我這個同樣的猴子怎麽就不能試一試呢”
”三弟這話好笑,什麽老虎猴子,你怕是魔證了吧”太子深吸一口氣,默念自己是太子才壓住了想要上手抽弟弟的衝動。
”瞧太子說的,你怕是忘了自己排行第二了。”三皇子一臉嘲諷,絲毫不掩飾,”弟弟說的老虎,自然是咱們沒見過麵的大哥,熙隆太子了。”
絕殺
熙隆太子四個字一出,整個朝堂都安靜了,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人提到這位失蹤了二十年的太子了。
”父皇,太子乃儲君,關係整個太元的未來,二哥文不成武不就,就因為會投胎就能做儲君,這不是拿太元數萬萬百姓和萬裏江山開玩笑嗎”三皇子一下收斂了表情,一本正經地道,”有大哥這位戰功赫赫的太子珠玉在前,我們這些弟弟想要做到大哥那樣確實不容易,但也不能這麽不講究,能登儲君之位,必資質出眾,淩駕於眾皇子之上,若是父皇不想在未來看我們兄弟骨肉相殘,還請父皇和諸位大人挑選一位能服眾的儲君出來。”
三皇子看著太子發白的臉,笑得輕蔑”若是如二哥這般也能做儲君,我們兄弟又有誰人不能做都是父皇的兒子,誰當儲君都是我們沈家的血脈延續,隻要未來的儲君資質出眾力壓兄弟,那兒子自然是願意做個好賢王,為父皇為兄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皇子挺直腰背站在皇帝和朝臣之間,臉上帶笑地看著額頭上冒汗,臉色微微猙獰的太子,突然就覺得曾今的自己挺好笑的∶太子又怎麽樣也不過如此
齊先生說的不錯,隻要我不爭,我就無敵了
一眾朝臣個個都驚在那裏,剛誰說三皇子吃錯藥了這怕不是吃了仙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