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字數:5227 加入書籤
對於現在的沈家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長媳進門。
老沈家又要添人了
作為大家長之一的容氏那是渾身都是勁兒,如今還多了九歌和十裏幫襯,一整日都忙上忙下不亦樂乎,整個人別說比懷孕的時候,就是比懷孕前都健康不少。
謝硯被安排和沈華一起住在東廂房的南屋,謝七和連順則一起睡在外間。
謝家姐妹住進了沈清彎西房的南屋,九歌和十裏安排在廚房南邊西廂房的北屋,就是原來容氏用來做月子的房間,謝家跟來的兩個丫頭也在西廂房鋪了個床位。
反正是睡在炕上,地方大的很,鋪上鋪蓋就能睡。
十四十五三人則在住在三個小孩子的遊樂室裏,晚上睡覺,白天鋪蓋一卷往旁邊櫃子裏一塞就完事,方便的很。
一家子住的滿滿當當,糧食下得有點飛快的同時,人手也多了起來,幹什麽都隻要吆喝一聲,多是細心的小姑娘和有力氣的大小夥子過來搭手。
謝家姐妹這是第二次過來了,但是上一次真是匆匆吃了一頓飯就走,壓根沒有好好體會山i野農家的樂趣,這回跟著沈清鸞換了衣服上山下水都玩瘋了,大秋天的兩人愣是黑了一個色。
看得楊嫂那叫一個糟心喲,晚上調了膏脂給三個瘋玩的丫頭抹臉。
沈清彎用慣了倒是沒啥感覺,謝家姐妹那是驚喜連連∶”感覺涼涼的好舒服啊,比家裏的麵脂還要好用,一點不膩歪。”
謝家在北淵,雖然風沙沒有真正的邊關大,但也是很考驗人臉皮的,謝家傳承幾百年,自然在這方麵也是很有講究的,不過謝家的麵脂更適合上了年紀的人,年輕人臉本來就好,抹那些帶著油脂的麵脂就膩的慌,還不如外出的時候乖乖帶上麵紗呢。
謝家姐妹說起北淵和邊關的風沙,路過的沈華探頭進來∶”有這麽好用嗎我試試。”然後在謝家姐妹的目瞪口呆中,從楊嫂手裏的小盆子挖了一點,先往自己手上抹開,仔細看了看才往臉上抹,還隻抹一邊,然後對著銅鏡仔細比對。
那一副明顯老手的樣子讓謝家姐妹的眼神非常微妙。
”加了鮮花汁自然是可以的,但這就不好放了,隻能隨調隨用。”楊嫂一般都是趁著空閑準備一些,準備好材料,等到要用了就現場調現場用,這是最好的,再不然就是去掉幾樣容易的,這樣調好的成品也可以放上一段時間。
”沒事,我試試能不能蒸個花露出來。”沈華好像還記得蒸餾器的樣子,不但能蒸花露還能提純酒精。
”花露也放不了幾天的。”花露在這個時代也是有的,隻不過製作方式比較粗糙,所以純度很低,也很容易。
”沒事我想想辦法。”沈華先回了自己的屋子,拿出紙筆把蒸餾器的結構形狀畫出來,在另外一邊的謝硯不知何時站到了他身邊,一派自然的開口問道∶”二哥,這是什麽做何用途”
”沈華手一頓,放下筆拍了拍胸口,差點忘了自己房裏還有一個人了,”這是個蒸餾器。”
”蒸餾器”謝硯微微揚眉,”可是和提純烈酒的器物相似”
”差不多,不過這個更好一些。”沈華見過這個時代的烈酒提純,看得出來已經在現有的生產力下做到最好了,但還是差一點,”也不知道能不能燒出來。”
”二哥不如讓我試試”謝硯看著上頭注明最好用琉璃來燒,微笑說道,”不瞞二哥,謝家正好在落霞城裏有一個琉璃小作坊。”燒製琉璃這個工藝是太元開國時出現的,如今兩百年過去了,製作工藝和手法不知更新了幾代,早就不是當初的簡陋了。
隻是燒製的時候溫度材料等不確定性太多,所以產量依然不高,導致價格依舊日較昂貴,普通人
家若是能擁有一件琉璃製品就不錯了。
富貴人家也多是製成器物用來裝飾,真正日用的並不多,自然更不可能用它來燒製改良工具倒是很多有錢財的人家會特意在窗戶上鑲上一塊玻璃,特別是像書房這種地方。
”行,給你。”沈華沒有絲毫猶豫把圖紙推了過去,”要是燒成了,再給我添上幾個琉璃罐子,我用來放麵脂。”
謝硯心思一動∶”二哥是要給蘇二嫂送麵脂”謝硯發現自己在稱呼方麵已經完全被沈家兄妹帶偏了,正確的說是被沈華和沈清彎帶偏了。
”對啊,聽你倆妹妹說那地兒風沙可大了,我家小梅花的臉皮本來就不怎麽白嫩,再在這種環境裏,那可太難了,不得趕緊保護起來”沈華並不覺得謝硯叫蘇梅香二嫂有哪裏不對,很自然的點頭回應。
”二哥說得有理。”謝硯點點頭,心裏琢磨著給三姑娘燒幾個放零食的琉璃罐子,她應該會喜歡的吧。
另一邊正好過來的沈風聽到了”若是方便,我想定兩個琉璃大罐子,可以用來放錢的那種。”
謝硯除了點頭也沒有別的選項。
家裏收拾的差不多的沈家收到越城的準確消息,童家的嫁妝已經上路了,估摸著初六初十七能到落霞城,等到初八正式進沈家門。
九月初八大吉
這一天一大早,落霞城南城門就出來了一長隊吹吹打打的樂隊,後麵跟著穿著黑色短襖,腰間係著紅腰帶的挑夫,前頭幾十挑的禮盒,後頭還有板車拉的大件家具,有椅子梳妝台這種直接成型的,也有床櫃子桌子這種到了地兒再組裝的。
一路上都是看熱鬧的人,特別是到了清涼鎮。
都知道今日是沈家未來長媳的娘家童家送嫁妝上門,大家都聽過童家江南首富之名,就想知道這位要嫁進來的童大小姐帶了多少嫁妝進門。
”這位童大小姐命真好,訂婚的時候誰不說她下嫁,轉眼隻有一個秀才的沈家一下子出了兩個舉人老爺。”
”可不是,這哥倆可才十七歲,明年去了京都要是考上進士,那沈家就真的上天嘍。”讓跟著嫁妝隊伍的人群裏是不是就能飄出類似的話。
沈家考上了兩個舉人,按照規矩村子裏是要給辦流水席的,沈家倒是沒有不願意,隻是不想鄉親們破費就打算自己來,隻是這馬上就要娶媳婦兒了,時間實在緊的很,幹是沈家決定兩場流水席就和大兒子沈風的婚禮一起辦。
至於外頭的流水宴,沈家包給了清涼鎮上的兩家中型酒樓,不撤席坐上都能吃飽,好飯好菜流水上。
這樣一來雖然看著花費巨大,但其實都是些日常雞鴨魚肉蔬菜瓜果,大部分還是直接從鎮上鄉親手裏買的,根本花不掉多少錢,比起這些材料,場地和燒菜的大師傅,端菜撤盤的夥計反而是花費的大頭。
沈家擺在自己家的席麵就不同了,先不說材料精挑細選,更有許多比較稀有精貴的材料都是托了謝家的船隊才弄到的。
嫁妝進門的時候鞭炮劈裏啪啦炸了一地,看熱鬧的人更是一圈擠著一圈,嫁妝中除了大件家具直接進了新房組裝,其他的都整整齊齊放在院子裏,挑夫們就站在自己挑過來的大禮盒邊上,然後打開禮盒給沈家和周圍的鄉裏鄉親看。
這就是傳說中的曬嫁妝了。
童家這次是主母馬氏幫著準備置辦的嫁妝,本來就挺豐厚的嫁妝,在聽到沈家兩兄弟紛紛中舉之後又往上加了兩成,說一句十裏紅妝也不為過了。
如果不是考慮到沈家放不下太多的東西,還要多很多裝飾的大件古董擺件屏風之類的東西。
但去掉這些東西,這些嫁妝依然讓來圍觀的人眼睛都直了,上次看謝家送來的聘禮,看的人直抽氣,今日看童家送來的嫁妝同樣如此,這滿滿一盒子的是珍珠和金珠真不是石頭
快數數那盒子上頭到底有幾塊瓦一塊土
三塊大瓦代表三座最起碼三進的宅子,二十八塊小瓦是二十八間商鋪
幾塊土疙瘩哦哦哦,隻有二十塊。
二十畝田,還好還好。
什麽,人家一塊土疙瘩代表一百畝
那不就是兩千畝
這哪裏是娶媳婦兒,這是娶了個財神婆回家啊
容氏笑得眉開眼笑,高興是真的高興,愁也是有的。
天爺,這個童家可真下血本,其他好說,這麽多田地和商鋪可咋整喲
容氏一下子就發愁沈清彎的嫁妝了。
沒辦法沈家底子薄也是不爭的事實,聘禮全填進嫁妝裏,還是遠遠不夠啊。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們家閨女才十五歲,她多留兩年,盡量多給閨女讚嫁妝。
以前還愁阿章明明和老大同歲,老大媳婦都要進門了,他到好,連個人影都看不到,傳言更是誇張說什麽定了娃娃親,她怎麽不知道
本來她還打算等忙完趨過年和別人好好嘮嗑解釋的,現在想想還是算了,給閨女攢嫁妝就夠頭疼了,但總歸還能把聘禮往裏邊塞,這要是給兒子攢聘禮,那是真的從無到有,她怕是急得晚上都要睡不好了。
容氏看了一眼沒心沒肺抱著小四一起樂嗬嗬的沈華∶阿章就先單著吧。
作者有話要說∶
沈華∶確定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