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一零八章

字數:5201   加入書籤

A+A-


    三甲紅榜一共取了二百三六名貢土,每一個都分發了兩套學士服,其中包括冠帽和長靴,另每個人還有白銀兩百,細棉綢紗和貢段各一匹。

    之後連著三日都由主考官,副考官和陪考官組織的詩會文會,讓這些即將進入官場的新人們展示自己,要是能被哪位大人相中收作弟子,或者將愛女下嫁都是一段佳話。

    特別是今年這一群貢士之中,年輕的格外多,不滿二十歲的都有三個,還有一對雙胞胎。

    恰巧沈風和沈華兄弟倆就是這唯三之二,另外一個是排名第四的少年,比沈家兄弟還要小上一歲,今年才十七歲。

    一群老大人坐在上頭撫摸著胡子,正在感概∶”真是少年天才啊”

    ”確實,確實。”不少人點頭稱是。

    ”我說你們覺不覺得這對雙胞胎有些麵善”突然有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大人眯著眼睛打量沈家兄弟,”特別是這個哥哥,老夫總覺得似曾相識。”

    ”老尚書這麽一說我也覺得眼熟。”一個五十多歲的富態中年男子也跟著道,”按理來說,這兄弟倆相貌出眾,氣質斐然,若是見過絕對不可能不記得,但我還真想不起來了。”

    ”說到氣質,你們看看這哥哥和這謝家的麒麟兒,是不是有些像崇懷門下的弟子”此話一出年紀大的雙眼一亮,倒是幾位年紀稍輕的似乎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

    ”這,還真像。”有人接口道,”怕不真的就是崇懷的弟子吧”

    ”兩位大人,這崇懷是”

    ”你們這些小年輕,我太元一代名相齊恒齊丞相,不就是人稱崇懷先生嗎”第一個開口說沈家兄弟麵善的老大人抬手指了指下頭的沈風和謝硯,”喏,崇懷的弟子都是這個調調,看著一派風光霽月,其實心黑著呢。”

    ”老尚書你可別”旁邊有人哭笑不得。

    ”怎的老夫誇他還不行嗎”老尚書年紀一大把,馬上就要致什,當年他還在翰林院帶討喜

    恒,之前新朝安定之後就是他親自跑去請齊恒出山的,但人家不願意,老尚書覺得丟了麵子,一直記恨到現在。

    平日裏也沒機會,這今兒個逮著了機會還不能多說兩句。

    ”我看看文沈家兄弟倒是不錯不瞞者位,家中有一女,被家中老母疼愛的嬌氣了此我便尋

    思著尋那一戶家中簡單的少年俊才相配,諸位以為可妥”戶部尚書笑著說道。

    ”閔大人怕是不知道,這會元哥哥可是越城童家的女婿。”吏部尚書刑大人哼笑了一聲,”這不巧了,算下來,還是老夫正兒八經的內侄女婿。”

    眾人一愣,才想起來吏部尚書的妻子可不就是越城童家的女兒,這沈風的妻子也是童家女兒,還真是正兒八經的內侄女婿。

    ”看刑大人說的,老夫也就這麽一說,難不成還能搶你的內侄女婿不成”戶部尚書閔大人扯了扯嘴角,心中直呼晦氣,他光琢磨著這沈家和謝家訂了婚事,沒想到還和童家攀了親。

    ”閔大人別呀,這哥哥是刑大人的內侄女婿,這不還有個弟弟呢”有人在旁邊拱火道,”這雙胞胎兄弟,也不差多少了。”

    ”哈哈哈哈,老夫就這一說,小女年紀還小,家中老母怕是舍不得,哪裏好助誤人家少年才俊嘛。”閔大人打了個哈哈就過去了。

    他家的金尊玉貴養大的嫡女,下嫁的如果是沈家的長子也就罷了,次子就大可不必了,另外在官場裏混了這麽多年,這些少年郎能不能在官場裏走遠,不說能看得百分百,但總也不離十。

    沈家這兄弟倆,明顯是哥哥更加有能耐,弟弟稚嫩的很,一時半會兒怕是不適應這官場,能不能有以後還說不定呢。

    此後數十年,閔大人隻要一想到今日他自己的判斷,就想給自己兩耳光然後再咣咣撞大牆。

    一眾貢士中倒有好幾個得了上頭大人的親眼收作了弟子,也促成了那麽幾對姻緣佳話,沈風因著吏部尚書刑大人發了話也沒有誰不長眼再想著去挖牆腳,倒是沈華這裏打探的人多,都一律用家中已經定親推脫了。

    至於收弟子,沈風沈華和謝硯也都以已經有了恩師推脫了。

    他們三個雖然為了避嫌,但來京都這些日子已經和在三皇子府的齊恒取得了聯係,雖然沒有正式見麵,但是書信來往已經很頻繁了。

    齊恒是個心思縝密行動力又很強的人,自從被沈風請出山後就一直惦記著他們過來京都,如今他不好隨意出入三皇子府,但是想要收弟子的信早早就送到了沈家兄弟和謝硯的手裏。

    他的徒子徒孫,肯定是不能給別人撿了桃子的。

    沈華∶我知道,我是買二送一,那個送一。

    貢士們除了最開始幾天的宴會因為是上頭大人舉辦不好推脫之外,後頭就無所謂了,所以除了極少數喜愛交際的貢士,其他人都開始閉門讀書,備戰三月中的殿試。

    三月十六是正式進宮參加殿試的日子,不過在此之前貢土們還要一起去禮部學習君臣之禮,以及宮內行走的規矩和忌諱。

    沈風和謝硯都學得非常快,就連沈華也一點就通,倒是還因此得了禮部的讚賞。

    畢竟要教導這麽多人呢,實在是忙得厲害,若誰都像這沈家兄弟和謝郎君這般,那他們可就輕鬆多了。

    終於在一眾貢士的緊張期待中,三月十六日到了,卯時剛過就有官員陸陸續續等在宮門口,三刻準時開啟宮門,官員們魚貫而進,二百多貢土則跟著禮部的官員進宮,然後由宮侍帶領這些貢士們沿著高高的宮牆,走過巷道邁上石階踏進這次考試的地點文昌殿。

    文昌殿位於隔壁上朝大殿的左側,這個時節燒著地龍,讓在外頭被風吹得臉皮都僵掉的貢士們瞬間從冬入春。

    一群人年齡跨度在將近三十歲的貢士,在禮部官員的安排和內侍的引導下,一一就座,兩百多人安靜無聲。

    大概一刻鍾後聽到皇上駕到的聲音,一眾貢士紛紛站起跪拜行禮。

    六十不到的皇帝身材高大腰板挺直,要是沒人說誰能看出來這是一個快六十歲的老頭,對一下後頭差不多歲數的幾個大臣,就跟兩代人差不多。

    ”免禮平身。”皇帝的聲音有些低沉,但中氣十足,站在上頭一雙微微狹長的眼眸微垂將兩百多貢士掃視了一圈,重點關注了一波坐在前頭三排的年輕學子。

    學子們不敢抬眼看皇帝,但是皇帝卻能把下頭的學子們看得一清二楚,看到這麽多年輕的麵孔心中卻是高興∶”都坐下吧。”說完等學子們謝了恩就示意禮部官員開始。

    試題是旱帝親自出的,再由安排了人現場譽抄校對,然後一一發放到貢十們的手中草稿等墨也都是現成的,拿到卷子後不少人還沒開始考就已經有些緊張了。

    反倒是坐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的十個人大多數都很穩得住,尤其最前頭的沈風和隻落後半個桌位的謝硯,以及另外一位三十左右的男子,是這次貢士的第三名。

    禮部特意安排沈華這個雙胞胎就在沈風的後麵,皇帝本來就聽說前十名裏有一對雙胞胎這一

    下子就看到前後兩個長得九分神似的少年端坐一處提筆寫作文章,在加上旁邊這個差點成了他女婿的謝家小子雖然依舊對謝家小子有點意見,對和謝家結親的這個沈家也沒啥好感,但不得不說長得好就是討人喜歡。

    這雖然不能當女婚,但都是他未來的棟梁之才,大麵上公私還是很拾得清的皇帝占了占頭就

    是∶這雙胞胎怎麽看著挺麵善的

    貢士第三名∶終究是我不配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皇帝和大部分的大臣都已經離開了,一直到將近午時皇帝和大臣們才再次過來,這時候交卷的都開始陸陸續續交卷了。

    交了卷子的貢士們被領到偏殿裏,那裏已經擺好了皇帝賜下的席麵,等到饑腸轆轆的貢士們吃飽了,一人捧著一個盒子排隊出了宮門。

    沈家謝家的馬車早早等在了宮門對麵的空地上,沈風和謝硯對盒子並沒有什麽興趣,沈華也很好奇,剛才捧了一路還挺有分量的,打開一看是文房四寶一套,刻著自己名字的玉牌一塊,另有一柄質量算是上乘的玉如意。

    ”這都一樣嗎”沈華這樣問著打開了沈風和謝硯的盒子。

    可以看出來這兩人的東西雖然也是這幾樣但明顯和他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

    ”嘖。”沈華撇了撇嘴,放好盒子,這才整個人放鬆下來,然後就聽討論殿試題目的沈風和謝硯轉頭看向他。

    沈華認命的把自己寫的默背出來,得到兩人讚同的點頭之後,才鬆口氣。

    今日的題目要求的是一道大題,字數在一千左右,主要問題的意思是詢問天災,包括洪水幹旱瘟疫等等。

    沈風和謝硯兩人不管是人工防禦還是天災後的善後都考慮的全麵,隻不過篇幅有限,所以兩人寫的時候側重點不同。

    沈華在人事上頭寫的比較少,他主要寫的是天災的形成,以及如何避免這種形成,到後麵些相對有效的應對方法,前頭寫得非常好,但後頭就有些過於理想化,顯得略微不切實際。

    沈華∶自己做不到,就說人家理想化,別給無能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