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士奇的騷操作!
字數:4213 加入書籤
自己打自己臉的滋味並不好受,市舶司是朱允熥以個人意誌強行推動的,現在才剛開始就出現大規模腐敗,後期還不知道會怎麽樣。
在這種時候方孝孺、王叔英、黃子澄這些人的重要性便體現出來了,也許這些人能力不怎麽突出,但心中的信念卻是無人能夠撼動。
是人都知道權力不可濫用,然而要拿來謀私卻是易如反掌,心中要是沒有一種叫信仰的東西,再正直的的人也很難擋住周圍的誘惑。
“王卿啊!你可知孤下這個決心容易,殺了這群蛀蟲更容易,然這剛剛開埠的市舶司,卻是要處在風口浪尖了。”
“大明的財政並不寬裕,孤監國時又提高了官員的俸祿,明年還有海軍嗷嗷待哺,這些都需要貨真價實的黃白之物啊!”
望著手撫圍欄,目光深遠,麵上卻沒有露出絲毫表情的大明皇儲,王叔英竟然感覺到內心被狠狠揪住一般,很是難受。
他雖然是吏部主事不管大明財政,卻也知道皇太孫一直在極力謀求改變大明朝的財稅收入。
沒有海寇的騷擾,市舶司確實是蒸蒸日上,短時間就為大明帶來了不菲的收入,由此可見,開海並沒有絲毫錯誤,錯的是人心的不足。
皇太孫自監國以來,無論是勤勉還是施政手段,給大明帶來的改變都是有目共睹,盡管被許多朝臣所不理解,卻仍然在砥礪前行。
然而他們都忘了,皇太孫還隻是一個不滿十六歲的少年,有如此的決心,如此的毅力,如此的執著,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殿下,常言道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取舍之間,殿下已然做出決斷了不是嗎?殿下為國之儲君,所思所量皆是大明的國政,權衡利弊得失也是應有之意。”
“然殿下卻忘了,大明仍是陛下主國,陛下何以忍心見到殿下的一腔熱血就此付之東流?”
“嗬嗬!孤還以為王卿剛正不阿,沒想到文人的一些小心思王卿同樣具備啊!”
對於王叔英回答朱允熥不置可否。
大明仍然是老朱掌權沒錯,但老朱的身體已經撐不了幾年了,他決不能重蹈朱允炆的覆轍,安靜地等待皇位自己降臨,他要以碾壓的實力平天下之不臣。
“楊士奇!”
“臣在!”
“民生錢莊近來很是清閑吧?市舶司的事情也交由你一並挑著,不必理會朝堂上的聲音,孤對你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今日之事絕不能再次重演。”
“臣!領命!”
身上又被加了擔子,楊士奇心裏很是激動,盡管沒有升官,但臨危受命要比升官來得重要得多。
要是這件事辦好了,去了儲君的心病,他也算得上是簡在帝心了,升官隻是時間問題。
數月以來,他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怠慢,就是想在朱允熥的眼中落下一個能臣幹吏的好印象,如今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從沒想過高官厚祿離自己如此之近,堪稱遲尺之遙。
說不得將來還會留下一段君臣佳話,青史留名。
看到楊士奇被看重,周誌清的內心同樣激蕩不已。
大明儲君能把他們帶著隨同巡視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大理寺在普通人眼中高不可攀,然而對朝中大臣來說也隻是稀疏平常,一個正三品的衙門,頭上還有刑部和督察院看著,往往就是走一走流程事情,毫無存在感。
有了在蘇州府的經曆,他敢肯定大理寺即將迎來大變,因為他遇到了一個重視律法的儲君,這就有了他的用武之地。
在港口轉了一圈後,朱允熥發現不僅皇家的商會和錢莊開到這裏,就連民生錢莊也是一樣,並且兩家還是對門。
他早就聽範統說過,無論皇家錢莊幹什麽,民生錢莊就跟在後麵緊追不舍,為的就是能在皇家錢莊開拓出來的地盤上,狠狠咬下一塊肉來,這也是他直言楊士奇很清閑的原因。
都隻需要模彷了,哪還有什麽多餘的事去做?
“士奇啊!你這等做法可是有違君子之道啊!總不能壞名聲都由皇家錢莊擔了,民生錢莊跟在後麵悶聲發大財吧?”
楊士奇聞言很是平靜,絲毫沒有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
民生錢莊是官營,拿的是固定俸祿,就算一線人員有所浮動也就那樣,下麵的人沒了進取之心他能怎麽辦?
反觀皇家錢莊就不同了,裏麵招募的人個個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迎來送往之間還能把錢貸出去,這是他們民生錢莊無論如何也比不了的。
既然搞不過,那就跟在後麵吃肉好了,皇家錢莊怎麽搞,他們就怎麽搞,這樣既不用擔責,也沒有任何風險,一本萬利。
“殿下言重了,都是為國分憂,何需分出彼此?殿下也不忍心見到戶部虧空,拿不出錢來救濟民生吧?”
“嗬!你的意思是,沒有這錢莊大明財政就過不下去了?”
“過不下去倒不至於,拮據卻是在所難免,臣是專管民生錢莊的,深知此間利益有多豐厚,雖然臣不知內務府的皇家錢莊從中賺了多少,但臣敢斷言,僅這半年的收入,都足以抵得上我大明三年的財稅總和。”
楊士奇極其肯定的言語,讓邊上的文武官員無不深吸了一口冷氣。
一個皇家錢莊就能賺這麽多,那民生錢莊賺的想必也不會少到哪裏去,不然身為戶部主事的楊士奇也不至於連臉都不要了。
“就算如此,民生錢莊此等不作為也說不過去吧?今後孤若對民間的錢莊放開借貸限製,戶部的民生錢莊豈不是隻有關門一途?”
大明皇家錢莊成立尹始,朱允熥就讓戶部和刑部下令禁止民間錢莊放貸,一旦被舉報查實直接抄沒整個錢莊,真正的一刀切。為的就是保障錢莊能夠順利推行。
而一旦私人錢莊不能放貸,存款自然就會回流到有利息的兩個錢莊裏麵,但是這樣做畢竟不是長久之計,遲早是要放開的限製的。
“殿下,臣也知此乃是權宜之計,然人性如此,就算殿下予臣便宜行事之權亦無可奈何也,除非陛下下旨,打開錢莊的晉升之道。”
楊士奇話到這裏,包括朱允熥在內的所有人都為之沉默。
讓洪武皇帝下旨打開商人的晉升之路?想都不要去想,從大明的商人連絲綢都不能穿便可見一斑。
而士人則更是會瘋狂阻撓,因為此事撼動的是他們整個的群體利益,誰都不會允許。
一旦處理不好,真的會動搖國本。
當然,商人也不會坐以待斃,大明朝到最後不還是被士人所不屑一顧的東西而吞沒?連帶著皇帝、士人、商人、百姓全都一起陪葬,以至於血腥籠罩著整個華夏大地。
“此事不必再言,商人可富國卻不能強國,反之亦然,你等需引以為戒,萬不可忘了為官之本。”
“走吧!隨我去商會一觀。”
商人入仕的事情被朱允熥一語帶過。
他倒是想讓商人入朝為官,中和一下廟堂之上氛圍,畢竟一個國家的上層建築不懂商業怎麽能行?
xiashom
然而目前的他還做不到,試試水都不行,或許將來民生錢莊的倒閉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到那時,便會有更多的民生錢莊站起來,他相信沒有人能拒絕如此龐大的利益。
能在朝堂上立足的官員,或許會迂腐,固執,但卻不會有一個人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