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驗證和保密(求訂閱)
字數:5588 加入書籤
陸行舟可不敢用手去摳石墨烯,那可是納米級材料。
隻要觸碰到,把手指頭切掉都輕而易舉。
所以,還是需要用金屬小鉗子去劃拉。
要是能劃拉出東西,甚至感受到薄膜,那肯定就成功了。
現有的大多數製取方式,其實都是製取出石墨烯粉末,還需要許多工序處理,才能得到微米級的石墨烯薄膜。
陸行舟這種製取方法出來的卻是很大的成品。
林豐池之前才會覺得如果這種方法成功,相當於批量生產石墨烯的辦法研究出來了。
其實現在網上搜索石墨烯材料,基本看不到像是透明膠帶一樣的石墨烯圖片。
大部分都是黑色粉末狀態。
科學家們看到透明狀態,那是用納米級別的觀察儀器,才能看到這種情況。
目前所有的製備方法中,還沒有陸行舟這樣,能夠獲得完整的1平方厘米的石墨烯呢。
網上找到最清晰的一張照片,石墨烯微片,那是十層以上的石墨烯堆疊。
還是像一團亂七八糟的紙屑一樣疊在一起。
納米級觀察設備才能看到的景象。
可以說,陸行舟已經開創了曆史。
研究出的石墨烯薄片,已經能運用到各種地方。
別人的石墨烯是幾平方微米大小,還卷在一起。
陸行舟的1平方厘米,相當於10的八次方平方微米,這是大了多少倍!
見陸行舟操作的笨手笨腳。
林豐池終於忍不住開口道:“讓你師兄來,真不知道你是怎麽做到這一步的!”
劉濤自告奮勇上前,接下來就是見證曆史的一刻。
陸行舟嗬嗬一笑,很配合的將金屬塊交給師兄。
反正成果別人又搶不走,給師兄操作一下又何妨。
劉濤的操作就科學多了,他沒有強行去取石墨烯薄片。
而是將金屬塊,拿到了電子顯微鏡下準備放大到微觀視角,看看到底有沒有石墨烯。
要知道石墨烯的貼和性非常強。
別看金屬表麵很光滑,其實放大到微米級別,同樣是坑坑窪窪。
這時候石墨烯其實完全貼在這些坑窪裏,鉗子就算夾住了石墨烯,也扯不下來,需要一定的技巧。
比如放在液體裏浸泡,或者加熱等等。
其實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人接觸過這麽大片的石墨烯。
以前大家都是看到的粉末。
像是什麽石墨烯電池,石墨烯內褲,都是將粉末添加到其他材料裏,然後製作出來的。
和現在麵臨的情況完全不同。
經過科學的觀察,劉濤表情很複雜。
他原本以為小師弟就是隨便實驗玩玩。
結果人家直接就成功了!
他無比肯定的說道:“觀察到了,小師弟成功了!”
“我焯!”
另外一名博士師兄吳勇激動的拍了自己大腿一下,發出驚呼。
其他人也差不多,都感覺自己三觀都破碎了。
小師弟竟然做出了世界級成果!
這可是自從2004年,地球上無數頂級科學家,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林豐池也不可置信的讓劉濤讓開位置,他要親自用眼睛看看。
這種事,劉濤可不敢開玩笑。
林豐池很快看到了石墨烯結構,就緊緊的貼在金屬片上。
現在隻需要用一些特殊手法,將石墨烯取下來。
單單是研究這片一平方厘米大小的石墨烯,就能寫出無數篇論文。
可以研究石墨烯在這麽大的情況下,又有什麽特性。
可以實驗將這種石墨烯薄片的各種化學反應。
又太多可以實驗的地方了。
林豐池甚至開始產生懷疑。
這樣的學生,真的是自己帶出來的?
好像自己完全沒有交給陸行舟什麽東西。
都是給書單,讓陸行舟自己看出來的。
現在最關鍵的還是能不能重複實驗,林豐池親自主持大局,他來進行後續實驗設計,每個人都分配了任務。
陸行舟繼續重複實驗,看能不能成功。
劉濤也負責做一組類似的實驗。
一小時後,陸行舟這邊再次得到一片一平方厘米的石墨烯。
而劉濤卻一無所獲,他的那片金屬,已經有黑色斑點。
這顯然是鎂和幹冰反應,出現了碳。
“我的天,這到底怎麽回事!”劉濤快把自己頭發抓禿了,但就是想不通。
這次陸行舟還是單獨在自己房間做的實驗。
林豐池見狀笑了笑說道:“隻要你小師弟能重複實驗就好,應該是有一些訣竅。”
說完他看向陸行舟。
“嗯,是有些特殊的地方。”陸行舟肯定的點點頭,但並沒有說訣竅在什麽地方。
這東西,肯定不能隨便說啊。
石墨烯批量製作,還是這麽大一塊,價值實在太大了。
就算是導師詢問具體參數,陸行舟也不會輕易說出來的。
除非是國家實驗室,要購買這項技術,用在j事上,用錢買技術或者材料,他才可能透露。
否則誰問陸行舟都不會說。
最關鍵的就是幹冰那精確到小數點後6位的厚度,還有鎂顆粒以及重量。
這種微觀層麵的化學反應,可以肯定是量子力學範疇。
量子層麵大家都沒有研究透,有太多未解之謎。
就算別人知道陸行舟的關鍵點,是重量和厚度上,其實也無法獲得成功。
首先6位數,相當於6+6位的密碼。
需要嚐試1000000次尋找組合。
這100萬是幹冰的厚度100萬種可能,重量和顆粒大小也是100萬種組合可能。
最後疊加在一起,還要再尋找數據。
而且別人也不知道是精確到小數點第六位,萬一是10位呢,所以基本不可能複製這個實驗。
就算用超級計算機找到重量和厚度組合了。
那人類又如何在現實裏,測量這樣的厚度和重量呢?
最小的重量單位是阿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1毫克=1000微克;1微克=1000納克;1納克=1000皮克; 1皮克=1000飛克; 1飛克=1000阿克;
雖然有最小的重量單位,可人類最小能測量的重量,其實沒有達到阿克級別。
前幾年利用碳納米管技術,科學家才終於設計出了一種能測量病·毒的秤。
當病·毒放在碳納米管上,電流經過碳納米管可以通過計算擺動的頻率來獲得它的韌性和硬度數值。
這個數值就可以計算出碳納米管上病·毒的重量。
雖然人類已經可以精確測量病·毒這麽重的微觀物體,想要找到陸行舟製作石墨烯的相關參數依舊很難很難。
也需要很多年時間,才可能成功。
畢竟這可是22世紀的技術,就算陸行舟現階段,也是通過虛擬空間才實現的操作。
當然他肯定以後也要設計現實裏的測量辦法,這才可能將技術推廣。
否則,他就解釋不清楚,自己怎麽測試到的這個重量。
別人要生產石墨烯,難道每次都找他提供幹冰和量好鎂的重量。
好在前期不用關心這些,誰想要石墨烯薄片,找他購買就好了。
就算用在j工上,這點也是無法改變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