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分析

字數:3906   加入書籤

A+A-


    “蘇柄天9秒99,成為第三個打破10秒的黃種人,”

    “大阪大獎賽,蘇柄天閃耀全場,9秒99震驚世人。”

    “今天,這場比賽,連蘇風都無法搶走蘇柄天的榮光!”

    得益於現在發達的網絡媒體,當天晚上,關於蘇柄天打破10秒大關的消息已經開始鋪天蓋地的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

    當然,有時間看了這場比賽直播的人,早就開始在自己的圈子裏炫耀“自己再次見證了曆史什麽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中國又出了一個破10的高手!

    “我的天,今天網上,電視上,這都是怎麽了,中國短跑這是要爆發呀。出了一個蘇風還能算是偶然,但是這接二連三的破10,這在美國都是不容易的事情。”微博上,在一篇新聞稿下,一群網友自發加入了討論的大軍。

    畢竟,現在最熱的話題就是男子百米,中國有一個巨星一樣的運動員,這就是其它娛樂新聞根本無法比擬的影響力。

    “不是,這個蘇柄天不也是何軍何指導的徒弟嗎,這不是他們兩個厲害,是中國出了個現代版伯樂呀。”

    “拜托,就算是伯樂,但馬也得是千裏馬才行,沒有千裏馬,有伯樂也是白搭,隻能挑選出一些次一級的馬來。”

    “不是,我讚同上麵兩個結合的觀點,但是咱能不能不用馬來形容,不覺著這是對蘇風和蘇柄天的不尊重嗎?”

    “你們吵你們的,我就想問問,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接力有三個破十的運動員了?中國有能力打破兩個接力強國的統治了?

    上次奧運會和世錦賽都是這樣,每次看的時候都能看出蘇風的無奈。

    其它的隊伍還好說,但是美國和牙買加,一個有加特林能做最後一棒,一個更是直接有博爾特坐鎮,前麵差太多,蘇風每次就算明顯拚命了也跑不過他們。

    現在好了,蘇風終於有了實力強勁的隊友,說不定我們接力隊的成績還能再進一步呢?”

    這段話說完之後,接下來的跟帖都晚了一會兒,顯然大家即使是在網絡上也在沉默。

    蘇風是誰,世界百米紀錄保持者,拿過奧運100米金牌,200米金牌,還有世錦賽100米,200米金牌。

    即使某一次他輸了,那也是唯二可能獲得金牌的運動員之一。

    這樣一個運動員,要說他對自己參加的接力項目沒有過奪金的想法根本就不可能,即使是他從沒有說過。

    蘇風心裏有不甘和遺憾,不用說他們也能知道。

    可是現在,加上蘇柄天,中國隊有了三個破十的運動員,接力隊的成績也許真的大有可為。

    網友的討論還在繼續,電視總台這邊也沒有閑著,畢竟他們有著官方的資源,這是天然的優勢,不用不是浪費了嗎?

    於是第二天晚上,當輿論徹底發酵之後,他們在體育台的黃金時段專門開辟了一個臨時的節目,請來了國家體育總局的一位主任和老朋友牛少君牛教授,專門來分析蘇柄天跑出9秒99的原因和所帶來的連帶影響。

    這個節目正好卡在輿論處於最高時段的時候,可謂是恰到好處。

    無數的觀眾在分析來分析去之後發現,還是要專業人士來,才能給他們一個準確的答案,他們自己的分析總有一些隔靴搔癢的感覺,總之就是到不了點子上。

    現在剛好是需要一個官方的專業節目的時候。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楊劍。就在昨天,我國運動員蘇柄天以9秒99的成績成功突破了人類百米的十秒大關。這在民間引起了巨大的關注,所以我們有幸請來了體育總局的王主任和清大的牛教授,就相關話題為我們做出一些分析。”

    “大家好,我是王華。”

    “大家好,我是牛少君。”

    “牛教授,從蘇風開始,到張陪蒙還有蘇柄天,連續三個中國人打破曾被認為人類天塹的十秒大關,這無疑是非常的振奮人心的,您對此是怎麽看的?”

    “是這樣。從蘇風開始,是證明了我們黃種人也可以跑進十秒,到後來的張陪蒙,蘇柄天,他們是證明了我們黃種人在短跑上的天賦還是不低的。不隻蘇風一個人可以,還有更多的人可以跑進十秒!

    其次,這也是我們國家近些年來對體育方麵加大了資金扶持,這才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頂尖運動員。

    就以蘇風他們三個來說。

    蘇風和張陪蒙算是一批的,而蘇柄天雖然隻是晚了幾年進入國家隊,其實在我們內部這已經不算是一批了。

    如果蘇風和張陪蒙算是一批次,蘇柄天就是二批次。

    而接下來可能還會有三批次,四批次,這才是我們現在所關心的。

    還有一點,是關於蘇柄天的,其實說一說也無所謂,就是這個個頭,蘇柄天的身高和蘇風張陪蒙差別很大。

    他的身高隻有1米72,而張陪蒙是1米86,蘇風是1米88。

    這就導致了他們屬於不同的類型。

    一般來說,百米跑運動員可以分為“步長型”和“步頻型”兩種。

    顧名思義,步長型就是每一步邁出的距離較長,相對的,擺動雙腿的頻率就偏低。

    而步頻型則剛好相反,步頻很高,但每一步邁出的距離就相對偏少。

    張陪蒙和蘇風就是屬於步長型選手,當然,蘇風能跑出現在的成績,也是他在步長型的基礎上兼顧了超快步頻的關係。

    而蘇柄天就是屬於典型的步頻型選手了,他每步隻有2米多一點,而蘇風和張陪蒙的步長則達到了2米3到2米4的程度。

    也就是說,蘇柄天的每一步都比那些身高高的選手少了03米左右,可以說,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尤為難得,可以說比其他身高體長的選手來說更為困難。

    通過比賽的直播可以看得出來,蘇柄天的這種“短腿快跑”式的跑法,需要他有更快的啟動,更快的動作,這反而形成了他自身的特別的優勢,節奏非常的強勁。

    很難讓人想象他這種相對矮小的體型是如何獲得如此巨大的能量的。

    但可以想象的是,要通過訓練形成這樣的肌肉力量,需要的是比常人更刻苦的訓練。

    我覺著蘇柄天更像是一個“半天賦”型選手,而另一半則是他的自律和努力。

    所以,雖然蘇風的成績更好,但我在這裏還是要向蘇柄天說一句,蘇柄天好樣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