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諸葛亮的應對

字數:4223   加入書籤

A+A-




    “你說。”

    “蔡家子弟遍布荊州各郡縣,他們都有職務,將軍能否讓他們全部辭官?”

    “不可能!”

    “那將軍是否希望他們都能夠升官?”

    “都是家族子弟,我當然希望他們升官。”

    蔡瑁說道這裏,有些明白司馬懿的意思。交出兵權,家族才能蒸蒸日上麽?

    司馬懿繼續說道:“將軍和丞相早年相識,更應該能體會到丞相的誌向遠大,將軍封侯指日可待。將機會留給子孫和晚輩豈不是更好。”

    司馬懿這話說的已經很明白了,放棄兵權,為蔡瑁和蔡家的以後多考慮!

    蔡瑁沉思著說道:“我明白了,我會好好考慮的。司馬仲達是個人才,我看好你。”

    三人離開了蔡府,蔡瑁親自將三人送到門口。

    偷看的徐庶,心中陷入了絕望,這代表著什麽,已經不用需要任何言語來證明了。

    很快他找到了魏延。

    劉備和魏延的相識,也算是偶然。那日,魏延違反軍紀,和一個同僚打了起來,被上司責罰50軍棍。恰好劉備路過,給求了情,這才免去了軍棍。

    隨後兩人一起喝酒吃肉,就這麽認識了。

    魏延看著徐庶,心情煩躁,他不是個會轉彎抹角的人。他真的很感謝劉玄德,如果真的如傳言一般,劉琮投降了,那他肯定會選擇跟著玄德混飯吃,至少玄德夠仗義。

    可是,他也不是傻子,無論是武力、名氣,他都要比關羽、張飛、趙雲差上很多,去了最多是個百夫長。

    “文長,現在情況緊急,你告訴我,軍中有沒有什麽流言傳出。”

    魏延點了點頭,低聲說道:“有的,有一些家族子弟傳出風聲,劉琮要投降曹操。”

    果然如此!

    情況居然會變成這樣麽!

    劉表的兒子居然這麽無能!荊州的世家大族們居然這麽無恥!

    “還有什麽消息麽?”

    徐庶隨口問道,他的心境有些亂了,他要立刻回樊城將此事報告給孔明。

    “荊州的士兵也不想麵對曹操的大軍,他們和平已久,不想打仗!”

    “這……糊塗!歸順了曹操,他們以後就不會打仗了麽?無論曹操要打孫權還是劉璋,他們肯定還要繼續拚命!”

    徐庶繼續說道:“文長,我要回樊城了,你自己保重!”

    看著遠去的徐庶,魏延終究沒有提出要一起跟隨。徐庶說的沒錯,曹操以後還有更多的大戰要打。

    那兩個女孩說的也沒錯,他確實想當將軍,他不想屈於人下,他魏延有膽識有能力,隻要給他一支軍隊,他必定能夠證明自己。

    ……

    蒯家,五人齊聚,勸降的任務已經完成。

    現在隻剩等待最後的結果。

    蔣幹有些擔憂的說道:“不知道蔡瑁會不會同意投降?”

    周不疑眼睛看著辛憲英,嘴裏說道:“即使他不同意,讚成投降的官員也占了一大半了。”

    司馬懿給出了肯定答案,“蔡瑁會想通的,投降,所有蔡家子弟會升官。反之,如果他們不投降,一旦作戰失敗,那蔡家也許就會被連根拔起。其餘世家都能撈到好處,丞相未必會有什麽阻礙。”

    “我觀察荊州衛兵,他們提到打仗的都是麵帶憂色,如果荊州投降,他們估計會欣然接受。”

    辛憲英參與這種討論,之前她和呂玲綺都是默不作聲,每天都在忙碌自己的事。

    “憲英好聰明,觀察的好仔細啊!也就是說這次荊州不會爆發戰爭,一切就這麽和平的結束了?”

    周不疑誇張的讚揚著,眼睛可是沒有離開過對方。

    呂玲綺真想給這個家夥一拳,為什麽小主公要用這樣的人!

    辛憲英沒有生氣,微笑著說道:“以後的事情,那就不是小女子能猜到的了。不過主公讓我籌集糧食,而且特意提出要以他個人的名義,不要用丞相的名頭壓人。”

    蔣幹、司馬懿、周不疑完全蒙了?

    這什麽情況,要糧食幹什麽?

    蔣幹率先問道:“不知道倉舒公子要糧食幹什麽?他又要籌集多少糧食?”

    辛憲英搖了搖頭,“我不知道,主公沒有說,我猜測可能是為了預防有流民被餓死吧?”

    司馬懿思考半晌,也沒有摸到其中的門道,但他跟隨曹衝也有一段時間了。

    “一旦劉琮決定投降,我就去各方遊說,定會努力完成主公交代的認為。”

    周不疑也隻能跟著說道:“我也會去找所有認識的朋友,他們每家也都能拿出來一些糧食。”

    ……

    樊城。

    徐庶率先將此事告訴了諸葛亮。

    “孔明,怎麽辦?我現在心已經亂了,實在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

    諸葛亮沉默良久說道:“怎麽辦要由主公決定,但我們要做的事,不能讓主公知道。”

    “什麽事?”

    “首先,繼續加大流言的力度,曹賊破城之日,就會屠城!”

    “孔明,如果劉琮投降,那樊城就是一座孤城,根本守不了的。”

    “我知道!而且我也能猜到主公必定不會投降曹操,那就隻有三條路可以選。第一、去江夏,投靠大公子劉琦。第二,現在就攻打襄陽。第三、嚐試攻下江陵,聯合大公子劉琦,還有其餘荊州南郡不肯歸降的將領,一同對抗曹操。不論選擇哪一條路,我軍的輜重和糧草不能丟,最好能遷徙大量的百姓。”

    徐庶眼前一亮,敬佩的說道:“孔明好算計,這樣百姓必定請求跟隨主公,沒有人想被屠殺。如果曹操不追,那最好。如果曹操追擊,那我們也可以藏兵於民,和曹操展開一場大戰。”

    “什麽好算計,這也是無奈之舉啊!去江夏就等於放棄了整個荊州。可進攻襄陽,又多少人會跟著一起反叛?我軍根本沒有時間造攻城器械。唯有拿下江陵才是最好的選擇,可江陵距離此處不算太近,我們的水軍和船隻都不足。”

    諸葛亮也陷入了深深的無奈。

    “我這就去找大公子劉琦求援?”

    “你別去了,我會派人去通知劉琦公子。大公子兵太少了,改變不了大局,現在隻能希望劉琮二公子是個少年英雄,能夠穩得住局麵,不要投降曹操了。”

    諸葛亮開始一邊偷偷命人收拾劉備的家當,一邊派出大量斥候和巡邏騎兵,一旦確定劉琮投降,那就要立刻展開行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