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公道自在鬥量中(下)

字數:5548   加入書籤

A+A-


    五月,初三。

    李孟羲一早起來,小弟未醒。

    今早有分糧大事,不能等弟弟自然醒了,隻好把弟弟叫起。

    然後,哥倆匆匆穿衣,洗漱,找地兒,吃飯。

    吃飯的時候,李孟羲想起,劉備等人昨夜守糧一夜,今早未回。

    而且,鄉勇們也沒回來。

    還有,分糧得快點分完,縣丞收糧的時候,收了兩天。

    義軍給百姓分糧,也得兩天。

    這就意味著,鄉勇們得連著看兩天糧食。

    吃喝全在外邊。

    想到此節,李孟羲叫來張飛管家,跟其交代,讓煮好五百人的粥,五百人的餅子,還有碗筷,做好備著。

    等不久,鄉勇們會回來輪換著吃飯。

    管家去了。

    待吃完飯,李孟羲匆匆去縣衙處,去找劉關張。

    此時,天已大亮,太陽升起,昨夜,劉備告知百姓,要百姓天亮過來,有大利相讓。

    百姓不知是何事,一早就來觀望。

    當李孟羲和劉關張匯合,就等李孟羲來了,分糧,開始。

    有鄉勇敲鑼城裏轉了一圈,邊敲邊喊。

    “分糧了分糧了!

    日前交糧多少,今日分還多少!

    眾父老弟兄,拿好物什,縣衙前分糧!縣衙前分糧!”

    喊了一通,百姓都知道是說交的糧食又還回來。

    可百姓哪裏遇到過這樣的事,隻有交完官府說不夠還要再交,哪裏見過交的糧食還還回來的。

    百姓們將信將疑,朝縣衙處圍去。

    李孟羲看,缺東西啊,缺稱,鬥啊啥的。

    皺眉便忙讓一隊鄉勇去張飛家去取去了。

    片刻後,稱和筐子鬥升之類的東西都拿來了。

    劉備於縣衙城堡門前,糧堆之前,朝圍著的百姓拱手一禮。

    “眾父老弟兄!

    昨夜某與縣丞一夜清查,算得若討賊,用大戶豪強之糧已足用,不必用百姓之糧。

    值此青黃不接之時,縣丞感百姓不易,故前日所交之糧,今日縣丞令全數奉還!”

    百姓聞言,轟然一片,不可置信的竊竊私語。

    “隻用大戶糧,不用咱的?”

    “人大戶交的糧是多!”

    ……

    這一刻,百姓第一想到的,倒是有點感激大戶了。

    感謝大戶交那麽多糧。

    然後,才是感激劉備,再是,感激沒影的縣丞。

    分糧開始,劉備跪坐矮幾之後,關張二人站立左右。

    劉備右手旁,大筐兩個,筐裏裝滿一支支竹片。

    隨手拿起一片竹片,劉備看了一眼,“城左西街李鼓,二十四鬥。”

    念完,劉備抬頭,目視人群,問到,“李鼓何在?”

    問了一聲,沒人應。

    “城左李鼓?”

    “李鼓?”

    劉備問,張飛這個聲音很大的傳聲喇叭也幫著大喊,喊李鼓。

    百姓也四處張望,幫著喊李鼓。

    人群中,李鼓在。

    家主李鼓,家中老幼八口人,故交二十四鬥糧,其中四鬥,都是借的,交了糧,家裏一點糧食沒有了。

    今兒個本是打算去走下親戚,借點糧支應幾天,新麥快下來了。

    現在,聽人劉玄德要把糧還回來,年過五十的李鼓,有種絕處逢生之感。不用借糧了。

    人們都喊李鼓,李鼓抓著幾個破麻袋就往前擠,幹擠擠不過去。

    李鼓著急的頭上急出了汗,焦急的不行。

    “你是李鼓?”

    有人看到要往前擠的李鼓。

    “是……是俺!”李鼓應到。

    “是你你不吱一聲?”旁人指責。

    李鼓靦腆一笑。

    絕大多數的的老農就這樣,靦腆木訥,怕事,高聲應一下都不敢,膽小如鵪鶉,倒不是說這人缺心眼。

    旁邊的人給李鼓讓了位置,李鼓這才慌裏慌張的擠到前邊去了。

    終於到了前邊,擠出來的時候,太擠了,李鼓出來的時候,鞋擠掉一個。

    漢代貧民百姓穿的鞋很不好的,草鞋草絆,好一點的是麻絆,草鞋能有多合腳,鬆的不行,走路都會踢掉。

    李鼓抽腳出來,鞋不見一隻,想回頭找鞋,又不猶豫想領了糧再找。

    就領糧這麽小一個場麵,愣是把這個老農緊張的手足無措的。

    “老叔,恁是城左家主李鼓?”劉備和煦的笑著,問拘謹的走來的老人。

    “俺……俺是。”老人憨厚的笑著,手攥著麻袋,不敢過於上前。

    “糧二十四鬥,左右,稱糧!”

    劉備說到。

    早就候著的一名機靈鄉勇,朝老人招手,“老叔,麻袋拿來!”

    然後,拿過李鼓的破麻袋,有兩個鄉勇撐空袋,一個拿鬥,一個鄉勇抱著糧袋,就口往鬥裏倒糧。

    一鬥糧滿,鄉勇抱著鬥就準備往空袋裏倒。

    劉備側目,看著這一切。

    “慢!澄(deng)澄鬥,滿鬥!”劉備吩咐。

    得了劉備吩咐,管鬥的那名鄉勇,鬥放在地上,抱著左右晃蕩兩下,李孟羲好奇探頭觀望,見鬥這麽震晃兩下,裏邊的糧,下去一褶。

    李孟羲恍然,原來糧食放鬥裏,晃兩下,更瓷實,能裝更多的糧,原來如此。

    突然就想起了,鬥這玩意兒,作為常用於計量糧食的工具,在古代,圍繞鬥,有很多故事。

    比如,某電視劇就有,百姓交糧,滿鬥的糧,稅官對著鬥踹了兩腳,然後說不滿。

    撒出來的糧,自然貪官們貪了。百姓不敢與官爭,隻得把糧補上。

    鬥和計量和糧賦緊密相連,鬥公不公正,便是官府公不公正。

    於如今,便是劉玄德公不公正。

    管鬥的那個鄉勇很機靈,把鬥晃了又晃,然後捧了好幾大捧麥子,把鬥放滿,然後很是時機的打趣李鼓,“老叔,你看這鬥滿不?”

    老農李鼓摩挲著粗糙的手,激動又拘謹,“滿嘛!”

    “好嘞~”這機靈鄉勇抱起鬥,然後叫賣一樣,“滿穀一鬥~”

    聲音帶著尾音,很像沿街叫賣的小販。

    眾目所視之下,滿滿一鬥麥子,嘩嘩倒入麻袋之中。

    再第二鬥。

    “滿穀二鬥~”

    ……

    “滿穀三鬥~”

    ……

    其本職可能是一個小販的機靈鄉勇,在其很有腔調的叫數聲中,二十四鬥糧,裝了未滿三袋,全數還於老農李鼓。

    真個把糧還給自己了。

    李鼓老眼之中,盡是晶瑩。

    去年孫兒餓死,李鼓都沒哭。

    這下,背住糧往回走,老農低著頭,臉一轉眼淚鼻涕就下來了。

    劉備沒看到的吧。

    百姓們看到了。

    “關將軍,找人幫忙把糧抬回去。”李孟羲說著。

    這下,不僅把糧還了,還幫著送回家。

    這……

    沒見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