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城的輿論布局

字數:4024   加入書籤

A+A-


    洛陽城邊邊角角的角落裏,最近多了一些外來的說書人。
    這日一早,說書人又悄悄出現在各處了。
    一說書人來到菜市,也不管人多人少,往牆根一站,一圈掃了一眼,清了清嗓子,喊唱到,“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七雄五霸鬥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什麽龍爭虎鬥。”
    開場詞唱完,很是吸引了一些路過的目光。
    早起來買菜的一個太學生,在聽完唱詞,他放下了手裏的蘿卜,很是詫異的朝牆角看去。
    在牆角,太學生看到一個衣著樸素的說書人,菜場的娃娃們圍上了說書人,吵鬧著讓說書人講故事。
    “好好好,”中年說書人慈祥的笑著,“那今日,咱便說說這盤古開天地的故事。”
    “話說,天地未分,陰陽未判,世間混沌一片……”
    說書人講著盤古開天的故事,和之前唱詞的驚豔相比,讀書人講故事的水平可差上了許多。
    太學生在旁靜靜的聽了一會兒,他很想上前再問一遍之前的唱詞,總歸是臉皮薄,猶豫了又猶豫,還是離開了。
    此處隻是一例,旁處還有更多的讀書人在四處走動。
    在騾馬牲口市場,有另一個說書人,說書人來到鬧哄哄的馬市,隨意找了個地方一站,也不管旁人看不看他,說書人清了清嗓子,唱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天地自此清濁辨。”
    唱完,說書人朝看過來的人們笑著拱了拱手,“兄弟初到寶地,尋個吃飯營生,還請諸位,捧場捧場。”
    旁人問,“說書的,今兒說個什麽故事啊?”
    說書人清了清嗓子,猥瑣的朝那人猥瑣的笑了笑,“嘿嘿,今兒個,咱就說個,《小寡婦癡纏三漢》的故事!”
    騾馬市的男人們,聽到這個猥瑣的故事名,都心照不宣的狹促的笑了笑。
    從巨鹿來的人,旁的說書人,可能是業餘,是著人偽裝的,但這個說葷段子的說書人,可是正經的說書人。
    就看,說書人滿口黃段子亂飆,不一會兒,一圈就圍滿了聽的眉飛色舞的的看熱鬧的人。
    簡雍巡查路過此地,說書人說的葷段子讓簡雍聽的直咧嘴。
    簡雍也是無語了,明明開場詞說的那般好,說的書卻那般粗劣不堪。簡直就是,屎盆子襄金邊,簡直就是暴遣天物。
    隨著朝陽升起,洛陽城各處,巨鹿來的說書人們陸續“上工”了,既然是說書人,職責便是說書。
    和洛陽本地的說書人相比,巨鹿來的說書人多了一些引人注意的賣點,賣點就是,每開場之前所唱的定場詩詞。
    洛陽乃文華重地,洛陽的讀書人比天下旁處都多,哪怕是未讀過書的人,也能從對仗功整音韻和諧的詩詞中分辨出好壞。
    因為這些水準極高的定場詩詞,這數日,巨鹿的說書人們在洛陽吸引了足夠多的注意。
    ……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一處酒廬裏,說書人念完定場詩,啪的一聲驚堂木落幾。
    “好!”
    “講的好!”
    ……
    酒廬裏酒客們,轟然一片叫好之聲。
    漢人尚武,前漢衛霍北擊匈奴之壯舉,哪個男兒而為之心潮彭拜。
    一首邊塞詩,放在大漢中樞之地洛陽來,很是應景。
    由李孟羲精挑細選出的定場詩,每一首都不簡單,每一首,放在漢時驚豔,放在詩歌昌盛的大唐大宋也足夠驚豔。
    哪怕說書人講故事的水平再爛,隻要加上堪稱千古佳作的定場詩,就足夠引人矚目,這就叫,跨維打擊。
    ……
    又一處,乃城門口處。
    說書人對著來來往往的人唱道,“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好!”
    一陣叫好之聲響起。
    ……
    水井處。
    說書人唱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水井邊多是打水洗衣的婦人,聽到說書先生念的詩,婦人們詫異的看著說書先生。
    “好詩!真是好詩!”人聲響起,路過水井的路人出聲讚歎,並停下了腳步,準備聽說書人往下講。
    ……
    某處,說書人唱到,“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好!”旁邊人大聲叫好。
    ……
    某處,說書人唱,“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定場詩一出,叫好聲眾。
    ……
    說書人們不遠千裏來洛陽,不僅僅是為了說書來的,乃另有目的。
    至半晌之時,書說的差不多了,說書人打眼一掃,看著圍的滿滿當當的販夫走卒人等,說書人話音一轉,“下邊,咱再說一位當世豪傑人物。
    諸位可能要問,這豪傑人物是誰,又是何方人士,又為何,能擔的起豪傑之稱?
    且聽某,一一說來。
    ”
    販夫走卒們聽的入迷,一片安靜。
    說書人幽幽說到,“話說,在河北涿州地界,有一婁桑村。
    這婁桑村中,生一百年古桑,古桑雖老百載,卻枝繁葉茂的如若屋蓋。
    據傳,古桑蔭敝之下,必出貴人啊……”
    “至黃巾之亂,也正是那婁桑村人劉備劉玄德,自募鄉勇數百起抗黃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