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你說的,有理
字數:2875 加入書籤
白河灘官軍營寨所有將兵已完全進入了圈套之中。
經一場大火,營寨被焚毀,士卒有逃亡,遭受重大打擊,大部分士卒仍然保有基本的紀律,這難能可貴。
但,在有心算計之下,此部官軍的戰鬥力徹底土崩瓦解了。
官軍將領在好心商人的建議下,派了手下五分之四的人去采買木材,且為了所謂的保密,為了不引人注意,特意去外縣去買,遙遠的路途,加上人力被分散成了幾十隊之多,這要是突然爆發戰事,分的七零八落的兵力根本沒辦法作戰。
官軍的組織度已被肢解殆盡。
這還不算完,恐官軍在短短時日就重建起營寨,為盡可能拖延時日,由義軍所假扮的商人刻意誘導官軍大起土木大建營寨,如此以來,人力物力糜費多矣。一個大型營寨,少說得拖延官軍半個月之久,這半個月時間,官軍八成兵力都七零八落的散在外邊,剩下的兩成兵力又在整日忙碌著建營,士卒疲憊倒在其次,關鍵在於一旦投入營建,官軍就失去了戰備狀態。
就如,定軍山之戰,夏侯淵因為顧著修鹿角被黃忠斬了,同理,當官軍忙著挖坑的挖坑,抬木頭的抬木頭,當官軍處於忙碌之時,僅剩的兩成官軍,就正如定軍山的夏侯淵,會在突襲之下,被輕易殺的潰不成軍的。
兩成官軍,大抵一百餘人,這一百餘人雖然人力湊在一起,雖然在將官號令之下依令行事,但是,隻需步卒二三十突然殺來,百餘正忙著幹活手無寸鐵的官軍士卒無任何相抗可能。
在張飛的計劃中,兵力有限,留於對付白河灘官軍的兵力,頂多五十。
現在,事已成,已不需五十人,若起事時,隻需騎兵三五人突然衝殺過來,能立刻把區區百餘人的官軍殺的七零八落。
甚至於,都不需五個騎兵,三個騎兵也夠了,更甚者,隻來騎兵一人,一精銳騎兵突然殺入毫無防備的工地,殺散百餘官軍並不難。
張飛連夜的一把火下去,一部大敵已拔除。
滿打滿算,算上幾十個帶著官軍采買隊伍四處亂跑去遠處采買木材的人,再加上留於時起之時攻打官軍營寨的二三十步卒或者三五騎兵,也就耗費了五十來人左右,完美達到了預期目標。
這還是開始,待一兩日後,各“商隊向導”幫著官軍的采買隊伍隨便找好賣家之後,後邊就可以由官軍士卒自己往返各處了,待各向導回趕,幾十兵力重回義軍,到時,隻需留出作戰人手,隻需留個三五騎兵就夠了。
本來,五十兵力拔除官軍一個軍寨,已經夠艱難的,結果到最後,竟隻需三五騎兵而已。
回顧整個夜襲計劃,從木馬計開始,從故意把柴留給官軍開始,到後邊派人假做商隊以肢解官軍戰力,這當中,步步環扣,一步有差,事便不能成。
所幸,張飛謀劃嚴謹考量充足,以有備算無備,終於事成。
曾幾何時,李孟羲做事總是趕趁,好像他一直覺得,這一秒不把事做好,下一秒麻煩就會臨頭一樣。
於李某人自己,他自謂,兵道危行,不敢不謹慎,不敢稍有懈怠。
於昨日,官軍將領看到寨中堆積柴草,官軍將領為人足夠謹慎,其已敏銳察覺到了柴草堆積的隱患,結果,當時官軍將領著急著練兵,打算過明日再把柴草挪走。
官軍將領以為無事。
可正湊巧,就因耽擱了一夜,導致營寨被焚。
要是營中沒有堆積下大量柴草,那襲營士入營放火之時,會因沒有足夠的引火之物,以至於點起的火勢微小,從而致使整個夜襲計劃失敗。
夜襲隻有一次機會,一旦失敗,大者,再無任何瓦解白河灘官軍的可能,義軍就得留至少兩百精兵用於防備,往小了說,夜襲如果失敗,如果火攻失敗,那營中就混亂不了,官軍不亂,襲營之士就走脫不了了。待之後,官軍將領要巡查營寨查找失火成因,這一排查,十三個襲營士幾乎必然被查出來。
雖然說,十三個襲營士出發之前,已被張飛嚴令告戒,一旦失敗,全員處死,這十三人乃十三死士,大概能做到守口如瓶。
但,人心難料,萬一有人扛不住把事情抖了出去,一旦讓官軍知曉是涿州軍想趁夜燒營,一旦消息捅給朝廷,那完了,張飛的整個計劃就全毀了。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李某人整天忙的跟趕死一樣,他生怕疏漏處晚一步沒補救上,人就死了。
真是如此,就晚了一步,就慢了一步而已,就這一步之差,當真是完勝與大敗的差別,當真會死人。
大勝與大敗之細節差別,不全在張飛謀劃嚴謹,更在官軍之應對,若官軍將領稍微勤勉一點,稍微趕趁一點,隻要其連夜把柴挪到外邊去,就很可能不至整營焚毀了。
——
已成了一片灰盡的官軍營地舊處,衣衫不齊的官軍士卒,把營地中還完好的物資給拾了出來,在營地外堆了幾個小堆兒。
昨夜火勢突然,倉皇逃竄之時,官軍士卒根本來不及帶出什麽東西,帳篷,糧草,柴火,還有鎧甲,弓弩,刀槍等軍器,全燒在火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