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醫國聖手劉玄德(二)
字數:3080 加入書籤
劉備問,以三年免稅,換天下萬民喘息之機,還天下十年安泰,此策算不算得上高明,他拿討黃巾受降張角餘部之事來作為論據。
靈帝目視劉備良久,皺眉問道,“皇甫嵩言你挾賊自重,目無朝廷……”
劉備麵色一變,神色有些失措。
劉備心知,雖自己並無反心,可招降納叛與官軍對峙乃是實情,就恐陛下生疑。劉備心思急轉,思考著該如何含湖過去。
這時,靈帝好奇問道,“愛卿麾下,當真十萬兵馬?”
劉備麵色微變,“當真。”
靈帝目露思索,“愛卿頗有統兵之能也,朝廷盡用國庫,不過編練三萬,卿不用朝廷支應,竟可禦十萬之多,卿勝皇甫嵩多矣!”
劉備忙自輕道,“陛下,臣這十萬兵馬,可遠比不得官軍兵馬,差之遠矣!”
“奧?怎講?”
劉備解釋,“臣之十萬兵馬,乃黃巾降叛招募而來,張角敗,臣受降其部十五萬眾,此十五萬人,老弱婦孺混雜其中,臣盡選其中男丁,上至七十老翁,下至十二三四青少皆選拔而出,勉強方得十萬之數。
且,黃巾羸弱,兵甲不備,此十萬人力,身無片甲,手無寸兵,隻得拿木槍為器,除此之外,再無他物。”
靈帝聽劉備這麽一說,便笑了,他笑道,“哈哈!如此寒酸人力,也配稱軍?”
劉備陪靈帝笑了兩聲,繼而他正色,話音一轉,道,“陛下錯了。
敢問陛下,有十萬人編製清晰,分所屬分明,此,可配稱軍伍?”
靈帝皺眉不答。
劉備再問,“有十萬人能行能棲,十萬人行,能行數十裏而前後不亂,十萬人棲,能紮營有序,此,可配稱軍伍?”
接著,劉備又問,“十萬人能懂號令,能知進退,且號令森嚴,進退齊整,此,可配稱軍伍?”
三問問完,劉備謂靈帝道,“陛下,臣麾下十萬,雖老弱不齊,兵甲不備,然,此十萬人部屬分明,旗號森嚴,軍紀整肅,隊列齊整,足有可堪一戰之力。”
說到這裏,劉備不無自豪的笑道,“若非如此,若臣之十萬人馬無絲毫戰力,怕難以逼得皇甫嵩屢屢勢頹。”
靈帝不懂兵事,更不懂劉備的十萬乞丐兵是如何逼的皇甫嵩數萬精銳不得不退的。
靈帝把滿腹疑問問了出來。
劉備思索片刻,他對靈帝道,“陛下,趕請取來白布一卷,並筆墨一副,臣自為陛下講解分明。”
靈帝遂命令殿中護衛的羽林士,“來人,取白絹筆墨前來。”
不久,白絹與筆墨來,劉備請羽林士二人拉起白絹懸空扽起,而後,劉備在白絹上開始畫起陣圖。
“陛下,且看,此是皇甫嵩將軍與臣所遇初日,皇甫嵩將軍領馬軍急奔而來,臣行軍半途,前隻義弟關羽所率八百先鋒。
兩方遇時,皇甫嵩離臣本隊,十裏以外……”
當日官軍與涿州軍第一場的對峙,在劉備講解下,靈帝漸漸聽明白了當時情形。
當時皇甫嵩領馬軍跟涿州軍先鋒遭遇之後,涿州軍急派斥候回報,涿州軍恐來者不善,立在原地停下了行軍隊列,而後,急把兵力調集,調集得上萬人馬整隊待命。
劉備講,當時為震懾皇甫嵩,隊列整備之後,不甚齊整,特令人拿長繩拉起比量,這才使隊列齊整。
待,皇甫嵩領千餘馬軍興師問罪而來,涿州軍萬人隊列已整備完畢,於是,緩緩壓去。
及兩方對峙,皇甫嵩輕兵而來,皇甫嵩兵馬少,且急行而來隊列不整,且其遠途奔襲人馬疲憊,而涿州軍兵力龐大,列陣緩壓而來,隊列整肅如山,這第一陣,皇甫嵩勢頹也。
在劉備邊畫邊講極其詳細的講解下,靈帝聽得興致勃勃,他有種身臨其境之感,靈帝哪怕再是不知兵,他也聽明白了,這第一陣,分明是皇甫嵩輕敵冒進,方才敗陣。
靈帝再一想到,皇甫嵩因輕兵冒進,在討長社黃巾時,也中了黃巾埋伏損失慘重,靈帝心裏就冷哼一聲,難怪皇甫嵩張口涿州不臣,閉口涿州軍不臣,卻不明說衝突原由,原來是要自掩其失。
隨後,劉備接著又講,“自皇甫嵩退卻,臣麾下軍師言,恐皇甫嵩領兵回去兵馬合一再經修整之後,會領大軍再來。
臣畢竟麾下招募降叛多矣,又兼臣乃一介白身,皇甫嵩貴為朝廷中郎將官,兼之麾下精銳數萬,若他一言不合要掃滅臣部,臣是束手就死?還是起而相抗?
黃巾歸降日短,縱臣束手,黃巾降兵必拚死求活,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皇甫嵩兵馬再是精強,亦多有損傷也。
臣恐因無謂之戰折了朝廷兵馬,便急思對策。”
“麾下軍師權衡利弊,謂臣曰,我部並不欲戰,而皇甫嵩兵馬強盛,仇賊心切,其戰意盛矣,故,若避兩家大戰,隻能逼皇甫嵩不敢戰,隻能逼的皇甫嵩不得不求和。
如此,方能免戰。”
於後,在靈帝萬分好奇之下,劉玄德便於白絹上畫下陣圖,講解起如何以戰迫和的究竟。
劉備講,連夜之間,使士卒口銜枚赤腳潛至皇甫嵩營寨周遭,又派騎兵於皇甫嵩寨外奔走不停以為擾亂遮掩,於一夜之間,十萬人分作百千隊陸續進發,耗一夜之功,十萬摸黑把車陣圍著皇甫嵩營寨圍了個嚴嚴實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