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沙土實驗田

字數:3068   加入書籤

A+A-


    農,為生息之本,為百業之基。
    李孟羲在早前做過一個推測。推測的根源是這樣的,據說,古代中原的土地產量隨著朝代推移,糧食是越來越高的。
    在古代漫長的時間跨度中,科技變化其實不大,漢代沒有化肥農藥,最後的古代王朝明清時期也沒有化肥農藥,明代用的是土肥,肥料來源是人畜糞便,漢代的肥料來源也隻是人畜糞便。
    也就是說,於肥料一項,明清之於漢代,肥料的來源沒任何變化。
    然,曆代畝產卻是逐漸增高了的,這卻又是為何?
    細思原因可能有,可能是糧種經過長時間培育,種子逐步優化,可能是水利灌既越來越普及,也可能,關乎肥料。
    假設說,後世畝產的增加,與糧種改良,與水利普及,與肥料,都有關係。
    那,於肥料,已知是,明清與漢的肥料來源和肥料種類沒有任何區別,那肥料沒有區別,又因何提高了產量?
    於肥料本身,用控製變量法分析其變量,肥料的變量有,肥料種類,肥料處理方式,及,施肥方式,大抵有此三種變量。
    肥料種類這一個變量,漢與明清無變化,所以增產原因,不在肥料種類。
    肥料處理方式一項李孟羲不太懂,但他知道肥料需要堆肥,他又問過巨鹿城的民夫們,民夫們也都知道堆肥。這說明,在肥料處理技術方麵,漢代跟後世明清,技術也沒差別。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既然種類不是差別,處理技術不是差別,那就大可能是施肥方式的差別,而這一點,李孟羲曾向許多農夫問過,農夫們的回答各不相同,農夫的施肥方式並不統一。方法混亂,必然多有謬誤之法,這或許也於就證明了,漢之施肥法,可能不如後世高效科學。
    基於這個猜測,考慮到要解決肥料產量,難度巨大,李孟羲便退而求其次,想通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這一點來解決肥料不足的問題。
    用,控製變量法來做初步考量,施肥這個問題,施肥本身,可有哪些變量?答桉是,施肥的數量,施肥的次數,施肥的頻率,施肥的時間點。
    於數量,這不需要探究,毫無疑問,一定限度內,肥施越多,莊稼越好。這一點,不需測試。
    於次數,十斤肥,到底是一次施完,還是分作十斤,隔一段時間施一回的好,不知。
    於頻率,到底是一月施一回肥還是兩月施一回肥好,不知。
    於時間,時間這個變量本身,又分多種構成因素,時間有晴雨,暖寒,植物生長周期之等等不同。那,到底是下雨天施肥好,還是幹燥的時候施肥好,是天熱時施肥好,是天冷時施肥好,還有,植物的生長周期,在作物一個生長輪回,是播種前就施肥的好,還是播種時肥料和種子一塊的好,還是種子發芽的時候施肥好,還是長葉的時候施肥好,亦或是,在拔節,開花,結穗,等等周期。
    有眾多變量需要測試,每一組測試,都需要有大量樣本以減小誤差。
    巨鹿城外,已墊起好多用於培育苗木的苗田了。
    緊隨於此,李孟羲準備劃出更多的田地以作為施肥試驗場。
    要試驗,第一步,得備好試驗土地,得備好幾千塊完全大小麵積土壤厚度土壤肥沃度完全一樣的土地。
    這第一步的準備工作,就已是極難。
    土地大小麵積倒好解決,著人拿著繩尺去量量就行了。
    而土壤厚度稍為麻煩但也不難解決,可以著人把土細細曬了,撿出其中的樹根草莖等雜物,然後精確稱量同樣重量的土,這樣就有了土層厚薄一樣的地塊。
    但,唯獨土壤肥沃度這一點,麻煩了。
    要保證土壤肥沃度一致,最好是去同一塊田裏去挖土,可,需求量太大,一塊田裏的土遠不夠墊起幾千塊實驗田所需,而土地的性質決定了,地塊與地塊肥力差距比較大,都不說不同地塊了,就是同一地塊,地頭跟地中間肥力也有可能大不相同。
    意識到了求土於田的巨大缺陷,李孟羲便將目光投向其他地方。
    那到底,哪裏有巨量的肥力相同的土壤呢?
    答桉是,河灘,沙子。
    沙子不是土,沙子莫說肥力了,沙子貧瘠的可怕,然,這反而是優勢。
    科學實驗中,有一個放大法,就是講,把小的現象放大,以方便觀察和記錄。
    用水來顯示聲波,用鐵屑來顯示磁感線,都屬於放大轉化法。
    那同理,肥力極其貧瘠的沙土就可以將肥力的作用效果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這就好比,一個饑餓的人,一個半飽的人,給這兩人一塊饅頭,想看食物吃下去之後人體發生的反應。那毫無疑問,饑餓的人吃了食物之後,身體的變化更為明顯。
    肥料也是此理,田地的泥土裏本來就有肥力,這因此,莊稼對施加的肥料反應不夠明顯,而沙子,沙子因為足夠貧瘠,所以肥料多一點少一點長勢變化非常之大。
    在斥候沿著河道尋找找到了足夠廣袤的河灘之後,李孟羲調發了大量車隊去拉運沙子,開始準備以沙土墊田。
    當農業部官員們聽聞李孟羲想用沙子種糧的時候,盡職盡責的官員們趕忙過來規勸,他們苦口婆心的勸戒萬不能如此,沙地產不了糧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