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鷹揚
字數:3733 加入書籤
這日,張飛神秘兮兮的提來了一籠鳥拿給李孟羲看。
這是一窩腦袋大大的眼睛圓溜溜的小鳥。
張飛說,這窩鳥可了不得,這是中山靖王陵墓上掏來的夜號子。
李孟羲詫異的看了張飛一眼,李孟羲聽到的重點是,中山靖王,陵墓,張飛爬墳頭了?
張飛此來,是想問夜號子是不能真的能馴,是不是真的能夜間偵敵。
“能啊!”李孟羲很肯定的點了點頭。
張飛來了精神,“怎麽馴?你教俺兩手。”
馴獸之核心方法是,條件反射。
李孟羲思索了一會兒,想明白了訓練方法,他對張飛道,“是這樣三將軍。
你先把貓頭鷹餓上兩天,等夜裏,你就站在箭塔上,貓頭鷹掛在高處讓它看著外邊。
然後,你再著人故意摸黑摸過來。”
“貓頭鷹有夜視之能,於夜晚,一切風吹草動,在貓頭鷹眼裏,無所遁形。
但此中有一難,貓頭鷹雖能看見人,可它又不會言語,怎能知它意?”
“所以,此中關鍵,在激勵也。”
“貓頭鷹餓了兩天,必是饑餓難忍,使曠野中隻留一人,使此人於貓頭鷹能視之處,突然呼喊出聲。
此為,引視之法。
貓頭鷹被此一驚,必目視向其人,必聲驚鳴叫。
一旦見貓頭鷹驚叫,立投食喂之。”
“依此法,重複百次,循序漸進,貓頭鷹當漸能知,隻要見了人叫上一聲,就能有食吃。
如此,隻需常加訓練,當貓頭鷹習慣成自然,夜裏見人必叫。
到此時,夜號便可用於夜時偵兵也。”
方法就是這樣,跟訓練犬類,訓練猴子,一個方法。
張飛撓了撓頭,眉頭微皺,一臉似懂非懂模樣,“就如此簡單?”
李孟羲笑了,“就如此簡單。”
能把夜號子馴的能夜探敵情,多驚人的技藝,張飛迫不及待的要立刻去了訓練貓頭鷹。
“別!”李孟羲攔著,“鳥還沒長大了,你再給馴死!”
張飛再一看,一窩貓頭鷹的確還小,便隻好養再養一段時間。
貓頭鷹暫時訓練不了,而且貓頭鷹這玩意兒,想想都難。
自古隻聞有馴鷹人,沒聽過有誰能馴貓頭鷹。
正好有空,“走,三將軍,咱去看看鷹。”李孟羲被張飛勾起了馴鷹的興趣,索性邀張飛一起去看看。
巨鹿城中,【鷹揚衛】駐地,李孟羲和張飛聯袂而來。
鷹揚衛有一百馴鷹士卒,這些個馴鷹士卒,沒人會馴鷹,他們暫時隻負責把鷹喂好。
因鷹隼珍貴,怕萬一爆發個禽流感什麽把鷹全弄死,鷹揚衛的衛生條例比軍醫營都要多了。
軍醫營該有的衛生條例要求,鷹揚衛都有。鷹揚衛駐地裏每日都要打掃,石灰隔三差五就得遍地撒一次,鷹揚衛諸人一人發了好幾套衣服,要求衣物每日一換。
還有,凡進出鷹揚衛的人,都得必須戴口罩。
最特殊的一點,凡鷹揚衛,不準與雞鴨鵝這些家禽有接觸,同時,凡鷹揚衛,不準再吃任何雞鴨肉,連雞蛋都不能吃。
這是因為,雞鴨鵝容易有禽流感,而禽流感容易在禽類中傳播,鷹,也是禽類一種,不可不謹慎防備。
劉備從洛陽帶回來的鷹有幾十隻,全羽的才六隻。
挑了兩隻大鷹,張飛一手一隻大籠子,跟李孟羲一起,出去馴鷹了。
——
馴鷹跟馴犬馴猴大概沒什麽本質區別的。
但是有一個大問題,犬類用其聽覺,用其嗅覺,犬類拴著繩子也能馴,貓頭鷹用其夜視目力,裝籠子裏也能馴。
可是,鷹,用的是其搏殺捕獵能力。
鷹若用,用在圍城之時,看見敵軍從城裏放信鴿的時候,撒鷹去捕殺信鴿,截斷敵軍交流,繳獲敵軍情報。這就是養鷹的軍事目的。
問題就在這裏,讓鷹發揮作用,得把鷹撒出去,鷹撒出去,不飛了嗎?
張飛拿著個小棍兒捅籠子裏的鷹,籠子裏的鷹嘎嘎嘎直叫。
張飛逗弄了老鷹好久,抬起頭,看見李孟羲仍是皺眉沉思之狀。
“怎了?”張飛起身問。
李孟羲眉頭不解,緩緩搖了搖頭,“似乎,馴鷹之前,得熬鷹。”
“熬鷹就是,一人一鷹大眼瞪小眼瞪上三天三夜,把鷹熬的心服口服為止。
鷹熬好,才能開始馴鷹。”
傳聞馴鷹之法如此。
李孟羲不由大感為難,“三天三夜不睡覺,眼一下不眨,我可撐不住。”
李孟羲有自知之明,他怕沒把鷹熬好,還把自己熬死了。還有,俗語說,玩了一輩子鷹,最後被鷹啄了眼。
這說明,馴鷹很危險,一不小心眼睛就被啄了,太不好玩了。
鑒於馴鷹的巨大的危險,李孟羲決定,馴鷹的事交給別人好了。
熬鷹暫且不去管他,李孟羲想起了生物課本上講過的一個試驗,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鱷魚麵放一塊防彈玻璃,玻璃後,放一隻活雞,一開始,鱷魚為了吃到雞,不停的撲過去,結果一次又一次撞到玻璃上,時間長了,鱷魚漸漸對近在遲尺的雞失去了興趣,到最後,科學家們把防彈玻璃去了,哪怕沒有玻璃格擋,鱷魚仍然對麵前的雞視若不見。
馭鷹之難,難在鷹隼撒手將飛。
不讓鷹飛走,方法有二,第一法,後世有種帶光纖引導的標槍導彈,導彈打出去之後,光纖可飛幾千米長。照此法,給鷹的爪子上拴超級長的繩子,鷹飛出去讓它飛就是,飛的再高,繩子一拉就把他拉回來。可此法,難點在於繩子,標槍導彈有可飛幾千米的光纖,高科技的光纖又細又輕又結實,要是給鷹栓繩,麻繩粗了,繩重,鷹飛個十幾米就飛不起來,要是繩子細了,又不結實,鷹有鋼鐵似的爪子和喙,細繩子撓一下就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