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樹脂(二)
字數:3189 加入書籤
李孟羲把透明燈罩拿了過來,價值近十萬錢的燈罩他一點都不珍惜,他直接拿剪刀把燈罩剪成了碎塊。
燈罩的外形跟鏡片的外形相去甚遠,所以,李孟羲就想看看能不能把之融化掉再重新聚合成一塊。
找來一口小甕,把燈罩投入進去,點火熬煮。
在熬煮過程中,李孟羲進行著其他測試,他拿起一塊燈罩碎片用火點了一下,立刻,碎片燒焦了,發出一股如同燒羽毛一樣的焦湖味道。
與預料的一樣,燈罩材質真是樹膠之類的東西。
驗證成功,李孟羲隨機開始更多測試,他分別去了匠營和軍醫營,從匠營問匠人們要了皮膠骨膠魚膠各種膠,問軍醫問要了桃樹膠,椿樹膠鬆膠等藥用膠。
集得各種膠類二十餘種,李孟羲知道樹脂可以當做鏡片,他對樹脂的唯一了解,隻有樹脂名字的這兩個字。
李孟羲妄圖從名字上反推出技術細節,【樹脂】,【樹】指出了材料來源,材料來源於樹,而【脂】則指出了材料的性質。
脂是什麽?脂肪,油脂,油脂是脂,樹膠是膠,膠跟脂,是一個東西嗎?李孟羲不由疑惑。
第一個問題出現了,李孟羲不清楚,樹膠跟樹脂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如果這倆是一回事,那麽,就可以用樹膠經提純精粹之後,塑形成鏡片。
如果樹膠和樹脂不是一回事,那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得找能產樹脂的樹去獲得樹脂,另一種情況是,樹膠和樹脂雖不屬同種物質,但這二者之間,可以通過化學方式轉化,也就是,樹膠可以加工成樹脂。
條件有限,無從找到其他材料,李孟羲隻能用手頭的材料開始。
對樹膠的第一步探究,李孟羲想把各類膠質提純一下。
桃樹膠楊樹膠椿樹膠鬆膠等等這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屬於什麽物質,不知道。
隻知道,不管他屬於物質,隻要屬於物質種類的一種,那麽它就要麽溶於酸,要麽溶於堿,要麽溶於醇,要麽溶於油脂,要麽溶於其他物質,總之會溶於某種物質種之中。
同時,膠類中除了膠以外的其他物質,也就是雜質,雜質同樣是,要麽溶於酸要麽溶於堿,等等。
由這一點,利用溶解性不同的原理,將雜質除去。
李孟羲手頭現有的物質有,純度極高的酒精,這是醇類,有純度極高的白醋,這是酸,還有純度極高的堿。
對二十餘種膠質的測試同步進行,第一步測試,向各類膠類加入烈酒,然後低溫加熱,第二步,加入白醋,第三步,加入強堿。
為加快反應,所有的測試都低溫加熱。
過了一段時間,李孟羲發現,加烈酒之後,樹膠當中,椿樹膠和鬆膠膠被泡的脫色了,加酸之後,椿樹膠也脫色了,加了強堿之後,好多膠被煮的化開了。
李孟羲後知後覺的意識到,早前在造紙的時候試過,用強堿煮造紙材料,能把草木纖維煮的非常分散,看來,膠與強堿不能放在一起。
李孟羲手中的高純度材料就隻有烈酒,白醋,還有強堿這三種。
隨後,又拿清水煮膠,拿油脂煮膠,因為怕膠質加熱之後成分被破壞,所以隻用低溫熬煮。
半日後,李孟羲神奇的發現,二十多種膠,經油脂一煮,煮了漫長的時間之後,膠不見了,是真正的一點都不見了,完全化開在了油脂裏,撈起來都看不見。
也就是,膠質溶解在了油脂裏。
李孟羲用有限的知識做以判斷,他推測,按同類物質相融原理,魚膠皮膠樹膠等,應該是屬於脂類。
經測試,李孟羲初步確定了膠質的提純方法,膠質提純,第一步物理提純,過濾去膠質中的固體雜質,然後,加酒精除去一部分雜質,加酸再除去一部分雜質,按測試中的現象,椿樹膠桃樹膠之類的膠質加了酒精和白醋之後,顏色被泡出來了。
從製作鏡片的需要,製作鏡片需要做出無色透明的材質,除去有色雜質這一步是極為必要的。
後,李孟羲忙碌幾日,他選取了看起來最透明最純淨的椿樹膠,椿樹膠經由烈酒和白醋的浸泡熬煮,顏色顯得更為透明了。
最後一步,李孟羲想把椿樹膠放到牛油裏煮的時候,他感到了為難。
其他的溶液,像是烈酒,白醋,堿這些,都是高度純淨的東西,唯獨油脂,這麽長時間以來,未能弄到任何一種純淨油脂。
李孟羲索性直接終止了往下的提純步驟,他直接把提純過的椿樹膠弄來一些壓到模具中,準備是直接壓出鏡片的形狀。
隔日之後,李孟羲驗看成果,他看到,椿樹膠雖的確是被壓成圓圓的一塊了,看起來又純淨又通透,可是拿到眼前一看,昏沉模湖的卻發現根本就看不清東西。
測試失敗了,椿樹膠的透明度不足以製作鏡片。
走到死胡同了,李孟羲心情鬱悶不已。
歡快的腳步聲響起,小磚下學回來了。
小磚看到李孟羲麵前矮幾上擺了好多隻碗,小磚還以為是好吃的,他跑過來扒拉著看了看,碗裏不像是好吃的。
“哥哥,這是啥嗎?”小磚好奇的問。
“是椿樹膠。”李孟羲回道。
“什麽是椿樹膠嗎?”
“就是,椿樹裏流出來的膠,軟的,能捏成一團……”
小孩子的關注點總是不同,李孟羲說椿樹膠能捏成團狀,小磚就覺得椿樹膠可好玩了,他拉著李孟羲讓李孟羲寶去找棵椿樹然後把膠弄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