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巨鹿郡安穩冬日

字數:2840   加入書籤

A+A-


    民生所需,為衣食住行。
    這是義軍落足巨鹿後的第二個冬日,去年冬天,十幾萬流民到落足巨鹿城時,缺衣少糧,若非調配得當,估計去年那個冬日要凍死一半的人。
    今年天更冷了,情況卻好上太多,巨鹿見了兩季糧食,口糧至少是不缺了。衣物一項,今年比之去年好不到哪去,甚至情況更差,因為今年跟去年相比,沒有多少布料進項,百姓們的衣服多穿了一年,衣服更破了。
    但除了衣物這一點,其他後勤保障極其充足。
    於去年冬日,那時物資貴乏,不得已情況之下想出了許多禦寒之法,像冰屋法,薑水禦寒換住宿法,火炕法,還有麥秸編衣禦寒法,等等對抗寒冷的方法。
    今年條件好得多,不必用冰屋了,早在秋種結束之後,為備冬寒,巨鹿工程隊到達每一個村落幫著村民修建房屋,數月之功,巨鹿鄉間雖做不到一人一間房屋,但擠一擠還是完全住的下的。
    在資源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統籌得當,能大幅度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
    就比如,某戶有大房子,但家裏少糧,某家房子破敗,但家裏糧食較多,到了冬日,房子結實的卻沒有糧食,吃不飽身不暖凍的發抖,有糧食的,房子處處漏風,吃的再飽照樣受凍。這就使得,有房的有糧的都要受凍。
    而假若能把資源統籌利用起來,有糧食的跟有房子的商量商量,拿一點糧食住到有房子的人家裏過冬,這樣,倆家擠到一家過冬,缺房子的有暖和的房子了,缺糧的能吃飽了,兩家人都過了個暖冬。
    這就是統籌資源的作用。
    而實際情況是,資源卻根本統籌不了,有糧食的人把糧食看的比命還重,寧可受凍,寧可凍的不行不得不多吃點飯抗凍也根本不會想著拿糧食住別人家裏,而同樣,家裏缺糧的人,在他餓的心裏惶惶的時候,他看著鄰居的破房子,他心裏會想,看我這房子多暖和,看你的破房子,看你能不能撐過冬天。
    有個引人深思的故事,據說,天堂跟地獄中,都煮著肉湯,同時,每個人手裏都是長長的勺子,這樣的勺子自己喂不到自己嘴裏的。
    天堂的人會互相幫助,互相拿勺子喂彼此,地獄的人誰都不幫著誰,都餓著,所以明明都是一樣的肉湯,天堂的人吃的白白胖胖的,地獄的人卻餓的瘦骨嶙峋的。
    在資源越是貴乏的地方,人就越是自私。
    越是貧苦的村落,人與人之間越是冷漠相互排斥。
    這是個無解的死循環,越是資源貴乏越是貧苦,人們為了爭奪那一點資源競爭越是激烈,人性就越是冷漠與自私,可同樣,人性越是自私冷漠,相互之間資源協調就越是艱難,資源不能協調利用,就越是貧困。
    鄉村中的兩戶人家,一家房暖少糧,一家糧多房破,這兩家每到冬天都要受凍,因為見識,因為短視,因為資源協調的難度,因為鄰裏之間的矛盾,因為種種複雜原因,兩戶之間根本不可能把資源協調。
    巨鹿的情況全然不同,巨鹿已是初步的集體作業模式。
    李孟羲費了多大功夫將巨鹿鄉間百姓完全拆的七零八落,現在的巨鹿鄉間,一個村落裏,人口來自四麵八方,一村之中,同鄉人都湊不齊三五個。
    人都不是本村的人,房子也不是本村的,從法理上,所有之田地,所有房屋,全都是公家的,不是私有之物,分配起來就簡單多了。
    因為不是私有之物,到了冬天,屯丁們覺得哪個房屋暖和,都搬過去住了,大家擠著一起住,沒有任何人有異議。
    在尋常鄉間極難做到的資源統籌,在初步化的集體農莊中,統籌自然而然的就發生了。
    漫天飄雪的冬日,外邊能凍死狗,一處屯點,屯丁們縮在屋子裏,屋子裏點了一堆火,火烘烘的燒的熱烈,一群衣衫單薄的屯丁們披著被褥圍著火烤火禦寒,火紅的火苗把每一個人臉上都烤的紅彤彤的。
    尋常的鄉間百姓極少有人能奢侈到從白天到黑夜不鬆勁的點火禦寒的,照這麽個點法,誰家的柴都扛不住。
    而巨鹿屯點之所以能奢侈到把火從早點到晚,還是統籌。
    這涉及到成本問題,百姓若是以家庭為單位居住,一家五口點一堆火,能禦寒的就那五個人,而一堆火的最大利用效率是,一堆火點起來,一屋子都是熱的,一堆火至少可滿足二十人的禦寒需要。
    可一家就隻有五個人,點了一堆火,隻能滿足五人的禦寒需要。同時,一家之柴,又不足以從白天點到晚上一個勁兒的點。
    這時,能以有限柴火滿足所有人的禦寒需要的方法是,統籌,極盡柴火的利用效率。
    一堆火能暖一個屋子,那就把屋子裏擠滿人,假設一個屋子能擠二十個人的話,二十人各湊一部分柴,就足以日夜取暖所需。
    以統籌方法,變相降低了數倍取暖成本,變相等於使柴火數量提高了好幾倍。
    成本降低數倍之後,從白天到黑夜篝火不停就負擔的起了。
    這是黃巾之亂之後,巨鹿百姓們過的第一個安生冬天。
    這個冬天,絕大多數百姓都感覺無聊。無聊似乎隻該出現在王侯貴族身上,這種情緒出現在百姓們身上,多稀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