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洛陽,我來了
字數:2810 加入書籤
李孟羲入得洛陽腹地,當頭之難是,得找一聚集兵力之處,此次跟上次不同,上回劉備來洛陽是奉朝廷之令領兵討賊而來,上回能光明正大的把兵馬擺在明處,光明正大的擇地紮營。
這回卻沒有這個便利。
李孟羲跟張飛對著地圖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聚兵之處。
最後,張飛決定,既然哪裏都找不到能聚集幾千兵的地方,那倒不如,直接省了聚兵這一步。聚兵乃是為了把兵力合起來之後再散向四麵八方以隨時暴動成事,既如此,倒不如直接把兵力散出去,兵力散個七七八八之後,留下三五百人人手,三五百人安置起來容易的多。
張飛經驗極其豐富,上回就是張飛自己負責全盤計劃,如何安排人手,如何布置行動計劃,張飛自己一個人就能來,都不需李孟羲多插手。
計劃第一步,得讓人力到位,這一點不難,手中有詳盡地圖,直接能把人安排到地方。
人員布置好之後,接下來第二步,安排作戰計劃。人力分布向四麵八方之後,一隊人力百十人出頭,這百十人力需要裹挾幾十個村落,而低級軍官們又往往又沒有足夠的戰略能力,所以,就直接替每一隊的百夫長謀劃好作戰路線,走哪一條路,先攻哪個村,後攻哪個村,每一步都規劃好。
如此,百夫長們都不需自己思考了,直接按著安排好的計劃走,直接就是最佳策略。
但這裏還有一個問題,百夫長們普遍不識字,哪怕給他地圖,哪怕給他寫好作戰步驟圖他都看不明白。
所以這時,該用十麵埋伏之法。用旗幟指引每一步行動路線。
此次行軍帶了一批特殊物資,帶了一車刊印好的小小紙旗,紙旗上隻有十二生肖,這是十二進製,比如,第一個一至十二,老鼠至豬,一十二個圖形,第十三至二十四,圖桉變形兩個了,首位的老鼠不變,第二位重複十二生肖。
然後,首位變成牛,再十二個,首位變成虎,再十二個。兩位圖形,可編出一百四十四個編號。
再加一位,一千七百二十八個編號,再加一位,兩萬零七百三十六。
一個百人隊,其負責的裹挾區域最多也就那麽幾十個村子,在這幾十個村子區域之間,兩萬多個引路旗幟已經完全夠用了,從張飛上回的布置經驗來看,一個路口插一個旗,遍及幾十村落,三五百旗幟就夠了。
也就是說,根本用不到那麽多編號,三個生肖圖桉就已經夠用了。
張飛按著上回的布置,直接照抄,帶來的士卒也是老人,插旗的事做過一回了,熟悉的很,五千多兵力中,上回的老人占了三分之一,有這些老人,什麽削木為槍啊,什麽以修路為名阻斷交通啊,什麽打造器械拾掇柴火囤積作戰物資啊,這些事情都不用再吩咐,士卒們自己都知道幹啥。
——
洛陽腹地一片平靜,突然之間,各處發生了奇異的事。
某處,有一隊甲胃整齊騎馬手持大漢旗幟的官軍沿路插下一根根旗幟,官軍通告沿路所有百姓,旗幟乃為標明路徑,這是官府修路的路樁,旗幟離哪個村近,哪個村就得看好,要是被人損壞,就拿就近村落問罪。
這隊遍處插旗的“官軍”還押著一個犯人,每到一處,官軍把鞭子抽的啪啪響,把犯人打的嗷嗷叫,官軍乃言,這就是私動旗幟的人的下場,膽敢效彷者,下場皆如此。
這就是張飛想出來的以儆效尤震懾人心的方法,那個所謂犯人是由士卒假扮的。
官軍插完旗幟就離開了,鄉人去圍觀旗幟,旗幟顏色發黃,上邊畫著活靈活現的小老鼠還有其他生肖的圖桉,圖桉非常相像,鄉人老老少少看的嘖嘖稱奇。
旗幟乃是紙製,乃是非常結實的桑皮紙,為防雨,桑紙還塗了桐油。在軍備編製中,這類紙旗稱為【引路紙旗】,如名字,紙旗隻在引路時用。比如誤入深山老林之時,倉促之間,用旗幟指路旗幟遠不夠用,用其他方法比如砍個樹,放個石頭,可砍樹放石頭沒辦法標注編號,沒有什麽比紙旗更好的引路標識了。
此番用引路紙旗,好處壞處都有。好處是,紙旗看著質量非常好,非常規整,看著就正規,真就像官府弄的東西。不好的地方在於,李孟羲設計紙旗時把紙旗做的太精致了,那上麵的小老鼠圖桉太好看了,東西太好,就使得小孩子們就此把紙旗惦記上了,估計會有很多小孩子想偷偷把紙旗摘走。
某一處村頭路口,村人們好奇的討論著旗幟的材質,竟然有人說是綢子,紙張質地太細膩了,能被百姓誤認成綢子。
有人試著上手摸了摸,摸完也不確定是啥。有人覺著像是紙,可要是紙,裏邊得有麻絲啊什麽的,可這旗子淨堂堂的啥也沒有。
一老者抬頭看看掛起的漂亮小旗幟,又瞅了一眼旗杆上纏著的一截細草繩,這旗幟看著不簡單,官府像是有大用的樣子。
老者交代村人,“都留個意,別讓人亂動,省得惹上事兒。”
朝廷官府成了助力,官府殘酷又嚴厲,張飛借了朝廷虎威,百姓們懼官府如虎,於是就會花十二分心思去看護旗幟。
百姓看不出旗幟上的玄機,他們隻以為旗上是簡單的十二生肖圖桉,善良的百姓被欺騙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那些插在路邊的旗幟是給兵馬引路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