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虎毒也食子
字數:7635 加入書籤
不過他劉元雖然貴為國舅,卻沒什麽野心。
他求的,不過是平安順遂,沒人找自己的麻煩罷了。
“無妨,愛卿不必多禮!”趙風忙道,伸手製止住了劉元,同時一臉茫然地看向一旁的李秀:
他女兒康複沒康複關朕什麽事?又不是朕把他女兒弄病了的,他特地過來告訴朕一聲幹什麽?
收到信號的李秀臉一黑——
您才二十出頭啊,記性非得要照著七八十歲的老頭子使勁嗎?!別的事您不記得也就罷了,終身大事還不記得,您是有多想抱憾終身啊?!
“回皇上,丞相女兒的冊封之日本定於本月終,如今千金提早康複,時間上可需進行些許改動?”
聞言,趙風明白過來的同時,不無讚賞地看了李秀一眼:
不錯,提示得這麽滴水不漏,保足了朕的麵子,這個月的月俸給你加錢哈!
那你看,必須滴嘛!咱這麽聰明絕頂~~李秀拋給趙風一個得意的眼神。
嗯,是絕頂了……趙風意味深長地瞥了眼某人已經開始後錯的發際線。
“……”李秀臉黑。
一旁的劉元:“……”
咋滴了您二位?產生愛情的火花了??我這個來說事兒的還沒怎麽樣呢,你倆人倒先眉來眼去上了,當本官不存在啊?
“咳咳,”見狀,趙風不好意思地幹咳了兩聲,將思緒從好基友的身上拉了回來,正了正臉色,道,“近來國事繁重,且夏國使者還沒有離開,不宜舉行冊封典禮,朕不得不將迎娶之日推後二十日,希望愛卿能體恤朕的苦衷,不怪罪朕啊!”
見某人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李秀默默在心裏豎了豎大拇指。
“愛卿放心,這次推遲實屬無奈之舉,迎娶令愛之事,最遲二十日後,絕不會再出現任何變動。愛卿就放心回家,等朕以皇妃之禮,八抬大轎去府上來迎令愛吧!”拍了拍劉元的肩膀,趙風一本正經地道,一副慈父安慰調皮幼子的模樣。
劉元:“……”
李秀:“……”
對這種事情,趙風當然要先打好自己的小算盤。
這個早就定下來了,跑不了了,那個沒定下來的,可馬上就要去糟蹋自己敬愛的皇兄了。
所以,孰輕孰重,他還是拎得很清的。
十日之內,劉牧一定會結案,而隻要他一結案,他便立即下旨迎娶琉璃,但迎娶兩個人的時間不能離得太近,於是趙風把與劉芳成婚的時間,推到了二十日之後,也就是迎娶馬琉璃之後的第十天。
娶琉璃……趙風緩緩地揚起嘴角,在臉上勾勒出一個陰測測,讓李秀看得瘮得慌的笑容。
“告訴劉牧,明天早朝上結案!結不了案,或者案子的結果不能讓眾臣信服,朕就革了他的職,讓他終身不得再入朝為官!”望著劉元退下去的背影,趙風道。
“……喏。”李秀有些無奈地道,發現該瘮得慌的不是他,而是正受命在柳城查案的劉牧。
剛要退下,趙風又把他叫住了:“不行,這樣下旨,是不是還不夠狠?”
“什……什……什麽???”李秀嘴角一抽,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這還不夠狠?!難不成您還想把一個大活人打進十八層地獄??
“改一下哈!”完全無視了李秀的驚詫,趙風自顧自地捏著下巴沉思道,“……要是結不了案,或者案件的結果不能讓眾臣信服,朕就殺了他全家!行,就這個,這個狠!”
說罷,趙風一臉的如釋重負,看得李秀忍不住替劉牧在心裏默默吐了口血:
“皇上,若是他真的結不了案,您真會殺了他全家嗎?”
“當然不會~~”像看白癡一樣看了李秀一眼,趙風狡猾的狐狸一樣眯起雙眼,“不往死裏嚇唬,他怎麽能那麽快結案嘛,他又不是神仙!”
“……”感情您這是明明白白地坑人呢啊?李秀臉黑。
柳城。
“碰!”一隻手狠狠地拍在了桌子上,巨大的聲響嚇得堂下的捕快們身子一顫。
一掌下去後,劉牧仰天長嘯,神情激憤:“幸虧本官有先見之明!”
“怎麽了大人?”捕頭壯起膽子問道。
“皇上讓我今天就結案!書吏,你把近幾日咱們調查出的宇城災民鬧事的前因後果和柳城搶糧一案聯係起來,務必條理縝密,無懈可擊,明白了嗎?今天入夜前,務必整理好了交給我。”劉牧對府上的書吏道。
“喏!”
“大人,您真的就讓那些災民背搶糧案這個黑鍋了?”待退了堂,眾人散去,捕頭不無擔憂地對劉牧道,“皇上若是追究下來,那可是要出人命的啊……”
“你以為皇上會繼續查?”不以為意地一笑,劉牧有恃無恐地開口,“他隻是想要一個可以服眾的理由來保全一個人而已。恐怕連他自己都知道,這些人是本官找來的替死鬼,又怎麽可能真的追究呢?”
說罷,意味深長地一笑:“那不是拆自己的台嗎?”
“保全一個人?”捕捉到了重要信息,捕頭道,好奇地看向劉牧,“那個人是誰?”
“嗬,”方才還趴在捕頭耳邊與他竊竊私語的劉牧,聞言立即意識到什麽的抬起頭,一臉戒備地離開了捕頭,“不該問的,別問。”
紫禁城外,專門接待外國使臣的太和府內。
阿木耶站在大院內,麵對著府門,負手而立。
這次,是他低估了這個少年皇帝。
本以為他初登大寶,年紀又小,定有無數空子可鑽,沒想到這新皇年少老成,心思縝密,對自己一行人防範得十分緊密。
現在別說出去了,就是衣食起居,也別想逃過皇上的眼線。
此時他隻恨自己帶來的人沒那小子的派的眼線人多。
“最近可有五王爺的消息?”歎息一聲,阿木耶開口道。
“屬下有皇上眼線跟著,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跟別人打聽朝廷命官的事,知道的,都是道聽途說,也不知有幾分真幾分假。”立在阿木耶身後的隨從道,右手按在心口的位置上,這是大夏臣子給王上行禮的方式。
“無風不起浪。說吧!”
“自王太妃從太後那兒回去後,五王爺不僅沒有任何動作,行為上反而更加循規蹈矩,唯恐引火上身一般……且開始流連花街柳巷,一副醉生夢死的頹廢模樣。”
“懦夫,”不屑地冷哼一聲,阿木耶道,“他母親恨不得將太後千刀萬剮,他這個當兒子的竟然這麽怕事,真是子不類父啊!”
“看來本王子底想辦法幫這個懦弱王爺清醒清醒了……”眼底劃過一抹陰鷙,阿木耶緩緩開口。
景王府。
“琉璃那個丫頭的事,安排得怎麽樣了?”珠簾一動,王太妃緩步走出。
“母妃,孩兒覺得除了讓琉璃入宮,還有別的在皇弟身邊安插眼線的方法……”收起手中的玉佩,趙南柯道,麵色有些慌張。
這塊玉佩是琉璃送給他的定情信物,他一直視若珍寶,貼身攜帶,隻要一想她,便拿出來看一看,以排解相思之情。
他已經逼著自己,以公務繁忙為由,三天沒有見琉璃了。
“你還放不下她?”趙南柯的小動作怎會逃過王太妃的感知。
她雖然眼睛瞎了,但耳朵可是比什麽都靈。
坐到趙南柯身邊,王太妃向趙南柯伸出手掌:
“拿來。”
“母妃!”帶著央求的口吻,趙南柯開口道,將藏著玉佩的袖子下意識地背到身後。
“給我。”王太妃再次到,一字一句,平淡無波,卻帶給人一種不容置喙的威壓。
咬了咬牙,趙南柯將玉佩慢慢遞了過去。
接過玉佩,王太妃仔細摩挲起來,似乎在感知它的模樣,過了半晌,她突然將拿著玉佩的手高高舉起。
“母妃,你要幹什麽?!”見狀,趙南柯大驚,說話的同時已猛然起身。
“你喜歡的那個人,就像這塊玉佩一樣。”王太妃不為所動,而是緩緩開口,“被我發現了,拿到了手中,而你,礙於情麵道義,又不敢和我明搶。”
趙南柯定在原地。
在母妃的話中,他看到了皇上、琉璃和他,這三個人的影子。
“城兒你說,是我直接摔了它好呢,還是讓我暫時替你保管好。”王太妃再次開口,意味深長。
聞言一愣,趙南柯似有所悟。
“自然是,讓您替孩兒暫時保管好。”
釋然一笑,王太妃看上去對這個回答很滿意,她將玉佩小心地收起來,像收起一塊本該價值連城的珍寶,之後,意猶未盡地開口:
“城兒,母妃的意思,你可明白?”
“母妃……”趙南柯不甘地開口,試圖做最後的努力,“琉璃並非皇妃的唯一的人選,除了她還有別的女人!您為何非要拆散我們,讓孩兒痛失所愛呢?!”
“別的女人?嗬嗬,”冷哼一聲,王太妃不以為意,“太後已經開始懷疑我們了!你以為,以太後的陰險狠毒,會讓身份不明的女人近皇上的身?你把別的女人獻上去,就是在等太後抓你的小腳!”
聞言,趙南柯雖不語,卻欲言又止。感覺到了他的不甘,王太妃再次曉以利弊:
“他是皇上,以你現在的能力,還沒有十足的把握與他抗衡!你不給,琉璃最後也會是他的,與其猶豫不決進退失據和琉璃一起死,不如先讓給他!”
長吐一口氣,王太妃將收入懷中的玉佩拿出來:
“你現在讓給他就如同把這塊玉佩暫時交給我保管,等你澄清玉宇成了大事,那個女人還會再回到你的手中!你自幼聰慧,可不能把這一輩子毀在這件事情上!”
“皇帝單純善良,隻要我們生米煮成熟飯,他應該不會拿我們怎麽樣……”沉思片刻後,趙南柯又道。
“你!”聞言,王太妃恨鐵不成鋼地抬起手,用力指著趙南柯的頭,恨不得把自己說過的話強行塞進這個兒子的腦袋裏,“你是讓那個女人迷傻了嗎?!竟然說出這種愚不可及的話來!虧你還是皇家中人!”
深吸一口氣,將心底的火壓下,王太妃繼續道:
“他母親心狠手辣,六親不認,當年為了成為後宮之主,設計害死了無數嬪妃和皇子,母妃不想卷入爭鬥,一退再退,一忍再忍,最後還是被她毒瞎了眼睛!”
把頭轉向趙南柯,王太妃冷哼一聲:“有件事你應該還不知道吧,虎毒不食子,可當年她為了登上後位,差點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
“什麽?!”聞言,趙南柯如遭雷擊,身子陡然一晃。
如果沒有母親的保護,出生在危機四伏的深宮的他,早已身死魂消。
可以說,母親這個詞在他心中,早已成為了近乎信仰的存在。在他心裏,即使全天下背叛他,母親也不會。
所以,他無法想象一個母親可以為了自己的權位對兒子痛下殺手這種事會發生,這太顛覆他的三觀了。
看到趙南柯的表現,王太妃滿意一笑,趁熱打鐵:
“你以為做為她的兒子,會是個善良大度的角色?權柄之爭最忌諱以貌取人,不要被他少不更事的外表給欺騙了!”
然而,震驚歸震驚,無論王太妃說了多少,說了什麽,對初嚐情事的趙南柯而言,此時他的眼裏心裏,隻有舍不掉、放不下,如劫難般牽絆自己的那個女子。
“琉璃是兒臣此生喜歡的第一個女人,還請母後再給兒臣一點時間,這件事,兒臣會盡早下決斷的。”趙南柯道,雙眸中的哀求、痛苦、憂愁呼之欲出。
“好吧。五天之後,給我結果。”歎息一聲,王太妃道。
她確實報仇心切,但為人母者的惻隱,還讓她退讓了一步,多通融給了這個兒子五天時間。
太和殿。
“劉牧,柳城搶糧一案,可有進展?”龍椅之上,少年正襟端坐,清朗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之上。
聞言,文武百官的目光立即凝聚在一個穿著官服的中年官員身上,對這件震驚朝野案子表示出了高度的關注。
搶糧一案涉及到右丞相,這可是左右朝廷時局的人物,這件案子最終的結果,關係到朝中政局變化、黨派之爭、人心所向,可以說關係到每個人的未來,所以不能不謹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