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楹聯
字數:1685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黃金瞳 !
看到書評有朋友詢問關於對聯的問題,我找了些資料整理了一下,細讀一下很有意思,發給大家看看,轉自趙雪鬆寫的中國曆史人物對聯的研究
1、作為國粹的對聯
對聯,和律詩、京劇一樣,都屬於中國文化的“國粹”。之所以說其是國粹,係因為它僅僅為中國文化所有,是中國人民(包括普通勞動者和知識分子)在長期的文化建設、文化傳承中創造、發展和不斷完善的文化樣式;它與中國的經濟環境、社會生態、精神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民風民俗、文化基因等等有著緊密的、不可分割的關係,是中國這塊土地滋養出的、別開生麵、獨具特色的花朵。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國粹,可以通過不斷的熏陶由陌生、隔膜到接受、欣賞,甚至可以通過不斷的欣賞和把玩之後模仿和學習。但這種模仿和學習也必須是以純粹的中國方式來進行,一旦脫離或者拋棄純粹的中國方式,則無法進入這類文化符號,更惶論運用之了。所以,我們可以這樣來說:任何外國人,無論他對於中國的國粹熟悉到什麽程度,都不可能將其移植為他國的文化樣式,更不能使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融為一體。這是因為,如對聯、律詩和京劇一類國粹,且不說它們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結,僅僅是它們使用的方塊漢字和讀音方式,所謂駢聯對偶,所謂字正腔圓,即為任何一種中國文化之外的語言和文字無從參照、無從擬仿。
國粹,按照“五四”時期一些學者的觀點,即指其為國家文化之精華。魯迅先生曾說:“照字麵看來,必是一國獨有,他國所無之物了。換一句話說,便是特別的東西……”但是在當時那個國難深重的年代,魯迅尤為希望的是國家的變革和振興,是整個社會的摧枯拉朽,除舊布新,因此對於學者們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整理國故”、“保存國粹”的口號和行為十分不以為然。他諷刺道:“……但特別未必是好,何以應該保存?”在他眼裏,諸如蓄辮、纏足、鴉片、麻將在中國都是“特別的”事物,因此,魯迅先生在其雜文中,將“國粹”作為一個帶有辛辣諷刺性的貶義詞來使用。如今,如蓄辮、纏足一類封建時代腐朽落後的民族習俗早已經隨著那個時代的沒落與滅亡成為不再複現的曆史遺影,新時代、新世紀的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的建設,需要我們對古今中外的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進行有容乃大、兼收並蓄的學習、借鑒和吸納,並將其作為符合新的文明和文化建設需要的健康因子,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而作為“國家文化之精華”的國粹,正應視為這類因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人曾說,中國有三大國粹,曰中醫、國畫和京劇,也有人將中國國粹歸為四大類,而這四大類在不同的人那裏項目又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在上述三大項中加上烹飪;還有的人則加上武術……除此之外,也有人將春聯、詩詞、剪紙、謎語、相聲、書法、民族服飾等等統統列入國粹的範疇。要是按照前麵“獨有的”和“精華”這兩項定義,以上所列其實均可當之無愧地躋身國粹行列。
中國的國粹既是我們這塊土地上長期的曆史文化生態中所孕育和形成的文化樣式,要對之繼承、發揚和光大之,則必不可少地要對其進行廣泛、細致和深入的研究,包括其萌生、成型和發展的淵源及脈流……對於對聯的形成、發展及其特征,人們其實探之已久,論之已詳,鑿鑿之據,讓人開悟。然筆者從事對聯寫作和研究若幹年,在吮吸方家成果,借鏡他人觀點的基礎上,亦形成有自己的一些淺陋看法,願不揣冒昧,錄之筆下,以切磋、就教於同好。
2、對聯的起源
關於對聯的起源,說法不盡一致。有說起於明代的,有說起於五代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今對聯集錦》在探討對聯起源上,有著較為完整的歸納。該書中說,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就有過年時在家門前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與“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然後掛在左右兩扇正門上,借以驅邪避鬼,這種習俗一直持續了一千多年。直至五代時期,喜好文學,附庸風雅的後蜀末代皇帝孟昶對於每年在宮門上僅僅題寫兩個大神名字的老一套做法感覺不爽,他想來一點新鮮的創意。於是,“每歲除(每到年底的時候),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這些詞是些什麽詞,史書沒有記載,但後人可以猜想出,那該都是些有情趣、有文采的辭藻,而不再僅是幹巴巴兩個神仙的名字。孟昶亡國的頭一年,即公元934年春節之前,他創作了被稱做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聯。《宋史·蜀世家》:“末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孟昶與南唐後主李煜一樣,都將祖上傳下的國家亡於趙匡胤之手,孟昶亡國還早於李煜整整三十四年。李煜作為亡國之君,卻寫下了足以流傳千古的流麗詞章,孟昶缺少李煜的才氣,寫不出那種光照千古的東西,他平庸的想像力也隻能在雕章琢句上下點功夫,但正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他那兩句意思幹癟的聯句,竟開創了中國文學中的一種新的文體。趙匡胤亡了孟昶的國家,而孟昶所倡導的貼春聯的習慣,卻成為宋代以後一項不可缺少的民間傳統。有王安石的詩為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這首詩歌題目叫《元日》,也就是今天所謂大年初一的意思。詩中紀錄了當時老百姓過春節,依舊是按照流傳了多少年的習慣,在自家門前掛上桃符。不過,依照《古今對聯集錦》作者的理解,王安石詩中的桃符,應該已經是新式的春聯而非舊式的桃符了。隻是在王安石那個時代,春聯這個名稱還未正式誕生,因此人們仍然按沿襲的習慣將它稱為“桃符”罷了。
春聯這一文學形式被官方正式肯定,當在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定都金陵,為了體現普天同慶的意思,除夕前,命公卿士庶人家門前均須加春聯一副,且親自微服出巡,挨家挨戶觀賞取樂。到他這時候,已經不像孟昶那樣,隻顧著自己“納餘慶”,隻在自家門前張掛佳詞聯句,而要大家跟著他一起來湊熱鬧了。而且,原先或畫或寫,用的是桃木板,到了這個時候,也終於改換成為紅紙了。自此,對聯便正式登堂入室,成為士大夫乃至民間百姓所喜愛的一種文學樣式,流傳至今。有關朱元璋和對聯的故事,《簪雲樓雜說》有這樣的記載:
春聯之設,自明孝陵方(始)也。時太祖都金陵,於除夕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太祖親微行出觀,以為笑樂。偶見一家無之,詢知為閹豕苗(即豬崽)者,尚未倩人(請人代寫)耳。太祖為大書曰: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投筆徑去。嗣太祖複出,不見張貼,因問故。答雲:知是禦書,高懸中堂,燃香祝聖,為獻歲之瑞。太祖大喜,齎銀三十兩,俾遷業焉。
該書所記,流傳日久,真偽難辨。朱元璋當皇帝前,未曾讀過幾天書,定都南京後,倒是學了些東西。但其有過人智力,偶發靈感,誤打誤撞寫出這麽一副差強人意,略勝於順口溜的對聯也未可知。但自此對聯成為民間過年的一項重要習俗,卻是不容置疑。
3、對聯的前身(之一)
每一種文學樣式,其緣起都不會是憑空產生,一般而言,都須憑借某種“範式”——這裏暫且借用一個哲學概念以表述筆者的意思——來作為自己孕生的母體,就像小說孕生於話本,宋詞孕生於唐詩,而元朝小令又孕生自宋詞……那麽孕生對聯的母體是什麽呢?有人說和宋詞一樣,它的前身是唐詩,的確有一定道理。
首先,對聯的起源和唐詩繁榮的時代非常接近。前麵提到了,第一副春聯出自五代後蜀國君孟昶之手,其時離唐朝滅亡不過三、四十年。唐代乃中國詩歌史上一個偉大的高峰,那時的詩人如恒河沙數,不可勝記;僅留存至今的《全唐詩》收錄的詩歌就達48900餘首。從初唐、盛唐、中唐一直到晚唐的兩百多年間,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詩人,他們像天上的恒星一樣一直照耀著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度,如陳子昂、王勃、張九齡、孟浩然、王維、賈島、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賀、杜牧、李商隱以及溫庭筠等等,有些偉大詩人的詩歌作品甚至到了隻要有水井的地方(也就是說,隻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人傳誦朗讀的程度,可見唐詩的覆蓋麵和影響麵非同一般。唐朝滅亡之後,國家陷於分裂之中,於是有五代十國的興起。朝代變了,那一度精力彌滿,弘強大氣的唐代詩歌精神也走向式微,但是,一種已經定型的文化樣式卻沒有隨著社會的改朝換代而發生變化,唐詩依然在原先的中國版圖之內,在五代十國這幾個走馬燈般新起的國家內流傳,並在以後的發展中,逐漸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演化。《全唐詩》實際上收錄的不僅是唐代的詩歌,五代詩歌也包含在內,正說明了五代文學與唐代文學的密不可分的關係。孟昶那兩句於無意之中開創了新的文學樣式的對聯,可以說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其次,對聯的形式受唐詩影響很深。唐朝是中國一個新的詩歌樣式——律詩完全成熟的時期。在唐朝之前,中國的詩歌也有著一定的格式,但畢竟不夠嚴密、不夠規範,無論是詩的長短、韻律和對仗等方麵,都並沒有一個嚴格的規矩,詩人在寫作時,隻是遵照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卻沒有一個統一不易的尺度。正是從唐詩開始,中國的詩歌進入了一個講究規則和法度的“格律”時代。唐朝的格律詩,一般而言分為四種:五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律詩、七言絕句。這四種形式的詩歌,不僅在字數、句數上有一定之規,還包括嚴謹的對仗和押韻,而對仗又包括詞性的對仗和音韻的平仄對仗。尤其是律詩,總共八句詩中,又分為兩兩相匹的四個聯句,曰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頷聯和頸聯的寫作要求最為嚴格,連一句之中哪幾個字用平聲、哪幾個字用仄聲都有明確的規定,如有的句子應“平起仄收”,有的則應“仄起平收”等等。唐詩的這些特征,不僅影響到後世的詞、曲、小令的創作(後代詩歌史的研究者就有把詞、曲等等也稱作格律詩的),當然也影響到對聯的創作——對聯創作中必須恪守的“對仗”可以說直接來源於唐代的格律詩,如民間在對孩童進行對聯寫作的啟蒙時,就采用這樣的“口訣”,所謂“風對雨,夏對秋”等等,這類啟蒙,告訴孩子的是,對仗既包括詞性和詞義上的,同時也包括聲韻上的。如“風”和“雨”都是表示自然物像的名詞,而聲調上,“風”是平聲,“雨”是仄聲;“夏”和“秋”都是表示季節名稱的名詞,“夏”是仄聲,“秋”則是平聲……
對聯的寫作,雖然受唐代律詩影響很大,但也不能不看到,它實際上也受到唐以前各種詩歌形式的影響。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它的句式絕對不局限於五言和七言,而是從兩言到七言乃至多言的均有。並且,它通過組合詩歌的各種句式,甚至創造出多達百言的長聯,而百字長聯的迂回曲折,搖曳多姿,竟能容納一首普通的詩歌所不可能包容的豐富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感情。
筆者所見到的最短的對聯為兩言對聯,如明成祖朱棣與翰林學士解縉兩人合作的對聯:
色難;
容易。
朱棣在讀書時,讀到書中有“色難”二字,認為這兩個字很難找到與其相對的詞匯,沒想到解縉當即回答說:“容易”。解縉的回答包括兩層意思,一是說“色難”一詞不難對,二是“容易”本身就和“色難”形成工穩的對仗。“色”和“容”都是指人的麵貌而言,而“難”和“易”則正好是一對相匹配的形容詞。
而最長的對聯則已經不好統計。自從清人孫髯翁所做的180餘字的《昆明大觀樓長聯》問世以來,模仿者層出不窮。從清代直至現代,早已經有人創造出200多字甚至上千字的對聯。今人華武所寫的讚長城聯,總計字數達1000字,該聯曾獲得1985年春節全國征聯獎。而與孫髯翁同為清代人士的鍾雲舫的題四川江津臨江樓聯更是長達1612字,簡直相當於一篇文章了。
從以上兩副對聯可以看出,對聯的句式,其實已經大大超越了唐代律詩的體例,甚至超越了曆代詩歌的句型模式。後世的對聯,不再僅僅是詩歌的延展,它在句式上還吸收了散文、駢文、宋詞、元曲以及民間俗語、口語……的成分,連語氣助詞和虛詞——甚至還有象聲詞——都可以隨需要納入對聯寫作之中。因此,孟昶寫的第一副對聯或許在形式上直接來自於唐詩,但隨著對聯這門藝術的成熟,它就有了眾多的“前身”,兼收並蓄而後自成風貌,不能再將其僅僅看做是唐詩的變種了。這裏將收集到的幾個例子提供給大家,以佐證筆者所言不虛。
站住!你背地做些什麽?好大膽,還來瞞我;
想下!俺這裏輕饒哪個?快回頭,莫去害人。
——城隍廟對聯
所謂城隍,是過去迷信當中主管城池的神,相當於知縣或知府老爺在陰間的投影。過去,官府老爺的主要職責之一是斷案,城隍老爺也是如此。民間百姓又認為,凡是神都有知曉常人所不能知的事情的能力,官府老爺斷案,或許因無法知曉人們暗中的行為而斷不清楚,但城隍老爺卻能夠無所不知,哪個要是想瞞著他背地裏做壞事是行不通的。該聯借用城隍老爺的口吻,警戒那些心懷不軌的人,莫要暗存僥幸。須知,要想神不知,除非已莫為。而在語言上,這副對聯正是運用了民間口語化的形式,以俏皮、滑稽的特點,展示出對聯在語言風格上的不拘一格。
哼,賤婦愚哉,非吾直上青雲,何來彩電!
呸,莽夫謬矣,是我親縫綠帽,始有烏紗。
該聯以一對夫妻憑借色相和裙帶關係撈官職、貪財賄的醜陋嘴臉刻畫出來,有剖皮析骨、入木三分之效。上下聯的第一個字就是以語氣詞來開頭,以加強表現效果的。
再看使用語氣助詞的對聯:
逞披發仗劍威風,仙佛焉耳矣;
有降龍伏虎手段,龜蛇雲乎哉。
僅僅20幾字的對聯,竟然共使用了六個語氣助詞。
由此可見,對聯的前身絕對不僅僅局限於唐詩。隨著對聯這種藝術形式在實踐中的不斷發展,它早已經有了包容萬象的能力,也正因為此,它才能茁壯地成長為一門獨立的文學藝術樣式。
二、關於曆史人物的對聯
1、曆史人物對聯的分類
前麵說了,有關曆史人物的對聯是對聯當中十分重要且數量很多的一類品種。因其重要,所以自有對聯以來它的存在就綿綿不絕,且令人心儀;因其量多,所以收集起來幾乎不可能將其窮盡。而這類對聯,無論從寫作上,從風格上看,都存在著許多差別。關於曆史人物的對聯,在許多種類的對聯當中都可能出現,比如梁章钜《對聯叢話》中所說的十類對聯中的故事類、廟祀類、廨宇類、勝跡類、佳話類以及哀挽類等等。而上述類別中所出現的曆史人物的對聯,多數屬於介紹生平、褒揚事跡、歌頌功德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有關曆史人物的對聯與之有不同之處。比如有些以懷古方式出現的對聯,雖常有歌頌、感歎與追懷之意,但主要意圖卻是借古人之酒杯,澆自身之塊壘,也就是說,作者憑借前人(或他人)的故事,寫出個人一己的情緒。當然,個人的情愫未必就與時代、與社會無關,在許多對聯中,抒發個人感情的對聯其實也同樣包含了或憂國憂民,或感時傷事,或抱負深重,或誌氣飛揚等等讓人感動的境界。許多自題自勉的對聯,常常借曆史人物的史實故事來喻誌抒懷,多屬此類。還有不少人物對聯,其中未必含有多少高遠的意境,但卻通過奇特巧妙的藝術手法,滑稽幽默的表現方式,成為令人喜愛的諧聯趣對。除了上麵所說的這些,人物對聯同樣也可以像其它對聯一樣,采用一種批判性的立場,對那些曆史罪人、*佞之輩進行尖刻、辛辣的討伐、針砭、諷刺和嘲罵;而對於並非大*大惡,卻有悖常理人倫,有違風俗道德之人,亦可勸諫之、譏笑之、責難之。
不過,從曆史人物對聯的分布來講,人們最常見到的,是保存於眾多的名勝古跡當中的那一部分。名勝古跡,多有古人留下的遺蹤,這些地方,一方麵可以攬勝,另一方麵可以懷古。而懷古的最重要內容之一,自然是對古代名人事跡、情操和精神的追念。名勝古跡當中,大量的是紀念古人的廟、堂、亭、閣、宮、祠、館、園、樓、台、廊、寺等等,還有墓、墳、碑、碣之類——這也是區別於世界任何國家的中國特色。這些地方所留下的古人遺存,所紀錄的後人的懷想幾乎無處無之。可以說,中國的古代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靠這些古代遺跡保存下來,而這些地方所張貼、懸掛的對聯,也是經曆過多少年代才逐漸積累和豐富起來,並起到了對於中國古代文化和文明的介紹、宣傳與弘揚的巨大作用。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在中國的國粹——對聯文化中,有關曆史人物的對聯是其中最有價值,也最有意義的部分,也是我們研究對聯時最不該忽視的部分。
既如前麵所言,關於曆史人物的對聯無論從形式到內容上都各各存在諸多特色,那麽我們在研究這部分對聯的時候,也肯定有必要先將其分類細劃,以便詮識辨悟,以察其究竟焉。
曆史人物的對聯,我以為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類。一是以介紹事跡,褒揚功德,讚頌精神為主的;二是借古抒懷,以史喻誌的;三是借曆史人物為名,來表現作者的諧趣、機智和巧慧,頗具文學特色的;還有一類就是批判與嘲諷性質的。為了下麵行文的方便,我對這四種內容不同的人物對聯分別給予特定的名稱,將包含第一種內容的人物對聯稱為“祭奠型對聯”(也可以稱之為“紀念型對聯”),把第二種稱為“喻誌型對聯”;把第三種稱為“巧智型對聯”;把第四種稱為“嘲諷型對聯”。這僅是對曆史人物對聯的一種分類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對聯所反映的對象,將它們做這樣兩種區分:甲、以先輩(或長輩)為對象的對聯;以平輩為對象的對聯;以晚輩為對象的對聯。乙、以他人為對象的對聯;以自己為對象的對聯;同時以他人和自己為對象的對聯;丙、以單人為對象的對聯;以兩人為對象的對聯;以多人為對象的對聯。
這幾種分類,其實是交疊的。在所有的曆史人物對聯當中,範圍最廣,數量最大,意義也最為重要的是祭奠型對聯(而祭奠型對聯又多以先輩、以他人和以單人為對象),所以本書將對這一類對聯進行重點研究和分析。
2、祭奠型人物對聯(之一)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中華大地上,隨便走到哪一個地方,都可以探尋到前人留下的遺跡。他們在多少年、多少代之前,就在這塊養育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土地上生息。他們的肉體早已不在,但他們的心靈,他們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直存留至今,成為我們承緒、發展和不斷進步的依據。他們茹毛飲血的發端,篳路藍縷的開拓,含辛茹苦的延續,艱苦卓絕的成功與創造,無不在我們民族的血脈裏留下深深的烙印,他們其中一些人的名字甚至成為了一個民族的圖騰與象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們毫無愧怍地成為後人的楷模、典範和榜樣。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就是永遠不忘民族的根,就是要永遠傳承那堅忍、剛健、頑強和忠誠的基因,永遠光大那浩瀚、博大、正直和弘毅的精神。
這塊土地是這樣古老和久遠,曆史的遺跡又是如此地眾多,以至在全國每一個省、每一個市甚至每一個縣,我們幾乎都能找到祭奠先人的場所。這些場所中,所有那些能夠讓人們公開祭奠的地方,供奉的都不僅僅是一家一門的祖宗和上輩,而均是在曆史上有所創造,有所建樹,有恩澤施於地方,有功勞行於民眾,足以在青史上留下姓名的人物。人們建立這樣的場所,固然是為了讓自己的情感有所托付,同時更是為了讓一種偉大的精神紮根於土壤而恒久永駐。從陝西的黃帝陵到湖南的炎帝陵,從洞庭湖畔的屈子廟到成都郊區的杜甫草堂,從合肥的包公祠到西湖的嶽飛墓,再到現代的中山陵和黃花崗烈士墓……這些勝跡,這些遺址,這些曆史人物留下衣冠、留下足跡也留下風骨神韻的地方,都成了吸引遊子旅客、凝聚後輩子孫的聖地。人們在這裏留連駐足,睹風物而思先人,他們所感受、所吸吮的,又何止是一時一刻的心靈震顫和此情此景的審美愉悅?這類經曆,這類體驗帶給他們中許多人的,將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永恒的啟迪、教育和感念。那麽,催生這種心靈震顫、審美愉悅和深刻的啟示、巨大的教育與永恒的感念的,除了祭奠場所的其它內容外,那些不可或缺的人物對聯所起到的作用,當是不應該輕視的。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曾替青城山這裏撰寫了《青城山古黃帝祠》對聯,現抄錄於此,與讀者共享:
啟草昧而興,有四百兆兒孫飛騰世界;
問龍蹻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衛神州。
對聯作者於右任先生是清朝光緒年的舉人,也是最早的同盟會成員之一。他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反對帝製,在國民黨中威望極高,先後擔任過南京臨時政府交通部次長、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國民黨政府審計院長、監察院長等職。在這副對聯中,於右任先生讚頌了我們中華民族傳說中的始祖黃帝開混沌,刈草莽,啟蒙昧的不朽功德,且以僅僅五個字便概括之。然後,從五千年文明的生發演化皆肇始於斯的宏觀角度,將炎黃子孫對煌煌先祖的敬仰之情和繼承之誌,以充滿自信與豪邁的語調表現出來。
人們如果到四川旅遊,其旅遊路線一般是這樣的:從成都出來,便可上青城山。然後,往都江堰觀看這座修建於2000多年前,屬世界水利史上最早、也是最偉大的工程,同時參謁二王廟。
二王廟,位於都江堰岷江東岸的玉壘山上,是為紀念秦國蜀地郡守李冰及其兒子二郎所建的祀廟。該廟原建於南北朝時期,初名崇德祀,宋代以後,封建王朝統治者敕令追封李冰父子為王,遂改稱二王廟。岷江一帶的川西平原在未修建水利設施以前,一直受到水患危害,災害頻仍,穀物不收。自從李冰設計並帶領民眾修建了都江堰之後,這裏成為不懼水旱、旱澇保收的千裏糧倉。四川被後人稱為“天府之國”,都江堰的功績首當其衝。都江堰所處的位置本來是非常難以修建水利設施的,尤其是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和工藝條件下。李冰提出的治理方案是“深掏灘,低作堰”,經采用這一方案修建的都江堰從那時起,毫無損毀地保存和沿用到今天,為世界曆代水利工程之僅有。在這座祀廟裏,有一副對聯:
一門兩禹;
六字千秋。
這副對聯非常簡練,但所表述的情義卻非同一般。上聯稱讚了李冰父子二人治水的功績,將其與傳說中的大禹相提並論,讚譽之高,無以複加。下聯則具體評論了李冰的治水經驗,認為他提出的“深掏灘,低作堰”的方法已經經過了千年的考驗,還將繼續流傳下去,遺惠於子孫後代。這副對聯是以李冰父子兩人為對象的對聯,這在祭奠型對聯中不為多見。有人評價這副對聯的特點是:簡明扼要,易讀易記。筆者認為它最主要的特點還是高度概括,評點精當。
從上麵所列舉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祭奠型人物對聯的確是表達人們對先祖、先輩中不朽人物的景仰心情的一種最佳方式,而且從字裏行間滲出的情感,飽含了莊嚴和莊重,虔敬和尊崇這樣幾個特點。
在中國古代,人們將救死扶傷,替人治療身體疾病的人稱為醫生,借此引申,又將那些具有治國安邦之才,能夠替陷於內憂外患的國家排憂解難的人稱為“醫國手”。華佗的更高理想是當一個醫國手,所以《後漢書·華佗傳》說他“恥以醫為業”——這使我們想起了魯迅。魯迅當年赴日本留學,正學的是醫科。但他在目睹中國因落後而受盡帝國主義侵略的種種事實之後,毅然放棄學醫,轉而走上以筆為槍的“呐喊”之路,要診療中華民族沉屙深重的心靈。
神農嚐百草,是中國遠古時代的一個動人傳說。正是他親口嚐過百草之後,才發明了中醫藥,為中華民族創造了寶貴的醫學遺產。但神農的功勞還不僅於此,他還是農耕文明的創立者,促使人們由采集漁獵步入到農業生產的生活方式。
正是如此豐富和深刻的背景,烘托了這副對聯所要表達的主題。該聯盡管文字十分淺顯,但它的確傳達出一種宏大的意境,讓人讀後頓生敬仰之意。
再舉一個例子,鞏縣杜甫墓前的一副對聯。
歌吟總帶憂民淚,
顛沛仍懷愛國心。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詩歌史上最燦爛耀眼的一顆巨星,被後人譽為“詩聖”。前麵說過,他的詩歌作品特色鮮明的一點就是恪守嚴謹的格律。他自己寫詩,總是反複推敲,一定要找到最滿意的詞句帶才行,絕不會稍微馬虎敷衍。“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句著名的話,就是杜甫對自己寫作經驗的高度總結,也是對自己創作過程的自覺要求。但是,人們之所以推崇他的作品,更主要的一點是,他的作品始終把對時代的關注和對人民的關懷放在首位。他生當大唐帝國從開元盛世朝著安史叛亂,天下分崩的局勢轉化的時代,曆經了戰亂的顛沛流離,飽嚐了人間的各種苦難,看盡了民眾所遭受的困頓,因此,他的詩歌,尤其是中、後期的詩歌作品,真實地紀錄了當時的所見所聞,將兵燹戰火對社會造成的巨大破壞、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以及自己感同身受的深切憂患情懷盡皆傾注於筆端,而這些感人的筆觸深深地打動了同時代乃至後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正因為這一點,杜甫的詩歌被人獨一無二地稱做“詩史”。“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讀到這樣的詩句,誰不會熱淚盈腔,感慨係之?這副對聯的作者並沒有將杜甫的生平經曆和詩歌成就做絲毫的介紹和誇耀,而是直截了當地對他的詩歌本質做出高度概括,由此凸現出他作為一個憂國憂民的“人民性”詩人的高大形象。
鞏縣杜甫墓前還有另外一副對聯,在寫作手法上與此相同。
以忠愛為心,國步多艱,匡時句出驚風雨;
為生民請命,痌瘝在抱,警世詩成泣鬼神。
這副對聯立意上與前一副對聯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筆墨更濃烈,感情也更沉鬱。聯句中化用了杜甫本人的詩句:“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因此更突出了杜甫作為“詩聖”的特點。
2)引述生平,宣傳業績
這一類人物對聯,用現代文藝理論來解釋,就是具有“寫實”的特點,也就是說,作者會將撰主獨特的經曆和事跡在對聯中具體展現出來。但是,對聯畢竟不是報告文學,也不是小說,它是受到嚴謹的格式限製的“詩歌的變體”,因此在表現撰主的個人經曆上必然與散文體的其它藝術形式(包括小說、報告文學和一般散文)有著巨大的區別。由於受到篇幅和格律的限製,它在展示對象的事跡方麵,隻能以高度概括的方式,揀精撮要,畫龍點睛,將人們所熟悉,同時又是撰主生平當中最典型的事件概述之。當然,引述生平,宣傳業績並非就事論事,而是要借此形成對撰主的肯定和推崇的意思,因此,對聯寫作者有時會在介紹撰主個人業績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評點議論,籍以提升對聯的氣勢、品格與境界。下麵我們來看一看這一類對聯。
三顧感殊知,西取東和,遠謨早定三分鼎;
兩川臻大治,南征北討,遣表長留兩出師。
——成都武侯祠對聯
諸葛亮(181——234),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琅邪人。
上述對聯,恰恰把諸葛亮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事跡概括其中,使讀者如攬諸葛武侯(諸葛亮受劉禪之封為武鄉侯,後人簡稱為武侯)轟轟烈烈,開基拓業的平生,如睹武侯兢兢業業,勤於王命的身影。
這副對聯,純粹是一副寫實的對聯,聯中僅僅把諸葛亮為人熟知的幾項主要功績開列出來,並未加半點評議。但由於諸葛亮那光照千秋的形象早已經深入中國普通百姓的心目當中,所以隻要提起他的事跡,就足以在人們腦海中產生一種高大和聖德的聯想。
再舉一例類似的對聯。
儒術豈虛談,水利書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經師偏晚達,專家論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這是清代著名大臣林則徐替歸有光祠所寫的對聯。歸有光是明代著名的學者和散文家,曾長期在嘉定安亭江上講學,後人在縣內替他立有祠堂。歸有光出道很晚,六十歲的時候才中進士。但他在文學上的貢獻很大,一度大力提倡唐宋古文,反對當時占據文壇的“後七子”們一味模仿秦漢時期的文法,導致文風僵化的做法。清代著名的“桐城派”散文亦頗受其影響。林則徐認為,歸有光的貢獻並非僅局限於學術和散文創作方麵,他曾寫過《三吳水利錄》,對治理江浙一帶的水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僅此就應當受到人們的祭祀。而他在散文理論上的貢獻,就連受到他指斥、聲譽很大的“後七子”也不得不心服口服(“後七子”領袖王世貞在歸有光去世後曾作《歸太仆讚並序》,對之大加褒揚)。
這副對聯總體上講也屬於“評功擺好”的“寫實”性作品。30幾個字的對聯,簡略如同一首詩,卻從總體上將歸有光一生的主要經曆和事跡概括其中。上聯末尾的“功在三江宜血食”略帶評點的意思,但卻並未影響全聯的基本風格。
(3)弘揚品格,彰顯精神
這一類的對聯,依筆者自己創作對聯的經驗,較之宏觀定型或宣傳業績兩類對聯在寫作上要更容易一些。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宏觀定性類的對聯,需要從整個曆史、整個時代以及整個社會的全局去尋找坐標,其包容性和涵蓋性非常強,如果寫作對象沒有這麽高的曆史地位或者對聯作者自身達不到把握曆史時空的境界,則無法從適當的高度來看待撰主,當然也就無法寫出高屋建瓴的作品。至於宣傳業績性的對聯,固然可以平實的方式去切入,但一方麵需要作者具有對撰主事跡的高度的概括能力,另外,如果撰主事跡早已為一般人所知悉,則難以達到出新的目的,易給人以陳舊感。而弘揚品格,彰顯精神類的對聯,立足點可高可低,概括麵可寬可窄,切入角可深可淺,或舉一反三,或以虛帶實,或從小見大,總之,要能反映出對象的精神麵貌即可。
再看一個例子。
狂到世人皆欲殺;
醉來天子不能呼。
這是一首讚頌李白的對聯。李白,和杜甫一樣,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文學史上,人們將他們二人並稱為“李杜”。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李白則同樣有著“詩仙”的美名。李白天資聰穎,才華早露,博學廣覽,且好行俠。他的詩歌雄奇奔放,瑰瑋豪邁,充滿豐富的想像和浪漫的色彩,年紀輕輕的時候,詩名就驚動海內。但是,李白生性高傲,蔑視權貴,甚至連皇帝的寵妃與朝廷的重臣也不放在眼裏。他的狂放不羈,他的傲岸秉性讓一般的世俗之人直至王公大臣們心懷嫉妒,不能容忍。杜甫對他的才華最為崇敬,在自己的詩篇中寫下不少同情和讚揚李白的句子。如他的《不見》一詩中寫道:“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我意獨憐才”。而他的《飲中八仙歌》則以誇張的筆調傳達了李白的個性:“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副對聯化用了杜甫的兩句詩,偏偏是這兩句詩,最為典型地體現了李白才高傲世,同時又為世所難容的個性品格。上麵那首《關帝廟聯》是從高處、大處著眼,頌揚關羽的精神和品德,而這首寫李白的對聯就僅僅是從主人公的某種個性特點出發,來襯托李白的人格魅力了。
4、巧智型人物對聯
巧智型人物對聯在有關曆史人物的對聯中屬於比較特殊的一類。它不像一般的人物對聯一樣,每每寄興托誌,詠事抒懷,總是要表達一點個人的內在情緒。許多這一類對聯,往往僅是借助對聯這種形式,來表現某種智力上的靈巧和聰慧,所以,它們十分講究的是一種外在的東西,比如:句式的奇特、韻律的變化、詞義的巧合等等。它們向人們展示一種耳目一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非關情感,非關寓意,僅僅是為了讓你享受到一種近似於體操表演高難度動作的魅力。
有一副曾經被廣為傳播的對聯,可以看作這一類對聯的典型。
兩船並行,櫓速不及帆快;
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
據說,此聯是一名文官和一名武將在一起飲酒時所作。文官武將相互誇耀自己的重要性和功勞,於是引用曆史上的人物作為佐證。武將口吟上聯,說道:“櫓速不及帆快”。從字麵的意思上看,這名武將說的意思是劃船的時候,用櫓不如用帆來得快,因為船帆是可以借助風力的。這裏,他使用了語音雙關的方法,借諧音來表達他真正的意思。其真正的意思是:作為文臣的魯肅,作用比不上作為武將的樊噲。魯肅是三國時吳國的名臣,在曹操率80萬大軍南下,大臣們紛紛主張投降之時,他與都督周瑜一起,力勸孫權與劉備聯合,抵禦曹軍。結果赤壁一戰,孫劉聯軍大獲全勝,為三國鼎力奠定了軍事上的基礎。其實,魯肅也曾擔任過武將官職,在周瑜死後,他還接任了周瑜的職務。但畢竟他不是習武出身而是讀書出身,因此那名武官仍把他看做文臣。至於樊噲,則是秦末劉邦手下的大將。鴻門宴上,項羽的謀士範增企圖借宴會上的機會除掉劉邦,命項莊以舞劍為名,尋找下手的時機。樊噲看出範增的意圖,持劍闖入營帳,救出劉邦。後來,又輔佐劉邦擊破臧荼、陳以及韓信的叛亂,功高勳大,一直當到左丞相。丞相一職,其實也是文官,但樊噲一生經曆卻是典型的武將經曆,所以人們一直把他當作武將的典型。魯肅和樊噲是不同時代的人,將兩人功勞和作用相互比較,這有點像候寶林的相聲《關公戰秦瓊》一樣,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為了爭勝,也就不妨這樣一比了。麵對武將的自誇自詡,文官當然不服,於是對出下聯,以反駁武將的論點。文官說:“笛清難比簫和”,從字麵上看是說笛子的聲音不如簫的聲音好聽,但實際上,他也是借用了語音雙關的手法,將曆史上兩個人物生拉硬拽扯到一起來做比較。蕭何,是劉邦最重要的謀臣之一,與張良、韓信一齊被譽為“漢初三傑”。楚漢戰爭期間,他推薦韓信為大將,為劉邦謀取到了最出色的軍事人才。作為丞相,他留守關中,為前方戰爭提供後勤支援,保障了戰爭的勝利。後來在平定諸異姓王的叛亂中,他出謀劃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狄青,是北宋時期的大將,行伍出身,從士兵一直幹到大將乃至副宰相。在北宋對西夏的戰爭中屢建大功。那個文官,也是借用典故,來抬高自己,貶低對方。這副對聯從創作動機上和主題上看,都並不怎麽“深刻”,但其形式上的巧妙卻給人以生動靈活機智幽默的趣味,而且在我們所舉例的對聯裏,是第一個以多人為表現對象的對聯。
阮元何故無雙耳;
伊尹從來隻一人。
這副對聯的作者之一據說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乾隆下江南時,路上遇到一個少年,覺得他聰明伶俐,便想考核考核他的智力。他先問少年的姓名,少年回答說叫阮元,乾隆靈機一動,馬上想到這句的上聯。“阮”和“元”這兩個字,從字形上看有相似之處,就是都有一個“元”字。但又有不同之處,就是“阮”字還帶有一個耳朵旁,而“元”字則不帶偏旁。他出了這句上聯,本以為可以難倒少年,因為這樣一種以人名為內容的對聯,要找到恰當的對應格式的確是不容易的。沒想到少年隻是略加思索,便應答出了下聯。下聯中的伊尹,是商朝時期的一個人物。他本來是一個奴隸,為有莘氏之女的陪嫁之臣,名字叫做尹。後被商王發現他過人的才智,便將他擢拔起來,擔當“伊”的職位,委以國政。在他的輔佐下,商湯攻滅夏桀,取得了中原地區的統治權。那麽,“伊”、“尹”兩個字從字形上看,與“阮”、“元”二字有異曲同工之妙,“伊”字帶有單人旁而“尹”字不帶偏旁。因此,“阮元”與“伊尹”相對,便顯得珠聯璧合,工穩得當。
上麵兩副對聯都是古人所寫,說明了古人在運用對聯的技巧上的嫻熟與創造性。當代人寫對聯,也有不遜於古人者。請看下麵的對聯。
太白貪杯李悅酒;
本初討逆袁擴城。
仔細分析這副對聯,其中所含的機關其實比上兩副對聯要多得多。
李太白,即唐代大詩人李白,上聯把他的名字拆開後嵌在了聯句當中。袁本初即東漢末年的大軍閥袁紹。下聯也和上聯一樣,將其名字分拆後嵌入聯中。上、下聯在此成為對偶。李白非常好酒,杜甫詩中曾說:“李白鬥酒詩百篇”,而李白自己的詩歌更是誇張,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所以對聯作者說他“悅酒”是自不待言的。而袁紹曾率先起兵討伐篡奪漢室政權的董卓,並借機擴充自己的地盤,一度占據了冀、青、幽、並四州。說他“擴城”(擴充城池),也不為過。這副對聯的機關還不僅於此,它還以諧音的方式,暗含了今人的姓名在內。李月久,遼寧營口人,中國體操隊的體操名將,曾獲得過世界冠軍。袁闊成,也是遼寧營口人,當地頗有名氣的評書演員。該聯將古人名字中的姓拆開後置,為的是用其組合成當代人的姓名,構思之巧,讓人歎為觀止。這也是一副多人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