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大軍出塞

字數:414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裂明 !
    若說如今山西鎮治下,最多的便是林立於各地的學府。
    數年下來,易飛雖然花錢的地方不少,但是賦稅的來源卻是更加的多。尤其是對鎮內商戶強製收稅之後,財政方麵更是寬餘,正因於此,各地的學府也是如同雨後的春筍一般,不斷的冒出頭來。
    每堡至少有一啟蒙堂,不同於大明各地的為應對日後八股文為前提的啟蒙。這種啟蒙堂教授的隻是簡單的識文斷字,而且人數規模也是比常見的啟蒙堂要多的多。普通的一個啟蒙堂,一個先生帶三四個小孩子就已經是十分的勉強了。但是這種學堂卻是一個老師帶數十個適齡兒童,啟蒙堂每堡皆有一座,學製三年,在三年時間內,這些學生將會認識基本上所有的常用字。而且不再以四書五經為科目,而是細分為國文、數字、曆史與英雄事跡等雜類教授,不再是以愚民為目的的做學問。
    而是從小培養孩童的認知能力和對於自己民族的認同感,用英雄事跡來感化他們,讓他們明白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以剖析曆史上各種人物以及他們所經曆的事情來告知孩子們是非,讓他們明白沒有完全正確的個人。這也是一種隱隱的質疑君王正確xing的做法,但是在山西鎮卻是無人敢於質疑易飛的決定,尤其是隻是搞這種小動作。
    從啟蒙堂向上,便是中級學校,與啟蒙堂不同的是加入了自然常識這一門課程。易飛前世也不是學霸之類的存在,對於物理化學也不是十分的有研究,而且時隔多年,能想想來的東西也不是太多。而且大半還是在這個時代無用的東西,比如說物理的電力公式之類的東東,根本就不適用這個時代。
    易飛苦思數日後,也隻是將一些基礎的東西編纂了出來,而且自己感覺也不是太完整。更害怕此時的大明已經有了類似的書籍,畢竟滿清當時幾乎是將大明九成的書籍都焚毀了,他不敢保證沒有此類的書籍。因此也是小心翼翼的隻是給領取此書的先生們講,隻是自己整理而來,不敢說自己編纂出來的。
    但是好在這些先生大部分並不懂這些東西,看著他們一臉崇拜的樣子,易飛也是有著小小的成就感。對於中學以後的存在,易飛雖然嚐試建立一個大型的綜合xing研究和探索的機構,但是到了現在,新一代還未成長起來之前,這所大學也隻能是空在那兒。等待這些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哪些有這方麵興趣的,易飛便會給予資金,鼓勵他們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農曆五月份,董衛國也是從河套草原返回山西鎮,更是拿回了一幅地圖。看著上麵如同畫鬼符一般的地理名稱,易飛也是十分的搖頭,看慣前世精密的地圖,這個時代的地圖就是太過於抽象了。易飛在後世出任務之時,大多時候用的都是電子地圖,上麵對於地理形勢,和各種需要注意的東西都是有清晰的標記,無論去到哪裏執行任務,地形總是一目了然。而且就算是最簡陋的紙張軍用地圖,至少也是足夠的精確,距離不會誤差超過一公裏。
    但是這張地圖,與易飛心中記憶的那份後世地圖相比,簡直沒有一點可比xing。但是好在地名倒是標示的十分清楚,而且各個蒙古部落所在地也是用筆圈了下來。既然情報已經有了,那製約對於大軍向前最大的障礙便隻剩下向導的存在。不過易飛並不擔心,除了瀚不離部可以為向導外,他手下俘虜的數千蒙古歸化營也是多的是向導。
    大軍並沒有立即出發向草原,如今到了收獲的季節,等到糧草征集到位,便可以後顧無憂的開赴草原。而且這一次也不是以占領土地為目的,而是為了毀滅而前往。若是能夠有足夠的蒙古部落,那大軍就可以以戰養戰,讓蒙古人明白,不隻他們會搶劫,漢人若是發起狠來,比他們更象****。
    自五月底,各地的賦稅也是不斷的向著平虜衛而去,在平虜衛,除了近五千補充起來的血騎外,更有歸化營三千餘蒙古降兵和近三千從漢奴中挑選而出的騎兵,一萬餘人也是緊張的進行著出塞的準備。而平虜衛的軍戶們更是全部動員起來,沒日沒夜的為大軍製做著可以速食的幹糧,以及各種臘肉之類的東西。畢竟出塞不是一件小事,就算是有著完善的後勤補給,給戰士們配備數日的幹糧和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月初,易飛也是上表曆數蒙古人數大罪,更是慷慨激昂的請命,要出師與北虜決一死戰!掃滅這些大明心腹之患!身為五軍都督府左大都督,理論上易飛是有這種開邊釁的權力,也是有著出塞而戰的權利。
    但是大明畢竟是百多年未曾主動出塞而戰了,不僅是明軍積弱,而且還因為塞外地形與中原大不相同。一支強軍往往會莫名其妙的便在草原上失了蹤影,或者是無數大軍出動,卻是數月無功而返。提起出塞,許多人便是覺得是自尋死路,畢竟以成祖的雄才大略,五征蒙古也是數次都是戰果不大,被蒙古人捉迷藏一般的繞了數個大圈無果而還。
    似乎出征塞外,完全就是靠運氣,若是能夠逮到蒙古人的部落,迫使其隻能決一死戰,那尚可為。若是根本就摸不到對方的蹤跡,就隻剩下勞民傷財,與民無益。這倒也是實情,往往出塞的漢軍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運氣好點的可以安全退回邊牆,運氣不好的,莫名其妙的全軍覆沒於草原也不少見。
    要知道,能夠出塞的軍隊都是強盛一時的漢軍,至少也是戰力超越草原騎兵的存在,否則那就不是出塞,而是送死了。自漢唐來,能夠進入草原的漢人軍隊數量決不在少數,但是能夠取得成功大勝的卻也是數也數的過來,千古以來也隻是強漢之衛青、霍去病,盛唐的李靖,徐世績等寥寥數人罷了。更多的則是折戟沉沙,軍敗身死,白骨沒於大漠的滾滾黃沙之中。
    大明成祖雖然將蒙古當成自家的後花園,更是因為邊境出現數個蒙古殘存的車輪被直接說蒙古人意欲入寇,領兵將別人門牙都打掉。但是卻不得不承認,五征蒙古,除了前兩次之外,後數次都是無果而終。
    至於到達百年前的,土木堡之變後,大明能戰之兵幾乎被一掃而空,國力陡然急轉直下。從此自守就已經勉強,更別說深入草原的念頭了,而且到了崇禎年間,更是連自守也是做不到。蒙古、滿清等都幾乎視大明為後花園,想來就來,就更加不要想什麽進攻了。
    因此易飛的奏章一送達京城,也是立即引起一片大嘩,激進一些的都是歡呼雀躍。但是更多的則是冷笑連連,暗中覺得易飛敢是太不自量力了。雖然不屑歸不屑,但是這種擅開邊釁的情形也是讓他們都是義憤填膺,紛紛dan'he易飛實在太過於專橫跋扈!
    而崇禎皇帝接到這份奏章之時,更是悲喜交加,喜的是,易飛竟然會如此自尋死路。悲的是,自己對付一個地方軍閥竟然不得不用借刀殺人這種伎倆!對於這些最擅於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朝臣們的dan'he,崇禎根本理也懶的理,如今東奴、北虜都是想來就來,擅開邊釁從何談起?
    很快,崇禎也是一道聖旨進入山西鎮,準了他出塞討伐察哈爾人的奏章,更是禦賜尚方寶劍一口,以示恩寵!
    對於崇禎的恩寵,易飛不在乎,他在乎的隻是朝廷給了這次出塞的名義!有了這道聖旨,易飛也再也不加掩飾,龐大的鎮西軍戰爭機器也是開始飛速運轉起來!大戰的氣氛已經在平虜衛上方不斷的凝結,不僅宣大二鎮都是有些心驚膽戰,而且消息也是被漢人中的一些‘有心人’快速的向著草原和遼東傳了過去,也是引得草原上一片的嘩然。對於這種泄密情況的發生,易飛也是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眼下還不是鏟除八大家的最好時機,易飛也是選擇繼續忍耐,並沒有打草驚蛇。
    而且易飛的這次行動,也沒有抱著保密的念頭,一方麵不斷的聚集著錢糧,另一方麵也是派出騎兵傳繳於察哈爾蒙古各部,要求察哈爾人立即交出去歲禍亂山西的禍首以及爪牙,否則便要與之兵戎相見!
    對於這份近乎於最後通牒般的繳文的作用,易飛自然明白不會有什麽結果。而且他更加不希望有什麽結果出來,這一仗就是要打的察哈爾人從此再無入寇的勇氣,其他的都不重要!
    而這次出征大軍的規模也是堪稱極其豪華,一萬餘騎兵,外加三倍於這個數目的戰馬。還有數萬征集而來用以運糧的青壯百姓,以及近萬保護他們的鎮西軍步軍,整個鎮西軍精銳幾乎征調一空。作為鎮西軍來說,這次出征幾乎是將所有力量盡數集結,所動員的力量甚至超越了崇禎十一年入京勤王的規模!
    大軍於崇禎十二年六月中在平虜衛誓師出征,浩浩蕩蕩的大軍補滿了大地,如雲般的旗幟更是蓋住了天空,一片火紅的大軍一日後便是出了迎恩堡。一萬餘騎兵放開馬韁,數萬鐵蹄叩擊著大地,如同洪水一般沿著清水河不斷的前行著,席卷向前方的茫茫大草原。
    兩日後,騎兵大軍已經抵達雲內,在這裏他們與已經渡河集結的瀚不離部六千騎兵匯合於一塊。數量達到空前的二萬餘的聯軍也是士氣大振,向著和林格爾快速的奔騰而去,這個和林格爾一直駐紮著察哈爾人數個千人隊,向來是sao擾大明大同鎮的最前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