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窮途末路
字數:429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裂明 !
這是明清雙方勢力完全發生逆轉的一戰,在廣寧之戰之前,明軍雖然屢屢戰敗,但是戰略進攻的勢頭卻是從來沒有改變過。到了遼東巡撫王化貞在位期間,交好蒙古,說服蒙古大軍聯合兵進遼東,更是雄心勃勃的在廣寧集結十餘萬大明精銳,隻等蒙古援軍到達,便即轉守為攻。
但是這一切卻是被一個漢人給終結了,這個漢人是當時的廣寧遊擊,名字叫做孫得功。在蒙古人誤期不至之時,孫得功極力勸說王化貞獨自領軍而前,但是隨軍向前卻是密密安排心腹不斷的散布建奴勢大不可敵的謠言。
曆史有的時候比小說還象小說,在蒙古大軍約期不至的情況下。建奴也是抓住了這個機會,隻是派出數百騎迂回至十數萬明軍之前,馬尾綁上樹枝來回奔騰,就造成了一種大軍鋪天蓋地的樣子,而孫得功則是直接在軍中大喝敗了,敗了,帶著自己的麾下轉身就跑。
十數萬明軍,竟然在這種連敵人都未看見的情況下,糊裏糊塗的直接就地潰敗!而建奴主力則是已經迂回至明軍背後,建奴故意隻是擊潰了廣寧軍,放任他們向沙嶺奔逃,精疲力竭的明軍在沙嶺被早已迂回到位的後金軍堵住,書上說一直到四十年以後,這裏的白屍還沒有收完,晚上磷火輝煌,行人走夜路都不用打火把。
而在這次大戰之中,也是湧現也了另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且這個人物如今也是距離廣寧不遠。那就是的‘飛將軍’祖大壽,雖然飛將軍是遠自數百裏而來,但是飛將軍自然不是其他人能夠相比的。甚至連地頭蛇孫得功都是無法比擬,他的一千騎兵千騎絕塵,以孫得功望塵莫及的速度迅速的消失在遠方,甚至連準備就序的建奴都未能攔下他,直接讓他千騎絕塵跳出包圍圈,一兵一卒都未損失。
但是並不是人人都是飛將軍,廣寧軍最後的命運就是幾乎全軍覆沒。而唯一逃出生天的自然是一手造成十數萬人覆滅的孫得功所部,孫部都為騎兵,從包圍圈中逃脫之後,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廣寧。在將王化貞等少量守軍驅逐之後,也是將廣寧城完好的交於了前來的建奴手中。
廣寧一城之中儲蓄的糧草可是可以供給十數萬明軍所用的,完全稱的上是海量,曆史上努爾哈赤從廣寧搬走了兩百門大炮,數以萬計的鎧甲,百萬石的米豆和大批銀兩,一直到天啟三年底才把戰利品搬空,可見收獲之豐!廣寧所得,也是讓努爾哈赤爆兵有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廣寧之戰之後,
建奴的勢力幾乎是一年內便是翻了幾翻。而這一切都得歸功於這個漢人中的ji'pin敗類,也是最為牛叉的冒險投資者孫得功。
最為諷刺的是,孫得功因為這種功勞,也是終清一朝富貴榮華,甚至他們家鄉各地都有為之立傳立像!再一想到如今大肆為洪承疇、尚可喜、甚至施琅等立書建祠,歌頌他們為民族統一做出豐功偉績!委實讓人覺得,再思汪精衛,陳佛海等人豈非淚流滿麵,這是何等的不公啊!
廣寧城城下,十數萬大軍齊聚。此時的聯軍已經不再是十一萬,而是經過一通收降納叛之後,人數猛增至十五萬餘。
對於這些降卒,自張俊卿至蒙古諸部,人人都是不太在意,這些人都是優良的炮灰,若是能用他們來減輕傷亡,這些人眉頭都不會皺一下。更別說還會有另一個副作用,那便是降兵死的多了,也是可以大大減輕吃飯人的數量,對於自己的繳獲也是可以多保留一些。
十數人齊聚廣寧城下,城頭守軍雖然士氣進一步低落,但是數次喊話之下,仍然是拒絕投降。張俊卿也算是看明白了,義州之所以如此輕易拿下,是因為城中隻有百人不到的督戰隊,麵對著數千意圖活命的漢八旗,這些督戰隊的威信根本就經不起消耗,隻是一通亂箭之後,義州守軍便是直接綁了這些人出城。
但是廣寧卻是不一樣,廣寧做好遼東走廊的咽喉,建奴就算大撤退,也是在此留下了足有一個甲喇的兵力。不是滿清還想再打回來,而是想用廣寧多為遼東爭取一些時間。但是他們卻沒想過,大舉會盟的張俊卿的目標,也隻是將早已經淪陷日久的廣寧打成一片白地而已。對於更加遙遠的遼東,張俊卿的興趣根本不大,不僅是因為後勤,更因為寧武方麵不想這麽快讓建奴咽氣,畢竟建奴與蒙古人的持續消耗,這才是最符合寧武方麵心理的。
而建奴如此配合,讓近二千人馬留下,裏麵的滿人數量定然也不會少到哪裏去。這一戰過後,隻要成功讓蒙古人屠城,那麽無論是蒙古還是建奴,雙方已經再沒有了合作的基礎。滿人數量本來就不多,一次xing被tu'sha了這麽多,就算多爾袞再怎麽想顧全大局,也不可能會冒著滿人內部fen'lie的危險再與蒙古結盟了。
在這種心態下,盡管張俊卿手中有著更強力的破城武器,但是他卻根本就不會拿出來,不讓蒙古人與建奴死拚一場,雙方如何種下仇恨的種子?有仇恨就會有報複,有報複就有反
報複,尤其是如今建奴與蒙古實力相差不大情況下,雙方的戰爭可能會維持個數年,甚至十數年之久。
蒙古人當然不會知道張俊卿的打算,沒有建奴的幹擾下,他們也是興致極高的督促著降兵砍伐樹木,製作各類攻城器械,各項攻城器械的製作也是十分順利。而數萬降兵在手,蒙古人的攻城‘欲’望也是極為強烈。畢竟損失不了自己的部眾,但是一旦城破,卻是會滿載而歸,這種淨拿好處的事,是個人都會喜歡。
數日之後,滿清方麵也是試探著想來一次對廣寧的解圍。但是萬餘清軍剛剛出現,五千血騎便直接迎了上去,而蒙古諸部更是緊隨在後,隨時準備痛打落水狗,似乎有鎮西軍在前,他們的攻擊意圖也是十分明顯,再也不複往日見到建奴便矮了一截的感覺。
這一支多爾袞好不容易拚湊出來的解圍大軍,一見到敵方實力如此雄厚,根本連個照麵也不打,飛速的再次向著遼東而去。
十月中,就在蒙古聯軍在廣寧城下摩拳擦掌之時。遙遠的盛京方向,氣氛卻是一片的沉寂。
皇太極的屍體也是已經被置於棺中,盛京之中也是一片的白縞,悲傷的氣氛是有。但是卻是完全抵不上城中詭異的氣氛,皇太極雖死,但是滿清仍在,而且皇太極死的極為突然,更是來不及立下什麽繼承人。這也是讓盛京之中,數個有這個資格染指這個位置的人都是蠢蠢欲動。
大軍退回盛京已經十數日了,這些時日來,關於繼承人各方也是開始明爭暗鬥。原本支持率最高的豪格,卻是因為皇太極暴斃,正黃旗下落不明,實力也是大為減弱。而單單一個薄弱鑲黃旗和一個不受人重視的正藍旗合共一萬人不到,也是無法直麵兩白旗合共一萬三千餘人的挑戰。
雖然兩紅旗如今態度曖昧,並未支持任何一方,但是這次征伐易飛失敗,大軍損失慘重之下。兩紅旗雖然在此戰之前,兩旗合共不到六千人,基本上已經喪失了說話能力,但是此時作為實力保存基本完好的存在,說話的聲音也是立即大了不少。畢竟兩紅旗若是幫助多爾袞,多爾袞就會立即占據壓倒xing的優勢。但是若是死保豪格,那豪格也就有了與兩白旗一戰之力。
但是兩紅旗內部卻也是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太和諧的話語,那就是正紅旗旗主代善那可是努爾哈赤的長
子,按照皇長子繼位的法則,代善也是有上位的資格。但是這種聲音也是立即被代善強勢給壓製了,對於自保都不足的兩紅旗,若是敢產生這種想法,恐怕會被兩大對峙勢力第一時間聯手平掉。
代善明顯是明智的,他自己主動站出來宣示,康親王府一係決不會參與爭位之後。兩紅旗的地位也是一下子撥高了許多,兩撥對峙的多爾袞、豪格等人也是不斷的開始登門未見,希望他會支持自己的一方。
但是如今大敗後的滿清實在是經不起一場相互之間的攻伐,雙方都是顯得極為克製,雙方都是默契的隻是文爭,而不是劍拔弩張。不過,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代善最後還是決定以穩定為首要的目標,在沉默數日後,也是旗幟鮮明的倒向了實力更加強大的兩白旗。
兩紅旗的這一動作,立即讓沸沸揚揚的爭位風波劃上了句號。而且出於穩定人心的考慮,多爾袞並沒有自己登上帝位,而是將八歲的福臨扶上帝位,自己出任大清攝政王,也就是太上皇。
既然在位的不是多爾袞,豪格雖然不情願,但是也不得不低頭一步。默認了這個決策,也是同意與多爾袞並列攝政王,隻不過,他這個攝政王卻是虛的。在代善的支持下,多爾袞完全就是大權獨攬,隻是客氣的給了豪格建議權罷了,至於決斷,自然是與之毫無幹係。雖然終於登上了數十年來念念不忘的大清最高位置,卻是一點也沒有他想象中的誌得意滿。相反,在皇太極橫死留下的這副爛攤子,他甚至有一種衝動,將這個位置直接扔給豪格。局勢的崩壞程度之快,也是讓他幾乎沒有yi'ye睡的著覺。這次的危機甚至比皇太極繼位時,更加的險惡!皇太極登位之時,雖然也是後金總崩潰前昔,但是那也隻是內部矛盾升級而已,後金在戰場上依舊是無敵,戰無不勝。但是這一次,大敗而歸,強敵壓境,多爾袞怎麽看,也看不出大清還有什麽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