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半瓶水,人來瘋(下)
字數:463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南宋軍神 !
針對金兵大舉南下,長江以南的宋人,大多心中擔憂不已,一旦讓金人攻如城鎮,免不了又是一場巨大的災禍。
要說真正還有誰不擔心的,恐怕也就隻有劉涚了。
曆史上,金兀術這次南下其實是輸了的,至少在嶽飛被趙構坑害之前,金兀術在嶽家軍麵前是完全沒有占到便宜的。既然熟知這一段曆史,劉涚自然不用擔心金兵會對長江以南造成過於慘重的傷亡,尤其是在他已經將韓世忠安排前往湖北一帶協助防守之後,心中就更加安定了。
“張漢,重陽他們人到哪裏了?”
雖說劉涚曾經說,不能讓國家機器為私人感情服務,但他還是忍不住,要求張漢利用影隊的力量,來了解王重陽和柴胡的動態。自從王重陽將柴胡“換”出來之後,就始終沒有返回新都城。
其中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馬鈺的失蹤。
也不知道是不是王重陽流年不利,怎地就是始終不順利,不是他出事就是柴胡出事,要麽就是馬鈺出事。
官方層麵對於這種江湖上的事情並不好使,相對來說反而是通過江湖上的朋友,更容易尋找到需要的消息,張漢其實也是這麽幹的,說到底,影隊在中央民國的軍政兩個部門都是不存在的,就如同其名稱一樣,“影”隊,也就是像劉涚的影子一樣,隻因為劉涚而存在,隻存在於劉涚的身後。
從這一點來說,影隊有半個江湖的性質,也就不奇怪了。
“回大人的話,國師大人跟柴胡如今已離開了大理城,應該已經進入巴蜀境內,影隊得到消息,說馬鈺有可能是跟南下的蒙古人發生了衝突,受傷之後尋覓隱蔽之所療傷去了!”
“蒙古人?怎麽蒙古人也南下了麽?”
聽到這個消息,劉涚猛然間就坐了起來!要說他真正擔心的,既不是南宋也不是金國,而是現在剛剛開始崛起的蒙古。此時的蒙古還不算是強盛,各個部落之間的整合還沒有完成,就連他們最偉大的帝王,那個曾經締造了橫跨歐亞大陸龐大勢力的鐵木真,都還要經過二十年時間才能出生,然而此時的蒙古,的的確確是在崛起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泰半是民風剽悍,隻要在他們當中有一位英雄誕生,就很容易被凝聚起來,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別說是現在,即便是在科技昌明的後世,很多少數民族男性的思維,跟漢族男性思維都有著巨大的差別,他們對於生死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簡單的說,就是四個字“悍不畏死”,一群有著如此性格的人一旦凝聚在一起,形成的破壞力將會是驚人的。
雖說劉涚心中並咩有忘記過蒙古,但在他的印象之中,此時擔憂蒙古為時過早,故而並沒有采取太多針對性的舉措,卻是沒有想到,蒙古人竟然已經在南下了。
“大人,並不是蒙古軍隊,而是一群販賣走幫的蒙古人!”
這方麵的信息看來張漢收集的很是全麵,劉涚才微微皺眉,他就已經知道劉涚關心的是啥,連忙開口說道。
“哦?”
販賣走幫,這是少數民族在如今這個時代裏做生意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因為民族之間的閉塞,社會發展程度先進的漢人手中,往往掌握著許多少數民族的必需品,而要得到這些必需品,少數民族往往需要支付巨大的代價,在特定的地方進行交易。
也有少數民族的聰明人,糾集一夥親族好友,帶上本民族的一些特產,偷偷摸摸的進入漢人聚居地,進行交易。由於不是跟商人交易,同樣的特產,往往能夠得到五倍,甚至是十倍的獲利。
由此也可見,漢人商人在交易之中,對少數民族的打壓達到了何種誇張的程度。
而馬鈺所遇上的,應該就是一夥進入巴蜀的走幫蒙古生意人。說是生意人,這年頭,兵荒馬亂的,沒有三分三,誰敢上梁山呢?這些蒙古人,白天是生意人,晚上弄不好就是殺人越貨的強盜,故而也不是很受漢人待見。
也不是說所有的少數民族商隊都這麽討厭,隻是因為漢人大多這樣看他們,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這樣的習慣了。
“張漢,從現在開始,你給我吩咐下去,死死的盯著那些蒙古人商隊,絕對不允許他們進入我們的地盤進行商貿!”
“哦?大人,屬下可以問問理由麽?”
“理由?”
對於張漢要理由,劉涚並不覺得生氣,相反,他覺得這是一種好現象,一個民主的國家想要將“民主”這兩個字深入到每個國民的骨子裏,就需要的是張漢這樣的精神。
不過這個理由說起來就話長了,一時半會兒恐怕也難以解釋清楚,劉涚隻能很概括的告訴張漢,所謂的商隊,或許在經商的同時,還有肩負著另外的使命,比如說:收集情報!
在後世的軍隊之中,劉涚就了解過很多類似的事情,比如在二戰之前,日本人不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大量的收集中國的情報,包括地理、礦產,軍事機密等等,為其入侵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故而劉涚有理由相信,那些蒙古人的商隊,有極大可能,是在提蒙古人收集中原的情報。如今的天下大勢,隻要是心中有點想法的人物,都會覺得是大好時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但凡是漢人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社會安定和諧的時候,往往就是周邊少數民族的苦難年代。
如今,南宋朝廷萎靡不振,金國等勢力蠶食,若是能夠趁勢而起,或許就能鑄就千秋大業。
對於劉涚的解釋,張漢點頭稱是,隨即就下去安排。他離開之後,劉涚心中的擔憂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是變得更加深重起來。
若是蒙古人再插一腳,如今這混亂的世界,還真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中央民國治下的老百姓們,才剛剛嚐到了幸福生活的甜頭,若是再度陷入戰亂之中,必定會對劉涚製訂的社會製度產生懷疑。
“看來我不能再等了,該是擴大規模的時候了!”
如今時間已經快要到1142年了,在劉涚的印象之中,這一年將會是個時間節點,南宋和金國的糾纏,在這一年之後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原本還想繼續保持觀望態度的劉涚,在從張漢那裏聽說蒙古人南下之後,頓時改變了想法,念頭升起之後,他也在屋子裏坐不住了,轉身就出門去了內政大臣高進的宅邸,準備相信的了解了解當下中央民國各方麵資源的統計情況。
雖說高進這個人並不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出身,但就目前來說,他坐在內政大臣這個位置上,還是比較稱職的。其實到了高進如今的這個位置,並不一定要他自己有太多的本事,關鍵還是四個字:知人善用。
想要依靠高進自身的能力來完成那些事情必然是不可能的。如今高進麾下各部門的辦事人員加起來也有一百多號,這些人分別幫著高進處理各方麵事務,最終高進隻是匯總起來而已。
劉涚想要將整個中央民國從被動防守轉入主動進攻狀態,就必須要各方麵的資源能夠跟上,進攻態勢一旦展開,就不允許出現中途停滯的情況。
從高進那裏,劉涚了解到,攀西高原的礦場在加大規模之後,產量已經進入到良性擴張階段,每個月運回來的各類礦石數量不斷提升,隻要攀西高原這條線路不發生任何震蕩,相信工業資源並不是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目前火器製造作坊的產量和質量問題。整個中央民國所有的火器研發和生產,如今都是把持在劉涚手中,劉涚倒是很大方的將攀西高原的礦產開采這些行當算入到國家資產之中,畢竟維護這些礦場需要軍隊的力量,屬於國家也是應該的。
而火器研發和製造,不是劉涚貪心,而是因為劉涚不放心,這件事情他也跟高進等人商議過,最終大家還是覺得,劉涚身為中央民國的皇帝,手中把持一些重要產業也是應該的。
而劉涚從高進處也了解到如今一些國家的基礎情況。
常住人口、稅賦、糧食產量等等數據,對於一個剛剛成立的國家,一個建立不過幾年的勢力,常住人口竟然已經突破百萬,應該說這是個重大的突破!據劉涚所知,整個川陝路的常住人口也就在兩百萬戶左右,而中央民國占據的,僅僅是巴蜀一部分而已。
這麽小的地盤卻集中了川陝路近一半的人口,如果不是因為中央民國這種製度,怕是根本辦不到的。人口數量的增加,自然就會對社會發展形成促動,不管是稅賦、糧食產量、兵源等等,都是日漸增長。
“劉涚啊,你說你準備轉變態勢,那你想過從什麽地方入手沒有呢?”
高進在將所有數據都報給劉涚聽過之後,忍不住開口問劉涚。他是內政大臣,對外作戰不歸他管,但是站在大家是親戚的立場上,高進這樣問也無可厚非。
“嶽家軍已經撤走了,朝廷還在等著我們詔安,哼,隻要那張浚還在我們手中,朝廷就不會對我們有太多的提防,尤其是現在我又讓良臣去協防湖北,既然蒙古人都開始行動,那麽我就先取西夏,再圖殘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