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百家姓(15)

字數:1011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
    慕容
    【姓氏起源】
    鮮卑族涉歸單於自稱仰慕天地二儀之德,承繼日月星三光之容,因此改用慕容為自己部落的姓氏。
    【名人】
    慕容三藏,燕國人,隋朝大臣。
    慕容延釗,字化,山西太原人。五代、宋初將領。
    鮮於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仉督子車
    鮮於
    【姓氏起源】
    西周初,周武王封商紂王的諸父、賢臣箕子於朝鮮,箕子的支庶仲,受封在於地,仲後子孫遂取先祖的邑名鮮與於字,合成複姓鮮於。
    【名人】
    鮮於樞,元代書法家,字伯機,號困學山民。著有《蘇軾海棠詩卷》《韓愈進學解卷》《論草書帖》等。藝術成就以草書為最。
    閭丘
    【姓氏起源】
    春秋時,齊國大夫嬰居住在閭丘,時稱閭丘嬰,其後代子孫遂以閭丘為姓。
    司徒
    【姓氏起源】
    帝嚳之子契,因治水有功被任命為司徒,主管教化,其後代遂有以司徒為姓氏。二源於以官職為姓。夏商周至春秋時期設有司徒一職,主管負責國家的土地民眾。擔任司徒官職的子孫後代遂以司徒為姓。
    【名人】
    司徒映,唐朝人,官至太常卿。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的中國名,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外交官。曾任燕京大學校長、校務長、美國駐華大使等職。1949年離開中國,毛澤東曾著《別了,司徒雷登》。
    司空
    【姓氏起源】
    源於以官職名為姓。西周時,司空為六卿之一,主管負責建築和製作業。至春秋時,晉國士蔫擔任司空,其子孫後代遂以司空為姓。
    【名人】
    司空曙,字文明,唐代廣平人。官至水部郎中。著有《司空文明詩集》。“大曆十才子”之一。
    司空圖,字表聖,唐代詩人。官至中書舍人。著有詩論《二十四詩品》。朱全忠滅唐時,召他為禮部尚書,不就。後因哀先帝不食而卒。
    亓官
    【姓氏起源】
    古代插住挽起的發髻和固定弁冕的簪子稱笄。其中弁是貴族戴的帽子,冕是帝王諸侯與卿大夫所戴的帽子。至周代,設立了禮官弁師,主管負責王侯冕服與等製,又稱笄官。“笄”與“亓”通,亦稱亓官,其後代子孫中遂有以祖上官職為姓。
    【名人】
    丌官氏,此處單指孔子的妻子,至宋朝時,被追封為鄆國夫人。孔廟中的寢殿,正是供奉孔子夫人丌官氏的專祠。
    司寇
    【姓氏起源】
    源於以官職名為姓,西周時六卿之一,司寇主管刑獄。周武王時,蘇忿生曾為司寇;春秋時,衛靈公之子郢的後代也曾任過司寇,其後子孫遂以司寇為姓。
    【名人】
    司寇惠子,春秋時魯國大夫。
    仉
    【姓氏起源】
    春秋時,魯國大夫黨氏,古時“黨”與“掌”音同,“掌”又與“仉”通,故其後有仉姓,也有掌姓。
    【名人】
    仉氏,單指戰國時期孟母仉氏,即孟子(孟軻)的母親。為使孟子得到良好的環境教養,曾遷居三次,史稱“孟母三遷”,就是典出她教子有方的故事。
    仉晵,南北朝時,南朝梁國四公子之一。
    督
    【姓氏起源】
    源於春秋時宋國大夫華父督之後,其後子孫以其名督為姓。二源於戰國時,燕太子丹為刺殺秦王,假獻秦王以肥沃的督亢之地為禮物,派荊軻帶夾藏匕首的督亢地圖進獻秦王,結果行刺失敗,荊軻被殺。督亢之後人是以督為姓。三源於漢末少數民族板楯七姓中有改姓督者。
    子車
    【姓氏起源】
    春秋時,秦國大夫子車氏的後裔子車奄息、子車仲行與子車緘虎三位賢臣,同時輔佐秦穆公,時稱“三良”。秦穆公卒,以三良殉葬。其後子孫遂有複姓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
    顓孫
    【姓氏起源】
    春秋時,陳國公子顓孫在魯國為官,其後子孫遂取其名字顓孫為姓。二說源於孔子的弟子顓孫師的後代。
    【名人】
    顓孫師,字子張,春秋時陳國人。談吐舉止寬容文雅,待人接物友善從容。後唐贈陳伯,宋封宛丘候,稱先賢。
    端木
    【姓氏起源】
    春秋衛國人端木賜,字子貢,孔子弟子之一。子貢善於雄辯,被孔子點名赴齊遊說田常以救魯國。子貢不負眾望,先後遊說田常、吳王,越王、晉君,造成了史稱“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局麵,子貢後代遂以先祖端木二字為姓。
    【名人】
    端木國瑚,字鶴田、井伯,晚年號太鶴山人。清朝詩人。博通經史及陰陽術數,精研《易經》。著有《太鶴山人詩集》《太鶴山人文集》《周易指》《周易葬說》《地理元文注》等。
    巫馬
    【姓氏起源】
    源於以官職名為姓。周代時設有巫馬官職,主管負責療治馬病等事宜,其後子孫遂以官職巫馬為姓,據說孔子弟子巫馬期的先祖在周朝時就任過巫馬官。
    公西
    【姓氏起源】
    春秋時魯國至魯文公後,魯國公室逐步走向衰退,季孫氏為首的三桓季孫氏家族世為大夫,權傾一時,逐漸淩駕公室。季孫氏中後有子孫以公西為姓,孔子弟子公西赤源於其族。
    【名人】
    公西赤,名赤,字子華,亦稱公西華,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長於祭祀之禮、賓客之禮,善於交際。後封邵伯、钜野侯、先賢公西子等。
    公西輿如,字子上,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弟子,後封稱重邱伯、臨朐侯等。
    漆雕
    【姓氏起源】
    春秋時,魯國漆雕氏姓人漆雕開、漆雕哆和漆雕徒父三人同時成為孔子弟子。其中孔子賞識愛讀書的漆雕開,自此漆雕一姓廣為人知。
    【名人】
    漆雕開,字子若,又稱子開,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之一。為人謙和,博覽群書。有一次墨子說漆雕開是個殘疾,孔子反駁說但品德一點都不傷殘。後追封膝伯、平輿侯、先賢漆雕子等。
    漆雕哆,字子斂,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後封武城伯、濮陽侯、先賢等。
    漆雕徒父,字子文,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受封須句伯、高菀侯等。
    樂正
    【姓氏起源】
    源於以官職名為姓。周代時設有大小樂正官,主管負責禮樂教化,其子孫後代遂有以官職樂正為姓。
    【名人】
    樂正子春,春秋時魯國人,為曾子弟子。
    樂正子長,宋代即墨人。傳說他得到長生不老藥,活到一百八十歲,麵如童顏。
    壤駟
    【姓氏起源】
    源於春秋時的孔子弟子壤駟赤的後代,壤駟赤字子徒,其後遂有以壤駟為複姓。
    【名人】
    壤駟赤,字子徒,春秋末期秦國上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曾受封北征伯、上邽侯。
    公良
    【姓氏起源】
    春秋時,陳國有公子名良,其子孫後代遂以公良為姓。
    【名人】
    公良儒,字子正,孔子弟子。孔子經過蒲地時曾被蒲人所困,公良儒駕車仗劍為孔子解圍,深得孔子讚賞。
    拓拔夾穀宰父穀梁晉楚閆法汝鄢塗欽
    拓跋
    【姓氏起源】
    北魏鮮卑族當政時,自稱是黃帝之後,謂黃帝以土德王,鮮卑語稱土為拓,稱君主為跋,所以北魏皇族是以拓跋為姓。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拓跋為元,北魏又稱拓跋魏或元魏。
    【名人】
    拓跋珪,鮮卑族拓跋部人,北魏道武帝,北魏王朝的建立者。淝水戰後,他乘機複國,初稱代,不久改稱魏,擁有黃河以北地區。他使鮮卑人分地定居,從事耕種,促進發展。
    拓跋宏,亦即元宏,北魏孝文帝。親政後,遷都洛陽,推行改革。改鮮卑姓氏為漢姓,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等等。鼓勵鮮卑族與漢族通婚,加強兩族的聯合統治,並製定官製朝儀。一係列的改革促進了兩族人民的融合與民族友好關係的發展。
    夾穀
    【姓氏起源】
    五代十國時女真族有加古部落,後寫成夾古,其後子孫遂沿用複姓夾穀。
    【名人】
    夾穀謝奴,金太祖的猛將,官至昭議節度使。通女真、契丹及漢語言文字。其子夾穀查剌,出任德昌軍節度使時,政績有聲。
    夾穀清臣,本名阿不沙,官至金朝的宰相。曾任山東橫海軍節度使、博州防禦使,陝西路統軍使、京兆府事等。著有《磻溪集》等。
    宰父
    【姓氏起源】
    源於以官職為姓。周代設官職宰父,主管朝議、考核官員職守等級等,其後遂有複姓。
    【名人】
    宰父黑,字子索,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之一。曾受封為乘丘伯、祁鄉侯。
    穀梁
    【姓氏起源】
    春秋時,魯國大夫有受封於穀梁,其後代遂有以穀梁為姓。二說源於古代種植穀粱的後代,他們以穀粱為姓,後改粱作梁,遂有複姓穀梁。
    【名人】
    穀梁赤,孔子弟子子夏的學生。戰國魯人,為《春秋》作傳,與《左傳》《公羊傳》並稱“春秋三傳”。
    晉
    【姓氏起源】
    西周時,周成王弟叔虞受封建唐國,時稱唐叔虞。其子燮繼位後因唐國南麵有晉水,改封國稱晉,時稱晉侯,其後裔遂以晉為姓。
    楚
    【姓氏起源】
    西周時,鬻熊建國於荊山,定都丹陽(現湖北秭歸)。至其裔孫熊繹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立楚國,也稱荊楚或荊蠻。楚國被秦滅後,其公族後裔遂以楚為姓。
    【名人】
    楚智,明初將領。洪武年間曾先後與馮勝、藍玉出塞有功,官至都指揮。至燕王朱棣時,與李景隆率兵抗敵,以勇著稱。
    閆
    【姓氏起源】
    西周時,周太伯曾孫姬仲弈受周武王封於閻鄉,其後子孫遂有以閻為姓。閻與閆通,故閆閻兩姓同宗。
    【名人】
    閆亨,晉代人,官至遼西郡郡長,常進諫規勸苟晞,後被苟晞殺害。時人稱頌其氣節。
    法
    【姓氏起源】
    戰國末期,田齊被秦所滅。為避禍,齊襄王子孫改田姓,用襄王名字法章的法字為姓,其後遂有法姓。
    【名人】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人。東漢末年名士,善奇謀,劉備稱王後,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諡號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有諡號的大臣。
    法若真,字漢儒,號黃石,又號黃山,山東省膠州人。清朝前期書畫家。代表作《樹梢飛泉圖軸》畫雨後山景,薄霧輕罩,飛泉奔流,靜中有動,仿佛有聲。
    汝
    【姓氏起源】
    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殺,太子宜臼東遷洛邑,建東周,史稱周平王。其子受封於汝邑,其子孫後以封地汝為姓。二說源於殷商賢人汝鳩的後代。
    【名人】
    汝鬱,字幼異,陳國人。漢和帝時魯相,為相時,以德化人,許多流浪農民都到他管轄的地方定居,時為人所讚。
    汝為,宋朝人,曾以開洲刺史的身份出使金國。後為奸臣秦檜所逼,避在四川隱居。
    鄢
    【姓氏起源】
    春秋時,鄭國有鄢邑(現河南鄢陵),鄭莊公討伐反叛之弟共叔段至鄢邑,亦是此地。鄢邑後人遂以邑名鄢為姓。
    【名人】
    鄢國清,湖北省黃梅縣人,革命烈士。1925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黃梅縣委委員。
    塗
    【姓氏起源】
    夏朝時有塗山氏,其後代有以塗為姓。二說古有塗水,居住此水畔之人後遂以塗為姓。
    【名人】
    塗晉生,著有《四書斷疑》《易義矜式》等,受後人推崇。
    欽
    【姓氏起源】
    秦末時,少數民族東胡別支被匈奴所滅,避禍遷徙至烏桓山,改稱烏桓族,亦稱烏丸族。其中的欽誌賁部落的後裔子孫,後漸以欽為姓。
    【名人】
    欽德載,吳縣人,宋末元初時人。初為都督計議官,宋亡後,隱居碧岩山,自號壽岩老人。
    段幹百裏東郭南門呼延歸海羊舌微生
    段幹
    【姓氏起源】
    春秋時,老子之子李宗受封邑於段幹,官封魏國大將,其子孫後代以封地段幹為姓。
    【名人】
    段幹木,魏國人。曾向孔子弟子子夏求學。雖有才能,但不願為官。魏國君魏文侯曾登門拜訪想封他官爵。他避而不見,越牆逃走。使得魏文侯更敬重他,每次乘車路過,都下車去看他。有人問魏文侯為什麽要下車,魏文侯說他深居陋巷而名馳千裏,我怎能不下車以表示對他的尊敬呢?
    百裏
    【姓氏起源】
    春秋時,百裏奚原為虞國大夫,虞被晉滅後,他被俘獲當作陪嫁之臣送入秦國,曾一度入楚養馬。後又被秦穆公用五張黑公羊皮贖回,任為秦國大夫,世稱五羖大夫,其子孫後代遂以百裏為姓。
    【名人】
    百裏嵩,字景山,封丘人。漢代徐州刺史。據傳天旱時,百裏嵩行仗所過之處,便有雨水降下,時稱“刺史雨”。
    東郭
    【姓氏起源】
    古代城邑築圍牆護城以稱城,城圍加築一道城牆則稱郭。居於國都郭牆內東、南、西、北四方的人,後遂分別有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為姓。
    【名人】
    東郭牙,春秋時齊國大臣,為人正直,直言進諫,雖時有惹君王不高興,但由於他的執著敢說,也為國家和百姓謀福利。
    東郭順子,戰國時魏國賢士。修道守真,清而容物,是田方子的老師。
    南門
    【姓氏起源】
    商湯賢臣蠕住在城都南門,時稱南門蠕,其子孫後遂有以南門為姓。二說源於古時管城官,因主管負責開啟、關閉都邑南門,其後代便以南門為姓。
    呼延
    【姓氏起源】
    南北朝時,北方大漠匈奴族有呼衍貴族部落,隨魏文帝南遷洛陽後,呼衍漸成複姓呼延。
    【名人】
    呼延篤,博通經書與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漢桓帝曾以博士征,拜議郎。
    呼延煦,字樹南,滿洲正藍旗人。鹹豐年間進士,官禮部尚書。善書畫,尤擅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