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洛水(3)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水經注 !
魯僖公二十二年,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故縣氏之也。涓水東南流,右合南水。水出西山七穀,亦謂之七穀水,阻澗東逝,曆其縣南。又東南,左會北水,亂流左合禪渚水。水上承陸渾縣東禪渚,渚在原上,陂方十裏,佳饒魚葦,即《山海經》所謂南望禪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純《注》雲:禪一音暖,鯀化羽淵,而複在此,然已變怪,亦無往而不化矣。世謂此澤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於涓水。涓水又東南,注於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中,言其母孕於伊水之濱,夢神告之曰,臼水出而東走。母明視而見臼水出焉,告其鄰居而走,顧望其邑,鹹為水矣。其母化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獻之,命養於庖,長而有賢德,殷以為尹,曰伊尹也。
又東北過新城縣南。
馬懷橋長水出新城西山,東逕晉使持節征南將軍宋均碑南。均字文平,縣人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東流入於伊。又有明水,出梁縣西狼皋山,俗謂之石澗水也。西北流逕楊亮壘南,西北合康水,水亦出狼皋山。東北流,逕範塢北,與明水合。又西南流,入於伊。《山海經》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於伊水,是也。伊水又與大戟水會。水出梁縣西,有二源:北水出廣成澤,西南逕楊誌塢北,與南水合。水源南出廣成澤,西流,逕陸渾縣。《河南十二縣境簿》曰:廣成澤在新城縣界黃阜,西北流,屈而東逕楊誌塢南,又北屈逕其塢東,又逕塢北,同注老倒澗,俗謂之老倒澗水,西流入於伊。伊水又北逕新城東,與吳澗水會。水出縣之西山,東流,南屈逕其縣故城西,又東轉,逕其縣南,故蠻子國也,縣有鄤聚,今名蠻中,是也。漢惠帝四年置縣。其水又東北流,注於伊水。伊水又北,逕當階城西,大狂水入焉。水東出陽城縣之大苦山。《山海經》曰:大苦之山,多<王虖>琈之玉,其陽,狂水出焉,西南流,其中多三足龜,人食之者無大疾,可以已腫。狂水又西,逕綸氏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曰: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者也。右與倚薄山水合。水北出倚薄之山,南逕黃城西,又南逕綸氏縣故城東,而南流,注於狂水。狂水又西,八風溪水注之。水北出八風山,南流,逕綸氏縣故城西,西南流,入於狂水。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
水有三源,各導一溪,並出山南流合舍,故世有三交之名也。其水西南流,注於狂水。狂水又西,逕缶高山北,西南與湮水合,水出東北湮穀,西南流,逕武林亭東北,又屈逕其亭南,其水又西南,逕湮陽亭東,蓋藉水以名亭也。又東南流,入於狂。狂水又西,逕湮陽城南,又西,逕當階城南,而西流,注於伊。伊水又北,土溝水出玄望山西,東逕玄望山南,又東,逕新城縣故城北,東流注於伊水。
伊水又北,板橋水入焉,水出西山,東流入於伊水。伊水又北,會厭澗水。水出西山,東流逕邥垂亭南,《春秋左傳·文公十七年》,秋,周甘歜敗戎於邥垂者也。服虔曰:邥垂在高都南。杜預《釋地》曰:河南新城縣北,有邥垂亭。司馬彪《郡國誌》曰:新城有高都城。今亭在城南七裏,遺基猶在。京相璠曰:舊說言邥垂在高都南,今上黨有高都縣。餘謂京論疏遠,未足以證,無如虔說之旨密矣。其水又東,注於伊水。伊水又北,逕高都城東。徐廣《史記音義》曰:今河南新城縣有高都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東周與鄭高都利者也。又來儒之水,出於半石之山,西南流,逕斌輪城北,西曆艾澗,以其水西流,又謂之小狂水也。其水又西南,逕大石嶺南,《開山圖》所謂大石山也。山下有《大石嶺碑》。河南隱士通明以漢靈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於山堂立碑,文字淺鄙,殆不可尋。魏文帝獵於此山,虎超乘輿,孫禮拔劍投虎於是山。山在洛陽南。而劉澄之言在洛東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王隱《晉書》曰:惠帝使校尉陳總仲元詣洛南山請雨,總盡除小祀,惟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是山也。來儒之水,又西南逕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城東,西入伊水,謂之曲水也。
又東北過伊闕中。
伊水逕前亭西。《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晉箕遺、樂征、右行詭濟師,取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陽西南五十裏,伊滿外前亭矣。服虔曰:前讀為泉。
周地也。伊水又北,入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曆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春秋》之闕塞也,昭公二十六年,趙鞅使女寬守闕塞是也。陸機雲:洛有四關,斯其一焉。東嚴西嶺,並鐫石開軒,高甍架峰。西側靈岩下,泉流東注,入於伊水。傅毅《反都賦》曰:因龍門以暢化,開伊闕以達聰也。闕左壁有石銘雲:黃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出水,舉高四丈五尺,齊此已下。蓋記水之漲減也。右壁又有石銘雲:永康五年,河南府君,循大禹之軌,部督郵辛曜,新城令王琨,部監作掾董猗、李褒,斬岸開石,平通伊闕。石文尚存也。
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於洛。
伊水自闕東北流,枝津右出焉,東北引溉,東會合水,同注公路澗,入於洛。
今無水。《戰國策》曰:東周欲為田,西周不下水。蘇子見西周君曰: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民皆種麥,無他種。欲害之,不如下水以病之。東周必複種稻,種稻而複奪之,是東周受命於君矣。西周遂下水。即是水之故渠也。伊水又東北,枝渠左出焉。水積成湖,北流注於洛。今無水。伊水又東北,至洛陽縣南,逕圜丘東,大魏郊天之所,準漢故事建之。《漢書·郊祀誌》曰:建武二年,初製郊兆於洛陽城南七裏。為圜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向。其外壇上為五帝位。其外為壝,重營皆紫,以像紫宮。按禮:天子大裘而冕,祭昊天上帝於此。今袞冕也,壇壝無複紫矣。伊水又東北流,注於洛水。《廣誌》曰:鯢魚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馬遷謂之人魚,故其著《史記》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魚膏為燭。徐廣曰:人魚似鯰而四足,即鯢魚也。
瀍水
瀍水出河南穀城縣北山。
縣北有潛亭,瀍水出其北梓澤中。梓澤,地名也。澤北對原阜,即裴氏墓塋所在,碑闕存焉。其水曆澤東南流,水西有一原,其上平敞,古讚亭之處也。即潘安仁《西征賦》所謂越街郵者也。
東與千金渠合。《周書》曰:我卜瀍水西,謂斯水也,東南流。水西南有帛仲理墓,墓前有碑,題雲:真人帛君之表。仲理名護,益州巴郡人。晉永寧二年十一月立。瀍水又東南流注於穀,穀水自千金堨東注,謂之千金渠也。又東過洛陽縣南。
又東過偃師縣,又東入於洛。
澗水
澗水出新安縣南白石山。
《山海經》曰:白石之山,惠水出於其陽,東南注於洛,澗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穀。世謂是山曰廣陽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澗。《地理誌》曰:澗水出新安縣東南,東入洛,是為密矣。東北流曆函穀東阪東,謂之八特阪。《山海紀》曰:北流注於穀。摯仲治《三輔決錄?注》雲:馬氏兄弟五人,共居澗、穀二水之交,作五門客舍,因以為名。今在河南西四十裏。以《山海經》推校,裏數不殊。仲治所記,水會尚有故居處,斯則澗水也。即《周書》。所謂我卜澗水東者是也。
東南入於洛。
孔安國曰:澗水出澠池山。今新安縣西北有一水,北出澠池界,東南流,逕新安縣而東南流入於穀水。安國所言,當斯水也。然穀水出澠池,下合澗水,得其通稱,或亦指之為澗水也,並未之詳耳。今孝水東十裏有水,世謂之慈澗,又謂之澗水。按《山海經》則少水也,而非澗水,蓋習俗之誤耳。又按河南有離山水,謂之為澗水。水西北出離山,東南流,曆郟山於穀城東,而南流注於穀。舊與穀水亂流,南入於洛。今穀水東入千金渠,澗水與之俱東入洛矣。或以是水並為周公之所相卜也。呂忱曰:今河南使水,疑其是即此水也,然意所未詳,故並書存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