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遠勝過男歡女愛的歡喜(1)
字數:7251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係當下,由此安祥。
1.生命是念念相續的燈火輝煌
釋迦牟尼
公元1986年的秋天,我到鎮江去看望同學史清。
那時我們剛畢業,同學之間的聯係還是相當密切的。史清就陪我去看鎮江的名勝古跡。
鎮江的名勝古跡,說起來首當其衝的就是三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北固山就是三國時孫權與劉備比劍的地方,現在那裏還有一塊中間裂開的試劍石,傳說就是當年孫權與劉備各自暗暗許願祈求蒼天保佑,然後以劍劈石後留下的痕跡。
金山就是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地方。
傳說法海和尚看到許仙後,就說是他前世的徒弟,硬要收他為徒,就把他關在金山上的金山寺裏。白蛇娘娘一聽這還了得,先是前來求索不得,後來被逼得大怒,憑空作法而水漫金山。但終究法力不如法海而敗下陣來。這就是“水漫金山”的故事大概。
我們先是到了金山寺裏,有意無意地我就去了寺下麵的法海洞。沒想到一看之下,竟然讓我大受震動:傳說中凶神惡煞般的人物,怎麽竟然會是如此地端莊和英俊?就像通常所看到的法相莊嚴的唐僧一個模樣。
怎麽會這樣?一座塑像就把多年來對傳說的好感給徹底顛覆了。金山在古時候是在長江中的,曾經是非常有名的江中山。隨著歲月的遷移造化,現在它已經和河岸連在一起了。
通常的說法,人們把金山的特點概括為“寺裹山”,就是說遠遠地就能看到金山寺,然後走近了才看到山。而焦山就正好相反,叫“山裹寺”,遠遠地看過去,你根本看不到寺廟,隻是一派綠蔥蔥的山林樹木。隻是走近了才看到寺廟深藏其中。
那年我是第一次到焦山,但是卻感到非常的熟悉和親切,仿佛自己曾經早就來過這裏一樣。
當時的感覺真是奇妙,比如說,走到寺中,看到那些牆上的碑刻,實在是喜歡得不得了。每走到一處,就好象知道接下來會遇到什麽,結果事實真就像預感一樣地靈驗,真真地不可思議。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後來有幸接觸到《金剛經》時,特別是讀誦得越多,漸漸地,也就明白了個大概所以然了。簡單地說來,生命並非是“人死如燈滅”,生命其實是念念相續的燈火輝煌。能夠明白這一點,人生就最終得以輕鬆自在而無憂無慮了。而這一切,多虧了有《金剛經》。
《金剛經》的全稱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應該說,我第一次知道般若波羅蜜,就是因為《金剛經》。
記得當時我按照南懷瑾先生書裏的介紹,一遍又一遍地堅持每晚誦讀一遍。
最後,真的就像南先生說的一樣,忽然有一天讀著讀著,自己整個人就消失掉了。
說起來,也正是由於《金剛經》的神力,才使得我最終能夠化險為夷,最終逃過走火入魔的凶險一劫。因為這本經中分明說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就是說你要是平白無故地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形象,一定要記住,千萬別得意也別自以為是。其實這並不是正道,而是不折不扣的魔道。
華嚴經裏也有說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意思就是說,宇宙間的所有這些,其實都是人們自己內心世界的反映。
就拿我的經驗來說,我所遇到的種種幻境般的無比奇妙,可以說其實都是先前的各種意識的浸染,從來沒有超出生活裏感受的內容。說到底,都不過是各種因緣條件的積累和合而成的。
唯一有價值的發現,就是我的親身經驗告訴我,人體本身真的是蘊藏著巨大的潛能。而將這些潛能有效地激發出來,經過我的摸索嚐試,除了武術家的站樁,道家的氣功,儒家的靜坐,印度傳來的瑜伽術,再有就是佛家的禪坐和念經持咒的功夫。
我第一次聽到老和尚念經,並不是在生活當中,而是在音樂專輯《搖滾北京》裏。
那首王勇的《安魂進行曲》結尾,就是潭柘寺裏的老和尚念誦的《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諦,求嗬求嗬帝,陀羅離帝,尼嗬羅帝毗摩離帝,莎嗬”。
緊接著還有《往生咒》:
“南無阿彌多婆夜,多他伽多夜多地夜他,阿彌利多婆毗阿彌利多悉耽婆毗,阿彌利多毗迦蘭帝,阿彌利多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想當初我在柏林禪寺時,曾故意逗得馮行者不開心。馮行者又不好發作,因為發願立誌修行的人是不可以生氣的。害得他隻好一遍又一遍地為我念往生咒,哈哈,真是難為他了。
《安魂進行曲》這首歌曲的開頭這麽幾句:“天地人物,無生不終,身非己有,命不久存”,這幾句後來我也查到,出處是在佛教經典《遊行經》裏。
後來,由於感觸極為深刻,我特地把這段兒內容整理出來,作為《佛說天地人物經》:
天地人物,無生不終。欲使有為不變易者,無有是處。我亦先說,恩愛無常,合會有離。身非己有,命不久存。
2.萬法皆出於一心
現在回想起來,在我的生命裏,經常會有一些奇妙的靈覺感應。比如,有一次我在做惡夢,在惡夢裏我驚慌失措。不知怎麽地我就下意識地念了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結果,一下子心裏的那種恐懼就頓時消失無蹤了。接著我也醒過來了,這對我當時一直深信自己是個無神論者的人來說,想想該是多麽大的觸動。
還有就是對《易經》的感應,在浙江蘭溪的諸葛山莊時的神奇感應,在少室山上達摩練武台時的奇妙感應,等等。
公元1993年9月裏,我第一次接觸《易經》,當下就看得廢寢忘食而愛不釋手。
那種不以言傳的心領神會,讓整個身心都陷入一種奇特而舒暢的美妙之中。忽然之間,仿佛不學而會地,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自發地找到打太極拳的感覺來。
後來,我看到有位老先生在提倡自發太極拳,情形就和我當年時的感覺差不多。老先生說人體本身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可以通過適當的手段把它激發出來。就像水滿自溢一樣,到時人體就會自發地擁有太極拳的技能。
另外,我也知道些民國初年有個叫王薌齋的先生,他發明了一種稱為“大成拳”的拳術,也叫“意拳”,意思是以意為主的內家拳。這種拳術的與眾不同處,在於它主要是以練習站樁為主,而不是像其它拳術一樣以練習套路為主。
中國武術一直有內家和外家的說法,說什麽少林是注重外家的功夫,武當是注重內家的功夫。其實這都是不確切的誤傳。
因為中國武術的傳統一直是主張內外兼修的,所謂“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而且一般都是以練站樁為練習內功的主要內容。
就拿太極拳來說吧,其實就包括兩大內容:走架和站樁。
一般人為了強身健體,都是練練走架就行了。然而真正的太極功夫,光練走架則是遠遠不夠的。拳諺有雲:“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因為中國武術中,非常強調激發人體本身的那種潛能。
傳說中很多現在看來神乎其神的功法,其實隻要通過練習,隻要假以時日,都是可以做到的。據說,有個太極宗師在練習太極功夫時,甚至可以讓一隻麻雀落在張開的手掌中而無法飛走。
在所有這些神奇的經曆當中,浙江蘭溪諸葛山莊時的身體感應,是印象中最為強烈的一次。
當時是我所在的公司成立一年紀念活動,公司的同事都去了。然而唯獨我一個人有著特別強烈的感應。具體地感受,就是覺著暖暖的一股熱流,順著身體的經絡流動,令人感覺神清氣爽,非常地舒服至極。當我把這些告訴同事時,他們都說我神神叨叨的,都不太相信。
不過,仔細想來,這也的確沒什麽好炫耀的。唯一的真正好處,就是經常會比旁人多些他們感受不到的奇妙而已。而且最為麻煩的是,這樣的經曆容易讓自己產生心魔,而認為自己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奇才。
所以,我最為幸運的人生經曆,就是當我讀到《易經》而深深著迷時,我就知道應該去到寺廟裏找答案。結果就遇上了神奇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接下來,當法輪功開始盛行之前,我就已經讀到了南懷瑾先生的《楞嚴大義今釋》,所以知道法輪功所吹噓的種種神異,其實不過是《楞嚴經》中所提到過的二十五種陰魔的魔境罷了。
說穿了,就像許多法師和老和尚們所指出的那樣,法輪功的確是邪教,是一種依佛外道的邪教。法輪功的許多理論,其實不過是抄襲了佛經中的內容。比如說“法輪”這個詞,其實就來自佛經對佛法的比喻。釋迦牟尼佛第一次開始宣揚佛法時的情形,就被形容為是“初轉法輪”。
那麽,評判正邪的標準究竟是什麽呢?就是說,憑什麽說法輪功是邪教呢?
至為關鍵的一點,就是人與人之間,是崇拜與被崇拜的關係,還是相互平等而互相尊重的關係。法輪功的實質,其實就是一種無條件的上師崇拜。說到底就是上師對徒弟的一種精神控製。
而釋迦牟尼佛最偉大的地方,就在於他將世間所有的一切都平等相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在佛陀眼裏,人與人之間並無高低貴賤之分,甚至就連微小的生物也不例外,因為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實際上都是平等的。就像《圓覺經》裏所說的,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座金礦,都可以通過熔爐的燒煉來煉去雜質,煉成純金,都可以像佛陀一樣通過生生世世而努力不懈的修行,最終成為一名至高無上的覺悟者。
事實上,在佛陀的教導中,根本不存在一個居高臨下而無所不能的造物主。
南北朝時,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時,梁武帝就請教他說:“什麽是真理聖諦的第一義?”
當時達摩祖師就斬釘截鐵地回答說:“廓然無聖!”意思就是說,世界本來空寂,根本就沒有什麽聖人。
梁武帝就百思不得其解,繼續問道:“那麽和朕說話的是誰?”意思是問,你難道不是聖人嗎?
達摩祖師就回答說:“不知。”就是說你問的這個,我不知道。
回想起來,當我曆經三次魔境,每次麵臨生死的緊要關頭,至為關鍵的一個重要經驗和心得,就是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兒。而每次從魔境中解脫出來,都是因為最終能夠放棄對自我的執著,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結果。
比方說,就在第一次,當我陷入種種無休無止的魔境糾纏時,就曾經遇到一個聲音對我說,你隻需要在自己和這個世界之間做個抉擇:一個是你活下來,全世界毀滅。一個是你犧牲掉,留下全世界。
當時我就想一個人活在這世上,又有什麽意思呢?就咬著牙說,那就犧牲我自己吧。結果這句話剛一說出來,魔境立刻消失,而人也立刻就清醒過來,原來所有的一切,都隻不過是自己的內心所營造的一個世界而已。
說到底,這一切都是因為太自以為是,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從而導致心魔大起。實際上呢,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以為自己高明無比的人,其實才是最愚蠢無知的。
《維摩詰經》裏就講過,那些自視甚高而瞧不起他人的人,其實隻不過是剛剛入了些門道的初學者,離真正的大徹大悟還差得很遠很遠呢。就是說,對一個真正的覺悟者來說,謙卑才是他們應有的心態,而以恭敬心去尊重和對待每一個人,才是他們所應有的特征。
基督教《聖經》的《新約》裏也提到,耶穌說過,“凡自己謙卑得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你們裏頭為大的,倒要象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侍人的。”
中國的孔夫子也說過,“唯仁者以大事小”,隻有仁者才能做到以大事小。什麽叫以大事小呢?就是身為長者而去為晚輩做事服務,身居高位者而去為不如自己的人服務做事。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其實,一切的一切,就像整個佛經裏所講到的,萬法唯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而已。所以,達摩祖師才會如此說到:“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隻這心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說到底,一句話:“萬法皆出於一心”。
我的親身體驗告訴我,這的確是顛撲不破的至理真言哪!
3.你就是你自己的主人翁
一個心情愉快的人,當他走在路上不小心跌了個跟頭時,他會哈哈大笑地從地上爬起來。而一個心情沮喪的人,如果換成是他不小心跌了個跟頭的話,可能就會嚎啕大哭地賴在地上不肯起來。
當然,事情也常常會有例外,愉快的人跌了跟頭可以也會感到樂極會生悲,沮喪的人跌了跟頭可能也會忽然地發現苦盡終會甘來的道理。然而,終究是一個人的習性決定了他將要采取什麽樣的態度,是樂觀還是悲觀?是積極還是消極?
一個非常直觀的例子來自養花。如果你細心嗬護,定時澆水施肥,這花兒就會枝榮葉茂,花開芬芳。可如果你粗心大意,今天忘了澆水,明天忘了施肥,長此以往,花兒不枯萎才怪呢。其實,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有鑒於此,我特地給自己寫了篇懺悔文,經常地看看,好讓自己時時有所警醒,從而提高警惕。這篇文字名叫“清越汝當知”:
清越汝當知,既已自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就當於一切法廣學精進,靜則常思己過,動則自利利他。可不敢心口不一,以致落入因果輪回。念念之間,無不應時時觀照醒覺,莫使乖離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禪意。正所謂:行善如草木,日見其長,陷惡如磨石,時時有損。前車之鑒,切莫再掉以輕心。
清越汝當知,既已身為三寶弟子,就當時時清淨身口意三業,勤修善法,警醒努力,不使退轉。若有所進步,也不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若不幸過失,卻也不必懊悔不迭,勿使再犯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