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
字數:635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首楞嚴經疏 !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 引喻難也。如世間人稱見外者。必待出門方名人見。若人居室。門豈自見。門眼也。人心也。汝稱眼見。理恐不然
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雲何名死 舉事破也。若眼名見。死者眼存。心識離體。豈說有見。有見非死。死必無見。稱見在眼。不其謬哉 二一多遍局非理破二。一總征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複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複遍體。為不遍體 一多心體也。遍局身體也。餘文可知 二別破二。一一體多體義失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鹹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破一也。心體若一。四處鹹同。一支受觸。四應俱覺。設許俱覺。失本觸處。故雲無在。若覺元所觸處。一體之義豈存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破多也。汝心惟一。豈合言多。若許多心。汝亦多體。多體之內誰為阿難。故雲何體為汝 二遍與不遍理非
若遍體者。同前所挃 破遍也。挃一支時四支應覺。故雲同前
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破不遍也。若汝執心不遍身者。頭足之觸同時而下。一合有覺。一當不知。今汝鹹知。孰成不遍。故雲今汝不然 二結破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六破中間二。一引經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引教文也)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 合教理。也不相知者。合雲外又相知。恐文誤耳
今相知故。複內無見。當在中間 正立中也 二據理推破二。一推破二。一就身處以隨破二。一定其中位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複在處。為當在身 若心在中。中應無惑。必有所在。何者為中。故舉身處以定中位 二隨計斥破二。一在身無中破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若汝於身立中位者。身有中邊。若居身中。與內何別。應合見內。若就身邊。邊則非中。便有自語相違過也 二在處不定破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若身外處立中位者。必須約表。何處是中。若不可表。即畢竟無。猶如兔角。若可表示。即成不定。東西南北皆可道故。能表既亂。心應混雜。理應不然 二托根境以立中二。一立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身處二種。非我立意。眼色為緣生眼識者。豈非尊言。今約根境兩楹之間。以立中位。心在此也。根能照境。故雲分別 二破二。一總征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複兼二。為不兼二 以此為中。為複兼帶根塵二法。為不爾耶 二別破二。一破兼二。一若兼成雜破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 因心所兼。根塵相雜。塵亦分別。根亦無知。物即塵也。體即根也 二不雜非中破
物非體知。成敵兩立。雲何為中 今若不雜。物自無知。體自照境。宛成相敵。但有二相。中雲何存 二破不兼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不兼根故。名為非知。不兼境故。名非不知。二義既非。將何以表心之體性。體性不有。中位自無 二結破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七破無著二。一引經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既非內外中間。即知心無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無體令識本真。如雲。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無。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謬指其文。妄立無著。便謂合教。舉世修行多作此計。但一切時都無所著即我真心。而不知執此無著亦是妄想。楞伽雲。無心為心量。我說為心量。故下破之 二據理推破二。一破二。一牒計雙征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 汝言一切無著。一切不出水陸空行。即汝無著之心。決定於彼一切法上。為在不在。在即著也。若在不在。二俱有過。如下破之 二展轉推破三。一不在同無破
無則同於龜毛兔角。雲何不著 無者不在也。若此決定不著諸法。何處是心名為不著。便同世間龜毛兔角畢竟無體。體既全無。而欲名誰為不著耶 二有體成著破
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若此不著之心是有體者。則不可言不在一切。無猶不在也 三雙指二過結責前非
無相則無 指初過也。無即不在也。相即一切也。不在諸相。則是無體。如兔角等
非無即相 指次過也。非無有體也。體若必有。即在一切。故雲即相
相有則在。雲何無著 結前非也。相若有心。則名為著。雲何妄立不著義耶 二結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此上七段。破妄所依竟。然凡情所計雖複萬差。因依之處不過此七。欲推妄體。先破所依。其猶城陷則賊亡巢傾則卵覆。征雖有七。處則唯五。第四第七無別處故。隨合無著。似破能依。正意在所。詳之可見 次破妄顯真二。一破妄心顯真心三。一阿難伸請二。一責躬遭難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此下皆谘求法要恭敬之儀也。梵漢兩儀。聽眾鹹坐。欲有請問。從座而作。如禮請益則起。更端則起。將有承聽。必須複坐。經有退坐一麵。儒有居與汝言。皆令攝儀受法無謬也。言座起者。從法空體起悲濟用也
偏袒右肩 袒肉袒也。致敬之極。西方俗儀。見王者。必肉袒示非敢有犯。佛教亦隨此用。然此以表將荷大法之重擔耳
右膝著地 胡跪也。屈智就理。期證入故。皆言右者。順而無逆合掌 信解冥符。俾悟入也。已上皆身業
恭敬 意業也。謹肅曰恭。仰重曰敬
而白佛言 此上皆是經家綴緝敘敬儀也。下即口業
我是如來最小之弟 解飯之子。得道夜生。於諸弟中。是最小故
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 見惑雖除。俱生全在。至下方得第二果故
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淫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真實邊際。即至極義。此即大教所指示處。悔過責躳。遭難未證。蓋由不知此所詣處。即如來藏體也。二請示修行唯願世尊。大慈哀湣。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墮彌戾車 涅槃經雲。一闡雲信。提雲不俱。信不具足名曰闡提。或雲焚燒善根。此即斷善根眾生也。彌戾車。此雲樂垢穢人。此等全不識佛法。即邊邪不正之見。由不正見。即謗正法。死墮邊地。永不識佛。墮毀也。阿難請意。自得正修。識知真際。即離邪見。庶幾成佛。亦冀。展轉令無信根斷善眾生。毀滅邪見。識佛正法。自利利他始為正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請罷展禮。深樂聞也。傾心渴仰。翹誠佇望。敬聞開示誨令得入 二如來現瑞
爾時世尊。從其麵門放種種光。其光晃曜。如百千日 將陳法利。宜先表報警動令信也。前放頂光。表體無說。此從口放。欲顯言詮。聲色用中無非智體。種種百千。具足眾德破無明暗如日之照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三種世間不離本覺。名佛世界。四大分湛。諸根妄生。故雲六種。無明堅厚。土石成形。震動既屬佛光。妄本必為智拔。六震動相。如華嚴說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 六情妄隔。國土殊形。妄執既融。十方開現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 妄執未融六情殊隔。真智一發法界洞然。誰為自他。故成一界。即欲說如來藏心之先瑞也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因果不二。不二之體本周法界。名大菩薩。無明即明無所移動。名住本國。冥合此理隨順不逆。名合掌承聽。大眾將悟斯理。故今預此表示。法華說一乘竟。十方世界通為一佛國土。亦表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第三末經。大眾領悟。是此所表也 三正為開示三。一雙示真妄二源二。一總斥不了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凡夫外道常等四倒。聲聞緣覺無常等四。故雲種種。無始無明熏習成種。種必有果。子子相生。熏習不斷。如線貫珠次第相連。名惡叉聚。惡叉梵語。此雲線貫珠。經雲。諸法於識藏。藏於法亦然。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應法師雲。惡叉樹名。其子形如沒食子。彼國多聚以賣之。如此間杏仁。故以為喻。喻惑業苦也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失正墮邪也。不敘五道。故雲乃至。二乘心行理外亦同邪見。不入正理名外。但修邪因名道。梵雲魔羅。此雲殺者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明失所以也。迷真習妄。種苦求甘。沙飯異因。寧論劫數。心期正覺。果入迷倫。自謂真修。焉知妄習。不循至教。但縱臆談。一失通途。莫返幽徑。悲夫 二別示二源二。一示妄源
雲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標指也
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正顯也。眾生受身。輪回五道。莫窮初際。故雲無始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故曰攀緣。造善惡因。受苦樂報。死此生彼。皆因此心。故雲根本。不了是妄。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故雲為自性者。籲哉世人。莫不用此攀緣妄心以為真性。執妄心為佛心。恃此修行。轉增我慢。涅槃經雲。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計為常者悉是顛倒 二示真源二。一正示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 標指也。菩提智果。涅槃斷果。二果本具。故雲無始。所依之性。本來不與妄染相應。故雲元清淨體。何者是耶下雲
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正顯也。第八梨耶。於諸識中。最極微細。名為識精。此微細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覺義即是此文元明。元明者本覺也。不覺即是無明生滅。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合非一非異。名為識精。從此變起根身種子器世間等。名生諸緣。識相既現。元性即隱。名緣所遺者。遺失也。故下文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已為物失於本心。對法經雲。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斯之謂矣 二斥迷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抂入諸趣 本明周偏含裹無餘。妙覺湛然斯須匪離。步步是道。故雲雖終日行。日用罔知。故雲迷不自覺。真所謂持珠乞丐。懷寶迷邦。抂受淪躓。誠可憐湣 二正推真妄二體四。一推征妄體四。一屈指推征四。一舉拳以問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 奢摩他即出生死到涅槃之道路也
今複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 地水火風空輪各對一指。又一一指端有千輪相。故雲輪指。屈指問見。意欲推心 二約見以詶
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手金光。耀我心目。此即心目俱見 三再審誰緣
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舉拳初問便言耀我心目。再審誰見。又卻獨不言心。意引推征明露妄想。師資善巧。共破執情。善哉大權。懸知今日 四別推心見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當猶對也。汝目顯然。故雲可見。又汝眼實可見我拳相。意欲推心。且許其眼。眼即可見。何者是心。研核至窮。妄想須顯 二正陳妄體
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能推之心。攀緣妄想。生死輪轉是此為根。固執既深。河沙叵算。故今呈露必待破除 三頓嗬令問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世尊現相以嗬叱。過之深也。阿難驚起以避座。執之重也。情之主宰皆謂我心。今被頓嗬。孰不驚愕咄嗬聲。矍(居縛反)逸起貌 四克示非真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 前塵之相本自虛妄。從識變生。猶如影像。而複引起念想。緣慮名之為心。心之與境二俱虛妄。此心及境即真如海中一浮漚耳。故下文雲。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情妙心中所現物。浮塵既現。實體即隱。能覆能暗。故雲惑汝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