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粉妝樓(21)
字數:719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中國十大禁毀小說文庫 !
隻見西個媒婆,押了四擔禮盒,來到後堂見了太太,叩頭呈上禮物,說道:“我家老太太請太太的安。本月十六日是個上好的日子,要過來迎娶小姐。諸事俱已齊備,不勞太太這裏費事。”李太太大驚失色道:“為何這等急促,我前日打發公子到我家老爺任上去了。諸事俱未曾謹辦,煩你回去回複太太說,還要遲個把月才好。”來人說道:“婚姻大事,兩下總是要吉利的,哪有改期之理?府太爺也就要來通信了。”說罷,二人就起身告退。
李太太好生著急,正在沒法,忽聽得一聲吆喝,鎮江府早已到門,進了後堂,見了太太道喜。知府說道:“老夫人在上,卑府此來非為別事,隻因十六日米府前來迎娶千金,特來通信。”太太回道:“公祖大人在上,本當從命,奈拙夫小兒俱不在家,一無所備,仍求大人轉致米府,求他改期才好。”知府道:“此事從無改期之理!”夫人不用費心,隻送令愛過門,倘有什話,都有卑府做主。”說罷,起身告退,回衙去了。
太太好不著急,忙請柏玉霜同孫氏來商議,說道:“此事如何是好?”小姐哭道:“這是甥女命苦,惟有一命而已!”孫氏說道:“為今之計,隻有將一個丫鬟裝做小姐嫁過去,再作道理。”秋紅道:“不可了,那日小姐在樓上被他看見,所以隻認做本府內的小姐,今日換了人嫁去,哪裏瞞得他眼!如今小姐‘三十六著,走為上著’。隻有女扮男裝,速去逃命。但是公子、老爺都不在家,我們逃走之後,他來尋太太要人,如何是好?”孫氏沉吟道:“我有一計。我夫妻二人昔日蒙羅公子救命之恩,如今米賊又去同羅公子交兵,他兒子又來謀占小姐,我不報恩,等待何時?你們隻去如此如此,他來迎娶,等我去便了。”太太同柏玉霜隻得依允。
不覺光陰迅速,已是十六日了,太太吩咐張燈結彩,等候黃昏時分。鎮江府全班執事,押著米府的花轎,全副儀仗,大吹大打,到了李府道喜。飲過酒,隻聽得三番吹打催妝,請新人上轎。裏麵柏玉霜同秋紅,久已改了裝扮躲了。孫氏大娘藏了暗器,裝扮已畢,別了小姐、夫人,上轎去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第四十六回柏玉霜主仆逃災
瘟元帥夫妻施勇
話說那日米府排了鎮海將軍的執事,大吹大擂,抬了八人花轎,到李府來迎娶小姐。早有諸親六眷、合城的文武官員,到兩邊道喜。
那李夫人在外麵勉強照應事務,心內好生煩惱。花轎上了前廳,喜筵已過,三次催妝,新人上轎。那孫氏翠娥內穿緊身軟甲,暗藏了一口短刀,外套大紅宮裝,滿頭珠翠,出房來拜別夫人,說道:“奴家此去,凶多吉少。隻為報昔日羅公子救我的恩,故此身入虎穴。生死存亡,隻好聽天而已。太太不可遲延,速速安排要緊。”太太哭道:“難得你夫妻如此重義,叫老身如何過得意去?”孫翠娥道:“太太休得悲傷,幹正事要緊。”複向柏玉霜說道:“小姐可速上長安,投令尊要緊。奴從此告別了!”柏玉霜哭拜在地,說道:“多蒙姐姐莫大之恩,叫奴家如何答報?”二人哭拜一場,孫翠娥徑上花轎。聽得三聲大炮,鼓樂喧天,排開執事,往帥府去了。
此時,趙勝忙會了洪惠的言語,渾身穿了鐵甲,提了一條镔鐵棍,暗跟花轎到米府去了。那洪惠知道必有一場惡禍,同米府是不得好開交的,預先同趙勝夫妻商議定了,前數日已經過江來到瓜州。約了鎮海龍洪恩同王氏兄弟三人,帶了五十個亡命,叫了十多隻小船,泊在鎮江邊上接應,不表。
且言柏玉霜小姐打發孫氏動身之後,諸親已散,開了大門,方才同秋紅下妝樓來拜別太太,說道:“舅母在上,甥女上長安找父親,此一別。不知何日再會?”說罷,淚如雨下,哭拜在地。太太哭道:“我兒此去,路上小心要緊。到了長安,會見你爹爹,可叫他暗保你家舅舅要緊,眼見得同米賊不得甘休。你們快快收拾去罷。”當下柏玉霜拜別了太太,同秋紅依舊男裝,帶了行李包袱,瞞了府中的家人,悄悄地出了後門,並不敢張燈,高一步,低一步,乘著那月色星光趲路。多虧出海蛟洪惠送二人上了大路,出了府城雇了一隻小船,急急開船往長安去了。
再言洪惠送了柏玉霜上船,急急回府來見了太太,說了話,忙催太太收拾動身要緊。太太將細軟打了四個大包袱。先付洪惠挑到江邊船上,交與洪恩,複回府來,早有二更天氣。太太向眾家人說道:“連日你們也辛苦了,早些睡罷。”眾人聽得太太吩咐,各人自去安歇。太太見家人睡了,就同洪惠悄悄地出了後門。備了一匹馬,扶著太太上了馬。走小路趕出城來。到了江邊,早有洪恩前來迎接,扶太太下了馬。洪惠送太太上了船,叫聲:“哥哥,好生同夫人作伴,在此等我。我同王氏兄弟去接應趙勝夫妻要緊。”當下同了焦麵鬼王宗、披頭鬼王寶、短命鬼王宸,各人帶了兵器趕進城來。按下不表。
且言洪恩見兄弟去後,猛然想起一件事來,說道:“不好了!他們此去非同小可,倘若關了城門不得出城,如何是好?此事不可不防。”忙向帶來的五十個亡命說道:“你們快快去,如此如此。接應他們要緊。”眾人領計,飛風去了。
再言米府迎娶新人,好不熱鬧。米中粒渾身錦繡,得意揚揚。先是知府同合城的官員前來道喜,後是轅門上那些參將、守備、遊擊、都司、千總、把總一班軍官前來道喜。帥府中結彩張燈,笙簫齊奏,共有八十多席,都是米中砂管待。
將近二更時分,三聲大炮,花轎進門,抬進後堂。儐相行禮,新人出轎,雙雙拜過天地、祖宗。笙簫細樂,金蓮寶炬,送入洞房。眾姬妾丫鬟掌金燈寶燭引新人坐過富貴,合巹交杯。米公子滿心歡喜,自從那日在樓上相逢,隻至今宵才算到手。
看官,你道柏玉霜同孫氏是一樣的花容麽?米公子就認不出真假?不是這個講法。一者,孫氏大娘也生得美貌,年紀又相仿;二者,滿頭珠翠垂眉,遮住了麵貌,又是晚上,越發真假難分;三者,此刻米公子早也神魂飄蕩,欲火如焚,哪裏還存神在意,故此沒有看得破。
當下交杯以後,早有那些親友、官員前來看了新人,就扯米公子前去飲酒,米公子開懷暢飲。吃到三更,各官員方才起身告退。這米公子被眾客多勸了幾杯,吃得大醉,送眾客去後,踉踉蹌蹌地吩咐米中砂道:“府中一切事情、上下人等,拜托照應。小弟得罪,有偏了。”米中砂笑了一聲,吩咐家人照應燈火,自己卻同一個少年老媽去打混去了。
那米公子醉醺醺地走進後堂,早有四個梅香引路,掌著燈送米公子上樓。進得洞房,淨過了手,脫去上蓋衣服,吩咐了丫鬟:“下樓去罷。”隨手掩上了房門,笑嘻嘻地向孫氏道:“自從那日小生在馬上看見娘子一麵,直到如今才得如意。請娘子早些安歇罷。”就伸手來替孫氏寬衣。
孫氏大娘耐不住心頭火起,滿麵通紅,就是劈麵一掌,推開米公子,一手脫去外衣。那米公子不知時務,還是笑嘻嘻地來摟孫氏。孫氏大怒,罵一聲“潑賊”,攔腰一拳,將公子打倒在地。公子正欲掙時,孫氏掣出短刀,喝一聲,手起一刀,刺倒在樓上,趕上前按住了臉,一刀割下頭來,順手將燭台往帳幔上一點,望樓底下就走。不防樓底下眾丫鬟使女還不曾睡,聽得樓上喊喝之聲,忙奔上樓來看時,頂頭撞見孫氏下樓。手起刀落,一連搠死了兩個丫鬟。
眾人一看,大叫道:“不好了!樓上有強人了!”這一聲喊叫,驚動了合府家丁。搶上樓來一看,隻見公子倒在樓上,鮮血淋淋,頭已割了。眾人大驚,扶下屍首來時,樓上燒著床幃帳子,煙霧迷天,早已火起。慌得太太同米中砂在夢中爬起來,聽得這個消息,隻嚇得魂飛魄散,大哭連天,一麵叫人抬過公子的屍首,一麵叫眾家人救火,一麵問有多少強人,新娘子往哪裏去了。眾人回道:“並沒有強人,公子同兩個丫鬟都是新娘子殺的!”太太大驚,說道:“快快與我拿住這賤人!重重有賞!”當下眾人聽令,個個手執刀槍來捉孫氏。孫氏在火光中,在人手內奪了一條槍,且戰且走,卻不識他家出路,隻顧朝寬處跑。
正在危急之時,恰好趙勝、洪惠等見裏麵火起,喊殺連天,就知道孫氏動手,五條好漢一齊打入後門,奔火光跟前來接應。正遇米府眾家將圍殺孫氏,洪惠大叫道:“雞爪山的英雄全夥在此,誰敢動手?”一齊端兵殺來,眾人喊叫一聲,回頭就跑,五位好漢保定孫氏,往外就走。
太太著了急,忙叫轅門上擂起聚將鼓來。那些大小將軍,忙忙起身,奔到帥府,隻見火光罩地,喊殺連天。一時鎮江府、丹徒縣遊擊、參將、守備、文武官員,一同都到帥府請安救火。米太太向眾官說道:“諸位與我追拿強盜要緊!”眾官大驚,忙忙調齊大隊人馬追將來了。
五位英雄保定孫氏,回頭一望,隻見遠遠燈球火把,照耀如同白日,約有二三千人馬,鳴鑼打鼓,呐喊搖旗,追殺而來。六位大驚,奔到城下,城門已關,並無去路;回頭看時,追兵漸漸地趕進來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七回小溫侯京都朝審
賽諸葛山寨觀星
話說六位英雄見後麵追兵緊急,慌忙上前奔走,來至城下,那城門早已閉了。王宸道:“不要慌!我們爬上城頭,繞城走去,遇著倒敗的缺子就好出去了。”眾人爬上城頭,順著城邊走無數步,急見亂草叢中,跳出兩條漢子,攔住去路。趙勝大驚,掣鐵棍就打。那兩個人托地跳開,火繩一照,叫道:“不要動手!洪大哥叫我們等候多時了。”王宸聽得是瓜州帶來伴當的聲音,大喜,說道:“洪大哥叫你等在此,必有計策。”二人說道:“洪大哥怕你們不得出城,叫我們如此如此,就出去了。”六人依計,跟著二人,順著城頭去了。
且言那合城官員將校,帶領二三千人馬,高挑著燈球火把,一路追來,喊殺連天,隻把那鎮江府的一城百姓,嚇得家家膽戰,戶戶魂飛。聽見是雞爪山的英雄殺入帥府,放火燒樓,連公子頭都不見了,又是黑夜之中,不知有多少人馬,那些來追趕的兵將,卻也人人懼怕。追到城門口,絕無蹤跡。
眾官正在疑惑,猛聽得四麵一片喊聲。有人報道:“府衙後麵火起!”知府大驚,忙上高處一望,四麵火光衝天,十分厲害。
嚇得知府膽落魂飛,忙叫本衙兵丁快快趕回救火。又見四麵嘈嚷,一霎時煙霧迷天,接連又是七八處火起,隻燒得滿天通紅,火球亂滾;耳內喊聲不絕,哭聲震地。那些軍校人等、靠轅門住的軍官,個個都是有家眷的,見城中八方火起,猶如天崩地裂,勢不可當,喊叫一聲,文武官員、兵丁將役都四散奔走,回去救火。哪裏禁止得住!知府見軍心已亂,忙叫守備守城,說道:“本府回衙保守府庫去了。”說罷,帶了眾人飛馬而去了。
且說那守備吳仁帶了四個部下的把總,有二三百兵丁,到了城下,隻見那些百姓,一個個覓子尋爹,哭聲不絕。守備忙吩咐眾將:“快些吩咐四門巡緝,以防破城。”當下吳守備帶領人馬,繞著城腳緝著奸細。一隊人馬來至城門,忽抬頭見城頭上有十數個人在那裏扒城。眾軍呐喊,說道:“強盜在這裏了!”一齊趕上城來。
原來洪惠等同王氏三人到四處放了火,約定在此搭軟梯跳城。吳仁見了,領兵趕至城上。眾人叫道:“不用來,俺們去也!”一個個望城下就跳,下麵早有洪恩來接,隻有趙勝夫妻二人未曾下去。吳仁早已趕到,縱馬大叫一聲:“往哪裏去?”舉槍就刺趙勝。趙勝閃開,揚起那條镔鐵棍,照吳仁頂上打來。吳仁一閃,那一棍卻打在馬頭上,那馬往後一倒,連吳仁一齊滾下城根去了。
眾軍急來救時,趙勝趁人亂裏,抱著孫氏大娘,一並跳下城去了。這裏眾軍救起吳仁看時,早已跌得腦漿直流,死於非命,嚇得眾軍飛馬來報知府。知府大驚,急忙傳稟都統、遊擊,領兵出城追趕,不表。
且言趙勝夫婦跳下城來,早有洪恩接住,一同來至江邊。查點人數,一個也不曾傷損,眾人大喜,分頭跳下小船。那李太太嚇得戰戰兢兢,來問孫氏道:“你們怎麽弄得掀天潑地?將來怎樣?”孫氏告訴了太太一遍,說道:“太太大驚了。”太太未及回言,猛見一派火光,鎮江府協同都統、官軍帶領一標人馬,趕出城來了。洪恩一見,忙叫解纜開船,每船上搖八把槳來,如流星掣電,如飛似地過江到瓜州王家莊上安身去了。
且言知府同都統、遊擊、參將、兵丁、將校趕到江邊,並不見一人。大家吃驚,忙問江邊上附近居民,人人都說並沒有見什麽人馬,隻有十數隻小船上有十數個人,在此住了一夜,方才過江去了。知府說道:“無十數多個人如此凶險之理,想是走到別處去了。且回去救火安民要緊。”當下文武官員回轉城中,救滅了火,安慰了百姓,整整忙了一夜。
次日天明,各文武都到將軍府裏請安。米太太正在後堂哭公子,聽得眾官請安,太太收住了眼淚,叫家人請家內大爺米中砂同知府到後堂說話。家人去不多時,隻見米中砂同知府進了後堂,見了米太太,行了禮坐下。
太太向知府說:“多蒙老公祖代小兒做得好媒!娶進門就殺死丈夫,放火燒了房屋,又聽得她是雞爪山的強盜,全夥在此。我想雞爪山是反叛羅焜同夥住地,現今老爺奉旨領兵前去征剿,莫不是李家同羅焜是一黨,故此強盜婆裝做新人前來害我兒性命?此事不明,要求老公祖前去查問查問,好出文書與老將軍知道。”知府無奈,隻得連忙起身向李府而來。
卻說那晚李府家丁是辛苦了的,個個進房都睡著了。睡到半夜裏,聽見外麵嘈嚷,老門公起身開門看時,聽得人說米將軍府裏失了火了。門公大驚,上街一看,隻見天都紅了,連忙入內稟告。眾丫鬟婦女,一齊驚起,傳至上房,上房門已開了,入內看時,不見夫人在內。眾人驚疑,各處找尋並無形影。眾人慌做一團,猛又聽得一片喊聲,七八處火起,外麵宣傳說雞爪山的賊兵來了。眾家人大驚,來尋趙勝、洪惠二人,也不見了。
鬧到天明,正沒布擺,卻好知府到了,進了中廳坐下,便叫家人快請太太說話。眾家人一齊跪下稟道:“太爺在上,昨夜火起之時,我家太太就不見了。”知府喝道:“胡說!”遂起身率領皂快人等進內搜查,果無影響。知府著急,審問家丁口供,也無實跡。知府想道:“一定是同反叛羅焜一黨,故此強盜婆裝做新人,刺殺了米公子,她卻暗暗先走了。”隻得將李府家丁一齊拿住,封鎖了李府的大門。
知府起身回到帥府,見了米太太說了一遍。太太變色說道:“此事卻要貴府作主,交還我的賊子來。”知府喏喏連聲告退。這裏一麵收了米公子的屍首,一麵差家將到老將軍行營報信。那鎮江府滿腹愁煩,火速回衙,將李府眾家人收了監,隨即將受傷兵將被火之事,細底情由,細細做成文書,申詳上司去了。
且言小溫侯李定自從受了米府的聘禮,連夜趕奔宿州,到他父親任上,將柏玉霜表妹被害投奔,又遇見米府強聘之事,細細告訴一遍。李爺大驚,說道:“你既受了他家聘禮,何好推托?”想了一想,說道:“有了。我寫一封書與你,連夜回去見鎮江府,說我在任上已將女兒許聘人家了,仍煩府尊大人將原聘禮送還米府,方無他事。倘若不從,你可連夜寫信送來,我自有道理。”
李定領命,帶了書信,別了李爺,翻身上馬,複轉鎮江。他在路上卻並不知米府來娶,孫翠娥殺人放火,弄出這場禍來。他單人獨馬隻顧趕路,那日到了鎮江,已是黃昏時分。進了城門,打馬加鞭,奔到家門首一看,隻見知府的封條封鎖了門戶。李定大驚,說道:“這是為何?我的母親卻往哪裏去了?”正無布擺,猛聽得一聲呐喊,四麵擁上七八十個官兵,鉤鐮套索,短棍長槍,一齊上前,將李定拖下馬來,捆進府衙去了。
欲知後事如何,再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