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通往地獄的大門——神秘地帶之謎(5)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世界未解之謎(全集) !
    在大西洋北部,有座盛產海豹的小島,是由英國探險家德克爾斯蒂發現的,至今有1000多年。它被命名為德克爾斯蒂島。因這裏盛產海豹,招來大批的捕捉者,並在島上建立了營地和修船廠。1954年夏季,此島突然失蹤。加拿大政府派出了偵察機、軍艦在此海域搜尋,均無結果。事隔8個月,一艘在北大西洋巡邏的美國潛水艇,在航道上突然發現一座島嶼,潛水艇艇長羅克托爾上校大為震驚,因為他經常在這一帶海域航行,航海圖上從來沒有這樣一個島嶼,羅克托爾上校在潛望鏡上一看,發現島上有炊煙,竟然有人居住。潛水艇靠岸登陸。上岸訊問居民,才知道這是失蹤了8個月的德克爾斯蒂島。經測量,該島在原德克爾斯蒂島的坐標以東800海裏之處,島上的人員、設備、營地齊全,他們移位了800海裏,卻一點兒都不知道。居民們隻是奇怪,為什麽沒有船隻來送給養、接走捕捉的海豹呢?當他們得知自己所在的島嶼移位了800海裏時,才大吃一驚,他們竟然做了8個月的海上漂流旅行而不自知!
    茫茫大海中的“幽靈島”是怎樣形成的?這成為世界海洋科學家們的熱門話題。他們在研究和探索上下了很大功夫。
    日本的海洋地質學家龍本太郎經過細致地研究與調查,認為南太平洋上那些來去匆匆的“幽靈島”是因為澳大利亞沙漠底下巨大的暗河衝入南太平洋海底,帶來巨量的泥沙,在海底堆積增高,直至升出海麵,形成泥沙島,然而在洶湧的暗河流衝擊下,泥沙島又會被衝垮,因而消失了。
    而美國的海洋地質學家京利·高羅爾教授卻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太平洋上的“幽靈島”並非由泥沙堆積而成,島的基礎是花崗岩石,島上有茂盛的植物和動物群,因此,它形成的年代長久,是洶湧的暗河流衝擊不垮的。為什麽“幽靈島”會突然消失呢?他認為是由於海底的強烈地震和海嘯使它葬身海底的,因為“幽靈島”出現的海域是地震頻繁活動地區。高羅爾教授還認為,如果太平洋西北部的海底板塊由強烈大地震產生大分裂,日本本島、九洲也同樣會沉沒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之中,會有和“幽靈島”同樣的命運。他認為自己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
    但高羅爾教授的論證又無法解釋美國“諜島”失蹤之謎,因“諜島”在美國間諜衛星嚴密監視之中,它消失期間,這一帶海域並未發生任何地震和海嘯。那它是因何而消失的呢?
    1994年.澳大利亞的海洋科學家們發現:在太平洋的珊瑚海域有幾個珊瑚島突然失蹤了,又有一大片珊瑚礁突然消失了,這一現象引起科學界的強烈關注,政府專門派出科學考察船來這一海域調查研究。
    考查船在珊瑚海域中捕捉到一種狀如“飛碟”形的怪“星魚”,此魚狀似一個大圓盤,直徑在l米左右,周身長有16隻爪子,爪子是“星魚”取食用的工具星魚的遊動方式很特別,靠自身轉動而前進後退。澳大利亞科學家們給它取了個雅號叫“水中飛碟”。
    觀察發現:星魚專門吃珊瑚,而且胃口大得驚人。星魚群居而生,常常發生吃食競賽,就如運動場上的比賽一樣,在吃珊瑚上比個你高我低,所以有些珊瑚島的失蹤,是被這“水中飛碟”如蝗蟲般的蠶食所致。而美國的“諜島”是珊瑚島,因此它是消失在“水中飛碟”的肚子裏的。這是澳大利亞海洋科學家的看法。
    各國的海洋科學家們對“幽靈島”的忽隱忽現,如何會移位,感到不可思議、人們驚歎於大自然的神秘莫測,到底是什麽讓“幽靈島”鬼使神差地出現和消失的呢?這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
    守時間的泉水
    河流湖泊裏看得見的水,隻不過是陸地上水源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大部分都隱藏在地下的天然水庫中。事實上,河流湖泊如果單靠雨水,恐怕都會逐漸幹涸。湖水保持水位,河水長流,全賴地下水供應,甚至在幹旱時也照樣源源不竭。
    雨水和融雪滲過泥土、岩孔、岩隙,不斷注入地下水庫補充水源。水或在地下流到遠方,或成泉源,流出地麵,變為溪澗、江河、湖泊,最後注入大海。
    井水是一般人最常見的地下水。但是,地下水有時用不著掘井也看得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從地下湧出大量沸水的間歇泉。世界上最壯觀的間歇泉散見於冰島、新西蘭和美國懷俄明州珞磯山脈高原上的黃石公園。黃石公園裏至少有一萬個間歇泉、熱地、沸騰的泥噴泉和噴氣孔。
    間歇泉的形成須有幾個特別條件。首先,地表岩層下要有沸騰的熔岩(火山岩漿),把岩層底部燒熱。其次,岩層中要有狹窄的通道,從燒熱了的底部直通地麵。通道四壁又要堅實,抵受得住噴泉的噴發力。最後,還要有地下水源,遇到熔岩燒沸後,被迫向上噴出。溫泉和間歇泉的主要分別,在於熔岩把水燒熱的程度。如果熱度和壓力足以產生水蒸氣,噴發出來就是間歇泉。
    黃石公園占地三千四百七十二平方英裏,間歇泉和溫泉四處散布,看來好像雜亂無章,事實上卻是分布在界限分明的地帶上。這些地帶位於岩塊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的斷層或裂縫上。困在地下的水蒸氣和沸水,可以沿著斷層噴出地麵。黃石公園裏間歇泉發出的熱量,把冬天的環境也變得很適宜動植物生長,因此間歇泉附近,都成為動物聚居、植物業生的地方。
    黃石公園間歇泉附近有許多熊穴,無數雀鳥也飛到這個溫暖地區來過冬。池水因為有噴泉湧出的溫水,冬天不會結冰,所以常可看到鴨子在池中遊來遊去。黃石河流經間歇泉地帶的一段,河水溫度比平均數高出六度,所以鱒魚在整個冬天裏還是很活躍。
    老信徒間歇泉是黃石公園裏最有名的噴泉,但並不是威力最大的一個,還有比它噴得更厲害的,例如穩定間歇泉便整天噴個不停。老信徒間歇泉也不是最美麗的天然噴泉,隻勝在噴發有定時,始終那麽好看。噴得和它一般高的噴泉,都沒法和它相比。
    老信徒間歇泉位於一個圓丘的中央。這個圓丘由間歇泉本身噴出的礦物堆積而成,高約十二英尺,最寬處達五十五英尺。泉水中含有大量溶解了的礦物質,俗稱“硬水”。對硬水有認識的人都知道,燒過這種水後的水壺,內壁會留下一層礦物質。這些物質是水分蒸發後留下來的。
    噴泉口底部四周的情形也正是這樣。黃石公園裏有些間歇泉存積的礦物質,結成奇岩異石,形狀或似椰菜、或似海綿、或似椅子、或似花朵,有的還像項鏈,比老信徒間歇泉的圓丘更引人入勝。有時泉水流下山去,沿著山坡積成一級級的台階,例如黃石公園的大溫泉就是這樣。堆積物上可以看到各種豔麗色彩的線條,主要是因為泉水含有不同的礦物質,不過也有些是那些能在高溫下生長的水藻所染成的。
    許多人以為老信徒間歇泉定時噴發,有如時鍾那樣準確,事實並非如此。從前是每六十至六十五分鍾噴發一次,現在的規律己大不如前,有時隔三十分鍾噴發一次,有時則隔九十分鍾。每次噴水通常都有預兆,先來一陣短促的噴發,然後慢慢升起一根美麗的水柱。起初水柱似乎升得很費力,過一會兒才向上猛噴,在一百一十五至一百五十英尺之間上下跳動。水柱頂端被微風吹開,散出一陣明亮的水花,在陽光下閃出虹霓的色彩。這個奇景每次隻維持二至五分鍾,而噴水量卻多達一萬二千加侖。
    上麵所描述的,不過是老信徒間歇泉的外表景象而已。深入地層下麵,還隱藏著一套通連熔岩或熱岩石的複雜水流通道係統。滲到這個係統之內的地下水就如水壺中的水被火燒一樣。壺中水被燒會對流傳熱,熱水上升冷水下降。但地下間歇泉的水因通道狹窄而沒法子上下對流,底部的水很快便燒沸,而上麵的水還是很冷。下麵的水受上麵水柱壓力,因而沸點提高,和高壓鍋的作用一樣。
    通道末端的地下水越來越熱,水溫終於遠遠高出正常的沸點。蒸發出來的水汽也被通道上層的冷水壓著排不出來,結果冷水因而間接得到加熱,膨脹起來,湧出泉口。泉水排出後,底部水所受的壓力陡然下降,使過熱的沸水化為蒸汽。沸水突然從液體變成氣體產生了威力巨大的爆發力,把水和水汽一起噴出泉外。
    老信徒間歇泉的噴發雖然不像鍾表般準確,但已屬極為難得,因為隻要滲入地下的水量或地下岩層溫度略有變動,都會大大改變噴泉噴水的規律,甚至可能使它完全不再噴水。比較起來,其他間歇泉噴水,多半都不算有規律,有時幾分鍾噴一次,有時幾年才噴一次。現在許多地質學家認為,大西洋海盆的洋底正在山嶺左右兩麵向外擴展。由於洋底不斷從中線裂開,裂口越來越闊,新的火山物質就沿著山嶺的斷層向上湧。這個現象還把海洋兩岸的大陸推開,彼此相隔越來越遠。沿著山嶺這種繼續不停的地質活動,可能是熔岩從地麵下數百英裏的地幔向上升的大規模對流的一部分。冰島上有巨大“張裂縫”形成的裂穀,把島割成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