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寶藏裏隱藏著什麽——藏寶之謎(7)

字數:362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世界未解之謎(全集) !
    曆史上有名的一艘沉船是1643年沉沒在聖多明戈北麵的大型船舶“康塞普西翁的聖母瑪麗亞”號。這艘沉船吸引著好幾代探險家,據說至今它仍沉睡在聖多明戈的普拉塔港東北163海裏和特克斯群島東北98海裏之間的海底。
    第一個企圖打撈這艘沉船的是僑居美國波士頓的英國人威廉·菲普斯。他在1685年為征集打撈資金曾首次發起成立“探險紳士”之類的股份公司。1686年,他在加勒比海的一處被稱之為“銀灘”的海底,發現了一艘被認為就是“康塞普西翁的聖母瑪麗亞”號沉船。他從這艘沉船上打撈上來價值20萬英鎊的財寶,帶著32噸黃金返回了倫敦。這在當年尋寶史上是最聳人聽聞的一件大事。威廉·菲普斯本人也因此被英國國王晉封為貴族,任命為馬薩諸塞總督,成了顯赫一時的風雲人物。
    海底沉寶最多的地方據說是在拉丁美洲北部的加勒比海。加勒比海在北大西洋南部大安德烈斯群島、小安德烈斯群島和中美、南美大陸之間,西北以尤卡坦海峽連通墨西哥灣,西南經巴拿馬運河通太平洋,東西最長約2800公裏,南北最寬約1400公裏,麵積達375萬平方公裏,平均水深2491米,最深處的開曼海溝達7680米。
    自1498年哥倫布第三次橫渡大西洋時到達這裏以來,被風暴和海盜擊沉的各種滿載金銀珠寶的船隻少說也數以千計。除加勒比海外,南非的好望角海底也沉睡著數百艘各種沉船,其中大多數都是當年荷蘭人運載財寶的船舶。黃海、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之間的巴斯海峽、智利,秘魯、委內瑞拉和巴西的沿海,以及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南部的沿岸,也都是沉船較集中的海域。
    有一個外號叫“桅帆”的水手弗朗西斯·馬爾什曾經對法國“尋找珍寶俱樂部”的成員講過這樣一則傳聞;“我在墨西哥的馬德羅,在阿根廷的拉斯帕爾馬斯,在多米尼加的普拉塔港,都聽說過,在大西洋馬尾藻海附近的某個海底,存在著一個‘珍寶公墓’。從15世紀以來,數以千計的西班牙船隻駛進這裏以後就再也無影無蹤,杳無音訊了。馬尾藻海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神秘海域,人們一直傳說,在那裏海底的不深處有一個岩石蓋頂,當一艘船隻出事後,並不總是直接沉入海底,而是經常被漩渦卷進深淵,從而使遇難的船隻遠離出事地點而不知去向。據說,地球上1/10的黃金都沉沒在那裏,其中某些地方海深還不到30米。另一個‘珍寶公墓’在古巴的貝爾穆德斯東南。第三個‘珍寶公墓’在阿根廷的科裏昂特角250海裏的外海。第四個‘珍寶公墓’在智利的奇洛埃島附近。第五個‘珍寶公墓’在塞內加爾的佛得角(綠角)海底。雖然沒有人能夠指出‘珍寶公墓’的確切方位,但可以推測出在那裏或其他地方某個海底深淵,一定堆積著滿載古代金幣、銀幣和珍寶的沉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檔案也可以擴大人們的搜索視野。正是由於這些檔案文獻,使人們有可能進一步確定沉沒在科西嘉島西北的4箱600公斤重黃金的“羅梅爾之寶”的位置。也多虧了這些檔案文獻,人們才找到了“阿波丸”號沉船的確切方位。“阿波丸”號是一艘日本貨輪,滿載著日本人在其占領下的港口裏掠奪來的珍寶。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沉沒在北海和斯卡格拉克海峽(丹麥和挪威之間)裏的德國潛艇中,也有不少裝載著黃金、白銀以及國家機密等珍貴物品。
    在威廉·菲普斯時代,人們用當地的潛水員去尋找海底沉寶。現在,人們則是用精密的尖端科學技術裝置,其中有通過回聲來測量海底地形的聲呐,有探測是否有金屬物品的質子磁力儀,有挖掘泥漿的水噴管,以及吸揚式挖泥船、海底微型摩托車和微型定位潛水艇。
    按慣例,一艘沉船被發現以後,“沉寶發現者”應該在48小時之內去有關國家的航海事業管理局進行申報。沉船之物屬於在其領海之內的國家所有。按照傳統的辦法,“沉寶發現者”可領取自己發現的一份物品。在法國,一般是1/3。有些國家是對開分。在另外一些地方,像佛羅裏達,是給發現者25%的物品。有的國家,像希臘和土耳其,是絕對禁止人們私自打撈海底沉寶的。但也有一些國家,像北歐國家,則在尋找潛水人員進行合作以打撈海底沉寶。英國財政部在1950年曾經同國內一家打撈公司達成協議:打撈一艘沉沒在加拿大紐芬蘭海底的英國貨輪“帝國莊園”號上的70塊金磚,撈到的金磚70%歸打撈公司,其餘歸英國國庫。打撈前英國政府預付2.5萬英鎊作為工程準備費用。條件雖然很優惠,但打撈公司麵臨的卻是一項艱難複雜的打撈任務,因為這一帶海域環境特別惡劣,不僅多霧多風,還有又冷又急的海底暗流和漂來的浮冰。經過20多年的努力,直到1973年10月才終於從海底撈起全部沉金。
    1976年10月,在麵臨墨西哥灣的維拉庫魯斯附近海灣的淺海中,當地的一位漁民發現了金質護胸、金條以及寶石等50多件文物。墨西哥的考古學家們認為這些財寶很可能是古代阿斯泰加帝國傳說中門泰斯瑪財寶的一部分,從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在墨西哥,傳說古代阿斯泰加帝國的門泰斯瑪王在1519年對西班牙科爾泰斯進行殘酷征服時,把財寶密藏於某處。科爾泰斯為了找到這批財寶,曾拷問該帝國最後的統治者查烏泰茅克,逼其供出藏寶之處,但該王至死不從,這一秘密也隨著他的死亡而成為一個曆史之謎。
    負責調查這些文物的邁德林·維拉庫魯斯大學人類學曆史學研究所所長沒有肯定這些文物是傳說中的財寶的一部分,但他強調指出,其中大部分是在700年前製成的,特別是金護胸,是曆史上極為重要的文物。並以裝載有如此珍貴貨物卻未發現殖民地時代的沉船記錄為依據,反對認為這些文物是沉沒的西班牙沉船貨物的觀點。
    這個漁民發現財寶的消息在當地掀起了一場淘金熱。為防止盜掘,政府派出武裝巡邏隊加以警戒。據說,由於發現這些文物的漁夫將發現的一部分金製品賣給附近的貴金屬商人,而被政府以違反文物保護法罪關進監獄。
    然而,最近此類事件已不勝枚舉。沉船中的貨物和財寶已成為孤注一擲的投機家和企業的誘餌,它們的被發現給這些人創造了機會,以致隨時都可能被盜掘。
    現在,一個為保護海底文化遺產的國際法律方案已經提交給世界海洋法會議。但是,近期看來是不會有什麽結果的。因此,在這期間,海底沉寶和其他許多海洋資源一樣,仍然還會是你爭我奪的對象。例如,日俄戰爭期間,俄國有一艘巡洋艦“納希莫夫”號,在1905年5月28日被日本炮艦擊沉在對馬海峽琴崎海岸外10公裏附近處,據說艦上載有大型白金磚16塊,金磚18塊,5000鎊一箱的金塊5500箱,價值估計至少在7年,日本曾進行過打撈,但隻撈起幾塊鐵片。前不久,日本船舶振興會又以巨資支持打撈作業,到1980年10月已撈出白金磚17塊。日本撈出白金以後,前蘇聯駐日代辦立即向日本外務省打出要索回“納希莫夫”號沉船及其所裝載財寶的報告。日本則以打撈與政府無關,要進行“了解”研究為理由作為答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巡邏艦“愛丁堡”號由前蘇聯駛往美國時,在1942年4月下旬被德國艦艇擊沉在巴倫支海。據說這艘巡洋艦上也裝有5噸多金塊。英國、前蘇聯、挪威一直都想打撈這艘沉舟裏的黃金,但因沒有勘探到沉艦的確切地點,所以無法下手。到80年代初,英國裏斯敦·皮士萊斯打撈公司終於傳出消息,說它已發現了載有金塊的“愛丁堡”號沉舟。隨之而來的是,前蘇聯飛機不斷地在打撈作業區上空進行空中偵察,蘇聯潛艇也不時地光臨監督,這表明前蘇聯是不甘心英國獨吞“愛丁堡”號沉艦裏的財寶的。總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在海洋探測、海洋潛水和海洋打撈方麵的本領也在突飛猛進。這一方麵可以使人類更有效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另一方麵也為各種各樣的海底沉寶尋找者提供了方便,使他們可以利用先進的水下技術去找到海底沉寶。
    一場爭奪沉寶之賽已經在靜靜的海底世界裏拉開了序幕,至於人們到底能發現和打撈上來多少海底珍寶,目前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