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出山
字數:3876 加入書籤
滔滔江水卷攜著大勢滾滾而下,那翻天覆海般的潮水之中,卻穩穩地飄著一卷草席,那草席上竟有一人躺在上麵,幾壇好酒放在身邊,零散的碎了幾個酒碗零落的散在邊上。那人手中握著一純白色的酒壺,絲毫沒有被起起伏伏的潮水幹擾,滿臉陶醉的將那酒液倒入口中。
嘴裏還念叨著好酒,真是好酒。好酒,好景,好風光,哈哈哈哈哈哈,師傅是個好人呐!這萬裏景色隻半天而過。好!當真是好!
那人瘋瘋癲癲似的,和酒而歌,說不出的瀟灑自在。
不多時竟是毫無聲息的倒在了草席之上,那鼾聲如擂鼓一般響起,可草席卻依舊在狂躁的水麵上起起伏伏,卻絲毫沒有傾倒之意......水流而下,不知能飄到何方......
朝堂上
如死一般的寂靜,若有銀針墜地,怕也是頃刻可聞、
那高高坐在朝堂之上的那位,麵色陰沉似水,即使是平日裏鼓舌弄噪的好手也絲毫不敢發出一點聲響,唯恐被盯上。
整個朝堂之上卻有兩人神色自若,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一般。
其中一人此時若尋常一般,輕輕走到朝堂中央,淡淡開口“陛下,此番水災已是侵擾大劉國八郡七十二省,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他事可徐徐圖之,但賑災之事已是刻不容緩,請陛下定奪。”此人正是這大劉王朝的首府,執宰:李執,字,如愚。乃是大劉王朝的文道魁首。如今年歲雖高,卻有著極高的聲譽,絲毫不見乞骸骨之意。
“朕知道。”皇帝看了看李執隻是簡短的答複一句,眉頭緊皺看向下麵的臣子“賑災之事,刻不容緩,撥銀五十萬兩,糧草八十萬旦,監察司,鎖妖司,大理寺三方聯合監審。不得有誤。”
這賑災力度不可謂不大,但對於波及全國的洪災來說,卻隻能算是杯水車薪,李執眉頭微皺卻沒在說話,此事也許從長計議......
而皇帝卻是話鋒一轉,聲色俱厲的問到“我大劉國建國千年,未嚐此等屈辱!那鳳凰與合寙,在我大劉境內肆意妄為!引得滔天禍水以至生靈塗炭!你鎖妖司就是如此報答朕的?!你鎮國軍就是如此護國門的?!!!廢物!都是廢物!!!”
“陛下息怒!萬不可因此事傷及龍體!”一位身著戰甲的將軍直接跪倒在地,一顆碩大的頭顱緊緊地貼在地麵上不敢抬起“請陛下降旨!若我鎮國軍未能誅殺此妖,我朱海提頭來見!”
大殿之上再次陷入到了沉寂之中,皇帝依舊麵色陰沉,轉頭看向了依舊一身白衣站在一旁的鎖妖司長,監察禦史,武·鎮國。那個橫插在朝廷之中的匹夫。
“朱海將軍言重了,那鳳凰與合寙皆是頂級的山海異獸,武帝傷勢未愈,我等隻能與其周旋。”那白衣轉頭看向皇帝“陛下,依我之見,合寙行蹤詭譎不定,鳳凰更是避世不出,此次大災必有隱情,還請陛下三思,我鎖妖司,定給陛下您一個交代。”
皇帝微微眯眼看向那個立在這朝堂之上十餘年的匹夫“五天前,雲蘇蛟龍禍亂,鎖妖司遲遲未能擒拿,如今山海異獸直接入世公然損毀當年與武帝之約,爾依舊滿口推脫之詞,吳雲昊,你該當何罪?”
滿朝文武此時竟是無一人敢有絲毫氣息,皆是屏息,雙目緊緊的盯著自己的腳麵。就連跪在一邊的朱海都將身子伏的更低了些。
趙執麵色不改,心中卻暗道,陛下這是想拿吳雲昊開刀不成?
吳雲昊卻仿佛沒有絲毫意外的說到“蘇雲禍患將結,那蛟龍身後另有蹊蹺,臣不日將為陛下抓來一條大魚,另,雖合窳與鳳凰在大劉國境內悍然出手,卻未曾直接損毀城池,屠戮百姓,雖是我大劉之殤,如今江河動蕩,確非討伐良機。”
吳雲昊聲音一頓“他日,吾等必將今日之恥如數奉還於山海異獸,請陛下息怒。”
皇帝看向吳雲昊,眼神中卻沒有絲毫的光彩,僅僅像是沒有了靈魂的傀儡一般“孤自然相信我大劉國的武鎮國,若非十數年前,武鎮國挽狂瀾於既倒,朕的大劉,怕是早已灰飛煙滅。”
眾臣自以為皇帝這是想給吳雲昊一個台階下,剛想要附和之時,皇帝卻再次開口“愛卿,既然你要全心思索報國之良計,將百姓之屈辱還於異獸之身,朕自然不可勞累於你。監察使之職位,朕便交與他人,替你分憂。爾可要好好報答朕的一片苦心啊。”
趙執在邊上看的清楚,皇帝這是對鎖妖司動手了啊.......先是丟了吳雲昊的麵子,再是削他職位。這監察之職,即使是自己也想要抓到手。吳雲昊丟了這監察之職,鎖妖司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謝陛下。”吳雲昊卻沒有絲毫的情緒波動,仿佛這件事,早就已經知道了一般。依舊是那一身白衣,立在那朝堂之上。
“既然如此,監察使一職暫交於鎮國軍軍師,杜敬文。眾愛卿可有異議?”皇帝雖是問句,可那語氣卻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
趙執神色頗有些不好,今日朝堂之上的風向變化實在詭譎,堅持了十餘年的平衡,仿佛都將在今日打破,可自己卻沒有絲毫的消息,這種感覺可是不妙。雖說自己乃是大劉文魁,可即使如此,在這朝廷上,也不過是個逆大勢的小麻雀罷了。
“叫袁老,吳尚書,孫尚書今夜一談。”趙執皺著眉頭端坐在轎子之中,聲音極輕的說了一句,隨後繼續思考了起來。今日,怕是發生了些自己所不知道的大事......而自己沒能力觸碰到的地方,怕是隻有......
道道山
一老道安坐在蒲團之上,雙眼微眯,似是睡了過去,輕輕的鼾聲從鼻間傳出,玉白的胡子邊上微微有些潤濕。
“師父,道門七十一代弟子下山三百三十三人,除閉死關修煉者,入世修行者,紅塵紛亂者皆以下山。”一旁一位中年模樣的道士輕聲說到,同時偷偷的敲了師尊的腦殼一下。
那老道悄然醒來,微微吸氣,將些許口水收回沉聲說道“為師知道了,封山,除七十一代弟子外,將所有外出門人盡數召回,避世不出。”
“師父您睡糊塗了,十分抱歉打擾您休息,但請您從夢裏醒來。”那中年道士一副已經習慣了的樣子,絲毫沒有慌亂,一臉嚴肅的說到。
“......”老道有些尷尬,但卻沒說什麽,畢竟自己平時什麽樣子,自己還是比較清楚的。“這次我可沒跟你開玩笑。”老道臉色變得嚴肅了起來“天地將有大難,爾等用心修練,七十一代弟子自有機緣,其餘弟子盡數死關。”
老道看著身後的弟子一笑“此時還不是我道門出世之時有七十一代弟子就夠了,這還有三個錦囊,上麵寫的很清楚。你要盡數按上麵去做。記住沒有?”
那中年道士此時臉色卻是沒有了往日的平靜與淡漠“師尊,您......”
“我你就不用去管了,這山門,我暫且交與你手,我回來之時,可別讓我看到破敗的山門哦,雖然老道我有點積蓄,可你們也要勤儉一些.......”老道咧嘴一笑,雪白的胡須一顫一顫“師傅我先出一步,爾等暫候佳音.......”
隨即老道的身影就像是消融了一般漸漸消失於天地之間。
那中年道士,靜靜的站在原地看著師尊消失,許久,手掐道印默念到“無量壽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