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注釋(3)
字數:373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成為喬布斯 !
第七章 幸運
本章講述了皮克斯如何演變為電腦動畫製作公司,信息主要來源於我們對皮克斯骨幹員工的采訪以及我曾經撰寫過的關於皮克斯的專題報道。埃德·卡特穆爾和約翰·雷斯特花了很多時間接受我們的采訪,本章還用到了我之前對夢工廠的傑弗瑞·卡森伯格的采訪和對迪士尼的邁克爾·艾斯納的采訪,埃德·卡特穆爾所著的《創意公司:客戶阻攔靈感的隱形力量》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背景信息。
其他參考的出版刊物還包括:凱倫·派克所著的《無窮之旅: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故事》和戴維·普裏斯所著的《皮克斯傳奇》(the pixar touch: the pany)。喬布斯對皮克斯的投資讓他最終成為億萬富翁,這段內容主要參考了福布斯網站,特別是一篇名為《20年的財富》(two decades of wealth)的文章(rbes.co0/2002/tiapf0.html)。
我們還參閱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網站,確認了網景公司1995年8月9日ipo的細節,當時的發行價為28美元,共350萬股,總價為9800萬美元。
本章的主要信息來源為2014年1月16日對埃德·卡特穆爾的采訪、2014年5月8日對約翰·雷斯特的采訪以及對喬布斯的多次采訪。
第八章 蠢貨、混蛋和守護者
本章發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作為next和皮克斯的ceo,喬布斯主動給我打電話,要跟我聊聊蘋果公司。他很少和我聊起蘋果,因為他從不沉迷於過去,但這一次,他卻感覺到蘋果已經走上了一條自取滅亡的不歸路。那一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想撰寫一篇深度報道以分析蘋果公司麵臨的問題,我的消息來源不僅是喬布斯,還聽到了公司內外部很多人的抱怨。直到1997年3月3日,我撰寫的報道《庫比蒂諾正在腐爛》(something"s rotten in cupertino)才刊登在《財富》雜誌上,此時距離蘋果公司倉促收購next已經過去兩個月了。本章使用了那篇文章的素材,也用到了我1995~1997年對微軟、next和皮克斯所做的采訪報道。蘋果公司的財務數據來自其年報。2012年8月對弗雷德·安德森的兩次專訪也給我提供了很多素材,解釋了他如何在1996年春天入職蘋果後力挽狂瀾、將蘋果救出泥潭。
除了我對喬布斯的采訪,本章的直接引用來自於對弗雷德·安德森的采訪、2012年7月23日對麥克·斯萊德的采訪、2014年1月16日對埃德·卡特穆爾的采訪、2012年10月17日對路易斯·卡西的采訪、2012年11月12日對阿瓦·特凡尼安的采訪、2012年6月20日對安迪·葛洛夫的采訪和2012年6月15日對比爾·蓋茨的采訪。
其他參考資料還包括:喬布斯於1997年8月6日在波士頓麥金塔展會上的演講視頻(http://om/watch?v=pehnrqpkefi);勞倫斯·費希爾撰寫的文章《商人:next從電話行業找來了總裁》(business people: next finds a president in telephone industry),該文刊登於1992年3月19日《紐約時報》,提供了關於彼得·範·凱倫伯格的背景信息。
第九章 也許他們已經瘋了
本章描繪了喬布斯回到蘋果的最初4年裏發生的事,主要素材來自於我在1997~2001年對蘋果的報道。盡管當時蘋果的情況並不樂觀,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但技術界和商界都在饒有興趣地觀望,看喬布斯究竟有什麽手段能讓這家公司起死回生。喬布斯知道,向我坦承公司戰略的做法對他自己有利,而且那時候我們倆之間已經建立起了對彼此的充分信任。因此,在那幾年時間裏,他還是比較坦誠的,不像2000年之後那麽神秘。
除了我對喬布斯的采訪,本章的直接引用來自於對2013年10月14日對李·克勞的采訪、2012年7月25日對喬恩·魯賓斯坦的采訪、2012年11月12日對阿瓦·特凡尼安的采訪、2012年10月12日對魯賓斯坦和特凡尼安的聯合采訪、2014年6月10日對喬納森·艾維的采訪、2012年6月16日對比爾·蓋茨的采訪和2012年7月23日對麥克·斯萊德的采訪。
蘋果的財務數據和員工數據摘自1996~2000年蘋果報證券會的材料。邁克爾·戴爾建議喬布斯直接關門歇業的話摘自1997年10月6日在奧蘭多舉辦的高德納研討會問答環節(http://nel);關於設計大師迪特·拉姆斯的背景信息摘自家具設計公司vitseo的網站(https://e.cos和https://e.com/us/abo和其他電腦型號的技術細節摘自。
第十章 跟著直覺走
本章描繪了蘋果如何通過打入一個全新的產業實現扭虧為盈,itunes音樂管理應用和ipod便攜式音樂播放設備的誕生讓音樂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喬布斯開始推崇“跟著直覺走”的理念,而不是按照既定的“路線圖”亦步亦趨。先是itunes,然後是ipod,接著是itunes音樂商店,當時每誕生一個產品,我都會在《財富》雜誌上撰寫報道,但彼此是割裂的,隻有回頭分析才會發現,喬布斯和他的團隊在直覺的引領下一步步向前走,一個產品的問世直接推動了下一個產品的誕生。本章素材主要取自我為《財富》雜誌撰寫過的報道。
除了我對喬布斯的采訪,本章的直接引用來自於2014年5月1日對托尼·法德爾的采訪、2014年4月29日對埃迪·庫埃的采訪、2014年6月10日喬尼·艾維的采訪、2014年4月30日對蒂姆·庫克的采訪和2012年10月12日對魯賓斯坦和特凡尼安的聯合采訪。
比爾·蓋茨在ces上的主旨演講的背景信息摘自微軟的在線新聞庫,財務數據摘自提交證監會的文件。“itunes第一周下載量達到27.5萬次”的信息摘自2001年1月16日蘋果公司發布的新聞稿和2001年的年報。本章參考的其他信息還包括:高德納公司網站(http:///id/2301715)和qom網站(http:///steve-jobs/what-are-the-best-storiesabout-people-randoeeting-steve-jobs/ans-smith-18" target="_blank">ra.com/steve-jobs/what-are-the-best-storiesabout-people-randoeeting-steve-jobs/ans-smith-18)。
第十一章 做到最好
本章主要講述了蘋果零售店的故事,背景材料摘自《財富》雜誌另外兩位記者撰寫的文章:一篇是德溫·倫納德於2003年撰寫的封麵故事,分析了itunes如何成為音樂零售界的主宰力量;另一篇是傑裏·尤西姆於2007年撰寫的文章,分析了蘋果的零售店如何成為全球業績最佳的零售店。裏克曾在《娛樂周刊》擔任編輯,他比較了解音樂產業通過itunes音樂商店向數字化演變的進程。
除了我對喬布斯的采訪,本章的直接引用來自於2014年4月29日對埃迪·庫埃的采訪、2014年4月年10月14日對勞倫·鮑威爾·喬布斯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