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長安
字數:3926 加入書籤
約莫半刻鍾之後,四位老臣帶張明認真的祭祀起了先帝皇陵。
張明對這些所謂的先帝皇陵沒有半分感情,如果不是這些先帝們各種胡來,大漢江山也不會就此淪落。
而且縱觀曆史,可以發現漢獻帝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窩囊廢,他也多次嚐試過反抗,隻是先帝們給他留下的開局過於困難,或許說這個開局不是留給他的,而是留給漢少帝劉辯的,隻是陰差陽錯下,他劉協,反倒成為了大漢四百年江山的最後一代皇帝。
不過張明可不敢當著四位大漢老臣的麵說先帝們的不是,這些老臣對先帝們的感情,他心知肚明。
他的臉上掛在虔誠,手上祭祀的動作頗具禮儀。
..............................
皇陵門口的李傕見小皇帝和幾位老臣還未出現,他等的有些不耐煩。
其實1個時辰並不算長,從洛陽到長安,約有500裏左右,而如今才走了十幾裏的路。
即使徹夜奔襲,往來洛陽長安也需要十多天的時間,而這一路上是非常危險的。
亂世之下,即使有軍隊護衛,可依舊免不了漫山遍野山賊的騷擾,而這些山賊在安穩世道時也隻是農民而已,而如今卻到處在打家劫舍。
當然李傕所率領的西涼兵部隊人數不低於1萬,而且西涼兵本身驍勇作戰,威名遠場,因此尋常的山賊聽說西涼兵部隊經過,早就嚇的躲起來了。
西涼兵不畏山賊,是山賊畏西涼兵,可李傕依舊等的不耐煩了。
即使小皇帝和老臣們進入皇陵還沒有到1個時辰。
李傕不管了,即使是先帝的皇陵,即使沒有皇帝的允許是不能擅自進入皇陵的。
但是要知道之前火燒洛陽的時候,李傕以及董卓手下早就將洛陽的陵寢挖掘一空,若不是要照顧一下大漢皇帝的臉麵,說不定他們順手把先帝的陵寢也給掘了。
隻是死人怎麽攔得住活人。
專門看守皇陵的守衛自然是不敢攔,也攔不住李傕,李傕帶著手下親衛徑直地闖入了先帝皇陵之中。
待李傕走到皇陵深處,便看到了小皇帝正在被四位老臣帶領著虔誠的祭祀先帝。
這種局麵倒凸顯的李傕更加蠻不講理,更加目無先帝。
張明便在李傕的眼光之下不卑不亢的完成了祭祀先帝的過程。
祭祀完成之後,張明才發現進皇陵的時間已經超過了董卓規定的1個時辰。
......................
待張明祭祀完先帝之後,便跟著李傕的親衛走出了皇陵。
張明之所以剛進皇陵就開始說起了計劃,就是因為擔心李傕進入皇陵,打亂了他的安排。
計劃說完之後之所以張明還要再祭祀先帝,不是因為他對先帝有多麽深厚的感情,而是他了解李傕的性格。
曆史上,李傕亦善算謀劃,勇猛詭譎,有辯才,是董卓的得力幹將,在董卓死後之後和郭汜兩人控製住了朝廷。
而張明就是在等李傕進入皇陵,看到他對於先帝們的虔誠,看到他實無謀劃,而真的隻是在祭祀先帝,甚至還因為祭祀先帝而超過了董卓規定的1個時辰。
....................
坐在天子車駕的張明屁股也挺受罪的。
古代的道路沒有柏油,水泥,所以到處都是坑坑窪窪,即使這條路是洛陽到長安的官道,可依舊由於車馬踩踏過多,導致地麵嚴重損壞。
雖然天子車駕上有著軟綿綿的坐墊,可由於車速較快,一路上顛簸算不上少。
不僅白天在趕路,晚上依舊在趕路,總之除了睡覺以外的時候,李傕部隊一直在趕路。
就這樣十天過去了,根據身邊守衛的言語,張明猜到這是要到長安了,一旦入了長安,他下一次在出宮的時候,要麽是董卓死,要麽是他死。
又過了兩天,張明終於見到了長安。
隻見長安城的規模不遜於洛陽城,難怪天下之人稱洛陽,長安為東都,西都,並稱二都。
長安城的守衛也是董卓之人,所以在看了李傕的令牌之後,就將其部隊和天子車駕放進了城裏。
進了長安城之後,隨行的大漢臣子便各自向其府門走去,當然天子沒有選擇權,天子車駕隻能在李傕的監督之下,朝著長安皇宮趕去。
一路上陪伴天子車駕的人隻有一些用於服侍的太監和宮女,像一些身負要職的宦官如崔明之類的人,先天子一步到達了長安皇宮,繼續做著之前在洛陽皇宮的一樣的官職。
.........................
長安的皇宮相比於洛陽的皇宮,麵積要小的多,而且由於荒廢許久,看起來有不少的曆史氣息。
長安原本是西漢國都。
後來光武帝重新建立漢朝政權以後,將國都定在了洛陽,自此200多年的漢朝國都一直都在洛陽。
這200多年,洛陽的皇宮一直都是皇帝,後宮佳麗們的住所,經過200多年的不斷修繕,擴建,如今的洛陽皇宮麵積早已超過光武帝時期洛陽皇宮麵積。
然而長安作為漢朝舊的國都,其皇宮雖然沒有什麽人住,但一直有專門的護衛看守,有專門的人進行打掃。
而天子住所就在長安皇宮的未央宮。
待張明坐著天子車駕來到未央宮之後,李傕的護衛就算完成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張明有了自由,隻是換了宮內的黃門侍郎官來監視他。
不過張明下來天子車駕的第一感覺就是,他以後寧願騎馬,也不願意坐馬車了,雖然他隻在之前的洛陽宮殿裏麵騎過幾次馬,但是適應之後,他覺得騎馬還是可以的。
當然他懷疑是不是因為官道太爛了,所以導致其坐在馬車上才不舒服的。
他突然有了一種想修路的感覺,怪不得前世人民搞發展的時候,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這還是官道,張明不敢想象,那些非官道的路要有多爛。
如果將來有機會,他張明,一定要把三國的路好好修一下。
這段時間,被李傕逼著,每天趕好幾十裏的路,張明的精神都快要崩潰了,他現在唯一想做的事就是趕緊找張大床睡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