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落寞(求推薦,求收藏)
字數:3162 加入書籤
張明所設計的軍紀製度隻會小範圍在將來他所訓練的軍隊執行,他很清楚,不管他設計的有多麽好,這個時代的人是很難理解的,而且執行起來也會極為困難。
甚至張明都不會把新的軍紀製度讓皇甫嵩的部隊去執行,因為他很清楚,設計與執行是兩碼事,設計的很好,執行起來事倍功半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於他而言,像皇甫嵩已經可以將軍隊訓練到這個時代的頂尖戰鬥力,他沒必要為了自己的試驗而破壞掉原本就優秀的軍隊。
更何況張明並不覺得他一開始訓練的軍隊就就能夠達到他預期的效果,總之走一步看一步。
張明所撰寫的軍紀製度主要參考前世的軍紀製度,但是考慮到這個時代的士兵理解能力的缺失,他會將內容進行簡化。
然而張明在殿中寫了很久很久,隨後站起身來,走出殿外,看向此間潔白的天空,心中默然感慨,希望自己做的不是白用功,畢竟這些東西是否有效,還需要時間驗證,但他未來的命運隻會由接下來的半個月才決定。
相比史書中的記載,張明為了這場戰爭至少多走了五步,一是拉攏了徐榮,二是收歸了李儒,三是收服了呂布,四是新的軍功製度穩定了底層士兵,五是發放糧食穩定了城內的普通市民,他做了這麽多,自然不希望這些是無用功。
張明遙遠的看到崔明來了,他昨晚派崔明去將徐榮歸降的消息僅僅告知皇甫嵩和呂布,直到現在才回來,也不知道皇甫嵩和呂布的看法。
“陛下,臣已經將徐榮歸降的消息告知了皇甫將軍和呂將軍,呂將軍說徐榮此人可信,既然答應了歸降,那必然不會反悔,皇甫將軍對徐榮歸降沒有意見,隻是他囑咐陛下小心李儒,此人畢竟曾經是董卓的謀士,如今董卓部下正在城外圍攻長安,切勿讓其與董卓部下接觸。”崔明一下子將皇甫嵩和呂布都說了個遍。
“辛苦了,你先去休息吧。”張明對著崔明說道。
崔明其人已經跟了張明許久,是第一個效忠張明的人,在這麽長時間的相處中,張明教了他識字還有遠超過這個時代的許多東西,因為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他還需要崔明幫他維持宮中的事情。
隨後張明再次回殿中繼續設計新的軍紀製度。
相比於皇甫嵩和呂布等人的忙碌,這段時間朝中許多大臣倒是得了閑,這幾天,張明都沒有召開朝議,畢竟好多事情他都已經安排好了,那些沒辦法做的事情,就算他真的召開朝議也解決不了問題。
隻是王允在府中依舊閑的無聊,在他看來,陛下的行為仿佛是在冷落他們,畢竟他們曾經為了陛下,不惜策劃誅殺董卓的行為,然而現在麵對敵軍,陛下做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無論是帶領禁軍運糧還是在長安大街發放糧食,還是慰問軍隊,還是招募新兵,這些與國重要之事,仿佛都與他們無關。
王允坐著府中馬車,帶著一群小廝前往楊彪府,如今的長安城熱鬧非凡,外麵到處都是人,王府馬車也沒有之前走的那麽順暢了,到了楊府之後,隨即便讓手下敲開了楊府的門,走了進去。
王允在楊府管家的帶領下,來到了楊彪所在的客廳之中,此時的楊彪正在屋內畫著東西。
“文先,在家偷閑啊,居然有工夫畫畫。”王允緩緩的說道。
“子師,你不也一樣,怎麽,在家待不住了?”楊彪苦笑道。
“是啊,陛下有多久沒找我們了,長安城如今此般困難之時,可你我卻隻能在這聊天。”王允也苦笑道。
王允也在府中養著一些探子,所以對於城外城內的情況也有著一定的了解。
“那能怎麽辦,陛下有大才,哪裏還需要這群快要入土之人,你我就在家中做做畫,聽聽小曲,注注書,不也快活。”楊彪頭都沒有抬,手裏還繼續畫著。
王允自然也能聽出楊彪的不滿之情,他也有著同樣的想法。
“你說陛下發放糧食為何也不讓我們參與,難道我們連發放糧食都做不好嗎?”楊彪再次說道。
楊彪在朝廷做官亦曆三世,從靈帝時期,到少帝時期,再到現在,無論是靈帝統治還是少帝時期亦或者董卓時期,他都不曾今天這般偷閑,除了那次曾經因為反對董卓遷都長安而被罷官。
“可能是我們老了吧,陛下年僅12歲,做事果斷,而且效果都很好,董卓剛死十來天左右,陛下便已經幾乎徹底消除了董卓曾經的影響,如今的長安,從士兵到百姓,誰不誇讚陛下。”王允把一切都看在眼裏。
“是啊,我曾經在朝中做了那麽多年的官,也一直為大漢鞠躬盡瘁,可大漢的情況並未隨著我的努力而有改善,甚至,我越努力,大漢越差,若非當今陛下,估計現在朝廷還處在董卓控製之下,隻是哪怕是董卓,也需要我們”楊彪有些落寞的說道。是啊,董卓最終也需要王允,楊彪這些老臣來控製百官。
“你還記得年輕時候的我們嗎?曾經你我哪一個不曾是少年,不也像陛下這般做事果斷,也不喜歡把事情匯報給長輩。”在王允看來,陛下年輕有為而已。
隻是王允,楊彪全都錯想了陛下,陛下並非有意冷落他們,隻是漢朝時期的朝議製度對於處理事情而言,太慢了,在後朝,有三省六部製,有內閣製度,有軍需製度,而這些製度比起漢朝的朝議製度而言,已經算的上曆史的進步了,然而即便如此,對於見識過二十一世紀政治製度的張明而言,也僅僅隻是如此而已。
“哎,待長安危機度過之後,我們再去找陛下吧,想必陛下現在正為了長安城的危機而在發愁,此時打擾陛下反倒是臣子的不應該。”王允再次說道。
“司徒啊,你這個人,怎麽這麽關心國家大事,學著我沒事做做畫,注注經多好,也不會有你這麽多的煩惱,陛下既然有卓越的智慧,我等臣子本就應該高興,可你卻依舊憂心忡忡的樣子,哎,不想說你了。”楊彪停下手中的畫說道。
楊彪知道王允之前為了策劃誅殺董卓老賊,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是大漢的忠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