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
字數:442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超級工業強國 !
“有壓力才有動力,我們希望能將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兒,勁兒往一塊兒使。”趙東升笑了笑,他要拿出破釜沉舟的氣勢來推動九車間的改革。
“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背水一戰,你們的改革觸動了九車間職工的利益,要是他們不同意的話,這個改革可就沒辦法進行了。”張海山十分欣賞趙東升身上的這股子一往無前的闖勁兒,沉吟了一下,點出了一個關鍵所在,並不是所有九車間的人都希望跟著趙東升和牛保國去冒險。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們不會強迫大家加入到九車間的改革中。”趙東升已經和牛保國商量過這個問題,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他希望大家能自願參加,這樣的話更加具有凝聚力。
“你打算怎麽辦?”張海山聞言,笑著看向了趙東升,想知道他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雖然九車間有人不願意參與到改革中,但是別的車間可能有人會希望加入,可以讓雙方互換崗位。”趙東升雙手做了一個交換的手勢,“這樣一來的話大家都能得償所願了。”
“你有信心從別的車間裏挖人?”張海山覺得這倒是個好辦法,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淡淡地問道。
“我已經和一些人接觸過,他們願意加入九車間的改革中,我相信廠裏肯定有一批人與我們一樣具有冒險精神。”趙東升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
“你們現在可是摸著石頭過河,未來肯定會麵對各種各樣的困難,想過失敗的話怎麽辦嗎?”聽到趙東升的這個回答,張海山心中暗自點了一下頭,看來趙東升事先已經下足了工夫,於是宏聲提醒他。
“想過,萬一失敗了,我和牛主任承擔所有責任,引咎辭職,給大家一個交代。”趙東升再度點了點頭,神情堅毅地望著張海山。
“引咎辭職?”還是第一次有人在張海山麵前提到這麽一個詞,他微微一怔,隨後笑了起來,“看來你們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定要推動這個改革了?”
“請廠長支持我們。”趙東升和牛保國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地說道。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多次下達文件,要求企業解放思想,以適應市場化經濟所帶來的衝擊,由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還沒有觸動企業的根本利益,再加上改革所麵臨的巨大風險,因此現在進行改革的企業微乎其微。”張海山沒有回答兩人的話,而是說出了另外一番話來:
“從長遠來看,改革是曆史的必然趨勢,你們能比別人提前看到這一點,已經在這場變革中占據了先機,我感到非常的高興。”
“廠長,你這是支持我們了?”趙東升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笑著問道。
“你們的做法符合曆史的潮流,我當然支持了。”張海山微笑著點了一下頭,“不過現在廠裏的資金太困難了,可能無法在資金上給你們太大的幫助,隻能在政策上想辦法。”
“政策上?”趙東升感覺張海山好像有了什麽打算,不由得麵露期待的神色,想看看他怎麽在政策上幫自己。
“你們既然費了這麽大的勁兒想要進行改革,那麽咱們不妨把步子邁大一點兒,讓改革進行得更徹底一點兒。”張海山微微一笑,雙目精光一閃,“與其在廠裏受製於人,不如自立門戶,這樣少了許多麻煩和幹擾。”
“自立門戶!”趙東升和牛保國聞言,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狐疑的神色,弄不懂張海山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九車間不是要生產錄音機嗎,我看就成立了一個電器分廠,人事、銷售和財政跟廠裏分開,這樣一來的話你們就有了自主權,受到外界的幹擾也少了,想幹什麽也就能放開手腳。”張海山見兩人一臉的疑惑,於是就笑著說出了他的打算,這是他剛剛想到的。
“如果這樣的話,那麽實在是太好了,我們就能按照自己的一員來大幹一場了。”趙東升沒有想到張海山竟然有這樣驚人的想法,頓時站了起來,興奮地說道。
牛保國傻在了那裏,他原本想著趙東升是張虎的救命恩人,張海山會幫他們一把,萬萬沒有料到張海山對他們支持的力度竟然如此之大,竟然要將九車間變成黃州機械廠的電器分廠,這變動也太大了一點兒。
“以後好好幹,爭取做出一番成績來。”張海山站了起來,笑著拍了拍趙東升的肩頭,他倒要看看趙東升究竟能折騰什麽出來。
“我們一定不會讓廠長失望的。”趙東升聞言宏聲答道,他很清楚張海山這是在考驗自己,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牛保國見狀連忙跟著站了起來,從張海山對趙東升的態度上,他已經在九車間的這次改革中找準了定位,決定將主導權交給趙東升。
張海山對九車間的改革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趙東升、牛保國詳談了很多細節,趙東升和牛保國直到午夜才離開。
臨走的時侯,張海山囑咐兩人盡快將具體的計劃書做出來,這樣他好盡快在廠裏推動此事,等廠裏統一了認識後再向上級主管部門――市政府進行匯報,畢竟這裏麵涉及到了一個新的部門,必須要經過市政府的批準。
“兄弟,你說廠裏能同意張副廠長剛才的那個提議嗎?”走出張海山所住的那棟樓,牛保國扭身望向了趙東升,他的腦子裏現在暈暈乎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聽見的。
可以肯定的是,將九車間變成電器分廠絕對會在黃州機械廠內掀起軒然大波,這可是黃州機械廠自建廠以來都沒有過的大事兒,他的心裏忽然變得沒底兒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已經盡力了,看天意吧。”趙東升微微一笑,說道。
牛保國聞言點了點頭,心神不寧地與趙東升在樓道門口分了手,各自回家,今天晚上的事情對他來說太過震撼了。
望著牛保國離去的背影,趙東升的嘴角流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雖然他剛才並沒有明確回複牛保國,不過依照目前的形勢來看,九車間改成電器分廠的事情十拿九穩。
原因很簡單,企業進行改革是國家製定的大方針,九車間的這次變革符合國家的政策和路線。
再加上武魁和白克明現在因為那條流水線鬥得正酣,此時都需要拉攏張海山,故而兩人都不會反對。
另外,九車間是黃州機械廠墊底的一個被邊緣化的部門,它進行改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對廠裏格局和利益的影響可謂微乎其微,而且由於趙東升將資金需求控製在了十萬,廠裏的財務上完全有能力拿出這筆錢。
故而,在趙東升看來,九車間在不久的將來就要成為電器分廠,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好消息。
在接下來的幾天,趙東升和牛保國將九車間改製成電器分廠的詳細方案拿了出來,交給了張海山。
張海山首先與白克明、武魁進行了溝通,取得了兩人的支持,然後在廠裏召開中層幹部會議上正式提出了此事。
有了白克明和武魁的首肯,會議上很順利就通過了九車間改製一事,白克明隨後將會議結果和九車間改製方案上報給了市政府。
武魁已經將九車間的事情提前告知了古連成,古連成對這種小事並沒有放在心上,既然黃州機械廠不準備向市裏要九車間改製的資金,而且也符合中央的指示精神,因此他對這件事情持有讚同態度。
於是,在隨後舉行的市長辦公會上,與會的市領導經過表決,敲定了九車間改製一事,給黃州機械廠下發了相關的文件。
接到了市裏的文件後,黃州機械廠開始正式籌備九車間改製一事,而此時距離趙東升決定在九車間生產錄音機隻有短短的兩個星期,效率之高在黃州市非常罕見。
由於九車間改製一事是張海山向廠裏提議的,因此此事就由張海山負責,為了給他麵子,白克明和武魁特意將支持九車間改製的資金金額翻了一番,達到了二十萬元,這給了趙東升一個驚喜,資金越多表明他可以幹更多的事情。
自從將方案交給了張海山後,趙東升就一頭紮在了九車間的廠房,對九車間的那些機器進行改造。
不僅王建軍領著一批小青年時常往九車間裏跑,饒有興致地看著熱鬧,孫勇和楊德華等技術科的大學生們更是一天到晚地待在九車間,親自參與到對機器的改造中,群策群力,第一次有了實現自身價值的感覺。
九車間改製一事在黃州機械廠鬧得沸沸揚揚,由於大家安逸慣了,除了少部分人躍躍欲試外,大多數的人都不看好此事的前景,認為趙東升和牛保國是在瞎折騰,要知道改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暗地裏都等著看兩人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