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火上澆油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超級工業強國 !
    回去的路上,行使的轎車裏,武魁眉關緊縮,臉色陰沉,今天的這個消息對他來說簡直是糟透了,一旦白克明鐵下心來在那條流水線上跟他耗到底的話,這將是一個大麻煩。
    當從白克明從馮天恩那裏得知其無法判斷出白克明給他的那封匿名信的複印件上的東西是真的還是假的時,武魁就對那條流水線產生了懷疑。
    很顯然,寫這封匿名信的人水平要比馮天恩高,否則的話馮天恩豈能看了匿名信還無法確定那條流水線是不是二手貨?
    說到水平比馮天恩高的人,武魁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是方誠,方誠是黃州機械廠唯一一個資曆比馮天恩高的人,而且還有大把的機會接近那條流水線。
    在武魁看來,至於方誠為這樣做的原因是明擺著的,他是白克明的人,當然要幫白克明對付自己了。
    “白克明,你這個背後陰人的老狐狸,我這次非整死你不可。”武魁越想越是白克明和方誠在暗中搞得鬼,禁不住握緊了拳頭,竟然想到寄匿名信這麽卑劣的手段,看來白克明這次是打算跟他魚死網破了。
    “安曼這些天怎麽樣?”下一刻,武魁問向了坐在駕駛座上開車的秘書宋浩。
    “還是老樣子,不是喝酒就是找女人,整天沒個正型。”宋浩聞言從後視鏡裏看著武魁,他是武魁從鑄造廠帶來的,已經跟了武魁五六年,對武魁忠心耿耿,既是武魁的秘書也是他的司機。
    “你去安排一下,我要從安曼那裏知道那條流水線究竟是不是二手貨。”武魁沉吟了一下,麵無表情地說道。
    “那個翻譯好像是他的人,不好對付。”宋浩明白武魁的意思,接著向他請示,“我們要不要找一個會德語的人?”
    “不要驚動那個翻譯,就找一個會德語的。”武魁點了點頭,沉聲囑咐宋浩,“這件事情你盡快辦。”
    “會德語的人我已經找到了,明天就辦。”宋浩聞言應了一聲。
    武魁對宋浩的回答非常滿意,不愧是跟了他好幾年的心腹,知道他這一段時間來的煩心事是什麽,隨後閉目養神,想著如何對付白克明。
    此時此刻,武魁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一場狂風暴雨將在不久後席卷黃州機械廠,不僅白克明,就連他也無法幸免。
    電器分廠拍攝的招聘廣告第二天晚上就在黃州市電視台一台滾動播出了,再加上當天黃州日報上的文字廣告,由於趙東升“自暴家醜”的做法,一夜之間就在黃州市掀起了軒然大波,成為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人們從廣告中不僅知道了電器分廠招工的事情,更清楚了電器分廠所麵臨的巨大困難,以前的招工企業無不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像趙東升這種自爆短板的做法還是第一次。
    毫無疑問,趙東升巧進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廣告宣傳,使得整個黃州市都知道了電器分廠招工的事情,從而最大化地吸引了黃州地區的人才前來應聘。
    電器分廠的這次招工事件後來寫進了廣告界的教科書裏,成為了一個最為經典的案例,被無數廣告人進行研究。
    隨著廣告的播出,不少人對電器分廠的這次招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電器分廠現在的條件看起來很惡劣,一窮二白,但再怎麽說它也是機械廠的子工廠,在裏麵混上幾年的話說不定就解決了編製的問題,捧上了鐵飯碗。
    就在電器分廠的廣告熱火朝天地在電視台播放的時候,正焦急地等著銀行貸款的武魁得到了一個壞消息,黃州機械廠的那筆貸款原本已經被批下來了,可是忽然之間不知道為什麽被省裏的支行給卡了下來。
    隨後,武魁就從古連成那裏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不僅省政府和省委,就連省人大和省政協也收到了內容和他在古連成那裏看到的一樣的匿名信,進而引發了省裏的關注,準備派出調查組來查明情況。
    這種結果是武魁最不願意看見的,心中不由得對白克明更加痛恨,不過他現在沒時間跟白克明計較,事已至此他要先應付省裏來的調查組,等調查組走了再跟白克明算總帳。
    雖說白克明的信息沒有武魁靈通,但在武魁知道調查組的第二天也得知了此事,畢竟他在黃州機械廠經營多年,在省裏也交了幾個朋友,向他透透風聲還是沒問題的。
    當知道有人給省裏寫了關於流水線的匿名信後,白克明是萬分的驚訝,清楚這件事情的人不多,除了他和武魁外就是那兩個流水線車間的職工。
    據白克明所知,那兩個職工已經被武魁給安撫住了,根本不可能寫給省裏寫匿名信,至於武魁就更加不可能了,他怎麽可能自己自己抽自己耳光?
    那麽接下來事情就變得很簡單了,是那個給那兩名職工寫信的神秘人給省裏寫的信,可是那個神秘人會是誰呢?
    很快,一個人影浮現在了白克明的眼前――黃州機械廠總工程師方誠!
    方誠既有能力看出那條流水線的問題,也有寫匿名信的動機,那就是整垮武魁和馮天恩,以保住其總工程師的職務。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在白克明看來,權力場上的爭鬥要遠比戰場凶險百倍,為了即得利益,人們往往會孤注一擲,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來。
    白克明原本也想過利用那條流水線來打擊武魁,可是他不知道那條流水線有沒有問題,即使那條流水線真的有問題,他也沒有能絕對打倒武魁的信心和把握,最後為了避免兩敗俱傷而放棄了這個念頭。
    怎麽說他現在已經是五十出頭的人了,早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衝勁和冒險精神。
    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他執掌機械廠十年,雖然不舍,但也知道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完全沒有必要跟武魁死拚到底,到頭來得不償失。
    如今方誠將流水線的事情捅了出去,白克明是既擔憂又興奮,擔憂的是自己受到牽連,興奮的是說不定方誠能將武魁扳倒。
    於是,心情複雜的白克明采取了觀望的態度,置身事外,靜待事情的發展。
    張海山是和白克明同一天知道的調查組的事情,他隨後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趙東升,同時也猜到了匿名信是趙東升的傑作。
    對於趙東升下一步的動作,張海山很是期待,很顯然匿名信隻是趙東升的第一步,要想搬掉白克明和武魁,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從張海山那裏得知了調查組的事情後,趙東升當天夜裏悄悄地又將一些匿名信塞進了廠裏的郵箱,寄向了市裏和省裏,準備火上澆油,將機械廠的這把火燒得更旺。
    由於流水線的事情實在是太大了,趙東升早就猜到了白克明為了自保不會介入此事,但隻要這封匿名信到了省裏和市裏,白克明就是想坐視都不成,趙東升就是要逼著白克明與武魁正麵交鋒。
    匿名信裏的內容是趙東升這段時間來從廠裏打聽到的一些關於白克明在工作和生活上傳言,例如亂用職權、以權謀私、貪汙受賄以及與一些女人保持不正當男女關係等等,不論真假,統統一股腦地寫了進去。
    雖然趙東升不知道那些傳言是真是假,不過白克明掌權機械廠多年,在廠裏一言九鼎,無論大小事務皆由他拍板決定,可以說是機械廠說一不二的土霸王,怎麽可能一點兒錯誤都不犯?
    因此趙東升相信那些傳言肯定不是空穴來風,如果省裏麵這個時候對他進行調查的話,那麽足夠白克明焦頭爛額的。
    寄出了那些匿名信後,趙東升就一邊忙著廠裏機床的改裝,一邊暗自等待著省裏來的調查組進廠,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麽省裏會先後派出兩撥調查組,一組是查流水線,一組是查白克明。
    如果按照相關流程的話,由於是關於黃州市裏的舉報,因此寄到省裏的那些信通常會被轉交到市裏,由市裏進行處理。
    這種匿名信省裏和市裏都已經收到過很多次了,白克明這些年在廠裏也著實得罪了一些人,那些人明著不敢跟白克明叫板,因此就用寫匿名信的方式來舉報白克明違法亂紀的行為。
    市裏曾經也派人進行過調查,不過並沒有找到白克明違法亂紀的證據,事情最後不了了之了。
    不過由於這次匿名信出現的時間比較敏感,使得人們極容易與那條流水線聯係起來,雖說這條流水線是武魁引進的,但畢竟白克明是機械廠的廠長,難逃幹係,首當其衝要被問責。
    在目前的這種環境下,趙東升相信省裏這次十有八九不會袖手旁觀,極有可能派一個調查組下來,畢竟白克明是副廳級,屬於省管幹部,省裏有權對他進行調查,同時於是給外界一個交代。
    不過,就在趙東升盤算著調查組什麽時候來黃州時,廠裏卻突然發生了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電器分廠和機械廠因為此事關係急轉直下,雙方之間出現了一道不可彌補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