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副廠長

字數:536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超級工業強國 !
    新年過後,趙東升相繼召開了八大部的部門會議,布置新一年的任務。
    對於技術部來說,這次會議具有重要的意義,趙東升對技術部的職能進行了細分,在技術部下麵成立了電子部和機械部兩大部,這意味著技術部開始向專業化發展。
    其中,技術部主任孫勇兼任電子部部長,技術部副主任楊德華兼任機械部部長,兩人皆是科班出身,學術底蘊濃厚。
    電子部和機械部成立後,趙東升向孫勇和楊德華下達的第一個任務不是展開研究工作,而是讓他們帶著各自的手下去聯係昔日的同學或者同事,將他們請來電器廠工作。
    為此,趙東升提供了優厚的福利待遇,一旦被電器廠錄取,那麽不僅薪酬按照南方一線大城市來,而且提供一套一百平米的住房,如果有人研究的課題通過技術部審核的話,還能提供相應的研究室和科研資金。
    趙東升的這個行為後來被人們笑稱是“挖牆角行動”,由於八九十年代國內的科研機構和大學院校的福利待遇普遍不高,因此趙東升提供的優厚待遇著實吸引了一大批的科研人才。
    對於當時科研人員所麵臨的困境,社會上曾經流傳著一個形象的說法,那就是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真實反應了科研人員的生活境況。
    孫勇和楊德華等人知道趙東升采取這種措施是求賢若渴,不過他們對趙東升所承諾的那些福利待遇感到沒譜,電器廠現在是什麽狀況大家心中都很清楚,薪酬什麽的姑且不說,單說房子,就連趙東升還住在單身宿舍,拿什麽給那些招來的科研人員?
    趙東升知道大家心中的擔憂,於是信誓旦旦地告訴大家,市政府會幫忙解決科研資金和房子的問題,進而打消了大家的後顧之憂,畢竟古連成對電器廠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
    其實,趙東升這麽說不過是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而已,他從沒有向古連成提過科研資金和房子的事情,這些問題將由電器廠自己來解決。
    趙東升早就盤算好了,在國際電子產品展銷會上將用在威爾牌錄音機上的那幾項專利技術賣出去,這樣的話能籌集一大筆錢,足以解決電器廠目前所麵臨的資金缺口。
    元宵節過後,市政府正式下達了紅頭文件,黃州市電器廠成為了市政府的直屬企業,這使得機械工業局、電子工業局和輕工業局的如意算盤徹底落了空。
    不過,機械工業局、電子工業局和輕工業局還不是最鬱悶,最鬱悶的是市衛生局。
    年前電器廠提級為副處級單位後,市衛生局的人就給牛保國打來了電話,讓他去辦理手續,將職工的醫療關係轉入市一醫院。
    原本市衛生局的人以為打了電話後牛保國就會去辦理手續,畢竟牛保國年前為了辦理這個手續可是費了很大的力氣。
    可是左等右等,直到元宵節過了電器廠那邊那還沒有動靜,市衛生局的人坐不住了,電器廠現在可是市裏的當紅企業,他們怎麽敢怠慢,於是隻好再給牛保國打電話,催他來市衛生局辦理手續。
    牛保國接了電話後說知道了,於是市衛生局的人眼巴巴地又等了兩三個星期,可電器廠的人還沒有出現。
    不得已,市衛生局的人再次打電話過去,希望牛保國能確定一下前來衛生局的時間,結果牛保國以工作忙為由推脫抽不出時間去市衛生局。
    這一下,市衛生局局長武倫坐不住了,他感覺到電器廠故意而為的,就算牛保國忙得不可開交,不是還可以派別人來嗎?如果電器廠的人在市裏坑他一把,說市衛生局不給他們辦理手續的話,那麽他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既然電器廠的人不來,那麽武倫隻好派人去電器廠進行現場辦公,原以為這下能將事情辦成了,可他派去的人被電器廠辦公室的人直接晾了起來,根本就見不到牛保國,因此他們在電器廠待了一天也沒辦成事情。
    與武倫派去的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衛生局副局長宋大成在第二天派人到電器廠指導衛生所的工作,結果受到了電器廠的熱烈歡迎,中午還被請去了德悅酒樓搓了一頓。
    當然了,所謂的指導工作純屬就是一個借口,電器廠的衛生所現在隻有一塊牌子,掛在牛保國的辦公室門口,廠裏職工小病的話就去機械廠的衛生所,大病的話去市一醫院。
    由於不能走醫療報銷的程序,故而趙東升特意設立了一筆職工醫療救助資金,職工們在市一醫院的醫療費就按照救助資金的形式來走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其實,說到底還是電器廠現在有錢,不在乎那些醫療費。
    通過武倫的人和宋大成的人在電器廠所受到的截然不同的待遇,市衛生局的人終於明白了,電器廠並不是對市衛生局有什麽成見,而是對武倫有意見。
    電器廠的人不辦理轉入市一醫院的手續,武倫對此是沒有絲毫的辦法,於是事情就這麽拖了下來。
    結果到了三月底,分管科教文衛的副市長陶勇將武倫喊到辦公室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問他為什麽電器廠的醫療關係到現在還沒有轉入市一醫院,導致電器廠的職工看病竟然享受不到應有的醫療待遇,使得機械廠職工對此頗有怨言,嚴重影響了電器廠的生產。
    武倫對此是有苦難言,他向陶勇解釋不是市衛生局不辦理手續,而是電器廠的人根本不來辦。
    陶勇可不聽武倫的解釋,現在電器廠的事情壓倒一切,他隨後上報了市裏,調整了市衛生局的領導班子,將武倫調到了市地方誌辦擔任調研員,宋大成則成為了局長。
    在人們的眼裏,地方誌辦就是養老的地方,大家都清楚武倫這下子完了,仕途盡毀,對於一個官員來說,沒什麽比掐斷他的仕途更能打擊他的了,隻不過誰也不明白為什麽電器廠會這樣對待武倫,確切地說是趙東升對他下這麽重的手。
    就在武倫調到市地方誌辦後不久,有一個小道消息在官場上流傳了出來,牛保國年前在市衛生局辦理電器廠職工醫療手續被市裏叫停與武倫有關,是武倫暗地裏陰了電器廠一把。
    得知這個消息後,官場上的人不由得恍然大悟,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什麽趙東升要出手對付武倫了,同時也意識到趙東升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使得趙東升在官場上開始有了凶名。
    其實,趙東升並不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如果對方光明正大地對付他,那麽他也會光明正大地還擊,可是如果對方背地裏陰他的話,那麽他可就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誓將對方置之死地。
    消息是趙東升故意泄露出去的,他要明確地向外界發出一個信號,告訴黃州市的人電器廠不是軟柿子,誰要是敢對電器廠下手,那麽他可就讓對方這輩子後悔一輩子。
    解決了武倫後,那麽接下來就剩下齊鳴和市政府的那個內鬼了,趙東升並不著急對付他們倆,既然已經放出了風聲出去,想必兩人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他要讓兩人嚐嚐這種提心吊膽的滋味兒。
    宋大成在擔任了市衛生局局長後,在先去拜訪了古連成和陶勇,然後就去了電器廠,請趙東升和牛保國吃了一頓飯,他很清楚自己的這個職位是怎麽得來了,當然要表示感謝了。
    吃飯的時候,在宋大成的勸說下,趙東升和牛保國同意了將職工們的醫療手續轉到市一醫院,這既是對宋大成工作的支持,同時也是符合了國家的醫療政策。
    雖然醫療關係轉到了市一醫院,但是電器廠的職工們去不去那裏看病就兩說了。
    麵對著趙東升和牛保國的支持,宋大成拍著胸脯明確表示,他將全力支持電器廠衛生所的建設。
    三月底,古連成將趙東升喊到了辦公室,電器廠去巴黎參加國際電子產品展銷會的事情正式定了下來,省裏已經定好了四月六號從京城到巴黎的機票,屆時白浩副省長將親自帶隊前去,何偉副市長等人隨行,這次去巴黎參展是省裏的大事,白浩作為分管工業的副省長當然要前去坐鎮。
    據趙東升所知,這次省裏和市裏有不少相關部門的人會跟著一起去巴黎考察,趙東升對此不以為意,反正所有的開銷都是省裏和市裏負責,與電器廠無關,他才懶得操心,再說了去國外開開眼界,看看與國際上的差距也是一件好事。
    “小趙,你們廠是不是還沒有副廠長?”古連成說了去巴黎的事情後,笑著問趙東升。
    電器廠現在隻有廠長和書記,並沒副廠長,這與電器廠成立時的特殊情況有關,因為無論是資曆還是能力,電器廠都沒有人適合成為副廠長,所以這件事情就一直拖了下去。
    “我們正打算從中層幹部中提拔。”趙東升聞言,心裏不由得咯噔了一下,感到有人要向電器廠插手,於是不動聲色地回答。
    “你們廠的人資曆太淺,不適合當副廠長。”古連成看出了趙東升的警惕,於是笑著說道,“市裏已經給你安排了一個助手,是從省政府下來的,你們以後要通力合作,一起將電器廠搞好。
    聽到對方是省政府下來的後,趙東升就知道事情麻煩了,恐怕對方的來頭不小,以致於古連成也沒有辦法,因為電器廠是古連成的地盤,古連成是不會允許別人往他的地盤插手的。
    “市長,是我配合他還是他配合我呀?”趙東升抓了抓頭,不無鬱悶地說道,向古連成發著牢騷,如果對方來頭太大的話,恐怕將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你說廠長,當然是他配合你呀。”古連成聞言笑了起來,他並不介意趙東升表達不滿,越是這樣表明趙東升與他越不見外。
    “這才安穩幾天呀。”走出古連成辦公室後,趙東升不由得搖了搖頭,如果來的這個人規矩的話還好,如果不規矩的話那可就麻煩了,少不了又是一番明爭暗鬥,他最討厭的事情就是內鬥了。
    幾天後,市政府辦公廳主任錢福領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走進了趙東升的辦公室。
    “趙廠長,這位就是你們廠新來的周軍副廠長。”趙東升正在跟吳雯談事情,見狀起身迎了過去,錢福笑著向趙東升介紹那名年輕人。
    “趙老大,以後大家都是一家人了,請多多關照。”周軍隨即走上前,笑嘻嘻地握住了趙東升的手,大大咧咧地說道。
    趙東升聞言微微怔了一下,隨後笑著跟周軍握了握手,看來周軍是個直性子的人,而與直性子的人打交道比那些陰柔性格的人輕鬆多了。
    隨著周軍的到來,電器廠的領導層正式確立了下來,趙東升與周軍的合作也因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