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群星光環
字數:4396 加入書籤
原本還以為晨星牧場的獨特效果觸發的幾率相當小,還真沒想到才過了沒一會就成功轉化了一隻。
跑到鍛造台上,用青銅錠和一堆基礎資源鍛造了一架龐大的象鞍,比馬鞍要大上好幾倍。
控製著那隻猛獁象走出來,親手安置上象鞍之後,便一躍而上,進入騎乘狀態。
打開屬性,一簾光幕頓時映入眼前。
——————
物種名稱:猛獁象
等級:20
生命值:5000
攻擊力:300
防禦力:50
特殊屬性--可騎乘:騎乘狀態下,移動速度提高100%,攻擊距離提高150%
特殊屬性--踐踏:龐大的體型能夠對周圍三米內的生物造成踐踏效果,距離越近傷害越高,傷害值在100%~300%間波動。
——————
蘇禦才發現,這隻猛獁象的移動速度加成,比碧海青麟蛟還要多50%。
完美,以後代步就用它了。
接下來,繼續發展群星科技。
目前自己的領地內,大部分還都是最普通的人類科技樹,因此,有必要用群星科技樹把它們盡量都取代掉。
首先就是兵營。
群星科技樹中的兵營,有一份特殊的名字,稱之為--星海營。
光是製造這個星海營,就耗光了目前為止積攢的所有星塵。
打開星海營,一連串的特殊兵種全部映入眼簾。
【流星光兵:攜帶有流星之力的奇特兵種,能夠在攻擊時揮灑出部分無法拾取的星之塵埃,在一定區域內的星之塵埃達到足夠的密度時,將會吸引天外流星墜落下來,對敵人造成巨額的傷害。】
【星雲法師:能夠熟練操縱星雲力量的奇特法師。】
【無重力戰士:僅能夠掌控自身重力的戰士,其本身的存在就很不合理。】
【矮星守護者:能夠在目標位置召喚出一枚極為微小的白矮星,但卻具有100噸的重量,並散發出強烈的星體輻射。】
【裂變超人:體內時刻在模擬進行行星內裂變反應的超人類,龐大的能量使得其失去了所有行動能力,一生隻能發動一次攻擊--自爆。】
這些兵種蘇禦從未聽說過,卻大受震撼。
想要製作出它們,首先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星塵。
矮星守護者和裂變超人這兩個兵種則需要更高等級的資源--星錠。
和元素錠類似,都是需要一定的塵埃才能夠合成,為此,蘇禦還特意製作了一台星力濃縮儀。
每1000單位星塵,可以濃縮成一塊星錠,然而,想要製造出矮星守護者這個兵種,至少需要10塊星錠。
平均下來,在隻有三台星靈之盤的情況下,至少要好幾天才能做一個出來。
效率太低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墜星峽穀的星體輻射,對流星光兵效果不大?畢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力量是同源的對吧……”
想要提高效率,就必須製造更多的星靈之盤。
玻璃倒不是大事,玻璃人這個兵種能源源不斷的從沙漠中產出玻璃。
唯一難搞的是隕星塊。
說不準,還真要再回墜星峽穀一趟。
說幹就幹,立刻用剛產出來的星之塵埃製作出一個流星光兵。
這個兵種渾身都散發氤氳著一層光霧,像極了星雲在宇宙中閃爍的樣貌。
渾身被璀璨的鎧甲所占滿,完全是由純淨的星之塵埃貼合而成,蘊含有很濃的星辰之力。
這是不屬於這個大陸的力量。
騎上猛獁象,朝墜星峽穀的方向迅速奔襲而去。
這次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左右就成功抵達。
翻身下來,把猛獁象停在原地,控製流星光兵自己向內走去。
剛剛踏入到輻射範圍內時還有點緊張,但眼看自己的血條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在璀璨星力的籠罩之下,獲得了一個buff加成。
【群星光環:在星塵濃度大於100單位/立方米的時候,自動觸發此光環效果,可強化自身30%全屬性,並獲得每秒0.3%的自動回血效果。】
“我擦?還有這種光環效果呢?我要是把群星大本營放在墜星峽穀裏麵,豈不是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
既能有輻射抵禦外敵入侵,又能獲得巨額的buff。
蘇禦的腦中,已經萌生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搬家。
把大本營搬到墜星峽穀裏麵,然後將明溪平原的青銅礦坑當做青銅資源獲得地點,那裏已經有了三個小分部,是很久之前幹掉的三個玩家占領獲得。
再在無相海附近建立起另一個矮人族文明和人類文明雜交的分部領地,中間和墜星峽穀大概相隔了100公裏左右的直線距離,如果能快速倚靠石油和煤炭資源建造起四級領地的話,就可以開啟蒸汽時代,製造蒸汽機,建立起空中運輸線,最終實現三個領地之間的資源互通。
完美。
想法很完美,實現起來就比較費勁了。
首先,該怎麽在追星峽穀裏麵清理出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地範圍都是個問題。
因為自從進入峽穀後,隨著深度的下降,蘇禦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小型生物。
它們形態不一,大多是類似齧齒類的小生物,以晨星草為食,並不具備太大的攻擊型。
唯一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在星塵之力輻射下,演變出了適應環境的某些特殊器官,使得它們從形態上看去一直在發出瑩藍色的光澤,分外好看。
中立生物就很好,隻要不去惹它們,它們也就不會主動攻擊。
順著地圖的指引,一路往峽穀內走去。
墜星峽穀內由於星辰之力濃度的巨大差異,而被分化出了六層不同的生物圈範圍。
目前,蘇禦就是正處於第一淺層的範圍,是最上麵的一層,大概在地麵下0~150米深度左右。
蘇禦所處的位置,幾乎要深入到150米這個最遠的邊界線中。
在邊界線向下看去,整個隕石坑的坡度,從15度左右,陡然提高至20度,地麵的土也混合著更多焦黑的顏色。
變化最明顯的是裏麵的生物,第二層星鏈生物圈還算明亮,放眼望去,能看到百米內的所有生物。
因為它們的體型可比第一層星鏈生物圈要大多了。
(www.101noveL.com)